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理論這東西
(2010-09-12 22:32:34)
下一個
我琢磨了很久,一直在問,到底該不該寫這個題目。畢竟,我以前很喜歡理論,但是由於【神】的磨練,讓我對“理論”感到厭倦。在追求真實的經驗裏,內心的淨化是必經之路。
什麽是真實?當你能夠去除理論的“防火牆”,看到各種概念的“感覺聯係”,你就能夠明白:實際上能夠表達真實的言語非常地少。
例如在普羅第諾的美學理論中,曾經提到“讓我們回到本源,看看美賦予物體的原理”。看著每一個文字,我相信大家都能夠自信地述說這樣的描述。我們能夠從我們的記憶中得出許多的重要“觀念”和“解釋”。但是當我再次麵對這段描述,我的心顯得【特別老實】。首先,看到“本源”這個詞,讓我想到其他的【關聯詞】:本質,本體,本相,本性。但是雖然我的腦筋裏想到這些【哲學概念】——我還是不知道這些詞的真實含義。你不要用一大堆的【概念】來向我解釋這個或那個。因為當你用你腦袋中的記憶來解釋相關的概念時,實際上你隻是在【重複】某種你熟悉的【感覺】。可是你所說的,我敢【斷定】——(你除了嘴巴裏的文字外),你一無所知。
就是因為我【坦誠】自己對“本源”的【實際陌生】,所以當我讀到“美賦予物體的原理”這個短語時,我所想的,肯定和學者一般有所不同。我先看到【美】,我也在尋找“美”。因為我曾經看到夕陽美,也看過一幅讓我驚歎的圖畫美。當我讀到這個短語時,我並不是用這段文字來【尋找】美——它隻不過是勾起了我對美的【印象】。一個在曾經的“看過”中的【印象】。用理論的話來說,那是一種“記憶”,是心理上的活動;但是從我“曾經看過”來說,那是一個曾經存在著的真實感。恍如我將那幅【真實感】停留在時間上的某個點上,而“我”隻不過是讓自我停留在那個點上【回味】。
這樣看來,不論我上一段文字中的哪一個【詞】,都不再是我的【單純感覺】,乃是與【真實性】相聯係。這種真實性恍如沒有時空感,隻不過是一種【停留】——讓後在“停留”中“回味”。這樣說來,當我帶著這種【真實的回味】去麵對這段文字或短語時,所謂的“美賦予物體的原理”這段話,就顯得沉重。因為就在這種【停留的回味】中,什麽原理都沒有。更何況,我也【實際不知道】什麽是“原理”。它隻不過是一種概念,而且還是【人造的】。如果一種真實性必須被【被製造出來的文字】來解釋的話,就很容易陷入【情感迷失】——也就是你們所謂的【意識形態】。
於是,“原理”不見了;隻剩下美與物體之間的關係。但是至於是美賦予物體,還是物體賦予美——這對我來說也不想去煩惱。因為那隻不過是頭腦裏的一種“組織記憶”,跟美跟物體都沒有關係。因為從【停留的回味】這種真實感來說,美就是心靈與事物的“交匯點”。這樣的美,不再是一種概念,一種對象;乃是心靈中的某種事物,或事物中的某種心靈。
看到了沒有,當我用一顆【平常心】去拆穿理論的麵紗的時候,實際上我發現能夠表達【真實】的東西非常地少。因為如果連內心都不知道如何去“尋找”所謂【本源】的東西,那麽一切從“本源”出發 的理論,豈不就是自己的想象力和感覺力嗎?所以我在《微型的日常故事:閱讀》中,我就說到一切都隻是感覺,都隻是想象。因為他們僅僅在玩弄【概念】,一點【真實感】都沒有。
深入地說,什麽是【理論】?就是在毫無感覺的基礎上【被製造出來的】“概念聯係”。用普通話來說,就是為了說話而說話;或,自己說自己爽的。也許在理論描述中多多少少有【真實感】,例如從他們的“概念”:美,觀照,物體,心靈等等。但是由於他們已經將某種【真實感】“概念化”,所以讓一切與我們有關的“特點”都變成了,外在毫無聯係意義的“理論建構”。這就讓我再次地用【平常心】發問:我們為什麽需要理論?理論不就是在煩躁的不安中為自己建立起來的【競爭品牌】嗎?這樣說來,多少間的大學就【生產】多少種類的【理論市場】。他們隻不過是【文字集團】的傀儡,是此集團的【某種代理權】。文字已經被概念的專利權“包裝”了。文字再也不是文字,隻不過是一種虛實相間混合的“種類”。如果我們越是親近概念,我們越是遠離文字的心靈表白。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平常心】。隻是在一堆文字的【概念倉庫】中,尋找自己的話語地位——這也許就是我們時常所謂的“對話”的真實含義。
但是我們多少人是在沒有繁雜的情緒幹擾下去運用自己那一顆具備心靈表白的【平常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