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到烏鎮的時候晚了,沒能住進老鎮裏麵,在外麵的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四人沒吃早飯就進了烏鎮。
關於烏鎮的概括師爺就不寫了,拍張照片,您自個兒看吧。門票每人60元。
晨曦中,剛剛蘇醒的小鎮還睜著朦朧的睡眼。我們一進古鎮,就被這小橋流水的秀美景致迷住。
沉浸在朝陽裏的烏鎮,給人一種淡淡的隨意和幽靜。
迎麵撲來的是滿眼的古樸,沒有華麗的顏色,沒有故作的嬌情,有的隻是白白的粉牆,黛色的瓦,翹翹的飛簷,雕鏤的廊。
肚子有點餓了,看著這種擺著八仙桌,放著長板凳,鋪上藍印花的小客店,很容易讓人生出進去坐坐的衝動。何況肚子剛剛也有點餓了。
每人點了不一樣的早點,有餃子,小籠包,居然還有青團。
吃了早點上路,緩步走在青石鋪就的小街上,兩邊都是木結構的古式老屋,有著鏤空的門窗,雕著精美、細膩的人物和花草。不時又會有一家仿古的作坊呈現在你的眼前,有製作狼毫的筆店,有藍印花布染坊,又有公生糟坊和它飄出的陣陣酒香。象在細細地訴說著昔日的繁華和輝煌。
朝霞浸流水,閑窗照日暖,漫映青紗。
倚欄品名菊花香,家家船影幾橫窗。
廣場戲台演古妝,流水人家點春光。
依亭而坐的女孩,正細心地描著一幅丹青。恬靜而平和地融入周圍的景色裏,這本來就是一幅美麗的丹青。
小鎮人家的屋子一半座於岸上,一半吊腳樓式地撐在水麵,名符其實的“枕河人家”,水波澹澹,小鎮精致地飄搖在天光雲影之中。
拱形的小橋橫臥河上,三三兩兩的遊客流於小橋兩端,不時回頭遠眺或停步細端,也許想在這白牆黑瓦、小橋流水間尋回記憶深處曾有的點點依戀。
沿著楊柳堤岸,漫步在長長的廊蓬下,對岸是烏鎮特有的水閣吊腳樓,窗邊坐著神態安詳的老人,臉上深深的皺紋刻畫著多少年歲月的滄桑。烏篷船裏艄公緩緩擺動著船櫓,正如古人所描述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彎彎的小河從鎮中穿過,賦予小鎮以生命的流動,又象是一幅籠罩在煙雨蒙蒙下淡雅的水墨畫,讓人駐足難移。
小棹逐波,參差百姓人家。
沿著石板路輕如緩進,腳掌輕叩著千百年不變的石板,心中融浸於這一片素雅樸香之中的情境中。
穿過這小弄,猶如在時間隧道中穿越一般。
偷偷拍了一張居民小院裏的景色,生活氣息非常濃厚。
好熟悉的小巷,和兒時的夢中一樣。
來到了林家鋪子,《林家鋪子》是茅盾描寫小城鎮生活的第一次嚐試,道盡了亂世百姓的辛酸,據說其原型便是鄰居家的一名小商人。而今的林家鋪子已不再是當年逃難人搶購日用百貨之所,而成為了烏鎮特色產品的集中購銷地。
林家鋪子位於茅盾故居斜對門,開間極大,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餅、藍印花布、烏鎮書籍、特色紀念品一應俱全,走在舊木板上,購烏鎮各類傳統特色產品,別有一番風味。
斜對麵就是茅盾故居。茅盾故居是文學家茅盾(沈雁冰) 祖輩居住的老屋,始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建築麵積650平方米,為清代江南民居。 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誕生至1910 年春離鄉求學 , 在此生活了十三個春秋, 以後數十年仍聯係不絕 。 茅盾故居有茅盾1934年親自設計翻修的書齋 、 手植的天竹 、棕櫚。
書房搞得跟廟堂一般,孔夫子第二。
拍一張茅盾在家裏腐敗的照片,吃飯還帶墨鏡,如何品得一個“ 色“ 字?
再去茅盾家的廚房瞄一眼,“ 流線形“ 的傳統灶頭。
烏鎮還有很多傳統的作坊,下麵選擇性的簡單介紹。
“宏源泰”染坊,毗鄰高公生酒坊,以烏鎮民間傳統布料----藍印花布為展示對象,深受眾人喜愛。
藍印花布,俗稱“石灰拷花布”、“拷花藍布”,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曆史,傳說由一名叫葛洪的農夫為愛妻所創,以其價廉物美,一直流行於民間。其原料土布、染料均來自鄉村,工藝出自民間,圖案充滿濃鬱的鄉土氣息,題材不外乎花卉草木,都是農舍旁、田埂頭常見的,親切、自然、清新,加之秀氣典雅的藍白二色,具有鮮明的民間和民族特色。在民間工藝美術中如一枝獨秀,毫不張揚地,卻又綿綿不盡地散發著永恒的清香。舊時,江南一帶農村家家戶戶都使用藍印花布,窗簾、頭巾、圍裙、包襖、帳子、台布等都可用它來做。
高高的木架上迤迤邐邐地垂落下藍白的布,說不完的風情。
棕子糖店。
做姑嫂餅的作坊。
現場在扇子上題字作畫。
以前的翰林府,現在變成了食府,生意十分興旺。
給棉花去籽的阿婆。
傳統的織布方法。
很多人大概與布鞋久違了吧?皮鞋風光、高檔、體麵、氣派,但穿久了,不免憋氣。布鞋呢,現在是難登大雅之堂。但它通氣、舒適,有種踏了實地的感覺。所以,很多人家裏都備有一雙布鞋,休息的時候便換上它,感受一份“土氣”的舒適。因此,城裏的小攤上也時有布鞋賣,但大多不是千層底的,穿不了幾天。烏鎮的布鞋就絕對是正宗的“土氣”,千層底,還釘上前後皮掌,地麵有點濕,不怕。布鞋作坊就做這樣正宗的布鞋,參觀完製作過程,不妨買上一雙,絕對不會後悔的。
戲台
木匠,傳統的手藝。
正在刺繡的姑娘。
相傳舊時烏鎮釀酒業十分發達,明時有釀酒作坊20餘家,尤以高公生、順興、永盛三家最為著名。現僅存高公生糟坊,原名高公生醬園,始建於明朝初年。所產“三白酒”以其香氣濃鬱、酒味醇厚、入口柔綿、回味爽淨、餘香不絕而名聲遠揚,數百年來一直風靡江南一帶,經久不衰。
高公生糟坊為前店後坊格局。店堂約90平方米,酒作坊占地1300多平方米,日產量約200升,現主要生產三個產品,分別為55℃的三白酒、12℃的白糯米酒、以及4℃的甜白酒。這三種酒都是采用傳統工藝,經手工釀製而成的。其中三白酒為主打產品。
何謂三白酒?《烏青鎮誌》上說:“以白米、白麵、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醇厚清純、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飲用。以往農村過春節,就用它來招待客人,在烏鎮民間,此酒還有一個別名叫“杜搭酒”。民間有謠“貓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
三白酒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釀製時,首先將糯米蒸煮成飯,盛在淘籮裏以冷水淋涼。再將酒曲餅搗碎,均勻地拌入飯中。而後將飯料倒入酒缸,壓平,在中間挖一個小潭,然後將酒缸加蓋密封,並用稻草或棉絮捂實保溫。數日後,若缸中間的小譚已積滿酒漿,即可將涼開水倒入缸中,以淹沒飯料為準,再封好缸蓋捂實。一周後開蓋,放入蒸桶進行蒸餾,如此二蒸二釀後,酒便釀成了。已習慣喝瓶裝酒的現代人很少能再看到過這樣"土氣"的釀酒方法了。
在公生糟坊,你可在觀賞釀酒過程之餘,親口品嚐一下“三白酒”的醇香美味,還可以購一些回家,把烏鎮的風情、美酒連同美好的回憶帶回家中,留待日後細細品味。我們拎了一壺3斤裝的,找了家酒店喝酒吃中飯。
許多酒店都是這樣當街燒著梅菜肉和湖羊肉,那香味熏得我們的肚子直唱“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 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旌旗招展空翻影, ... 關二爺馬上呼三弟,張
翼德在城樓怒發衝冠。“
空城計唱歸唱,飯還是要坐下來吃的。拿出酒,點了家常豆腐,紅燒湖羊肉,紅燒鯽魚,好象還有別的什麽菜和湯之類的,忘拍了,肚子頂不住菜香,多拍照就要少吃菜,吃先!!! 那個湖羊肉,點了兩大盆,老板忙不過來,小二哥自己去打的,狂好吃,推薦菜!!!
烏鎮的美在於它的寵辱不驚。雖然外麵的塵世喧沸嘈雜,但它依然持有自己的生命底色,它停留在隸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獨自尋覓著塵間遁跡的寧靜與悠遠,讓遊人流連忘返,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