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廣州民間小食雜錦(1)

(2020-06-26 09:55:21) 下一個

前言:

我一般不搬別人的東西,但是作為一個從小就挑吃的吃客,我太喜歡收集關於吃的文章,尤其是廣州的美食,它也跟我的祖先有關。

吃客們,希望你們也跟我一樣的能夠欣賞。

-博主

廣州民間小食雜錦

陳邦 歐翠瓊整理

廣州的民間小食,廣博雜奇,多姿多彩。其由來,源自民間的家庭食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為謀生計,遂將家庭小食加以製作,然後肩挑上街售賣,從而形成了五花八門、公開出售的各式美味小食。售賣小食的小販,憑著熟練的技能,借助幾件簡單的廚具,在街頭時常作些即烹即食的演示,因而風味獨特,價廉味美的小食吸引了眾多的食客。人們喜歡小食的“貨真價實”,喜歡品嚐小食的時鮮,更喜歡小食的省時省事,簡便快捷,常用小食來果腹充饑,或以小食作休閑食品。因此,小食雖然不登大雅之堂,但卻深受人們的喜愛。

   清末民初,廣州街頭已常見肩挑小食的小販穿街過巷地叫賣。到民國時期,民間小食的生意更加興隆。因為在本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一般人就業不容易,所以很多人為自謀生路,就做些小食,肩挑上街或擺檔兜售,以此來維持生計或幫補生活。小食的經營是小本生意,本錢不用多,又易於經營,售賣的對象多是一般的市民大眾。肩挑的小販通常走幾條熟悉的街巷,巡回叫賣。來買小食的人大多數是熟客,因此,小販製作的小食,既要保證一定的質量,又要在價錢上便宜公道,做到童叟無欺,否則,就會失客。

   後來,一些流動的肩挑小販逐漸有了一定的積蓄,於是就選址開設小食店鋪,開始定點做小食生意。風味獨特的小食由於得到各方人客的賞識,故經常有人慕名專程前往(小食店鋪)品嚐,並為此而津津樂道。

   由於社會情況的不斷變化,小本經營漸漸難以維持生計,因此,到抗戰前後,穿街過巷的肩挑小販逐漸減少,而固定店鋪的小食店則仍有存在。時至今日,許多傳統製作的小食已有所變異,有些小食已經久不見了,為使這些傳統的民間風味小食不至於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湮沒,現將所能記憶的部分小食介紹如下:

   一、鹹酸

   鹹酸是深受廣州群眾喜愛的小食之一,其品種多樣,大致可分為鹹酸、鹹酸鹵味、鹹酸火鍋三種。

   鹹酸 是以時鮮果蔬,如蘿卜、芥菜、蓮藕、沙葛、青瓜、子薑、辣椒、木瓜、桃子、李子、蕎頭、沙梨等,用糖精、米醋醃浸而成,吃起來甜酸爽口,風味獨特。鹹酸製品有各種切絲的、切條 的、切塊的,或成個的,顏色有紅、黃、綠、白各種,五色繽紛,令人食指大動。鹹酸要講究色澤明淨、清潔、保持原色。如青瓜要青綠鮮明,轉黃色則表明醃浸得太淋,不夠爽口。鹹酸中以“椰子夾酸薑”、“攻鼻芥菜”等最為出名。“椰子夾酸薑”是將椰子切成小三角形或菱形,中間夾一塊酸薑,吃起來特別可口。“攻鼻芥菜”是鹹酸擔的招牌,挑著鹹酸擔的小販在街上邊走邊叫賣,總喜歡大聲喊:“攻鼻芥菜,辣辣都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baydad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轉載。很好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