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的最暢銷書稱要等待曆史機會分裂中國

(2008-03-24 16:49:24) 下一個
韓國人今天竟憑渤海國滅亡幾百年後明初朱元璋劃給的大片土地中,其中北韓境內清津一代約1/20的渤海國故土,就說渤海國是韓國的曆史。笑話,清末俄國擴張了大片中國領土,其中也有部分是原渤海國的故地,其麵積比今天北韓境內清津一帶要大得多,按照韓國人的邏輯,韓國在明初,俄國在清末都奪得了部分原渤海國的故地,渤海國是否也應該是俄國的曆史了呢?

我們今天重提中韓邊界變遷的曆史,為的是要從高句麗波海故地劃入韓國的時間和土地的多少來揭露所謂的“高句麗是韓民族的根”,“渤海國是韓國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毫無道理。並不是不承認這些變遷或企圖借曆史爭議來改變現在的邊界。事實上正是韓國人企圖用這些爭議妄想今後中國解體吞並滿洲。


日本從唐代就對中國領土虎視眈眈,但至今隻拿去了中國屬國琉球;可韓國從唐代到明代從中國本土要去12萬平方公裏土地,占韓國朝鮮今天共同領土的60%。韓國人的擴張謀略的確比日本人高明和實用有效。而且還得了便宜又賣乖“朝鮮民族最愛和平,也最無辜總是被侵略“。


明末清初,朝鮮以為機會又來了,馬上宣布不承認清朝並製定了所謂的“反清複明”軍事計劃,在鴨綠江畔大舉囤兵20萬企圖故伎重演。但這時的滿洲並不是元末明初是無暇照顧的邊陲,而是攻打北京占領中原的大本營,異常堅固。朝鮮人才無從下手。


然而,正是兩次以小搏大對中國領土擴張的成功,激發了韓國人對中國千年不死的領土野心。去年韓國出版新書《中國曆史上的黑暗時代》。其論點就是中國隻是貌似強大,因為國家大民族多矛盾激發改朝換代頻繁,而改朝換代的時候正是其國力低弱時期,並舉例韓國曆史上的擴張成功及清末民初時的外蒙獨立,說明這是大國不可改變的曆史命運。宣稱韓國的策略就是要繼續耐心的等待這些曆史時機的再次到來,而且今天韓國不僅生活比中國富裕政治製度也比中國先進,韓國的一位議員公開叫囂,我們可以先要求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公投,要讓我們的國外同胞回到韓民族的懷抱,還胡說“就像香港回歸中國“。並警告若把高句麗讓給了中國,成立所謂的韓滿蒙為中心的東亞共同體的理想就不能實現了。


這本書後來成了去年韓國的最暢銷住之一。可見韓國對中國的領土野心比日本更甚且到目前為止也更有效果。中國人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南北統一後韓國人在我東北搞“民主自由”為借口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