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品人生

品茶,品酒,品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采訪芥川賞得主,在日華人楊逸。(有機會我也想拜讀她的作品) (圖)

(2008-07-15 19:12:30) 下一個

旅日中國女作家楊逸就其所寫的短篇小說《小王》獲得芥川文學獎提名一事接受共同社專訪。


  中新網1月11日電 日本權威文學獎芥川獎日前公布了候選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旅日中國女作家的名字——楊逸。

  今年43歲的楊逸用日語發表的短篇小說《小王》去年10月獲得了《文藝春秋》雜誌社主辦的日本文學界新人獎,這次又獲得了芥川獎提名。

  《小王》講述了一名在中國婚姻失敗後渡海嫁到日本的農村女子帶著一隊麵臨“結婚難”的日本男子前往中國相親的故事。楊逸通過小說描寫中日兩國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獲得了日本讀者的好評。

  芥川獎評選結果將於1月16日傍晚揭曉,如果楊逸能夠獲獎,她將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中國人。共同社記者日前對楊逸進行了專訪,請她談談芥川獎揭曉之前的感受。

  記者:你為什麽用日語來寫小說呢?

  楊逸:我是在黑龍江哈爾濱長大的。1987年留學來日本,已經20年了。我從小喜歡寫東西,從學生時代起就投稿給日本的華文報紙。當時投稿的主要是詩歌。畢業後在華文報社就職,工作非常愉快。後來當了中文老師。但我覺得自己最喜歡的事還是寫作。這是我的愛好。如果能把這個愛好作為工作的話,就生活得很幸福了。但是中文的稿費不多,所以用這種方式很難在日本維持生計。這是一個原因。另外,我來日本時間太長了,脫離中國社會已經很久,價值觀都不一樣。我寫出來的東西可能不符合中國人的胃口。我覺得既然生活在日本,這裏的主流文化應該用日語寫出來才能進入日本的主流社會。因此我想應該用日語寫點東西試一試。

  記者:《小王》是你的第一部日語作品嗎?

  楊逸:是的。這部作品是我用兩個星期的時間寫成的。我想寫小說,以寫作的形式來表達自己。但必須找個地方發表,查了資料以後,我發現好多雜誌不接受投稿。我是中國人,對自己的日語表達能力不是很自信。人家一看我是中國人,看到我的簡曆就肯定把稿子扔到一邊去了。但是,我沒有別的退路,就投稿了。寄出去之後,一直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甚至把它忘了。過了一段時間,《文學界》雜誌的主編突然有一天打電話給我通知我獲得日本文學界新人獎。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我一直在尋覓的道路似乎終於打開了進口。

  記者:對於不是以日語為母語的旅日華人來說,獲得日本有權威性的文學獎提名有何感想?

  楊逸:當然很高興。我沒想到能獲得芥川獎的提名,也從沒有把這個作為目標。芥川獎似乎是雲彩上的東西,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當時也沒想到過芥川獎,或者其他的什麽獎。就是這個新人獎得了之後,我也沒有想到芥川獎。因為我對自己一點信心都沒有。因為這個東西是中國人寫的,雜亂無章一點也不細膩。日本人比較喜歡細膩的小說。所以我絲毫沒想到芥川獎。後來來了一封信,就是我獲得提名的通知,讓我大吃一驚。

  記者:你用什麽辦法表達思想,用中文還是日文?

  楊逸:用日語寫作。如果我要想對日本人說什麽的話,一定要用日語寫,不想借助於第三者。因為語言是一門技術,同時也是一種藝術。你的性格你的人格都能表達出來。語言是有表情的。如果我寫完中文,讓別人翻譯成日語的話,這個表情就不一樣了。可能翻譯出來更漂亮,但是這個性格可能多少不是那麽強烈了。

  記者:這部小說是怎麽寫出來的?

  楊逸:這部小說要完全靠虛構不現實。我在報社工作的時候,接到過好多電話,跟日本人結婚的中國妻子打電話過來,談她們的生活、尋求幫助的相當多。這樣的事例不是一個兩個。很多事例放在一起綜合一下,再把自己的想法融合進去就成了一篇小說。中國人和日本人結婚的情況越來越多。跨國婚姻幸福的非常少。兩個相互之間並不認識的人通過介紹,突然生活在一起,他們所麵臨的問題,我想要比日本的普通妻子們多不知多少倍,但很少有人理解這個問題。

  記者:你的小說裏描寫的女主人公小王象征什麽呢?

  楊逸:人人都想獲得幸福,但是追求幸福的路各不相同。小王怎麽追求的呢,她自己很努力,以逃避的方式追求幸福。你看對麵的山很漂亮,但是你湊近了看卻又沒有什麽。大山穀是個深淵,說不定還會掉下去,這一點很少人認識到。依然有很多中國人為了逃避就想嫁到日本來。之後的事她們並不知道,也沒有想過。幸福其實並不是嫁給某一個人或嫁給某一個國家,也不是因人因地因時而論,為什麽呢?因為幸福不幸福全在你自己。所以小王她想用逃避獲得幸福,卻恰恰得不到幸福。但她並沒有醒悟,她甚至覺得逃避的路也適合別人,她感到中國農村的女孩子們生活得很可憐,到日本來會比現在好。但對來日本之後的生活卻一無所知。我覺得這種方式是相當不可取的。這點小王沒有認識到,其他人也沒有認識到。所以仍然有很多人憧憬著,很想嫁到日本來。我寫這部小說就是希望人們能以此為鑒。

  記者:那麽為什麽小王不留在國內開拓事業呢?你是否想要描寫中日兩國所存在的社會矛盾?

  楊逸:我覺得她不是不留在國內去奮鬥,而是不敢正視現實。不敢麵對,於是她就想逃避。如果她真是不幸的話,勇敢地麵對會好一些。因為我自己也遇到過這種不幸——也不能說是不幸,應該說是很多坎坷吧,我也逃避過,也麵對過,這兩種方式我都試過,我覺得還是大膽麵對更好。無論你生活在哪個階級哪個地方其實都是被社會推著走的,而不是自己引領社會。那麽你生活的那個社會你就得去適應。過去中國的社會太動蕩,運動太多,很少有人能看清這個方向,作為小王她怎麽可能看得清?她也看不清,但是她年輕,沒有經驗,所以她什麽都不怕。年長一點的,像我父親或我哥哥姐姐那個時代就不會像小王這樣急著衝出去。我覺得中國社會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有別於其他社會的特殊性。在日本,和其他社會一樣,大家都覺得日本很好,很富,很漂亮,很幹淨,但是也存在貧窮。而日本的貧窮和中國的貧窮卻是兩種不同的貧窮。日本的貧窮是已經不想追求富裕了,是一種懶惰、沉睡的感覺。但在中國,貧窮的人卻不放棄追求。不過問題還是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我覺得日本的這種貧窮有的時候有一種精神的東西,很難再挽回過來。

  記者:如果得到芥川獎,你是否想以寫作謀生?想寫些什麽呢?

  楊逸:我很想以這個作為工作。想寫小說,好好利用一下腦子裏的材料。

  人物簡介:楊逸,女作家。1964年出生在中國哈爾濱。1987年留學日本,在禦茶水女子大學畢業後,曾經在日本華文報社工作,並擔任中文教師。2007年獲得“日本文學界新人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