正文

看劉少奇,鄧小平如果整彭德懷的

(2008-12-28 17:20:08) 下一個
看劉少奇,鄧小平如果整彭德懷的

 1).高崗、彭德懷、劉伯承、粟裕的挨整

  中共自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後,到高崗事件之前隻見過有路線鬥爭,沒見過有反黨集團。從1954年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起才出現了反黨集團這個新生事物。以前的路線鬥爭都算政見之爭,不曾見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更不曾見按敵我矛盾處理,而且隻涉及代表人物,不牽連追隨者。代表人物隻要承認錯誤同意改正就能繼續任職。反黨集團則按敵我矛盾處理,沾上了就不得了,悔改的機會都沒有,而且一牽連一大串。

  高崗的罪狀是反黨分裂活動,具體講就是反對劉少奇。高崗先後拜訪彭德懷、林彪,約談了饒漱石、鄧小平。彭德懷暗示讚成,林彪不置可否,饒漱石擁護,鄧小平則告發了高崗。從此劉鄧關係無比親密。(都是中共北方局的老關係,誰敢說鄧小平調中央不是劉少奇蓄意布的局?)

  1954年2月6日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毛澤東因休假未出席這次全會。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少奇主持會議,將高崗定性為反黨集團。

  高崗一事開了個先例:反對劉少奇個人就是反黨,即便大政方針上沒有分歧。而主持會議給高崗定性的人正是劉少奇本人。從此中共政治生活中出現了反黨集團這一術語,開創了反對某個人就會變成敵我矛盾的人人自危的局麵。

  仔細看一下這個時間表:

  1952年7月,鄧小平調中央。

  第二年,1953年,鄧小平告發高崗反黨活動。

  第三年,1954年2月,劉少奇主持中共七屆四中全會,定性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

  第四年,1955年4月,鄧小平在中共七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第五年,1956年9月,鄧小平當選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總書記,毛澤東退居二線,從此由劉少奇、鄧小平全麵主持管理黨和國家的日常工作。

  第六年,1957年,鄧小平任中共中央反右領導小組組長,具體部署反右。毛澤東估計全國右派數量有五千,鄧小平領導下抓了五十五萬,超過毛澤東的估計一百多倍。

  第七年,1958年,鄧小平任軍內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劉伯承挨整,粟裕挨整。

  第八年,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挨整。

  注意這個時間關係:劉少奇、鄧小平1956年主持一線工作之後,三年內四大野戰軍的四個軍事指揮主官被整倒了三個,平均一年一個。除了林彪因病身免,凡當時在職做事的三個名將名帥一個也沒跑掉。而所有這些軍事指揮員的挨整全部都與劉少奇、鄧小平二人直接有關。算上1953年的高崗事件,高崗反對的是劉少奇,告發高崗的是鄧小平--又與劉鄧直接有關。高崗也是軍事指揮員出身,與彭德懷關係密切。怎麽鄧小平進中央之前中央從來沒那麽多事,從來不曾有過反黨集團?鄧小平一進中央,立刻接二連三出事:1952年鄧小平進中央,1953年告發高崗,1954年高崗倒台,1956年鄧小平當總書記主持一線工作,1957年鄧小平主持反右,1958年鄧小平主持軍隊反教條主義,整倒劉伯承、粟裕,1959年劉少奇整倒彭德懷--這是偶然的嗎?

  有人說這一切都是毛澤東玩弄權術、整肅功臣。這種說法無論往好了想還是往壞了想都站不住腳。

  往好了想:毛澤東自1956年八大起便退居二線,把劉少奇當作接班人培養使用,由劉少奇、鄧小平負責一線工作。1961年毛澤東當麵告訴英國元帥蒙哥馬利他的接班人是劉少奇。可見至少到1961年毛澤東對劉少奇和鄧小平都是充分信任的,一直在大力支持他們的工作,維護他們的威信。既然如此,那一切問題就都按自己人的內部問題處理,那麽第一,毛澤東即便與劉少奇、鄧小平有不同意見也必須按照毛澤東親自製定的組織原則辦事:黨的紀律之一是少數服從多數。少數人在自己的意見被否決之後,必須擁護多數人所通過的決議。除必要時得在下一次會議上再提出討論外,不得在行動上有任何反對的表示。--必須保持一致,不能公開暴露分歧。第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於主持一線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匯報反映的情況,除非明顯荒謬,身居二線、不直接接觸每項具體事物的毛澤東沒有理由無端懷疑--假如你是警察局長,你派出巡警巡邏,巡邏中巡警向你報告發現情況,隻要報告的情況不是特別荒謬,你信是不信?第三,毛澤東曆來主張批評與自我批評,對各種錯誤思想、錯誤傾向都要勇於鬥爭。如果自己充分信任的主管幹部報告部下有錯誤觀點錯誤傾向,要求開展這種思想鬥爭,隻要給出的根據充分,毛澤東有什麽理由不相信?有什麽理由反對?毛澤東隻能在發現情況明顯荒謬時予以幹預--實際上毛澤東始終堅持把住了最後一道關:不得混淆敵我,不能用對敵人的辦法對待同誌。無論是粟裕、劉伯承還是彭德懷,毛澤東都沒有逾越這條底線。(即便是對高崗,毛澤東也依然是這個態度--據《高饒事件始末》,毛澤東並沒有打算把高崗一棍子打死,還想讓他繼續工作,讓他當個省委副書記,保留他的黨籍,還想保留他的中央委員。1955年 3月31日毛澤東在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就高饒反黨聯盟講話時說高崗的問題是在黨內玩弄陰謀,進行密謀活動,在同誌背後進行挑撥離間以及驕傲情緒、逞英雄等等,並未說高崗在政治上、在路線上、在大政方針上反黨。)僅僅根據毛澤東說過的一些片言隻句便說是毛澤東在玩權術整人,那第一是混淆是非:把思想上的是非之爭、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故意歪曲成整人。第二是斷章取義:毛澤東的話是在什麽時間、什麽情況下講的?跟誰講的?針對什麽具體問題講的?上下文是什麽?是基於誰向毛澤東反映的什麽樣的情況講的?不說清這些,誰知道毛澤東原話是針對什麽性質的情況說的,適用於什麽條件?誰知道毛澤東的本意是不是確實針對當時的實際情況?毛澤東回複某人做某事的要求與毛澤東要求做某事不是一回事。鄧小平不是說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嗎?如果不完整地、準確地交代清楚毛澤東說的某句話的實際背景和條件,僅上不著村下不著地憑空抽象出毛澤東的某句話就下結論毛澤東蓄意玩弄權術整人純屬斷章取義,純屬利用斷章取義妖魔化毛澤東。第三是故意刁難:一麵講毛澤東是人不是神,一麵又指責毛澤東為什麽不當神,為什麽不能一拍腦袋掐指一算就算出自己信任的主管幹部關於某某某出了什麽什麽問題的匯報全是假的,為什麽不能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匯報、坐在二線就對一線的一切未卜先知、洞察一切 --有這麽無賴的邏輯嗎?

  實際上對於別有用心的人來說,不論毛澤東同意劉少奇、鄧小平整那三個將帥與否都是陰謀:按組織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同意,就是毛澤東要整人;否決,就是個人淩駕於黨組織之上、獨裁--欲加之罪,何患無詞?隻要存心妖魔化毛澤東,怎麽著都能說歪了。

  往壞了想:認定毛澤東是弄權術整人同樣說不通:如果毛澤東弄權術整人,那目的隻能是為了鞏固個人權位。既然為了鞏固個人權位,那部下越矛盾重重越好,越四分五裂越好--就象蔣委員長馭下,軍統、中統、黃埔係、浙江人、政學係、CC、藍衣社……製造的派係越多越好,矛盾越大越好,部下都成了《紅樓夢》裏賈探春說的一個個象烏眼雞似的,恨不能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自己才能坐收漁翁之利,才能鞏固權位。如果毛澤東當真在玩弄權術,以反教條主義為名利用彭德懷整倒劉伯承、粟裕,那豈不在消滅派係、讓彭德懷一家獨大嗎?那豈不嚴重違背權術裏製造派係、利用矛盾、分而治之的原則了嗎?那對鞏固自己的權位有什麽好處?而且如果真的要整人、鞏固軍權,那幹嘛要整粟裕?沒整完元帥,哪輪得著大將?況且粟裕是毛澤東的警衛出身,是毛澤東的愛將,戰功赫赫。要培植親信、排除異己,那粟裕才是最理想的親信,利用粟裕製衡老帥才是最合權術邏輯的做法--有幾個獨裁者會放著異己元帥不碰卻拿自己嫡係的禦前帶刀侍衛開刀?

  (1).是誰整彭德懷?

  真正整彭德懷的是劉少奇。根據如下:

  第一,彭德懷跟隨毛澤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又正受重用,沒有理由反對毛澤東。從彭德懷的萬言書根本看不出對毛澤東的三麵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有任何原則上的反對,提出的問題都是具體貫徹執行中的問題。負責具體貫徹執行的不是退居二線的毛澤東,而是主持一線的劉少奇。

  第二,對彭德懷真正不滿的是劉少奇。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劉少奇,對大躍進的一切問題必須負責的是劉少奇。彭德懷指出大躍進貫徹執行中的問題,真正戳到疼處的是劉少奇。

  第三,曆史上彭德懷跟毛澤東關係密切,跟劉少奇關係惡劣。高崗反劉少奇,彭德懷默許。說彭德懷對毛澤東不滿不合邏輯,說彭德懷對劉少奇不滿合乎邏輯。毛澤東在軍內的威望崇高,彭德懷的所謂軍事俱樂部那麽多高級將領,說對毛澤東都不敬不可能,但說對劉少奇都不敬則毫不奇怪。

  第四,高崗反劉少奇得到了彭德懷的默許,劉少奇有仇恨彭德懷、找機會整垮彭德懷的動機。

  第五,據毛澤東貼身士衛李銀橋回憶廬山會議:會議結束後回到住處,毛澤東本是吩咐我們收拾東西,準備走人。可是有些領導同誌不幹了,提議解決彭德懷的問題。當天晚上,我便正式得知不下山了召開中央全會,……毛澤東沒有參加中央全會。會議吵得很厲害,吵得聲音很大。吵聲傳來,毛澤東睡不著覺,他睡不著覺是要發脾氣的,叫我去看看。我跑步去了,見許多人同彭德懷吵。回來學一遍舌。毛澤東發火了,寫了批示。中央全會期間,在毛澤東住的房子裏,開了幾次政治局會議。……政治局討論決定:隻免去彭德懷國防部長職務、軍委副主席職務,仍保留政治局委員和副總理職務。生活待遇不變。(權延赤:《走下神壇的毛澤東》)--可見整彭德懷根本就不是毛澤東的意思--毛澤東已經收拾東西準備下山了。可是有些領導同誌不幹了、提議解決彭德懷的問題,而且 許多人同彭德懷吵--哪些領導同誌?能向毛澤東提議解決彭德懷的問題的,能許多人同彭德懷吵的,除了政治局常委一級的還能有誰?這些人是誰?為什麽現在的各種資料裏不說?解釋隻能有一個:就是以後把打倒彭德懷的責任都推到毛澤東身上的那些人。最主要的就是劉少奇。

  第六,劉少奇不是軍事幹部出身,沒有領過兵打過仗,在軍內無威望。身為接班人卻軍中無人,自然有充足的欲望清除軍內異己抓到兵權,有充分的利益需要整垮軍內不買自己帳的頭號人物彭德懷、清洗軍中的反對派和不可靠分子。據李銳《廬山會議實錄》,毛澤東在8月1日預備會上對彭德懷說:我66歲,你 61歲,我快死了,許多同誌有恐慌感,難對付你,許多同誌有此顧慮。--這許多同誌顯然首先要數劉少奇:除了劉少奇這個接班人,誰會在毛澤東之後對彭德懷有恐慌感、惟恐難對付你、有此顧慮?除了劉少奇,誰能讓毛澤東對彭德懷說出你那麽凶人家都怕你,接班人都怕你,我死之後怎麽辦之類話?

  第七,劉少奇廬山會議上說彭德懷是魏延的骨頭、朱可夫的黨性、馮玉祥的作風,說與其你篡黨,還不如我篡黨,說彭德懷是一個一貫反黨的偽君子,企圖搞軍事政變!另外根據楊尚昆的回憶,1962年1月27日,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講話,說:彭德懷的錯誤不隻是寫了那封信,一個政治局委員向中央主席寫信,即使信中有些意見是不對的,也並不算犯錯誤。廬山會議之所以要展開反對彭德懷同誌的反黨集團的鬥爭,是由於長期以來彭德懷同誌在黨內有一個小集團。他參加了高崗、饒漱石反黨集團。更主要的不是高崗利用彭德懷,而是彭德懷利用高崗,他們兩個人都有國際背景,他們的反黨活動,同某些外國人在中國搞顛覆活動有關。因而,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懷同誌不能平反。(《楊尚昆談廬山會議》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8/7120130.html)

  劉少奇這些話充分證明整彭德懷的是他:彭德懷不算犯錯誤還得倒台,可見反對大躍進、右傾等等根本不是彭德懷倒台的真正原因,隻是借口。所謂毛澤東因彭德懷右傾、反毛澤東要整垮彭德壞之類理由也就不攻自破。真正整彭德懷的原因是劉少奇要算高崗的老帳。隻有劉少奇最有充分的理由對反對自己的高崗耿耿於懷,對與高崗曆史關係密切的彭德懷懷恨在心。整垮彭德懷既符合劉少奇報複心理,又符合劉少奇清除異己掌握軍隊鞏固權位的需要。所以劉少奇才會說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懷同誌不能平反。相形之下所謂毛澤東整彭德懷的理由極其蒼白無力,根本站不住腳。(1966年 10月2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匯報會議上的講話》中說:鄧小平從來不找我,從1959年到現在,什麽事情都不找我。五九年八月廬山會議我是不滿意的,盡是他們說了算,弄得我是沒有辦法的。--這從另一方麵反映出當年真正整彭德懷的是誰。)

  劉少奇在這裏突如其來就給彭德懷新扣上了一頂裏通外國、在中國搞顛覆活動的大帽子--廬山會議決議中沒有、他私自強加給彭德懷的嚇人的大帽子--整高崗時說高崗裏通外國,整粟裕時說粟裕裏通外國,整彭德懷時又說彭德懷裏通外國(文化大革命把劉少奇開除出黨時也沒有說他裏通外國,可見愛用裏通外國這一罪名的是劉少奇和鄧小平)。毫無證據、舌頭一翻就把久經沙場、出生入死的鐵血軍人說成裏通外國,這不叫整人叫什麽?這不叫玩弄權術叫什麽?

  (2).誰整劉伯承?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8年11月6日登載的文章1958年軍隊\'反教條主義\'風波中的四大元帥說:對這場運動的發動與總結,軍委常務副主席、國防部長彭德懷的責任是顯而易見的。意思是整劉伯承的是彭德懷。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1/06/content_10315124.htm)

  但這篇文章同時給出了以下事實:

  第一,1956年8月25日南京軍事學院一位戰役係的學員寫信給彭德懷提出教條主義問題,彭德懷對這封信沒有作任何批示。直到1956 年11月30日,彭德懷收到鄧小平批轉的第二封關於教條主義的信才開始動作。--如果彭德懷憋著勁要整劉伯承,收到第一封信就可以動手了,為什麽彭德懷一開始毫無動作,直到鄧小平插手?這裏邊有什麽沒說出來的背景?

  第二,當時擔任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是鄧小平而不是彭德懷。--出了問題是現場總指揮的責任,還是具體執行人的責任?

  第三,毛澤東曾關照說:讓劉伯承同誌好好休息,可以不來參加會議作檢討,表示個態度就可以了。而實際結果呢?在當時那種政治氣氛之下,劉伯承不能不出席,並在會上作檢討,盡管年近古稀而又殘病交加、呈失眠狀態,左眼球更紅了、得了青光眼,眼壓高達73度,還不得不由人攙扶著,邁著蹣跚的、沉重的步子、被扶到講台前,宣讀自己的檢討、劉伯承抱病做檢討令人垂淚--這是誰的責任?毛澤東明確指示讓劉伯承同誌好好休息,可以不來參加會議作檢討,為什麽結果恰恰相反?在當時那種政治氣氛之下,劉伯承不能不出席,並在會上作檢討是一句無頭告示,回避了責任人--既然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說彭德懷的責任是顯而易見的,那如果是彭德懷強迫劉帥抱病檢討,則根本用不著隱瞞。不肯說責任人名字,自然是因為犯忌諱。但是文章煞費苦心藏著掖著不說又瞞得過誰?誰的領導小組組長誰的責任--縣官不如現管,憑其現管的職權難道連保護劉伯承不必親臨現場檢討這樣的事都做不了?

  工作分歧產生矛盾是正常現象。夫妻都免不了拌嘴吵架。盲目學外國、搞教條主義確實有曆史教訓。如果說對此搞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是整人,那就等於說夫妻之間不能吵嘴,否則就是要鬧離婚。毛澤東搞批評與自我批評本來就是為了弄清是非,以利工作,本來就不是為了整人,更不是把劉伯承打倒。把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說成整人,是挑撥離間;把彭德懷與其他將帥之間的工作分歧上綱上線火上加油,是挑撥離間;無限誇大這種工作分歧,羅織罪名向毛澤東誣告劉伯承、粟裕,更是挑撥離間--孫子兵法中的反間計。別忘了孫子兵法的結論: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毛澤東本來就沒打算打倒劉伯承,鄧小平所謂反教條主義過程中,我保護了劉帥之說從何說起?如果真要保護,那為什麽憑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這個現管的實權連保護劉伯承免於抱病出席會議檢查這樣的實實在在的人身保護都不肯做?

  第四,從文章的描述看,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領導下的反教條主義跟文化大革命頗為相似:會議又升溫了,采取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方式,批判教條主義、資產階級軍事路線、反黨宗派活動等、\'溫度\'越來越高,過火的批評鬥爭越來越凶--如果去掉1958年軍內\'反教條主義\'這個標題,說這是發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事也照樣貼切。可見文化大革命中發生的許多醜惡情況不是文化大革命的首創,早在8年前在鄧小平這個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反教條主義時就已經創造出來了。既然如此,那就不能把文化大革命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算在毛澤東頭上。(也可以看出是誰一貫整人。)

  第五,文章隻描述彭德懷如何如何過激、如何如何極端,卻沒有說明彭德懷這些言行是工作分歧的結果,還是別人挑撥離間的結果--如果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等頂頭上司帶頭上綱上線、挑撥離間,那矛盾激化是誰的責任?

  第六,彭徳懷疾惡如仇,做事認真,工作中不免得罪人。但彭德懷沒有個人野心,說彭德懷整劉伯承找不到個人動機。但有些人則不然:本來平級,資曆又淺得多,突然成了同僚的上級,不把昔日平起平坐的搭檔整垮怎麽能樹立起自己的權威?怎麽能坐穩權位?--皇子即位,頭一件事就是防範自己的兄弟:本來平起平坐,現在突然高人一等,不防範給個下馬威可能嗎?利用彭德懷與其他將帥之間的工作分歧挑撥離間,製造出個彭德懷整劉伯承的表麵現象,在軍內製造糾紛、孤立彭德懷,為一年後打倒彭德懷打下伏筆、掃清障礙、預做準備--這樣看才更合邏輯。彭德懷馳騁疆場殺伐決斷,君子坦蕩蕩,哪想得到自己早被一要報高崗一箭之仇二要清洗軍中異己的野心家盯上了?

  第七,劉少奇把彭德懷跟高崗算成一個反黨集團。如今誰都平反,唯獨高崗不平反--這說明給彭德懷平反是假的,是反毛的需要:以為可以把整彭德懷的責任推給毛澤東,所以給彭德懷平反,否則照樣不平反--屬於同一個反黨集團的高崗不就堅決不平反嗎?給高崗平反,整高崗的劉少奇的帳怎麽算?告發高崗的人的帳怎麽算?平反不平反的著眼點是妖魔化毛澤東:給彭德懷平反是認為這有利於妖魔化毛澤東,不給高崗平反是認為這不利於妖魔化毛澤東。一切以是否有利於妖魔化毛澤東為轉移--餓死三千萬的省委書記能平反,不利於劉少奇鄧小平兩個人的高崗卻不能平反,餓死百姓事小,不利劉鄧事大。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3).誰整粟裕?

  1958年粟裕被扣上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的罪名,說粟裕一貫反領導,與陳毅、聶榮臻和彭德懷三位領導都搞不好、向黨要權、告洋狀。粟裕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並將他的錯誤口頭傳達到軍隊團一級、地方地委一級。鄧小平通知粟裕:今後你就到軍事科學院去工作,不必到部隊去跑了--明令粟裕從此不得接觸部隊。

  1959年廬山會議上,劉少奇勸粟裕把1958年受到錯誤批判一事提出來(粟裕是這樣形容的:有個下午,少奇同誌對我說,1958年的事你也可以說說嘛 )--這顯然是在將帥之間挑撥離間。整彭德懷時如此挑撥粟裕,當初整粟裕時還不知怎麽挑撥的彭德懷呢。粟裕卻明確表示:我不願在彭德懷受批判的時候提我自己的問題。我絕不利用黨內政治風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幾十年的革命實踐足夠說明自己!(粟裕光明磊落不上當,既是幸,也是不幸。幸:沒有被利用當槍使。不幸:不為所用,平反自然遙遙無期。)

  究竟誰整粟裕?為什麽?

  如果說是毛澤東整粟裕,那麽毛澤東1976年去世後粟裕就該平反了。

  如果說是跟粟裕搞不好關係的陳毅、聶榮臻和彭德懷整粟裕,但陳毅1972年去世,聶榮臻1992年去世,彭德懷1959年以後就不管事。也就是說,最遲到1992年就不應該有人阻撓為粟裕平反。

  事實是粟裕迄今沒有正式平反。在1987年9月11日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決定在《中國大百科全書o軍事卷》人物分冊粟裕條目中加上這樣一句:1958年在所謂反教條主義中受到錯誤的批判。當時任軍委常務副主席的楊尚昆讓人向粟裕夫人楚青傳話:這件事我已費了很大的勁,隻能先辦成這樣了。(什麽人做梗,連當時的第二號人物楊尚昆都隻能先辦成這樣?)1994年12月25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張震聯名在在《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上發表了文章《追憶粟裕同誌》,指出:1958年,粟裕同誌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曆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跟當初給處分、專門下文件、口頭傳達到軍隊團一級、地方地委一級的嚴厲處理相比,跟粟裕的平反要求明確撤銷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文件,不要使用\'收回\'字樣。因為這次處理是政治上作出處理,如果使用\'收回\',容易理解為是就文書檔案作出的技術性處理,若幹年後還會產生歧義相比,這一切羞羞答答隻能算是變相平反,不是正式平反--給其他人的平反都沒有這樣躲躲閃閃的。

  關鍵還是1958年在所謂反教條主義中受到錯誤的批判--1958年反教條主義領導小組組長是鄧小平。粟裕挨整是他當年的政績。

  更重要的是,粟裕的徹底平反涉及一個非常要害的問題:淮海戰役是誰指揮的?

  網友雲淡水暖的文章《淮海戰役究竟是誰指揮的?》(見附錄一)說明解放軍淮海戰役的真正指揮員是粟裕。自從粟裕蒙冤,軍史對於粟裕以前的戰功能抹則抹。若幹軍史出版物把解放戰爭中明明是粟裕提的重要建議和他指揮的重大軍事行動--豫東戰役、淮海戰役籠而統之地改為華東野戰軍、 華野首長如何如何,根本不提解放戰爭中粟裕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代理華野司令員兼政委職務。粟裕指揮的、曾經得到毛澤東高度評價的七戰七捷被從曆史上抹去。而解放軍三大戰役中最大的淮海戰役的軍事指揮員也從粟裕變成了前敵總書記鄧小平。

  如果給粟裕徹底平反,就勢必承認他的曆史功績,就勢必承認他是淮海戰役的真正指揮員,就勢必推翻鄧小平的一個結論:淮海戰役是我指揮的。

  鄧小平說:淮海戰役成立了總前委,由五個人組成,其中三個人是常委,我當書記。毛主席對我說:\'我把指揮交給你。\'這是毛主席親自交代給我的。淮海戰役的部署決策是我根據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主持決定的。(《對二野曆史的回顧》1989年11月20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究竟是誰冒功,要把指揮淮海戰役的功勞歸於自己?

  有關資料雲淡水暖的文章裏說了不少,網上可查的更多,不贅述。但是從鄧小平《對二野曆史的回顧》這同一篇文章裏就可以看出點端倪來:

  你們可能注意到,從戰爭一開始,每一次的具體作戰,指揮的都是各縱隊的頭頭,劉鄧沒有親自到戰場上指揮過一個戰鬥行動。雙堆集戰鬥有一麵是王近山、杜義德指揮的,也有是陳賡、楊勇、蘇振華指揮的。我們沒有發現過下麵有不妥的地方,也沒有糾正過任何縱隊領導同誌指揮的戰鬥。

  沒有親自到戰場上指揮過一個戰鬥行動、沒有發現過下麵有不妥的地方,也沒有糾正過任何縱隊領導同誌指揮的戰鬥就能指揮解放軍60萬人戰勝國民黨軍隊80萬人這樣一個規模空前宏大的淮海戰役,勝得如此輕鬆,如此愉快,既不用親臨前線也不用擔驚受怕,既沒有絞盡腦汁也沒有嘔心瀝血,這是不是也太神了?

  粟裕的平反問題並不僅僅涉及曆史的事實和指揮淮海戰役的戰功,更涉及了當前的權力。

  《對二野曆史的回顧》發表於1989年11月20日--89風波剛過,是最需要把握兵權、控製軍心的時候,最怕的是軍心不穩、軍隊不服。要鞏固軍心,最有效的辦法是證明自己戰功赫赫,戰無不勝,用有目共睹的戰功說話。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