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是非的三個維度
(2005-04-18 00:58:07)
下一個
昨是今非,我是他非,天下有無窮大小是非,是非也常涉及天下。譬如,改革之舉,是也?非也?近代魯迅先生作為一位深刻的觀察家如是說,“曾經闊氣的要複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是。”言下之意是非並無標準,不過利益之爭罷了。古之哲人莊子有精辟之“齊是非”論,佛教禪宗也教人於無是非處見本性。既如此,天下是非豈能小議乎?夫有所謂數學物理模型可簡易複雜之現實,吾姑且借此方法試以三大維度解析之。
是非維度之一:動機之公私也。大凡人之行事,或為己,為家,為小團體,為民族,為社稷,以至於為天下。通過行為可以窺視動機,然動機並非經常昭然若揭。偽善之人或可暫抑私心,潛伏多年。倘若天奪人算,私心未遂,無常先至,其人或仍被奉為善人。又或者忠義之士,生時受人汙垢,死後未能昭雪,其真相或終不能大白於天下而湮沒於曆史長河。故動機者,自知,天知,人或知或不知。夫有所謂天地良心,唯問心無愧者可以對天地質鬼神。
是非維度之二:貢獻報酬之比也。科學巨匠愛因斯坦氏曰,“我強烈地向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時常為發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過多勞動而難以忍受。”此真乃聖人之言也。老子曰:“其不欲見賢。”然即使是為公之賢人,也必須有私於己方能服務於人;即使是自私之小人,也必須服務於人方能成其私。大公成其大私,大私必致大公,此所謂兩極相通也。故公私並非如水火不容,或若涇渭之分。有大與大取者,小與小取者。賢人如愛因斯坦氏,必是小所取大所與,以至於舍身為天下。小人必是大所取小所與,以至於“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常人不過取其中而已。
是非維度之三:方法之效驗也。法有高低,有優劣,有巧拙,有對錯。每見同為公者,難免內訌。此方法之是非也。有誌同道合者,有誌同道不合者。如各宗教之爭,宗教內派別之爭,民族拯救者之路線鬥爭,皆入此類。若同稱為公,而以方法路線之爭以致不擇手段、你死我活者,必有陰私。所謂“手段之卑鄙證明了目的之卑鄙”。大而言之,科學上之是非,以實驗推理而驗之;政治上之是非,以民眾受益之深廣而彰之;軍事上之是非,以仗之勝負而見之;經濟上之是非,以效益而顯之;宗教上之是非,以從者之良行而昭之。
今觀諸多是非之議者,內欲攻心,外張狂言,是既無益於自身也無助於天下,不過自我發泄爾。也見有認真思考者,雖有偏激缺陷,然拳拳愛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猶有孔孟遺風。老子曰:“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意豎人我是非之鏡者,當遣欲靜心。及至心若清澈平湖,則天下是非自明其中矣。善哉。
《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