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飛

讀讀,寫寫,聊聊,快快樂樂地變老。
個人資料
正文

差不多啦

(2009-06-16 12:52:30) 下一個


讀小學時,喜歡亂翻書。翻到老爸上小學時的國語課本,其中有一篇就是胡適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傳”。他的用詞很平實,內容卻很奇特,看得我笑得肚痛。歎天底下竟有這等懶人,居然死人和活人也能過得差不多。

慢慢地自己長大了,發現這世界原來黑白並不是那麽經緯分明,一清二楚的,於是學會了用國粹的處世法:難得糊塗來過日子。在中國是該打哈哈的時候就打哈哈,在美國則是該handwaving的時候就handwaving,裝糊塗的次數與年齡成正比遞增。到如今,幾十個年頭過下來,本是自嘲式的“裝糊塗”日子居然過得以為本來就該是那樣的。再回頭讀老先生的“差不多先生傳”,自己已經全然笑不出來了,因為發現自己越來越像差不多先生,不溫不怒,得過且過,含含混混地過日子,不以己喜,不以物悲,與文中的差不多先生有諸多共鳴。

眼神和聽力逐年下降,雖然差得多,表麵還得裝得差不多。做菜鹽放多了,就加點水和糖,攪和攪和也就差不多。小孩不聽話,淘氣惹事,想想那些個聰明聽話的孩子保不定也有啥事讓父母不得安寧的營生,要遭的罪也是差不多的,也就不帶抱怨了。現在就等最後那生死一刻,我估計也能說出那句經典:“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隻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

差不多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態度決定了人的活法。凡事怕認真,如果有朝一日,差不多先生泛濫的話,就再也沒有人較真了,事也就不再是個事,一眼望去,天底下也就沒啥煩心事了。偶爾冒出一二個頂真的刺兒頭,也不可怕,肯定會被占絕大多數的差不多先生們的口水衝刷得無影無蹤。

在差不多先生充溢的國度裏,人們和諧共處,沒有爭鬥,沒有壓力,沒有目標,明日複明日地過著安詳甜蜜的日子。

差不多先生傳 by 胡適
------------------------------------------

  你知道中國有名的人是誰?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   他常常說:“凡事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搖頭道:“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說是陝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說:“陝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後來他在一個店鋪裏做夥計,他也會寫,也會算,隻是總不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隻是笑嘻嘻地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隻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遲了兩分鍾,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著眼,望著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隻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 8 點 30 分開,同 8 點 32 分開,不是差不多嗎?”他一麵說,一麵慢慢地走回家,心裏總不很明白為什麽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鍾。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汪大夫,卻把西街的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裏焦急,等不得了,心裏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於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點鍾,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隻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這句格言,方才絕氣了。

  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海棠花飛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ushu的評論:

裝糊塗裝久了,假糊塗也就成了真糊塗了,又一個差不多先生因此而誕生:)

人到中年,把胡老先生的小文又翻出來讀一遍,心情和感受與小時候時是大不一樣了,突然能理解他嘲諷後麵的感慨和無奈。也許到了老年再來讀的話,隻當會有另一番滋味了。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千古流傳,是因為它的耐人尋味,讀者無論年長年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都能品出它的妙處來。

wushu 回複 悄悄話 裝糊塗和差不多可大不一樣的,差不多先生如是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