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美兩國相比誰更酸?

(2022-02-17 06:28:51) 下一個

穀愛淩在冬奧加盟中國隊引起了轟動。凡是批評穀愛淩的,尤其是來自美國西方的,基本都被說成是“酸”。

所謂的”酸“,可以認為是羨慕嫉妒恨吧。人家得到了,你沒得到,甚至還失去了,心裏肯定不舒服的。在體育界,人才走動是很正常的。如果兩國關係正常,或者曆史上沒有嚴重的交惡,這樣的走動恐怕問題不大。

前幾天,我看了女子單人花樣滑冰的短項目,非常精彩。俄國的女一號從藝術技能都是遙遙領先的,真搞不懂她為什麽要吃禁藥。不過她身材似乎不大強壯,有點弱弱的,也許禁藥能幫助?根據講解,不少來自東歐國家的參賽者是從莫斯科去的。冬奧對她們來說,基本就是俄羅斯的國家比賽而已。但是,她們出去是有前提的,就是水平不行才會出去,如果是女一號出去,比如到中國,肯定會讓不少俄羅斯人發酸。

類似的美國也一樣。這次冬奧的中國隊裏有不少冰球運動員來自美國,加拿大,人家也沒發酸。朱易在美國也沒拿過全國大賽的第一。她去了也沒人發酸。如果陳巍去了肯定是要發酸的,就這麽簡單。

可以說發酸是因為有差別。中國解放後內鬥不斷,生產力受到極大的影響。改革開放前,其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可不是我說的。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不理解,當時為什麽吃肉還要限量,有錢都不行,需要票才行。現在的限量是為了產品的地位價值而故意搞得。當時是因為產量嚴重不足,不得已才這樣的。

要說發酸,中國已經酸美多年了。還沒改革開放,就有不少人偷渡香港,就是因為香港有飯吃,有自由。後者還是相對的。年輕漂亮的姑娘嫁給香港國外的老年人做妻,這能不讓人發酸嗎?改革開放後,不少大學生到美國西方留學。六四後,大多數都沒有回去,用腳投票,酸度已經爆表了。技術上美國西方是遙遙領先,中國隻能模仿人家,到現在大飛機,芯片的獨立製造還遙遙無期。

總的來說,“酸”並不是什麽壞事,應該是一種反思和激勵才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