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漢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消費”人的社會

(2007-06-21 17:17:47) 下一個

我把一些問題歸結為“消費”,是為了區別於曆史唯物主義的“鬥爭”論。社會問題並不象曆史唯物論者說的那樣恐怖,也不象他們說的那樣簡單。

中國有中國的特殊命題,是一種民族心理的結果。我不想說什麽“人吃人的社會”來危言聳聽,但是可以作這樣的論斷:現代西方世界的主要特征是人“消費”物;而中國社會則是人“消費”人。固然,社會關係的最終是人和人的關係,但是中國社會的簡單的人“消費”人的關係卻是赤裸裸的關係。有人說,海歸都是在國外混不下去的人才回去的,我不以為然。我認為,他們是想回去“消費”人的人。不是嗎?盡管收入僅是在國外的十分之一,也盡管會有令人光火的管束,大多數的海歸還是無法抵擋回國的誘惑:那是一個可以做人上人的社會。我聽到回去的人在誇耀自己用很少的錢,可以得到極好的服務-做頭、按摩、搓澡、修腳,家裏可以用幾個保姆,外麵可以養得起“二奶”...... 我不是說優質的服務不好,問題是人工太便宜了就有問題。金錢盡管不能完全衡量一個人,但也可以稱得出對人的尊重有幾分。

中國的勞動力資源為什麽那樣廉價?我認為不是什麽經濟規律的問題,而是為富者仁不仁的問題。我在國內的時候,保姆住在家裏,為我們做任何事,一個月的工資在市場上僅五百元,我那時自己工資雖然不高,卻也覺得不妥,我給的是八百元,後來我家的小阿姨結婚,我母親還送了她五千元,這都是因為良心。但我知道那些海歸,許多拿的是海外公司的高薪,卻最喜歡賺那樣的便宜,有時候對他們來說,這便宜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而且是心理上的一種“爽”-為什麽普通中國人的工資高不起來?因為他們被“消費”了。海歸們在國外多是中規中矩的,為什麽回到中國就神氣活現了,因為這樣的“消費”所帶來的快感是以前沒有想到的。

我在美國,看到普通的藍領工人會比我大手大腳買東西,因為他們的薪水和我這個當教授的差不了太多(至少不會差三倍以上);我也知道雇不起保姆,頂多一個鍾點工,因為法律規定他們的最低工資是十二美元一小時;我更知道那些哪怕沒有學曆也沒有一技之長的人,隻要品行端正,沒有犯罪記錄,不是非法移民,找個工作並不困難,他們總可以買屋置車,生兒育女。“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句話在美國也是可能的-也許有人說這是資本主義喪失競爭力了,在養懶漢。的確,美國是個高度“消費”的國家,人們拚命地“消費”著工業產品和資源,有錢的多“消費”,少錢的少“消費”,但還達不到人可以輕易地“消費”人的境界。自認為自己是“人上人”是海歸們當然不喜歡這樣的社會-在美國,他們雖然有錢,別人可以不買他們的帳,所以他們覺得受歧視了,不痛快。而回到中國,他們手裏的錢就馬上“值錢”了,中國人買帳,願意被“消費”。這不隻是“光宗耀祖”的事,而是一種中國人獨特的價值觀:人的發達,是和其他人相比較而言的。自己有的東西,自己用還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讓別人知道隻有自己用得起。光有錢不行,還要有勢,要支配別人-這是為什麽中國人過去不重商,而重官的原因。現在中國進步了,人們真正重視錢了,錢取代了官位,成為支配人的主要工具,於是在轉型過程中湧現了大批的“貪官”,實際上,這些個“貪官”也是時代的犧牲品。

既然錢是主要的支配人的工具和手段,現代中國就成了赤裸裸的拜金社會,才得以人“消費”人。中國不是成了腐朽的資本主義,而是成為最拜金的要求“優勝劣汰”的資本主義。為什麽富人不可以發給服務者雙倍的工資?為什麽公司不可以發給員工雙倍的薪水?為什麽國家不可以發給每個人足夠的福利?富人不是很有錢嗎-他們買香車美女是不是眼都不眨嗎;公司不是很有錢嗎-他們的股值不是已經突破什麽點了嗎;國家不是很有錢嗎-不是已經超英馬上還要趕美嗎。怎麽要直接改善一下身邊的女傭、公司的員工、治下的百姓的生活,就囊中羞澀了???恰恰是,這些人,就是這樣的製度的維護者,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享用到人“消費”人的甜頭。中國貨幣的低幣值就是維持這種巨大落差的保障,一方麵,國家和富人用貿易的手段謀取著低幣值帶來的高利潤,另一方麵,又要普通的老百姓在低幣值的生命線上掙紮,何其不公!

我想,真要再回到“做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平等社會,這些海歸一定又要重新出海了吧!

下麵轉載一篇好文來支持我的觀點(七月二十二日)

我國勞動工資的水平或者說年收入應該多高?從來沒有人從宏觀角度來進行測算。結果就出現了去年圍繞著抄表工10萬元年薪的事情展開了一場社會大憤怒。這是有點非理性的行為,就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勞動工資水平到底應該多高,應當進行細致的分析。   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程度判斷,年收入10萬元已經不是多麽高不可及的標準,這是經過精確計算的。問題是當前我國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導致了普通企業職工低工資的狀態。這種格局必須要靠政治的力量打破。但在之前,輿論界要有清醒和深入的認識。   一、從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工資水平   先不要對年薪10萬元大驚小怪,這正是國有壟斷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優於私營企業的地方,實際上真正需要做的是向10萬元的工資水平看齊,是提高中國勞動者的政治地位,維護他們的勞動權利和經濟收益。   目前12家中央企業的人均人工成本在6-7萬元之間,是全國平均工資水平的3-4倍。於是,央企成了被輿論批評的對象。人工成本6-7萬元,平均月收入也就是五千多元,如果是全國工資水平3.5倍的話,那麽全國平均工資水平月收入為1400元。這一收入水平對於我國廣大的工薪者來說,高還是低?讓我們從國民生產總值(GDP)角度來衡量。   西方發達國家的工資收入一般都占GDP的50-60%。而我國 200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19萬億元,這一年職工工資總額僅有19980.8億元,僅占當年GDP的11%,其中國有經濟單位12009.2億元,城鎮集體經濟單位 867.8億元,其他經濟單位7103.8億元。這一比例可以看出我國工資水平是多麽低!   2005 年,我國城鎮從業總人員數為27331萬,國有單位、集體單位、股份合作單位、聯營單位、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港澳台商投資單位、外商投資單位的從業人數分別為 6488萬、810萬、188萬、45萬、1750萬、699萬、3458萬、557萬、688萬,個體戶2778萬。這一年,我國職工平均貨幣工資為 18405元,如果將這2.73億從業人員都視為工資收入者,那麽他們的工資收入總額應為5萬億元,約占2006 年20萬億元GDP的25%。這是將個體戶都計入統計的結果。如果將我國的工資收入提高到占GDP40%的水平,以8萬億元除2億從業人員(2.7億城鎮從業人口中有大量失業待業和非正規就業者,真正有工資收入的不到2億人),人均年收入將達到4萬元到5萬元。這應該是我國勞動工資的合理份額。   由於在收入分配中,工資等級不同,假如以全國4萬元的平均工資水平衡量,那麽中等工資收入者的工資水平就應該在七八萬元左右。因此,一些企業的員工拿10萬元也並不是一件多麽了不起的事情。   但2005年,我國職工工資總額僅有19980.8億元,僅占當年GDP的11%,這種收入水平實在是太低了。無怪有學者驚呼:中國正在摧毀資本主義的道德倫理底線!這意思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最殘酷的原始時期,勞動工資水平也沒有這麽低!   二、國民收入都到哪裏去了?   從宏觀經濟數據看,目前,ZF財政大約拿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35%,企業資本拿走了大約45%,農民和城鎮勞動者拿走了剩下的大約20%。這是一個極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由此導致我國的ZF部門財大氣粗,企業所有者財大氣粗,勞動群體日益貧困化。   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源是:中國官僚資本特權集團已經在20多年來權貴化傾向的改革中牢固形成!這一集團一旦失去民主政治的製約,便會變本加厲地攫取社會資產。而這一環境之所以能形成,關鍵是中國的改革是一場權貴資本主義傾向的改革,勞動大眾的權利已遭到嚴重剝奪,勞資關係的天平已經完全傾斜到資本的一方。   讓我們來看看企業高管和資本的收入。目前企業的高管少則上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至於說老板的收入更是每年以幾十億的速度增長。看一下我國每年的富豪排行榜就知道他們的財富增長每年是多少。   舉例來說,去年媒體報道說,聯想公司總裁楊元慶2005財年的年薪為2175萬港元!這一數字是這個抄表工人的217倍!是一個普通打工仔的2000多倍!然而輿論對這樣一條高收入的消息社會和媒體卻默不作聲。   一抄表工的年收入達到10萬元,輿論一致譴責,認為這是大逆不道,而那些年收入幾千萬上億的人,卻認為是應該的,合理的。這種現象反映了我國社會心理的整體頹廢和畸形。一個普通工人多拿了一點,全社會憤怒,而一個高管拿幾千萬元整個社會卻全無痛癢,麻木不仁。中國社會在是非判斷方麵真是出了大問題。   壟斷企業不該拿高額的壟斷利潤,企業高管就該拿超高工資嗎?老板就該拿比工人多得多的剩餘利潤嗎?為什麽這些年裏中國社會沒有一點這方麵的抱怨和抗議?   竊國大盜無人過問,小偷小摸大呼小叫。看看當今企業在收入方麵存在多大的差距!某山西私營煤炭企業,工人每月七八百元,但老板卻成千上萬地賺取利潤,一百多萬元一輛的進口高級轎車,老板一買就是十幾輛。如果說效益不好,一些民營企業的大老板怎麽能買得起上千萬元一輛的豪華轎車、幾千萬元一棟的高級豪宅?   據說著名民營企業幸福集團的老板劉永好先生擁有三輛高級豪華轎車,最便宜的一輛也價值670萬元,最貴的一輛約有900多萬元。試問:如果用這些奢侈的錢來為企業職工發工資,工人們的工資能那麽少嗎?我國勞動工資水平能那麽低嗎?全社會能對10萬元的工資水平如此驚訝嗎?   這種現象恰恰印證了西方經濟學泰鬥亞當·斯密說過的一句話:“哪裏有巨大的財富,哪裏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個巨富的人,同時至少必有500個窮人。少數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數人的貧困為前提。”然而當今的中國社會卻把貧富差距視為合理,把普通勞動者高一點的收入視為大逆不道。這豈不是巨大的社會心理扭曲嗎?   輿論質疑該名工人高收入的主要原因是,這個工人是國企的職工,而這是個帶有行業壟斷性質的企業。對於行業壟斷利潤、壟斷福利我們當然應該反對,但另一個問題也需要反思:為什麽國有企業能給一名普通工人 10萬元的工資,而一些私營企業卻發不出來?是因為企業效益不好,利潤率低嗎?   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好像隻有壟斷企業才有暴利,其實,很多競爭性企業也可以賺大錢,也可以有暴利。但在那些企業裏,即使是賺著了錢,大部分利潤也流不到普通員工手裏。我所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民營企業家把子女送到國外留學深造,到國外置產置地,或在國內奢侈消費,一擲千金。雲南一個私企老板,兩天的賭博便輸掉了自己的一個價值幾千萬元的三星級賓館。這些私企老板如此揮霍,而企業員工卻拿著微薄的工資。       最近我看到一份湖南煤礦企業的調查,工人月收入幾百元,老板年收入幾十萬元。能說非壟斷企業的老板就沒有高利潤嗎?因此,中國的社會要把真實的情況搞清楚再憤怒也不遲。           三、中國勞動收入被剝奪的野蠻程度已經打破了原始資本主義底線           我國的工資收入在GDP的比重中如此低,大多數國民收入都被企業和ZF拿走,以致老板有錢大肆揮霍,ZF有錢蓋豪華辦公大樓,民眾工資收入卻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加上不同行業的差異,整個工資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便會出現巨大的差距。於是,一個抄表工年收入10萬元成了社會驚訝的事,這種現象真正反映的是我國道德價值和認識標準的紊亂!           現在讓我們從銀行儲蓄方麵來看看國家財富的分布情況。自上世紀末以來,我國連續實行了8年刺激國民消費的政策,然而在這8年中,個人消費占GDP總量的比重卻下降了8個百分點,而且在繼續下降。看一下下麵這張表,就可以知道近些年來,我國家庭儲蓄和企業儲蓄發生的變化。           1996年,家庭儲蓄還占GDP的20%,到了2005年降到了16%,而企業儲蓄從13%增大到20%。估計到2007年,企業儲蓄的比例會達到25%。           表1,1996年到2005年家庭儲蓄與企業和ZF儲蓄占GDP比重的變化                  1996 2000 2004 2005         ------------------------------------------------         家庭 20 15 16 16         企業 13 15 19 20                  ZF 5 6 6 6         -------------------------------------------------   來源: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資料庫,   從此表可以看出,近十年來,在我國國民收入分配體係中,ZF財政收入和國有企業收入的比重不斷上升,而個人收入的比重是在不斷下降的。目前,我國的家庭儲蓄約占總儲蓄的33%,企業儲蓄占總儲蓄的大約49%,ZF儲蓄占16%。這種變化導致我國的消費增長始終軟弱乏力,人民群眾缺乏消費能力,而 ZF和企業卻有大量的錢用來開支和投資。說到底,這都是工資水平太低的原因。中國勞動收入被剝奪的野蠻程度已經打破了原始資本主義底線。   改革20多年來,為勞動群體說話的聲音太少了,為資本辯護的聲音太多太強了。有能耐的人都想多拿多占,而輿論陣地偏偏就由這一夥精英群體占據著,廣大勞動者都處在默默無聞的狀態,他們的要求極大地被忽視,他們的願望根本得不到落實。   因此,當前真正值得社會關注的事情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利潤成果正在被官僚資本大量拿走,被高管和權貴瓜分。盡管經濟在增長在發展,但好處大多被精英群體分享,普通員工們永遠都處在一副餓不死也闊不了的生存狀態。這導致處於社會低層的民眾很難充分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因此,在聲討壟斷的同時,還應進行有關分配公允與否的討論。   再來看ZF稅收對勞動收入的影響。2006年,我國的財政收入達到4萬億元,占 GDP的20%。我國的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持續上升,已從1990年代初的12%上升到20%多,這還不算各級地方ZF的隱性收入,如果加上預算外的收入,我國財政收入可達到GDP的35%。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ZF對國民財富的控製程度以及ZF規模的龐大程度。   然而,國家財政收入是否可以無限製擴張?ZF成本是否沒有一個基本額度?這是中國改革這麽多年來一直未解決的大問題。財政拿走一大塊之後,剩下的一大塊就是企業收入,也就是資本收入。在我國的GDP當中,資本收益約占40%多,大大高過勞動工資收入。   因此,改變我國的國民財富收入分配格局,是解決整個工薪階層收入的最根本問題。隻有改變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嚴重不平衡的現實,我國整個工資水平才會得以提高。勞動收入如果不能超過資本收入,中國將成為財富高度集中在國家和少數私人手中的國家,這樣的社會將很難達到共同富裕和均衡發展。   所以,收入10萬元,將不僅是一個經濟目標,更是一個政治目標。國有大企業率先進入這一水平,既有不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合理性這一點上,私營企業要向國有企業學習。   但是,我寫這篇文章決不是說壟斷利潤不應該批判,壟斷企業目前每年不合理的掠取著幾千億的企業利潤,壟斷利潤、資本和財政稅收正在形成我國社會的三大寡頭,他們合起夥來拿走了GDP和經濟增長的絕大部分。中國的勞動群體要聯合起來向這三座大山索取利潤。   四、歸根結底還要向製度找原因   市場經濟是一個殘酷競爭、大量裁汰勞動力的經濟。資本為了過度攫取利潤,不僅盡量壓低工資,還會減少勞動用工,由此產生的社會兩極分化和窮富矛盾會日益加重。幾十年來,中國對資本主義的追求已經達到了頂峰,資本對勞動淘汰的程度也達到了頂峰,目前我國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這種製度的結果。   由於勞動工資水平太低,導致消費乏力,需求不振,於是又迫使資本進一步壓低勞動成本,減少工資成本,由此有進一步降低了消費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經濟就隻有依靠投資拉動型,完全靠投資來刺激。但這種模式難以持久,過幾年就可能出現生產過剩和經濟蕭條。   目前中國正處在這種前景的邊緣。但中國的前景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靠富人消費來拉動經濟,但富人消費畢竟是有限的,特別是會帶來社會負麵效應,但腐敗消費的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增長。中國下一步到底該怎樣調整,已經是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問題。   以上僅僅是從工資一孔而論,若從賣資源,汙染環境,放棄海洋和土地來說,更是無法承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