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芨芨草
━━慶賀魁華作協成立十周年
以前, 有人把香港、澳門比作“文化沙漠”。我想, 遠離祖國的海外華人社區也是這樣。 十年前, 在蒙特利爾成立的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 是沙漠中的一朵小花, 是一叢不起眼的芨芨草。 但, 也給乾旱的沙漠帶來了些許的綠意。
十年來, 一批又一批默默無聞的筆耕者,在蒙特利爾華人報刊上,發表了四百多萬字的文學原創作品, 廣獲好評。 作協理事會多次舉辦文學講座、 征文比賽, 邀請著名作家鐵凝(當今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何鎮邦(魯迅文學院教授) 等親臨蒙特利爾當評委,還接待了蔣子龍、周大新、遲子建等名家, 進行文化交流。
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文人到了海外, 一無資產, 二無權勢, 經常會捉襟見肘、徒呼奈何。 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 都離不開華人社區的鼎力支持, 有的提供活動場所, 有的捐贈活動經費。作協領導班子換了一屆又一屆, 湧現出不少不計名利的義工, 其工作熱情、衝天幹勁, 實在令人深受感動。
如今, 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已在多個華人報刊開辟專欄,如【路比華訊】的<筆緣> 、【華僑時報】的<文薈> 、 【蒙城華人報】的<蒙城文苑>專版, 【七天】、【新天地】每期都有華人作家協會成員的稿件,【華僑新報】亦刊發華人作家協會成員眾多的詩文。
有人專程到唐人街,心心念念尋覓華人報紙,就為閱讀這些反映移民生活的作品,增添一些中華文化的滋養 。
現在, 國內大張旗鼓提倡建設‘和諧社會’,海外華人聞風而動, 都在獻計獻策, 建設‘和諧社區’。 愛好文學的廣大筆耕者也應同心同德, 經營好這些來之不易的文化園地。
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即將召開十周年慶祝大會,並為征文頒獎。‘以文會友’,不亦快哉;促膝談心,其樂融融! 大家有理由相信, 新老會員在這和諧的氛圍裏,更加精誠團結, 這沙漠中細細弱弱的芨芨草, 經曆了十年風雨, 定能茁壯、繁榮, 綠遍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