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ucks!

政治,美食,旅遊,環境
個人資料
GoBucks!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做排骨的挑戰

(2015-07-19 08:46:01) 下一個

這裏的老中大部分喜歡用Costco的排骨,便宜。

Costco排骨的問題是比較瘦,容易柴。柴的結果往往是因為脫水。保持排骨肉的水分是關鍵。做豬肉的挑戰地方是,容易煮過頭發柴,發幹,口感差,是水分流失的結果。如何將水分鎖住是個關鍵。

豬肉跟牛肉的做法不同。圈養的豬整天跟自己的糞便在一起,比較髒,肉必須煮熟煮透才能吃的放心。猶太人穆斯林都不吃豬肉,嫌髒!而牛生活在草原牧場,比較幹淨點。有草原牧場的地方不多。在歐洲,據說荷蘭的豬比人還多。去過德國,也是以豬肉為主,什麽香腸,火腿,不過做的很差,著名的德國豬腳一點都不好吃,跟jerky差不多,柴!德國酒就更不用說了,葡萄酒跟葡萄水差不多,巨甜。德國不是美食的天堂,感覺食材都給糟蹋掉了。這跟中國的南方人到北方的感覺是一樣的。:-)

大家喜歡的紅燒肉肥肉較多,油多潤滑,好吃牙米!不過多吃對身體不好,容易造成膽固醇高,心血管疾病等等。一般來說腦力活動較多的喜歡吃油膩的食品。老毛生來就沒安全感,喜歡窩裏鬥,活著是夠累的。整天要勾心鬥角,眼觀四處,耳聽八方,什麽36計,大數據,並行思考5的,用腦絕的程度絕不亞於陳景潤的哥德巴赫猜想。估計油是人腦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當你缺乏想法的時候,也許一碗紅燒肉能有幫助。奇怪的是,為啥沒有麻辣的紅燒肉?辣能下飯,紅燒肉肥肉多,辣能少吃點,對健康有利。我應該開個餐館,叫“健康紅燒肉”,根據顧客的要求,分三種辣度,巨辣,中辣,微辣。此外,世界辣椒品種居多,也可以用不同的辣椒。俺可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啊。您要是有閑錢,也許值得考慮一番。:-)

對華人來說,半肥瘦的排骨口感比較好。國內比如廣東早茶的豆豉排骨都是半肥瘦的。將斬成小塊的排骨用醬油,酒,糖,薑蒜末醃好,加上生粉鎖住水分(其實是降低溫度的傳感能力),這樣排骨吃起來比較有口感,細嫩,滑溜。

Costco排骨比較大塊,是用來做燒烤用的。廣東的燒排骨是個名菜,除了醃製的配料以外,關鍵是肉不能柴。我家做這樣的排骨是以燜為主。方子很簡單,都是根據北美的食材設計的:

洗幹淨的高壓鍋
將洋蔥(大蒜也行)切碎鋪底(可以放點陽江豆豉,這樣醬味比較濃厚),將切好的排骨鋪上。
再將切碎的洋蔥蓋上,放配料: 萬字牌醬油(北美生產,放心),料酒,胡椒,薑,糖,鹽。加點萬字牌芝麻油也行。
彈起後半小時(時間長短決定肉的硬度,時間長肉比較爛)熄火,降溫後開鍋。

牛肉也可以這樣做。現在牛排巨貴,改吃半價的牛肉。再升價,改吃pork chops (做的難度不亞於排骨)。:-)

最好的吃法是用排骨汁撈河粉,麵條,天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