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聖靈的律,單單屬於耶穌基督一人,從聖靈揭開天地的真智慧奧秘

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因為耶和華知道人的意念是虛妄的
正文

主題:人性,理性與社會,還有真理

(2011-04-24 23:47:30) 下一個

 

世界上有絕對的對,也有絕對的錯;隻要你了解人性如何利用理性來包裝自己的無知和無賴就能夠揭開真相。人是會撒謊的,但是經由無知的人所創造出來的“現實”(社會),卻實實在在地證明了人性的霸道,野蠻,虛偽和無知

如果人性是無知的,那麽理性就是自我強調的

如果人性是霸道的,那麽理性就是自圓其說的

如果人性是自私的,那麽理性就是私底下處理的

如果人性是虛偽的,那麽理性就是無法揭開真相的

如果人性是詭詐的,那麽理性就是在詭辯中逃避真相的

如果人性是自大的,那麽理性就是統治一切手段和權力的

如果人性是逃避的,那麽理性就是借用別人無知來合理化自我的

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社會上的統治形式及其製度,就是來自於人性。因為社會是人性的避難所。當人按照自己的欲望的理想形式來建造屬於自己尺度的“現實”的時候,那麽這意味著整個文明的社會機製都是建立在毫無【自我反省】的情況下自我強調諸如公平,正義,真理,自由,權利等的理想形式的社會意義。一個沒有自我反省的人性,就是一個自我封閉的人性;同樣,由一個自我封閉的人性來建造的社會永遠都是“封閉的”。這種封閉就表現在:沒有正確的是非觀,隻有一係列的規則,製度,謀略,要求等【外在形式】。什麽是規則?就是當人不知道真正的是非意識的時候,就從外在的規則性來控製自己,也控製對方。什麽是製度?就是因為人類不懂得真正的是非對錯,所以隻能夠用【一套程序】來控製別人和環境。什麽是謀略?因為我們人類找不到真正的是非標準,所以隻能夠用一係列的“方法”來代替是非,以便能夠控製社會秩序。什麽是要求?因為我們人性的潛意識隻想到自己的利益或私欲而忽略了是非形式,所以隻能夠用“抽象的基本權利”來作為控製自己和別人的行動的準則——在以上的外在形式的分析中,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控製】。的確,社會就是控製,現實就是控製;因為人性始終都是在控製著。於是,人性從來就沒有認真過地尋找是非對錯(他們所謂的是非對錯,隻不過是一種純粹的腦力勞動罷了,要不然就是從社會和個人化的尺度來下判斷)。由於人性“喜歡”控製,所以他們就以為是非對錯隻不過是一種或一係列的規則或法則。也就是說,人性的控製導致封閉的社會形式。社會上的統治形式就是從這種封閉的控製行為中獲得的。

人喜歡控製,所以隻好也就是隻能夠被自己的控製控製住。無知的人性就是膚淺的人性。他一方麵想要超越自己超越自然的局限性,但是他的無知卻隻能夠【永遠活在】自己的無盡欲望當中(從真理上帝的角度,實際上就是一種報應)——因為控製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欲望——於是人類所謂的超越(作為一種形而上的理想形式)就隻能夠在自己的意義上透過欲望的形式來生產著自己的無窮欲望。超越的夢想加上人性欲望的控製,人類永遠不可能單純地靠著頭腦的操作或心理的意念來認識真理。因為人類的無知早已經將超越性的認識的可能性【封閉】在由自己的控製欲所主導的“封閉理性”的社會法則之中了。也就是說,人性的無知的欲望早已經控製著認識的自我規律了;一切都在自我規律的“允許底下”。超出這個極限,人性就會自我否定。這個否定有一個規律:凡是不是我能夠控製到的,就不是真的。這個極端自私又霸道,又自以為是的自我否定,就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一個永恒的報應:人類越是想要控製環境,環境的發展就離開人類越遠。人類之所以反對絕對的真理或上帝,並不是因為科學不發達,也不是因為人類相信科學或理性;他們之所以反對,是因為發現到:既然我們無法“掌握”(也就意味著“控製”)真理,也就是沒有真理。換句話說,他們想要真理為自己的自私霸道又自以為是和野蠻的權利和利益“服務”——沒有這種服務的性質,他們就會否定真理的性質。但是真理早已經明言: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必看見上帝——一個充滿欲望又自私,又想要控製真理的人,是無法【看見】上帝的。

社會之所以可以發展,嚴格來說並不是由於人推動的。社會的發展完全是建立在物質生產的基礎上——物質生產決定了精神生產;貨幣就是一個關鍵的機製和因素。當人想要建立起完全屬於自己專權的【控製環境】時,他就被自己的環境所控製的。因為人類始終脫離不了自己的私欲。在私欲中人要的不是對錯是非,乃是自己的本能,自己的喜好。如果他在精神上(勞動上)得不到屬於自己的物質利益的時候,他就會想盡辦法獲得別人手上的物質利益。這時候鬥爭就開始了。這樣看來,人的無窮欲望“決定”了鬥爭的形式;為了讓鬥爭合法化,他就會利用自己的自然屬性當作一種自我的權利來獲得。但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權利——權利是人建構出來的【本能意識】。當人失去了彼此的信任的時候,權利就會成為保護自己的一種理念性的手段。這種手段可以讓人【很本能地】自我辯護;但是所辯護的並不是是非對錯,乃是自己的封閉的欲望。“因為隻好我能夠維持基本的【做人的】控製,那就是我的權利”——這就是人性的控製的最低底線。但是所有的底線就意味著:我不要被人控製,因為別人控製就意味著我被他貶低了——這樣我就輸了——原來說到底:人要的是輸贏,也就是自己的個人麵子,而不是真相。人為了逃避真相,就創造了理性,創造了概念,也創造了邏輯——因為它們可以讓我自由地控製著我想要表達的東西封閉的欲望導致了封閉的頭腦。我們所謂的理性,概念或邏輯,說到底隻不過是自己的規則,自己的法則。吃喝玩樂隻不過是人生的一種過程,但是卻當作無法逃脫的基本法則——這就是用自己的頭腦來【控製】人生的基本意義的結果;但是這些基本意義並不是真實的意義,隻不過是自己的欲望的【借口】和“化身”。讓欲望決定了你自身的意義,這就是無知的開始,也是無知的核心:因為心裏如果沒有了真理,人所能夠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欲望。但是依靠自己的欲望的結果就是被別人所控製。因為“控製”從來就不曾是個人性的東西;你想要控製別人,別人也想要控製你(這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的危機所在)。這種危機,早在曆史的開端中就隱藏在文明早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