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避免重蹈20年前日本覆轍 中國股市打響防疫戰

(2008-03-24 16:49:25) 下一個
5月29日午夜,印花稅調整的辟謠之聲猶在耳邊,財政部發出通知,印花稅由現行1‰調整為3‰。此前一周,中國人民銀行更是采用史無前例的“三率齊動”的手段。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針對上市公司與高管整治、內幕交易及操縱行為的打擊全麵展開。
這隻是一個繁忙的開始。

過剩的流動性、狂熱的牛市、火熱的投資、飛漲的房價、日益膨脹的信貸……這一切都讓人聯想到了20年前的日本。觀察人士認為,幾大經濟部委聯手行動的背後,正是中國政府為了避免重蹈日本“失去的十年”的覆轍做出的係列努力。

密攻

一覺醒來,很多投資者突然發現,印花稅已經上調了。5月30日,滬深股市跌幅雙雙超過6%。在經過數日掙紮後,至周五,上海股市下跌的步伐止於4000點。

德意誌銀行大中華區的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這是自大牛市以來,政府為擠壓A股市場泡沫出台的最為嚴厲的調控措施。

市場似乎感受到了真正的壓力。1997年5月12日,印花稅也曾從3‰上調至5‰,在隨後的4個月裏,大盤下跌了30%。馬駿說,如果市場無視政策信號,繼續以不可能持續的速度上行,印花稅甚至還有可能上調。

密集的調控政策已經持續了半個月。不僅央行的調控手法史無前例,證監會頻繁釋放風險信號,要求“買者自負”之餘,甚至已不忌諱殺一儆百。

5月14日,天山股份原副總經理陳建良內幕交易行為罰款20萬元;2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對吉林敖東、延邊公路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進行處罰,並聲言對違法違規行為“絕不手軟”。

但是,這些重拳似乎都像拳頭打在了海綿上。5月18日,央行同時調整了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並且擴大了匯率波幅,但是在新的交易日開始之後,市場僅僅猶豫了幾十分鍾,就一路向上而去。而從年初至今,央行已經五次上調準備金率,兩次提高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員許健說,看得出,管理部門怕泡沫吹得太大,股市漲得太凶,希望通過一係列政策工具,不斷打“預防針”。

然而,雖然中國證監會屢次提示風險,中國股市開戶數還是以日增30萬的速度一舉突破了1億的關口。杭蕭鋼構雖仍在被調查,但是依然連闖漲停板。5月29日,上證指數衝破4300點。

早在五一節前,決策層就曾邀集6名經濟學家,問計中國股市,而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市場是否存在泡沫。雖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4:2,與會的學者多半並不認為市場有明顯泡沫,但是,決策層的關切可見一斑。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蕭偉強說:“中國人對投資的無知,我擔心有一種玩命賭徒的瘋狂,有的人是聚集了全家甚至親戚朋友的儲蓄來投資股市的,有的用房子來做抵押炒股。”

市場的瘋狂甚至也讓機構驚心。萬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部門負責人說:每天都在玩心跳,都瘋了,現在各家基金一發就得限製規模,限製在100億以內,買的人太踴躍了。

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中國已經開始出現“日本病”的症狀。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他的研究報告中寫道,中國股票估值遠高於周邊經濟體,並且正在追趕日本上個世紀80年代的水平。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也表示,日本當初的低利率導致了資產泡沫的危機,日本金融市場數十年來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中國借鑒,她說得更坦白:“中國付不起十年經濟停滯的代價”。

“日本病”

貨幣一直在升值,市場裏的資金在泛濫,錢太多了,源源不斷地擁進股市和房地產市場,資產價格在急劇膨脹,股價持續攀上新高……這是當下中國市場的寫照,不過,這也正是學者對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的描述。

在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在3年裏對美元升值一倍,加之日本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市場曾瘋狂一時,然而,在股市和樓市不斷躍上新高後,泡沫最終破滅,日本經濟陷入蕭條,股市和樓市一蹶不振,並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企業大批關張,金融機構也接連倒閉,曆經十餘年經濟停滯,至今難以恢複元氣。這就是所謂的“失去的十年”。

如今,中國經濟肌體似乎已看得到“日本病”的症狀。

一方麵是流動性泛濫。央行過去一年多的緊縮行動,並沒有化解這一難題。有關機構預計,今年中國貿易順差可能超過2500億美元,這意味著央行在維持匯率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不得不繼續投放大量基礎貨幣,以買進美元。

匯改至今,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超過了5%。不過市場人士預期,今年人民幣仍將升值5%以上。

這也意味著,資金過剩的局麵不會輕易改觀。由於預期人民幣升值,熱錢仍在不斷流入。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所最近的報告稱,估計境內流動性較強的熱錢規模仍超過1000億美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加寧說,中國目前已經不是防範某個市場的泡沫,而是要防範整個經濟的泡沫化傾向,“中國泡沫做大的機製已經形成”。

他認為,與當年的日本相比,中國確有不同,比如說在貨幣問題上,日元大幅度升值,中國政府一直采取了審慎的調控措施。

但是他說,當年日本的銀行業基本上還是健全的,不良資產較低,而中國銀行業卻更加脆弱;當年日本製造業是真正的“日本製造”,而我們現在所謂的“中國製造”,嚴格意義上隻是“在中國製造”。

這意味著,一旦真的出現日本病,中國可能遭受的損失,要比當年的日本更為慘重。許健認為,國家還是擔心股市泡沫膨脹,一旦出現暴跌,將導致實體經濟受損,引發社會問題。

防禦戰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不控製新增的流動性,貨幣政策將無功而返。截至4月末,M2與GDP的比率已經超過160%,過剩的流動性正強力催漲著中國的資產價格和新一輪投資熱的到來。

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兩個戰線的戰爭:控製流動性,壓縮股市泡沫。雖然,這更像是一個硬幣的兩麵。

今年1至4月份,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5%,依然在高位運行,有色、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在50%以上。而在房地產市場,曆經數次加息及一係列調控政策之後,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房價依然以10%以上的增速遊離於調控目標之外。

魏加寧觀察到,目前中國已不是某一個市場的資產價格上漲,而是各類資產價格都在上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誌傑認為,流動性過剩的根本原因在於,盡管人民幣升值在加快,但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也變得更加強烈,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陷入流動性的陷阱。

這也一如當年日本麵對的調控難局。與日本更為相近的是,在中國過熱的投資中,前期工程所注入的大量信貸“套牢”了銀行,導致銀企合作、銀政合作、關聯交易、貸款集中度等過度發展,使脆弱的金融係統蘊涵著極大的風險。

丁誌傑說,日本當初最不成功的地方就是在日元升值的過程中,沒有解決日元升值的預期問題。而中國現在持續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也存在化解的難題。

今天的中國能否避免重蹈20年前日本的覆轍?

與日本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同,中國從2004年起,已經采取了穩健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對過剩的流動性進行謹慎的回籠,同時,在不斷增加匯率彈性的過程中,采取了小步快行的方式使人民幣升值。

而且,在相似的表象下,中國和日本經濟肌體也有很多不同。北京大學副校長、經濟學教授海聞說,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的問題是“成熟期”的問題,是一個45歲人麵臨的問題,而中國是“青春期”問題,是15歲少年麵臨的問題,不可比擬。

而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顯然都不能僅僅靠匯率來解決問題。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說,匯率或者貨幣政策都不能解決貿易順差的難題。日元盡管快速升值,但是日本通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依然保持了巨額的出口順差。而中國勞動力成本的比較優勢很強,並且中國的環境和資源價格並沒有完全市場化,由於行政控製使得其企業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這使得中國的出口優勢得以保持。

華生認為,與日本完全的資本推動股市上漲不同,推漲中國股市的原因,除了流動性過剩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供需的嚴重失衡”,在嚴格的行政控製下,市場需求的膨脹使得供需矛盾加劇,目前,讓市場迅速擴容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海聞也表示,政府預防出現日本式泡沫,這沒有問題,但是不必打壓,而應該借機發展中國的資本市場,比如讓績優企業上市、國有境外上市企業回歸中國股市、發展二板市場、發展債券市場等等。

許健建議,政策的“拳路”不必太快、太急。現在市場上漲趨勢已形成,“打壓”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過魏加寧卻認為,宏觀調控的力度仍然需進一步加大,頻度仍需加快,此外還有必要增加一些新的舉措,要讓投資者真正看到決策者的調控決心。

他說,隻要是泡沫遲早都是要破的。你不捅它,它自己也會破的。而且泡沫越大,破裂時的損失也越大。因此,“越早捅破損失越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