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飛

讀讀,寫寫,聊聊,快快樂樂地變老。
個人資料
正文

男人的心思不讀也罷

(2009-07-21 09:47:29) 下一個


周末得空看了根據德國作家 Bernhard Schlink 的小說改變的電影 “The Reader” 。 作者的本意據說是想通過一對男女的故事,來折射那個年代整個德國人的命運。不知是作者本身對故事曆史背景沒有足夠的濃墨渲染之故,還是電影劇本改變更傾向好萊塢效應,此片並未像 Schindler’s List 那樣,給人沉重的曆史滄桑感,讓人回味感慨的是這對男女本身的命運和掙紮。

故事源於 1958 年,一個 15 歲的男生麥可在一個下雨天,因突發猩紅熱而嘔吐不已,衰弱地倚在一破舊的居民樓的牆角。恰好被住在樓裏的單身的海娜 - 斯密茲太太 (32 歲 ) 救助。麥可病好後,特意再來海娜處以示感激。青春發育期的少年這次被漂亮的少婦成熟誘人的身子所吸引,執著地一次又一次地回來看她。拗不過他的倔勁,海娜最後引領他初嚐雲雨。他倆一開始的愛應該是肉欲多於情愛,少男是對女人身體的無窮渴望和探索,少婦是被少男的純真所吸引,在激情四濺的床上上演著最原始的男女之愛。這場愛,女人占主導地位,她引領少男如何讀懂女人的身體,女人的心思。不同尋常的是,海娜有一特殊的嗜好,她喜歡麥可讀書給她聽。所以每次幽會,讀書便成了他倆性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夏天的炙熱之戀,因海娜的不辭而別嘎然而止。若他倆的故事就此了了,海娜隻不過是麥可成長過程中的性啟蒙者而已。隻不過他倆的塵緣未盡,二年後,已是法律係的大學生麥可在法院見習時又撞上了因做納粹警衛而被起訴的被告海娜。因為海娜的自卑害羞,不肯承認自己其實根本不識字,最後被一幫推諉責任的其他警衛推上了重判台。懂法律的麥可明知海娜是個文盲,她這樣天真的掩飾,無疑是自投苦海,怯弱的他經過反複掙紮,最後還是選擇沉默,放棄為所愛的人爭取寶貴的自由權,海娜因此被判二十年的牢獄。

從此後,對海娜發自內心深處難言的的愛戀加入了羞愧,成就了外表衣冠楚楚,內心極度不安的律師麥可,尤其表現在他對女人身上,沒法維係一段看似般配的婚姻,連一夜情的女友都能看出他是一本女人難以讀懂的書。麥可內心所受的難以告人的折磨最終找到了一個宣泄處:做海娜喜歡的:讀書給她聽!於是,漫長的歲月中,一邊是一個成熟的職場男夜深人靜時,在時尚的高檔公寓裏,一頁一頁的讀書,錄音;另一邊是一個落魄的獄中婦人收到錄音帶後,饑渴地聽著他的聲音,重燃生活的激情。憑著這份原始的愛,最後竟然自學掃盲成功。當她學會寫字時,想做的隻有一件事,給麥可寫信,渴望交流。可是麥可隻是不間斷地為她讀書,無論海娜在信中如何懇求,他從不回她的信,顯而易見,在他倆再次的感情糾葛中,麥可占了主導地位。

終於二十年的牢獄到頭了,監獄長找到麥可,希望他能幫助海娜適應二十年後的現代社會,因為除了麥可,海娜沒有一個親人或朋友關心她的生存狀況了。沒想到卻被麥可冷冷地拒絕了,最後也許是良心發現,他還是為她在郊區租了個小小的,但很溫馨的公寓。在海娜即將出獄前,兩人終於在多年分離後見麵了。蒼老的海娜見到了自己獄中賴以生存的希望,難掩內心的激動,有點羞怯的用過去對他的昵稱: “ 孩子 ” 來叫喚他,並伸手盼望著與愛人再次有肌膚之親,滿眼的期許和溫柔。麵對海娜的熱情,麥可難掩內心的尷尬,隻能喃喃地對她講述他為她做的出獄後的安排,刻意地保持著職業化的距離。慢慢地,海娜看著他的臉,似乎讀懂了他的心思,伸出去的蒼老的手也漸漸沒了精神,一點一點地收回來,眼神裏的亮光也隨之墜落了。最後,她啥也沒說,隻是平靜而客氣地謝過麥可為她所做的一切。

隔日,麥可來接海娜出獄,聽到的隻是海娜根本沒有整理任何東西,就自盡了,很平靜,做好了一切安排,仿佛隻是出遠門旅遊去了。

一段孽緣,二次交合。第一次女人付出的隻是成熟的身體,明知隻是滿足青春期男孩對女人的渴望而已,所以抽身而去時,可以決然不回頭;第二次再受到已是成熟男人的他的撩撥,喚醒的卻是她內心深處沉睡已久的愛,一個女人對男人的愛。二十年,在聽他讀書聲中幻想著他的愛;二十年,她默默等待,為愛而自己掃盲,為他的聲音而活著,沒有愛的支撐,難有如此堅強的毅力。在她給他的歪歪扭扭的字裏行間,哪一句不是對愛的渴求,因為這一次,她付出了整顆心。男女之愛,若隻停留在肉體歡愛上,畢竟絢麗而短暫;愛,隻有當不顧一切的全心投入時,才會是如此的美麗,讓人為之扼腕。二十年累積而成的愛,在見到他的那一刹那,轟然崩潰。從他躲閃的眼神裏,斟酌的話語中,掩飾的肢體動作間,她突然讀懂了這個男人,明白了為什麽他隻是給她讀書,卻從不回信,他對她更多的是憐憫,而不是愛。他愛的是他自己,他是為他自己逝去的年少時的激情而讀,為自己的懦弱未能適時相助的事實贖罪而讀,所以他沒法麵對現實中的她,也不可能讓她進入他的生活,她隻是他的曆史,他不願意直麵的那一部分,她將永遠活在他內心深處,但決不能在他身邊。

當信念全失,心碎難拾時,對女人而言,這個塵世也就沒有什麽值得留戀的東西。女人的生命,因愛而燃燒,因愛而隕落。看完電影之後,心酸落淚,為麥可,更為海娜,真可謂:男人的心思不讀也罷,讀懂了不過是滿紙的淒涼!

海棠花飛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265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okerjoker的評論:
門當戶對的愛情都還有很多搞得焦頭爛額的,若再弄個不相般配的問題,豈不難上加難?!
jokerjoker 回複 悄悄話 嗯,應該說這個女主角不夠現實。如果她沒有在監獄中渡過20年,而是在世俗中渡過20年,她就不會有這樣的執著或者幻想了。愛情從來都是有條件的。記得在文學城看到過帖子說如果愛情是沒有條件的,林黛玉怎麽就沒有看上焦大?不僅紅樓夢裏沒有,那些讓我感動而且看完了希望男女主人公能一生一世愛下去的電影和小說裏也沒有林黛玉和焦大。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揚子江酒店的評論:
是啊,說不清道不明都幾千年了,可是人們忍不住還得說呀:)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urtlebanzai的評論:
Thank you for your visiting my blog!
揚子江酒店 回複 悄悄話 真巧,昨天我買了一本‘讀者’,今早吃飯時隨手翻到一篇就看了,就是寫這個故事的。挺傷感的故事,感情的事情實在很難說清。
turtlebanzai 回複 悄悄話 Very good. I love your article!!!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glewings的評論:
歡迎來坐:) 這男女之間總是難以彼此把握,古今中外看來都是一個樣。不過也不奇怪,我們往往連自己也把握不了,豈能奢盼更多?
eaglewings 回複 悄悄話 昨天讀了海棠MM的拯救國男, 今天讀了又一篇力作. 高人哪.

因愛而燃燒,因愛而隕落 是因為愛錯了'地方'.

樓下網樂說: 麵對現實,順應潮流,癡情全力的愛自己每時每分每妙,先把自己讀懂了再說. 說得太好了. 網上高人真不少.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丁莊秀園的評論:
莊主好,好久沒打招呼了:) 我這隻是一己知見,還是看電影罷,或許你會有完全不同的觀後感呢~~~~~
丁莊秀園 回複 悄悄話 飛機上看過電影,但沒看懂,也沒看仔細!
海棠mm 寫的故事比電影好看,懂了,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ushu的評論:
可不就是“就電影論電影”而發的感慨嗎?:) 是否男人本來沒啥心思,隻是女人誤把它當小說,讀得來喜憂參半? 嘿嘿。
wushu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沒看過電影,但就和看了一樣。
不過一本電影實在不能用來說男人的心思,而且電影畢竟不是真實的生活。大致就是劇本作者要表達的那個男人的心思吧。
推論男人的心思可以像電影一樣激動人心,但現實生活中是不是有“男人的心思”這個東西,實在不好說。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網樂的評論:
妹妹好快啊,謝謝喜歡,謝謝推薦:) 沒錯,先把自己讀懂再說。

俺心血來潮時,有時還有寫小說的衝動,可是有二怕:一怕不能寫到底,家裏的一家老小的生活都要操心打理,長篇寫作,畢竟是件很費時費腦的事情,這個commitment自己很難下;二怕寫到悲情之處,自己難以解脫,影響心情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所以不敢貿然下筆:)
網樂 回複 悄悄話 今天金句:“男人的心思不讀也罷,讀懂了不過是滿紙的淒涼!”
女人真的不可以活在自己美麗的幻想裏,一旦,其實是遲早的事,真相露出猙獰的麵目,那真是情何以堪啊!心碎的感覺是很可怕的。
麵對現實,順應潮流,癡情全力的愛自己每時每分每妙,先把自己讀懂了再說。
海棠好文!又要去推薦一下了。
拜托上原創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