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禱告中也領受到一些亮光與感悟:禱告就是安息,就是【在基督裏安息】——而在基督裏安息,這本身就是禱告的最終表現;所謂在基督裏安息,其實就是【安息在基督裏】~也就是說:在基督裏=安息=基督裏的安息=安息基督——就是保羅所說的【我活著就是基督】的根本含義,這與“神的義本於信以至於信”(羅1:17節)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基督,神的義,信心,安息,禱告,這五者的對比層次,是相互聯係並且是互補——人若心裏沒有基督,就不會有信,也就不能有安息,以至於不會有神和神的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這句話就意味著:流血就是基督的道路,真理,生命;從而成為我們的基督道路。因為【十字架流血的和平成就】,所指著的就是基督的道路真理生命——甚至於所謂基督的道路,真理,生命其實就是【指基督的贖價】,從而成為我們拯救的根基;因為惟有贖價才是【根基】<>那麽我們找不到這種生命“根基”的基本原因是什麽?出於:思想出賣了我們——每一次的禱告都會有許多的聯想力幹擾我;我不斷求神潔淨,卻沒有功效,暫時的平安,今天又遇見幹擾禱告就再次麵對,求主亮光後:我發現,我所聯想的,都與自我表現相聯係~這就是轄製,就是擾亂:因自我=表現,表現=自我;【有表現,就有轄製】,這就是“自我”的根,也就是【靈裏的源】即深處的最終性;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其每個字講的就是【自我】——因為“江湖”就是“表現”,從而暴露了【自我】總體隱秘事;如果說江湖的另外意思就是指【日光下的虛空】,那麽:一切虛空都來自於【表現】~自我產生虛空,虛空轄製了自我,因為虛空與自我之間有【迷戀的權勢】在攪擾你和周圍的“表現”(即靈界糾纏)——也就是說:虛空的核心是迷戀,而迷戀的核心就是自我,以至自我【放不下】虛空:這就是轄製,也就是擾亂;因為【放不下】本身就是虛空,就是迷戀,就是轄製~這就證明了:虛空並不是“虛空”,虛空的另外名字就是【情欲】即自我——可是呢,對於情欲來說,虛空的名字隻不過是情欲的避難所【即借口】;因為情欲本身就是虛空,所放不下的“永遠都是亦即隻剩下【虛空】”~最後就是演變成了以虛空為樂;雖然無奈和痛苦也【願意】活在虛空之中,如同淫亂是以肉體的死亡快感為樂——人的快感就是人的迷戀:這就是死亡(人生代價)
基督在我身上所賜予我的亮光與豐盛非常龐大,我很難用一兩句話來概括我所能領受的基督信仰奧秘;不過我盡我所能在基督裏把神福音的話講明白:要了解基督,必須了解虛空。因為是上帝叫萬有伏在虛空之下的——但要了解虛空,就離不開十字架上的流血。因為十字架本身就是虛空,卻借著主基督的舍己以及恩賜下的豐盛,而成就了神在基督身上和裏麵所要成就的拯救全能;這全能就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更是我們成為在上帝裏麵的智慧——即使如此豐盛,我們各人的性格卻是基督生命的障礙~因為性格就是靈界;我們常與世界有糾纏不清的各層麵關係—》這種糾纏既是我們的性格,也表明了我們與世界之間的靈界關係;這就是神在創造我們的時候,在母胎裏賜予我們【臍帶】,所要啟示給各人的創造原因及其奧秘——因它表明我們與世界之間有一條是無形的【糾纏紐帶】,所以嬰兒一出生必帶著一堆汙穢而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界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而所謂“關係”就是【汙染的臍帶】~沒有關係就沒有世界,以至於就沒有人(因為世界就是我們【居住的胎盤】,就是【人的臍帶“關係”】)——這就是罪惡與黑暗的權勢(對世界的詮釋=世界的權勢,同音同義);但也表明就連這樣的權勢都在上帝的創造奧秘裏麵,正如嬰兒雖然帶著血出生看似汙穢,卻也暗示著:每個人都是活在血中成為了有生命的氣息~對汙染來說,血是罪惡與權勢(所以聖經說:凡流人血的,必被人所流);但是對血來說,汙染必須付上代價才能生產成為生命的軀體——這也就是為什麽基督要帶著血上十字架來為你我的贖罪作預備【即生產】的原因了;因為隻有生產才能在生命中得享榮耀與平安以至於安息在白衣天使手中。(以上這些解釋不是自己的胡思亂想,乃是以西結書16:3—8節比喻裏麵所啟示予我的屬靈亮光;這也就是為何保羅一直強調:基督是創世以前的奧秘或說上帝在創世以前就在基督裏揀選我們,這兩句話的真正原因及其含義了。)~~於是人若要自潔,就必須得基督的聖潔,即經曆基督裏麵聖潔中所經曆的【聖潔苦難】;所謂聖潔,就是基督的寶血;沒有寶血,就沒有聖潔:這是吃人子肉喝人子血的經意核心,也就是【在基督裏】的恩典要求及其表現在恩典裏的成為聖潔唯一途徑與表露——因基督已經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這些總和就是【主生命的創造】);人若要成為聖潔,就必須狠心剪除【汙染的臍帶】,將自己交托給天使和主基督的手中,並忍耐主的潔淨並被主穿戴基督的新人新衣,然後交給“母親”(即自己~因為我們信徒都是基督的新婦,在世謹慎自守殷勤勸勉人,並教訓人度敬虔的日子)——因為我們是用血換回【潔淨的軀體】,所以呢必須借著這【新身體的新人形象】在“永生神的家”創造自己,與【蒙召的血】當相稱~~當人曆經生產之苦,才能在流血中以其上帝創造的流血代價,來生產出新生命的軀體,成為新造的活人——於是,基督的寶血就是生產之苦,我們成為聖潔也是【必流血的生產之苦】,因為真信徒必是為福音的敬虔緣故與基督同受苦難~所謂苦難,其實就是基督在我們身上的生產之苦;這就是保羅所說的“我們是上帝的工,在基督裏造成的”這句話的真諦與其屬靈形象。
帖撒羅尼迦後書2:3後節,4節,7—12節(抽斷經意):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抵擋主,高抬自己,自稱是神,因為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照撒旦的運動,在那沉淪的人身上,不領受愛真理的心,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這裏的不法隱意,其實就是指著一切離道反教事在曆史上的靈界醞釀;所有高抬自己,自稱是神的思想形式或其潛意識動態《《這些都是不法的隱意之【明顯的暗地裏埋伏】,因為一切離道反教的事,都是從【高抬自己】也就是脾氣和情緒開始,以至於往【自稱是神】的潛伏終極精神發展,正如詩篇2:1—3節所暗示的靈界籌算及其籌備——從這意義上,所有那不法的隱意事都可以從【不法的人】身上以【沉淪的詭詐動態】之所有規律形式,來看出靈界的整體撒旦運動(因為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人在未完全信靠上帝之前,皆因肉體緣故而常常成為神的仇人,以至於證明“人就是敵基督”,常活在不法的隱意轄製之下,成為撒旦運動的鼓吹者甚至其幫凶)——於是,人若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上帝必定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因為一切的不法隱意,都由於是沒有神的愛所引起的試探以及凶惡;神的道說到底就是愛真理的道,是教導人以信神來愛神然後再愛人以在愛中建立自己的光明。
經上記著說“世上的憂愁是叫人死的”,正如經上記著說“罪借著那良善叫我死”,這兩者是異曲同工之妙——人的苦其實是來自於世上的憂~有憂就有愁,有愁就有苦;這苦是出於人心所憂的,即所謂的【良心】,也就是【自找】的。“自找的良心”因為太有原則即強硬而使心靈孤獨以至於生苦;良心本身既是【自找的】,也是麻煩的;所以所謂【自找麻煩】,其實就是指著:以良心衡量良心,最後變成以良心對抗良心——因為良心有時是理性,有時是感性,但有時卻是兩性同體即混合體最後就是自打嘴巴~於是人心的苦其實就是【良心出賣良心】;良心所代表顯明的自找意義,就是良心中【所找】的出賣~有找,就有賣,有賣就有憂以至於苦;有苦就有悶,有悶就要放,有放就是【棄】~“棄”的極限就是死。苦,悶,放,棄==》這四者加起來就是【黑暗的權勢,死的靈界功效】——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心中還有罪惡的死亡味道,所以死亡的黑暗權勢常常牽絆我們的心,由【罪惡的良心】慢慢帶領進入世上的憂愁,以至於在憂愁中迷惑出【包含說謊之靈的孤獨的苦】,再從苦中牽引我們進入“棄”的死亡爭端——人自殺前就是以【棄】為預兆的最終黑暗權勢——所以人不可以死撐,因為死撐就是虛空,虛空就有快感的孤獨,孤獨後就是苦的幻想即【壓力的承受】,既承受就會麵臨放與棄的連綿又連鎖命運《==這就是心死的呐喊
提摩太後書3:15後節,16—17前節: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什麽是默示?就是神的智慧。凡事能叫人活在【得救的行善】亮光,才是上帝的智慧;因為【神所默示的,就是神所要完全的(人與其善事)】——這就是智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神的全能”之中心意義~從而明白耶和華上帝曾對亞伯蘭所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麵前作完全人”中【全能與完全之間】的恩典關係——因為恩典本來就是命令,正如命令就是永生的恩典一樣:隻有當人有了得救的智慧,才能在智慧中的【完全】中以神的默示行神所教訓,督責,使人歸正的【得救益處】——有得救的益處,才是得救的行善,才是得救所以預備的。
即使大風大浪,在基督裏是平安的——因為在環境中我們是看主基督的權能及其/即做事方式,在主裏卻是逃避外麵的環境~這就是我們在神裏麵的產業,因為基督就是我們的產業(有神為我們服侍),正如主是基督的產業,基督是主的產業一樣(主為基督做事,因為基督就是主的做事),所以我們在那基督裏因上帝而與眾聖徒同得光明的基業,正如上帝在聖徒的基業上同得光明的榮耀一樣——我們為此而生,也為此而死,從而盼望從死裏活過來,與基督同得天上的榮耀和寶座。阿門
希伯來書4:1—2節“我們既蒙留下,有進入他安息的應許,就當畏懼,免得中間或有人似乎是趕不上了。因為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隻是所聽見的道與他們無益,因他們沒有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這裏的【調和】並不是指我們的心與道【平衡】,其實就是指指“似乎是趕不上”的反麵意義【趕上】。也就是說:道是我們的根,我們的【主】~但是心卻是道的工作;所調和的也就是所趕上的,其實就是指那【當畏懼安息的應許】之畏懼方式/意義——這也就是保羅所說的【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意思。因為沒有畏懼就沒有更新,以至心意就沒有變化~因為從來就沒有變化——於是,是信心配合聽道,而不是聽道來配合信心;因為【安息,畏懼以及趕上,這三者其實是同一回事;但在稱義的表現上卻有著不同的意義,即:安息是應許,畏懼是當預備的心,而趕上卻在乎聖靈所提起的盡心盡力盡意盡性愛主你的神】——所以,即使有上帝的應許,如果我們沒有按著聖經的教訓來盡心盡力盡意盡性愛主,那麽即使神的應許在我們身上,我們也不是在神的應許中愛神;因為我們沒有竭力進入安息(11節),也沒有畏懼的心來預備趕上所聽見的道即神的旨意。所謂的安息,其實就是【信心與所聽見的道調和】,即:竭力去趕上所聽見的道,存畏懼的心來預備聽道以信從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