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往事鉤沉:兩岸關係中的人與事zt

(2007-06-21 00:18:18) 下一個
往事鉤沉:兩岸關係中的人與事(5)

兩岸關係中幾個牽線人
廖承誌的公開信與蔣經國的曠世之憾

  1982年7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廖承誌致蔣經國的一封公開信,文采斐然,溫潤感人。“自廖公信之後,兩岸的領導人通過中間渠道開始有密信往來。”

  記者◎李菁

  1982年,蔣介石已去世七周年,7月,蔣經國在台灣發表了一篇悼念父親的文章,其中提到:“切望父靈能回到家園與先人同在。”蔣經國還在文中充滿深情地說,“要把孝順的心,擴大為民族感情,去敬愛民族,奉獻於國家。”

  蔣經國流露的故鄉之情,立即被鄧穎超捕捉到。當時擔任“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鄧穎超召集對台小組開會研究,建議由副組長廖承誌給蔣經國寫一封公開信,因為廖承誌與蔣經國既是兒時好友,又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

  “這封信怎麽寫,真是頗費心思。廖公為此絞盡腦汁,並親自寫了信的開頭一段,為整個信的內容、文風、文白兼容的語言風格定了調。”參與“廖公信”寫作的時任中央台辦研究組組長的耿文卿回憶。不難理解的是,這封以廖承誌個人名義發表的公開信背後是大陸高層的一番良苦用心,耿文卿說,這封信的內容,可以用“曉以大義、陳以利害、動以感情、批駁其謬論和不切實際幻想”四個漸次遞進的主題來概括。

  據耿文卿說,“寥廓海天,不歸何待?”是引用了周恩來的話。上世紀60年代,民主人士為祖國統一做了許多工作,他們紛紛給對岸的老朋友寫信、搭橋。當時,張治中給蔣氏父子寫了信,周恩來在審閱時就這樣四句:“倨促東南,三位一體。寥廓海天,不歸何待?”

  80年代初,鄧小平給來訪的美籍科學家陳樹柏(陳濟棠的兒子)親筆題詞,用了魯迅先生的詩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此時,這句話再度被引用,無不明確地傳遞良好的願望。“很多人不知道,寫這封信是鄧小平的意思,而且信的主旨也是他和廖承誌商定的,並由他親自批示發表。”國台辦工作人員李立在其《目擊台海風雲》一書中提及,鄧小平對此事的諸多細節也十分關心,比如他叮囑下屬“研究以何種方式發表效果最好”。為了更能動之以情,廖承誌在信中也數次引用蔣經國的原話,後據台辦工作人員透露,這是中央台辦通過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從大量的台灣報刊中找出來的。

  廖承誌在信尾提到,“如弟方便,餘當束裝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在最後審閱時,鄧穎超又別有深意地加了一句“佇候複音”——但彼岸的蔣經國仍沉默不語。當時與蔣經國關係密切的國民黨要員錢複在其回憶錄中記,1982年7月25日,蔣經國曾指示他到其官邸,“告以廖承誌有電報給他,內容盡是威脅利誘”。

  廖承誌的公開信,等到的卻是不請自來的宋美齡。8月17日,宋美齡也以公開信形式回了廖承誌,“經國主政,負有對我中華民國賡續之職責,故其一再聲言‘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乃是表達我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及中國國民黨浩然正氣使之然也”。雖然對廖承誌以“世侄”相稱,但宋美齡的信語氣依然強硬甚至暗含譏諷,反勸飽受“文革”折磨的世侄廖承誌“幡然來歸,以承父誌”。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