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博齋

無音為曲,無字為書。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正文

關於來世作男人還是女人的問題

(2007-06-20 10:59:16) 下一個
有人說,來世作男人還是女人,是前世修的緣。也有人說
,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可以看出,這個決定權不完全在自我的手中。於是偷懶的人,以今朝有酒今朝醉為基本原則,不曾考慮或回答這個"人生"問題。另有一群感知的人士,在命題前加了個"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便對該問題有了近一層的思考。

有人告訴我,問及的十個男人,會有十一個答來世還要作男人。我不知道這是統計數據的偏差,還是有人交了兩次答卷,數字上好像不太匹配。但無論怎樣,這都說明,男人還要作男人。

那麽,問及的十個女人呢?大概至少有一半的人不願再做女人。

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差別呢?下麵僅僅是我的一些遐想,不代表眾意

男人為什麽還要作男人?
1)若回答來世作女人,就等於告訴眾人,此生作男人作得不快樂。這不等於自己打自己嗎?既然已經作得不快樂,幹嗎不索性此生就改頭換麵,也對得起自己下半生。如果作得快樂,為什麽要換?基於這種邏輯推理,結論自然是一致的。既然斷了另一種選擇的邏輯支持,推理不得不向積極麵再度推進。

2)男人在很多社會形象中,是英雄和主宰的象征,即使在今天,也多少如此。除此之外,男人還代表力量和堅強,所以明智的男人誰會放棄這個良好位置呀?

3)"男人不花,女人不愛。"無論這是古語還是舶來品,男人還有花的優勢。就為這,即使再苦再累,作男人也值了。

女人為什麽不願再做女人?
除了不願再希望有例假,生育之痛,和其他女人自己都搞不清的煩惱,看清上麵的利害關係後,誰不想要最好的?

如果世間因緣如此簡單,事實豈不早就一邊倒了,還能輪到我們這些小輩們評頭論足?讓我們再來剖析事物的另一麵吧。

女人為什麽願再做女人?
俗話說,男人是一家之長,但很少有人聽說過希臘人的俗語,女人是那個支撐頭的脖子。"Man is the head of house, while woman is the neck."如果脖子一動,頭哪有不跟著動的呢?所以表麵上的耀武揚威,不能代替那不可抗拒的暗流。此言下,聰慧的女人從不爭頭露麵,而是以柔轉鋼。

女人生來有表達自己感受的權利,她可以愛、哭、笑、撒嬌、賭氣、抱怨、施威,又可以理性的分析,推理,展示,和公關。上大學時候,很多係的第一、第二名都是由聰穎的女生占據。無論男生多麽刻苦努力,總是不及。

女人近可成女中豪傑、巾幗英雄,退可為賢妻良母。是近亦榮,退亦尊。

女人的真正魅力不是來自相貌,而是綜合氣質。無論高傲冷豔還是溫柔似水,都是眾多異性望而不可及的置頂。女人可以愛似母,嬌似妻,又可以體貼得像父母的貼心襖。集這柔剛於一身的生活角色,倘若運用得當,豈不也是一番可歌可慕的經曆?

男人為什麽偷偷地想來世做女人?
上述的這麽多的靈活,難道不會讓任何男人動心而試著放下麵子,脫下早已汗浸的看似堅實的盔甲,拋開那些"男人一定要。。。"的定式,也有機會發自內心地吐訴一番心中的真實感受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