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坡景區從玉皇頂到玉虛岩約15公裏。這一景區包括玉皇閣、回龍觀、回心庵、磨針井(亦名純陽宮)、關帝廟、老君堂、天津橋、龍泉觀、十八盤、玉虛岩等景點。雖然路線較長,但大都緊依上山旅遊公路,交通方便。這些古建築群基本上是按照真武修真的故事,精心設計,巧妙布局的。
坐車上來,先到磨針井。磨針井,又名純陽宮,位於回龍觀至老君堂之間的登山公路旁,海拔487.2米。此宮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知府杜養性等4人同建。鹹豐三年(1852年)重建。1980年湖北省政府曆經3年修複殿堂、井堂等建築。
磨針井主體建築祖師殿為磚木結構,硬山頂,抬梁式木構架,前為廊後封簷,廊頂為卷棚,黑筒瓦屋麵,3開間,麵闊11.14米,進深8.30米,通高10.05米。殿內原供真武青年像,四壁滿繪《真武修真圖》,具有民間畫風。
磨針井裏造型玲瓏剔透的井亭。殿前埋著兩根碗粗鐵杵“針”烏黑光亮,象征姥姆當年所磨鐵杵。一左一右兩根小碗粗,3米長的鐵針直插入地裏。
現代人時間節奏緊,估計沒那麽多時間磨那麽粗的針了,姆姥亭邊有小針一根可供磨著玩耍。
殿旁欄台高舉,拱擁姥姆亭,為磚木結構,重簷歇山頂,黑筒瓦屋麵,麵闊進深一間均為5.62米,通高10.50米。
正殿兩旁是配房,殿前是道院,其建築均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兩層樓,院牆上嵌著數十通石碑。院前是一道院,幽靜雅適。
看完磨針井,來到太子坡。
太子坡的四大景點為“一裏四道門” ,“十裏桂花香” ,“九曲黃河浪” 和“一柱十二梁” 。
太子坡道觀內不足一華裏路程上,建有四座高大山門,形成四大道院,其內景致各異,可謂“不盡幽奇次第逢”。傳說武當山主神真武大帝,少年時在此讀書,寓人生路途如過山門,要漸第走入新的境界
拾階而上,前麵的山門隱約可見。路邊栽滿了桂花樹,到了陰曆8月,桂花怒放,香氣襲人,香飄十裏。“十裏桂花香” 由此而來。
這裏的石階也很有講究,向前看,全是台階,回首向後,卻是看不到一個台階。
進了第一道山門,前往複真觀的路上,隻見被人稱為“九曲黃河牆”的兩條複道夾牆隨山勢起伏,迥轉曲折,遙遙不見盡頭。而事實上,這段路的直線距離很近,正因為設計者將牆體設計得曲折蜿蜒,而又高大厚重,使來者走進山門馬上感到一種神秘威嚴和深邃遙遠。
依山勢起伏建築的夾牆通道,雄厚的牆體渾圓平整,弧線流暢悅目,配以綠色琉璃瓦頂,猶兩條巨龍盤旋飛騰,似黃河九曲彎折。高大的紅牆,既讓人產生通道的遙遠深遂之感。又體現出皇家建築的氣派和豪華。
傳說武當山主神真武大帝少年時曾在此讀書,故寓其學業之路曲折艱辛。煙雨中的“九曲黃河浪” 。
複真觀又名“太子坡”,相傳是淨樂國王太子 — 也就是後來的玄武大帝 — 十五歲入武當山修煉時最初居住的地方,又因其意誌不堅在返回家的途中,被紫氣元君用“鐵杵磨針”點化,複又上山修煉,因而得名複真觀的。
傳說真武太子才十五歲時。便離開了嬌養他的父母,舍棄了優厚的皇家生活,孤身一人乘舟渡海,來到了武當山。善勝皇後舍不得兒子離開,太子在前麵走,她在後邊追,不避風雨,也不分晝夜。但太子去意已決,皇後怎麽也追不上太子。
皇後見再也追不上兒子了,慟哭不止,淚如雨下,竟在地下衝了個大坑。後來,人們就在這裏修了個“滴淚池”。
太子坡皇經堂前一棵齡300餘年桂花樹,根繁葉茂。每年仲秋,桂花怒放,香氣襲人,香飄十裏。四溢的桂香與颯颯金風、潺潺碧水、藍天白雲、紫靄青煙構成太子坡一大勝景。
因真武大帝少年時代刻苦讀書,誌願遠大,成為楷模,人們就在武當山太子坡修建了一座宮殿,叫太子讀書殿。
一路走上來,沒見幾個人,唯有讀書殿卻是香火旺盛。許多為人父母者都在為子女燒高香。
一柱十二梁位於複真觀五雲樓(武當山畫廊)內。
其主體立柱在最上層又托架起十二根梁,十二根梁延伸到五雲樓的四周,撐起整撞大樓,被譽為中國古建築的奇跡。傳說玄帝幼時在此讀書,苦修四十二年得其大道,寓矢誌不渝,終成棟梁之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