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天下
冬苗
蒙特利爾的夏天真是熱鬧, 爵士音樂節、 煙花節、 嘻笑節層出不窮, 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又來臨了!
聖母島的聖-勞倫河兩岸,鑼鼓喧天,彩旗飄揚, 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場上,熙熙攘攘,人潮洶湧。有一特殊的景觀,定會使人眼前一亮: 無論是賽舟健兒、啦啦隊, 還是各種膚色的男女老少,紛紛以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為時尚、為表率。穿對襟短褂,紮腰帶,印堂抹紅,頭打英雄結, 在T恤衫、光脊梁上還要印上中國字, 或是龍的圖案。
瑞獅騰躍,巨龍飛舞。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是我們最為親切的民風、民俗。 遠隔重洋,身處異國他鄉,每個華人都會感受熱浪衝激, 由衷地覺得無比的榮耀和自豪。
龍舟節, 使我們想起古老的祖國,想起五千年的悠長曆史,想起愛國詩人屈原,想起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賽龍舟,是我們海外華人最為揚眉吐氣的民俗‘廟會’。我對蒙特利爾舉辦的龍舟賽特別看重,每年都得身臨其境, 領受那火爆場麵。
五月端陽賽龍舟, 是盛典, 是狂歡, 代代相傳, 沿襲已久。 唐代詩人張建封便寫有<<競渡歌>>以頌其盛:
鼓聲三下紅旗升,
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旋飛萬劍,
鼓聲劈浪鳴千雷------。
申曲(滬劇)傳統戲<<庵堂相會>>裏, 就有“看龍舟”一折,一唱到底, 極其熱鬧,至今還是上海滬劇院久演不衰的保留劇目。
1967年夏, 自從香港舉辦‘國際龍舟節’之後,龍舟便逐漸走向世界。歐美各地華人聚居的城市都先後舉行龍舟賽,而且辦了一屆便連續辦,一發不可收。我們加拿大便有多倫多、溫哥華、 渥太華、 倫敦、鹹美頓等城市紛紛響應。 1996年李植榮先生擔任魁北克省華商餐館會主席,在蒙特利爾創辦了首屆‘國際龍舟節’。先在唐人街鬧市區彩車大遊行,廣造聲勢,吸引了兩萬多市民前往觀看。首屆‘國際龍舟節’共有36支隊伍參賽, 最後, 由陳錦濤先生率領的‘富麗華大酒樓’船隊奪冠。
第二屆‘國際龍舟節’,由李惠霞女士擔任主席,更為壯觀。 <<路比華訊>>負責人張亞一先生特邀我寫了長篇報道<<與龍共舞的奇女子>>, 刊登在<<路比華訊>>頭版上。
以後, 年年舉辦, 至今已有十一屆了。 去年參賽的船隊已達170支。特別令人感動的是,200名患乳腺癌婦女組成的8支隊伍,她們先把鮮花拋入水中,為死於乳腺癌的姐妹默哀一分鍾,再舉槳拚搏。
據今屆主席餘紹然先生介紹, 這一次參賽的船隊已達185支, 創曆屆之最。
龍行千裏, 龍行天下。龍舟賽, 是最具群眾性的水上運動。 鬥誌昂揚, 劈風斬浪,齊心協力,所向披靡,是多麽動人的畫麵。 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 正在發揚光大, 成為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財富。
文化搭台, 經濟唱戲。 我想,華人各界逐漸會有更多遠見卓識之士, 能在蒙特利爾“國際龍舟節”上尋覓到蓬勃商機,借助旺盛的人氣,辦成‘中華美食天地’、‘中華民間工藝品展銷會’、‘時裝、服飾發布會’,以及推廣中醫、中藥、針灸、推拿,推出各行各業先進的新產品、新科技等等。
我們期待,各路武林高手、書畫巨擘、藝術耆宿、演奏大師、歌唱新秀、舞蹈先銳、戲劇名流、曲藝大腕、棋壇魁元、雜耍精英、製謎怪傑、對聯行家、------,以及舉世罕見、形形色色獨門絕活的正宗傳人,亦來大獻身手,一展風采 。
同心協力,共襄盛舉,蒙特利爾有這麽一個以華人主辦的國際賽事,是極不容易的。我們真誠地希望,蒙特利爾的‘國際龍舟節’愈辦愈精彩,愈辦愈興旺,成為提升華人地位的契機、繁榮華埠經濟的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