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到了沒有,電腦熱又來了。
圖一。電腦AI又發熱了。能持續多久是個考驗。
一位普林斯頓本科電腦專業的熟人,還沒畢業就找到了臉書的工作,年薪十幾萬,還有若幹股份獎金等等,待遇優厚。普林斯頓的電腦專業在北美的排名不是很前,本州大都比它前,現在的電腦熱比千禧的時候還熱。千禧之前的電腦熱,讓不少來美的華人找到了工作,能夠在美國居留。據說那個時候,隻要能說出編程語言就可被錄取,稍微培訓就可以上崗。老中不少是理工科背景,數學均比美國人要好一截,學編程不難。就連老中的家屬也趁機粘了光,不少還是野雞學校畢業的,學費低,容易混。不少作業還是需要先生的幫助才能完成的。:)隻要有畢業文憑就可以立馬找到工作。
相比之下,現在其它行業就非常糟糕,工資上不去。今天的新聞報道,連NASA的雇員都需要找第二份工作才能養家糊口。我網上查了一下,NASA的平均年薪是6萬5,比20年前是高了不少,但跟電腦相比還是低的可憐!不清楚她在找第二份工作的時候是否有利益衝突。在很多公司單位,這未必允許。當年在大陸的時候,正值改革開放的初期,流行著“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也就是腦體倒掛。不少科技人員工資低的可憐,還不如開的士的,賣大餅茶葉蛋的。大學生,包括我,畢業的工資也隻有可憐的60元。跟我同一屆畢業的,家在廣州卻被分到湛江。他一氣之下,不去報道,在廣州家裏靠修理風扇謀生,日子過得也不錯。當時不少人看不到前途,能出國的都出國了。現在國內的發展,尤其是在基礎建設方麵,在北上廣基本趕上甚至比北美更好。相信大多數的留學生並不後悔當年的出國決定,因為自由是無價的。如果我要是留在大陸,現在最多就是個科長,工程師而已。我對入黨沒任何興趣,這注定了我的未來的發展。生活恐怕不是什麽問題,有房有車,但環境和精神生活肯定沒法跟國外相比。還有孩子的選擇機會肯定沒有國外多。
現在電腦吃香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外國留學生要想畢業後留下,在美國工作非常難。我一個親戚的兒子是名校電腦專業畢業的,隻能找到實習工作,之後就沒下文了,隻好卷鋪蓋回國。在國內,找工作並不難,而且還不需要找關係。更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大數據方麵,給電腦業打了雞血。千禧之前,互聯網是個熱點,不少初創企業紛紛成立,熱錢到處都是。現在的電腦熱似乎又回到了那個年代。
其實人工智能也不是什麽新花樣,也經曆過不少冬天夏季。目前的人工智能複蘇還要感謝互聯網的發展,通訊手段的改進(比如寬帶,5G),智能手機的發展,互聯網設備的成熟普及(比如攝像監控),形成了所謂的大數據時代。海量的數據還像過去靠人工分析是不現實的,人們又想到了人工智能。可是人工智能並非是想象的那麽容易,光靠錢就可以突破挑戰性的難題。目前在圖像識別方麵算是不錯,但自動駕駛方麵還是困難重重,不大可靠。目前的泡沫總有一天要被捅破的,那時人工智能將會又一次進入寒冬,或者成為一個普通的工具而已。
此外,電腦業的高工資也會影響其它行業。目前氣候變化需要更多的科技人員去研究才行。電腦當然對這方麵有一定的幫助,但如果物理機製不了解,搞不清楚,即使電腦再快也解決不了糟糕的模式結果。政府大學的薪水總是落後於工業界。我剛來美國的時候,電腦還不算太熱。工作是很多,但薪水比化工還差一截。連我在香港退休的姨媽都知道,去美國一定要學電腦,這樣工作好找,容易留下。香港人是最講究實際,但也未必人人都喜歡電腦。目前的電腦熱給其它行業帶來的打擊,肯定會給立法機構帶來思考。將來的政策會怎樣現在還不大清楚,反正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連地球都保不住,高薪水又有啥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