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魯園

沒事兒的時候有個看蛐蛐兒打架, 螞蟻上樹的地方。
正文

也說爆炸

(2015-08-13 19:09:53) 下一個

(圖片來自網絡)

八月十二日的天津港口大爆炸, 塵煙未散,血跡未幹。 事故真相,善後處理以及對於周邊地區生活品質影響的評估,都還在硝煙中模糊著。從報道上來看,這是一次規模驚人的大爆炸。隔著太平洋和手機屏幕,人們似乎能感受到火焰的炙熱和濃煙的刺鼻。這種由化學製品引起的爆炸,對於從小生活在化工研究院的我,並不陌生。

父母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化工研究院,有幾千名職工,絕大多數都是“臭老九”,也有一些工人。那是一個“三線”單位。和許多同時期的三線單位一樣,我們院自成一體,像個小王國,有自己的生活區,食堂,圖書館,電影院,醫務室和學校。除了有多座搞化工研究與設計的科研樓以外,還有供把科研成果轉化為化工廠的生產力之前必須作“小試”,“中試”的車間和廠房。所有這些建築,都密密地集中在一塊麵積並不巨大的土地上。邁動雙腿,不到半天就可以走遍全院。

記憶中,父母多半時間都是在科室裏做實驗,去車間的時候不多。偶爾到了他們說的“開車”的時候,就是實驗規模擴大到“中試”的時候,他們就會一連好多天跑車間,“開車”期間還經常要上夜班。七十年代的中國國企,我不知道又沒有安全法與安全教育一說。反正我沒事就溜到爸爸媽媽上班的地方,在燒杯燒瓶,化學試劑,高壓鋼瓶和精密儀表間穿梭,任由叔叔阿姨們逗著玩。有時候,叔叔阿姨們會拿一片試紙給我玩,滴一滴酸性或堿性的溶劑,看著試紙變出不同的顏色,我像玩玩具一樣開心。有一次,穿著涼鞋,不小心蹭到了一根輸送蒸汽的鐵管子,腳脖子瞬間被燙出一個大泡。沒有白大褂,沒有安全眼鏡,沒有手套,沒有抽風機,沒有“兒童禁止入內”。或者,也許都有,但沒人執行。

父母去車間“開車”的時候,是不讓我當跟屁蟲的。因為車間的環境更危險。大鋼瓶,大鍋爐,大烘箱,大運輸車,大機床,等等。總之,不許去。我從來不是乖乖女,越不讓去就越想去。終於有一天,我去了,在一次大爆炸之後。人的記憶很奇怪,上學前的事,包括那次炸掉了整個車間大樓頂層的大爆炸,我已經記不清了。爆炸的聲音有多響,死傷了多少人,震壞了多少生活區房屋的玻璃,印象都已模糊了。但是,有一個場景我記得清清楚楚:最初的混亂過後,我趁機跑進了炸壞的車間,整幢龐大的建築物的屋頂全不見了,直接可以看見天;所有的窗戶上沒有一片玻璃,全碎在了地上;粗大的鐵器扭曲熔化成不可辨認的形狀。周圍一片死寂。小小的我板著身子爬到窗台上往下看,”舊社會“一詞鑽進了腦海,記憶至今。跳下窗台時,腦袋被窗欞上一小片破碎的玻璃劃破,鮮血長流。哭著喊著回家找媽去了。自然免不了一頓”活該!誰讓你不聽話跑車間去的?“的埋怨。

近四十年過去了。中國人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多少?哪一年我們不聽到幾起因安全措施不力而造成的人為慘劇? 小時候聞了太多的化學製品的臭味,看了太多大大小小的”事故“,成年的我有意識地遠離了化學化工行業。但是,像天津這樣的事故,周圍無辜的居民們既惹不起,又何嚐躲得起呢?天災故難免,人禍何時才能稍止呢?唯有生者從此防微杜漸,消除安全隱患,逝者方能真正安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匆忙過客 回複 悄悄話 童年往事很有趣,讀來讓人忍俊不禁,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由輕鬆的回憶引出了嚴肅的話題,多少年後的今天,事情是否有所改變呢?我認為,爆炸的原因可能很複雜,但防範的法律法規多少是有的,有的地方製訂得還不可謂不嚴明,但沒有執行,沒有監管,缺乏不可逾越的職業底線。隻有悲戚戚、痛兮兮,我大中華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