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芯紅燒肉;
燈芯草是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莖簇生,高40~100厘米,徑1.4~4毫米,內充滿乳白色髓部。低出葉鞘狀,淡黃色,長者可達15厘米,葉片退化呈刺芒狀。假花序側生,聚傘狀,多花,密集或疏散,總苞片似莖的延伸,直立,長5~20厘米,花長2~2.5毫米;花被片6,條狀披針形;雄蕊3(~6)枚。蒴果長圓狀,3室,與花被片等長或稍長;種子褐色,長約0.4毫米。浙江各地比較常見。
燈芯草其實是取自於席草,席草除了用於編織外,也是製造高級紙張的原料。它的宿根和莖中的白芯(燈芯草)可做藥用,具有清熱解毒、利尿、健胃等功效。
燈芯草還有一個妙用,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後,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說明蘑菇有毒,變黃者即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則說明蘑菇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燈芯草的另一個妙用,就是做燈芯紅燒肉。廢話說了一大通,各位看官且看我擄起袖子露一手。
1.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一斤。肉切成1.5厘米寬,5厘米長的塊。
2.鍋裏放水燒開,將切好的肉投入煮3分鍾後撈出,用冷水衝洗幹淨,瀝幹。
3.鍋裏加油用中火燒熱,加入白糖,煎好糖色。將肉塊倒入翻炒一分鍾上色。用糖上出來的紅顏色比較漂亮,而且比用純醬油上色燒出來的香。
4.用燈芯草將肉捆好。這到工序比較恐怖,我的小徒兒玩積木似的用燈芯草將肉塊捆的結結實實,看得我腸子發癢,心裏發毛。
5.將肉平鋪在鍋底,加入少許醬油,再倒入料酒將肉浸沒(心疼啊,廢了師爺半瓶多雪利酒) ,繼續加入,白糖,蔥結,花椒10粒,剝好的蒜頭10粒,小捆的燈芯草六捆,八角一個,薑片,雞精,先用猛火煮15分鍾,再改用文火慢慢燉一個小時後,加入少許精鹽在燉10鍾,這肉便成了。
師爺我不喜歡吃紅燒肉,從來不吃也從來不做。隻要是帶肥肉的豬肉我幾乎不沾。來德國後,隻吃過幾塊徒兒她男朋友做的紅燒肉(他做的味道堪稱一流),這次請客有幾個肉食動物,所以才動了這個念頭,要做一道獨一無二的紅燒肉,沒想到燉的時候就香的我大流口水,做完後嚐試著吃了一口後,一點都不覺得油膩,還有些許酒香,各種調料的香味也很和諧的融合在一起,真覺得是人間美味,居然破天荒地吃了兩塊,“ 咣鐺“ 昏倒,,,,
這是第一次做,各位有什麽提議,我可以一邊喝酒吃肉,一邊慢慢接磚頭,嗬嗬。
近一點看
筍幹菜燉肉;
都說紹興黴幹菜是一絕,其實不然,“異曲同工”的筍幹菜,更能體現紹興人的智慧和勤勞。探究筍幹菜有幾種吃法,遠比孔乙己的“茴”字有幾種寫法有意思。筍幹菜蒸肉,筍幹菜泡湯,筍幹菜炒時蔬,都是絕好的“下飯”。看著母親做筍幹菜的工藝,是份享受。鹹菜用的是雪裏蕻,每年的冬季就在自家醃好了。晚春時,毛筍大量的上市,這時的毛筍價格便宜,是做筍幹菜的最佳時間。毛筍去掉比較老的根部(用鹽熬比較老的筍根部,拿來下粥和泡飯甚佳) 嫩的部分切成片,鹹菜切成一寸長。兩者準備好後,放大鐵鍋裏一起煮半天,那個香味,能飄出去十幾個院子遠。煮好後,薄薄地攤在竹編的籮子裏曬幹,當然,幹活得過程中,我是經常要偷吃的,母親總是淡淡地笑著對我說: 不鹹啊,當心吃出嚎啖(我們那邊農村對哮喘的叫法)來。這之間的每個環節洋溢著輕快的旋律,母親那種精致的節儉,以及對待生活的蓬勃態度,全部滲入陽光底下的筍幹菜裏了。
自從我來德國後,筍幹菜也便成了出口產品。每年晚春,父親總是已經給我準備了一公斤的“ 四明齊槍“ 茶,和母親曬好的一公斤筍幹菜一起寄給遠方的兒子,這些我正好夠吃一年,每吃享受這兩樣東西時候,便覺得自己是在家裏了。
家裏的筍幹菜常常用來蒸肉,或者和土豆一起煮湯,或者和番茄一起做蛋湯,總之做法很多,但最經典的我們最喜歡吃的是筍幹菜燉肉。宋代的蘇軾在“於潛僧綠筠軒“ 中寫到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若對此君欠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後人有好事者改成: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若要不瘦又不俗,每天一碗筍燉肉。
雖然不會每天一碗筍幹菜燉肉,但一年吃上幾回,也希望自己不瘦又不俗,哈哈,東坡老兄看了不是是否會啞然失笑。這道菜樸實無華,卻每每讓人吃出鄉情和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