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老中大概都有送孩子去參加體育活動的經曆,畢竟體育是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需要搬家,沒有選擇老中紮堆的學區,隻想讓孩子有個普通的,幸福的童年。老中紮堆的學區,卷的激烈,據說有家長找小學老師抱怨,說功課太容易,太少了。童年正是人生的開始,需要去探索各種各樣的活動,不能關在箱子裏。此外,整天讀書,小孩子也不願意,尤其是男孩子,調皮好動,讀書跟坐監獄差不多。
我的童年是在文革中長大的。那時候功課不多,知識越多越反動,老師也沒心思教課,學生也沒心思聽課,遲到早退,逃學的,非常常見。 我們院子裏的孩子一放學就到大院後麵的農田裏抓魚,回家煎來吃,自己的勞動成果是最美味的。 還有也經常遊泳,到處亂跑。平時也在大院裏巡邏,看看有什麽廢品破爛的,好拿到街上的廢品收購站換些零用錢買零食吃。
在美國似乎不大放心讓孩子自己去瞎轉,參加集體活動的比較多,比如棒球,籃球,足球,還有體操,拉拉隊之類的。 我家老大這幾種球類都玩過,最後選擇了棒球。他是左撇子。一次跟他練習的時候,發現他的球很難接,不走直線,經常能被擊中。 左撇子投手球路很怪,很難擊中。 老大發育晚,缺乏肌肉,投球球速不快,但非常刁。很多球被認為是出界了,但最後一瞬間,球又拐回來了。 他擊球的能力也非好,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刻能夠擊中,不掉鏈子。 他的球隊拿過好幾次州的冠軍,“世界”(美國稍大的比賽就叫世界)大賽的前兩名,還免費去波多黎各參加決賽,最後輸給了地頭蛇,拿到了亞軍,連續兩年都是這樣。人家球隊居然有女孩參加男孩的比賽,頭一次見。 後來他參加了旅行隊,去附近的幾個州打比賽。
美國的體育迷一大堆。他的教練是業餘的,沒有什麽正式職業,靠帶小孩打比賽謀生,收入不高,但很有樂趣,喜歡做孩子頭。老中肯定不願意。老大參加了幾個地區選拔,進入了國家隊,參加了比賽。我們在他的棒球方麵花了不少時間,但也非常享受,勝過看任何比賽。老大的學習成績不錯,被幾所學校看中。可惜那年他腿骨折,沒有及時參加選拔賽。當時哈佛MIT的教練非常喜歡他,可惜都已經沒有空位了。最後被Swarthmore的教練看中。到學校訪問後,遞上申請,被錄取了,但因為考慮那個學院的工科不夠州大的好,所以最後決定留在州大,後來從JHU博士畢業。
我認識的有好幾位的孩子都是通過體育上了名校,比如網球去了MIT。 老大的幾個朋友也有去普通大學的。他的死敵隊,同一個教練,去了一個前幾名的大學,拿過全國亞軍,但能進入職業的寥寥無幾,這個隊友畢業後就消失了。棒球屬於美國三大球之一,競爭十分激烈。絕大部分的小孩也隻是玩玩而已。打球誤了學業就不值得了。我老板的孩子也去了大學棒球隊,但耽誤了功課,最後隻好離隊。 有的進不了職業,但愛好體育,有選擇做教練的。
體育娃值不值的推?首先要看孩子自己是否有天賦,沒有的稍微大點就不願意玩了,你推也毫無作用,往往搞得不歡而散,自討苦吃。如果有天賦,就看孩子本人。孩子願意,家長可以提供幫助,也許對升學有幫助,但要成為職業是比較難的。在棒球方麵,比如南美加勒比海的國家,孩子不讀書,每天訓練,而且可能還吃激素。年齡才17-8歲就渾身肌肉,鼓鼓的,力氣跟成年人差不多,根本無法比。
即使沒有讀到好的學校,體育還是對孩子有幫助的。他們從小就知道如何為人處事,如何麵對輸贏,還能鍛煉身體。我認為時間金錢沒有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