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與創新
(2007-06-23 12:22:11)
下一個
最近翻看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學史,發現一個人非常重要,好像又不是被主流媒體接納-- 王朔。我對王朔的了解很膚淺,也沒看過他的什麽東西。當時也不覺得應該看,不就是一個“京油子”嗎?耍嘴皮子的東西有什麽好看。事實就是地講,王朔的創作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反主流”“挑戰傳統的價值觀” “創立自己的語言風格”。很多外國學者對他的東西感興趣,取個名叫“流氓文學”(Holligan Culture) 。從嚴格意義來講,王朔的東西革命性不強,沒有鮮明的觀點,不帶什麽反思。形式上的創造大於內容上的。但是,整個八十年代風起雲湧的文學變革都是“改良”而非 “革命”,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中國當時不存在革命的土壤和條件。八十年代的知識分子非常活躍,他們不停地挖掘傳統的東西,介紹西方的東西, 反思CCP的統治。所有非“革命”的寫作方向的探索都是非常小心的,愛情,兩性,性,古典文化,社會底層的“現狀和不滿”。 各種文學流派的產生朦朧詩,先鋒小說,尋根文學,反思文學等等,都是作家們在一個被允許的大框框裏麵勉強跳舞。基本上社會的主流思潮是“我們剛剛擺脫了文化大革命的陰霾,在鄧小平的領導下,邁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知識分子,尤其是文人和這個主流思想是一致的, 保持著XX喉舌的敏感性和優越性。茅盾文學獎85年的得主有張潔的《沉重的翅膀》, 88年的得主有路遙的《尋找回來的世界》和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 這些小說不僅是政治上靠得住的,在讀者群中也廣受歡迎。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等級差別,收入差別並不明顯,人們對鄧的領導充滿期待,相信他能替中國摸索出一條新的路線。與西方社會知識分子的批判視角不同,當時文人更多地是扮演介紹者,傳播者的作用,介紹黨的方針政策,反映普通民眾的生活,至於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是輪不到知識分子參與其中來討論和批評的,尤其是“文人”。為什麽王朔在其中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呢,因為他很坦然地把“作家”放在普通人的位置來調侃,嘲諷。可能是因為當過商人的原因,王朔的創作很自然地從讀者出發,他的作品是商品,不是為了體現什麽藝術價值。他也沒有想過給誰洗腦, 大家看著玩就是了。這種鮮明的娛樂性和商品性被當時的正統文人所不齒,好像我這樣的讀者,從來也沒有想過王朔的東西和“嚴肅文學”有什麽關係。而我們的文學研究,文學史,文化發展是以“表達某種思想”“傳遞某種精神”為底蘊的。 王朔不搞這麽虛頭八腦的東西,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人喜歡他的東西進而搞錢。二十多年過去了,王朔的這個創作理念,我看越來越代表當代文學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