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為什麽向美國宣戰?

(2007-07-05 20:49:09) 下一個

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為什麽向美國宣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德國為什麽不分時宜的向美國宣戰?此時德國還陷入蘇聯的苦戰呢,怎麽還敢向美國宣戰呢?德國當時到底是怎麽想的?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第三款:任何一方遭受攻擊,其他方會盡權力協助,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等等。
ARTICLE 3. Japan, Germany, and Italy agree to cooperate in their efforts on aforesaid lines. They further undertake to assist one another with al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military means if one of the Contracting Powers is attacked by a Power at present not involved in the European War or in the Japanese-Chinese conflict.


看來,德意日三國並不真心團結,背後都玩陰的,比如,日本和蘇聯的條約。三國最後失敗,和其不團結有關。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於1940年9月27日由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與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上述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係,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麽保持中立,要麽兩麵受敵。條約補充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共產國際協定之不足,並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起的嫌隙。

-----------------------
遠東戰爭

  1941—1945

  日本的擴張主義及珍珠港襲擊。

  20世紀30年代下半葉,日本人口的快速增長(在20年內,人口從5000萬增長到9000萬)導致了這片饑餓的土地開始向其鄰國中國廣大的土地尋找“生存空間”。雖然日本天皇裕仁(從1926年開始統治日本帝國)沒有公開表明擴張態度,但他一直支持陸相東條英機。1900年義和團運動以來,一支日本分遣隊一直駐紮在北京。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七七”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麵侵華戰爭。日本國內新聞界大肆宣揚“中國的挑釁事件”。政府立刻根據早已製訂好的極其詳細的計劃發動了侵略戰爭。他們取得了成功:中國所有港口、主要城市和大片領土落入侵略者手中。蘇聯對蔣介石政府給予援助,國聯也譴責日本發動的未經宣戰但十分激烈而殘酷的戰爭。這兩個政治行動使東京放棄了日內瓦條約,並同意大利及德國共同簽訂了反共產國際條約,同時也是反布爾什維克條約。

  中蘇邊境的形勢非常緊張。蘇聯和日本士兵經常發生小衝突,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隨著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及法國的失敗,日本將目光投向了法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日本占領了印度支那北部,同時還覬覦英國的殖民地。但日本的勁敵並不是英國而是美國,因為日本的軍事行動妨礙了美國對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市場的控製及進一步擴張。因此美國對日本采取了一係列經濟製裁,包括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貨款。日本將此看作嚴重的汙辱,相當於發動了一場戰爭,盡管沒有正式宣戰。日本開始采取保護措施以避免在兩條戰線發生戰爭。1941年4月13日,日本背著希特勒(以回敬1939年8月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協議)幾乎就在德國進攻蘇聯的前夜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關鍵時刻,德國本指望從日本那裏得到支持,卻沒有得到。

  1941年10月,東京政府發生危機。做事猶豫不決、好抱怨的日本首相近衛王子被強硬的軍國主義者東條取代。他成立日本軍政府——就這樣,日本僅在幾個星期內就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1年11月5日,東條命令海軍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準備向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的海軍基地發動進攻。山本從1939年以來一直負責日本海軍艦隊,他執行了東條的命令,因為天皇同意這樣做。

  1941年11月7日,當地時間7時55分,日本航空母艦、潛艇及戰艦聯合向珍珠港發動進攻。美國共有19隻艦船被擊沉,其中有8艘戰艦,幾千名軍官和士兵死亡。關於羅斯福總統是否事先從情報機關得到了日本欲進攻的消息,人們有許多猜測。羅斯福從二戰開始就想幹預戰爭,但美國廣大公眾中流行孤立主義,迫使他無法進行幹預。珍珠港被襲在美國全國引起了極大憤慨。一夜之間,那些讚成保持中立立場的人均不見了。羅斯福在公眾的強烈壓力下對日本宣戰。12月8日,美國對日本宣戰的同時,英國也對日本宣戰。不久,意大利和德國向美國宣戰。

  日本的進攻迅猛而殘酷—完全是日本式的“閃電戰”。12月11日(意大利和德國向美國宣戰的那一天),日本在東部戰場取得了一係列進攻的勝利,包括進攻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群島的北部,占領曼穀,圍困香港,登陸許多太平洋島嶼,包括關島。

  英國的許多駐防地遭到日本人的突然襲擊,部分原因是因為指揮官低估了日本人的威脅。大衛·博伊爾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中,提到了英國駐馬來半島指揮官羅伯特·布魯克—波帕姆爵士,他認為日本人是“穿著肮髒的灰色軍裝的弱智者”,是一種“專橫的種族主義”。

仔細研究日本取得巨大勝利的原因可以深入地了解他們的進攻戰術。12月8日(襲擊珍珠港第二天),日本的兩個海軍陸戰師登上了泰國南部海灘以及馬來半島邊境南部的哥打巴魯。英國駐該地區守衛的湯姆·菲力浦派出兩艘戰艦(皇家海軍“威爾士王子”號和“擊退”號戰船)前去阻截,而沒有派空中力量作掩護,這是個嚴重的錯誤。日本配有遠程機槍的轟炸機向兩艘戰艦發起攻擊。兩艘戰艦連同幾百名水兵沉入海底。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飛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英國殖民地均遭到嚴重轟炸。12月,在馬來半島西北部木檳榔嶼的轟炸中,1.26萬名平民死亡。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日本完全處於支配地位,而我們到處都顯得軟弱無力,毫無防備。”

  香港的抵抗完全超出了能力的範圍。雖然香港總督馬克·揚爵士隻有兩個步兵大隊,卻拒絕接受無條件投降。12月18日,日本以武力登陸,但直到聖誕節才取得勝利,俘虜了1.1萬名平民,後來,其中的很多人都被刺刀挑死。這是等待成千上萬名俘虜未來的可怕命運的第一個例子。

  為了抗擊日本在中國領土和海上的多次“閃電式”的進攻,同盟國成立了多國部隊,成員國為美國、英國、荷蘭和澳大利亞,由阿奇博爾德·韋弗爾將軍任指揮官。他迅速組織了一支由巡洋艦、驅逐艦和潛水艇組成的艦隊,將4.5萬名戰士運送到馬來半島。這些士兵,包括來自印度的英國和荷蘭部隊,以及直接來自本土的澳大利亞和美國部隊。

  日本在馬來半島的指揮官是山下將軍。在1939—1940年間,他曾在德國學習過“閃電戰”戰術。他為部隊準備了自行車,他們可以免去步行,在叢林中穿行。這樣,他很快占領了整個馬來半島的西海岸,俘虜了4萬名英國和印度士兵。1942年1月31日,英國指揮官阿瑟·珀西瓦爾將軍撤退到新加坡島,這個英國基地由此成為日本的下一個目標。

  2月7日夜,山下發動了進攻。日本1.3萬人的部隊乘橡皮艇穿過將島城與大陸分開的海峽,同時,飛機轟炸了新加坡中心部位。如同希特勒後來命令在斯大林格勒作戰的德軍一樣,丘吉爾命令道:“不能投降。”但經過幾個星期的激烈戰鬥,包括經常發生拚刺刀的肉搏戰後,珀西瓦爾手持白旗出現在山下的麵前。

  日本進行了瘋狂的報複:5000名中國平民——多數來自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政府官員,企業家,公司經理及其他專業人員),因為他們為英國服務而不為東京服務而被殺害。還有大量的人被俘虜,包括1.6萬名英國人,1.4萬名澳大利亞人。其中一半人死在集中營。東京的街道上在慶祝占領新加坡,每座房子都飄著日本國旗。

  1月10日,山下將軍到達婆羅洲和西裏伯斯島。他徹底摧毀了荷蘭人的防禦,獲得了荷蘭東印度群島的真正財富:油井。不到一個月後,2月4日,日本飛機襲擊了美、英、荷、澳的海軍艦隊。襲擊中,荷蘭總司令卡雷爾·多爾門將軍在“德魯特(DeRuyter)”號上被打死,船被擊沉。多國部隊遭受無法挽救的損失,3月1日,該部隊不複存在。多國部隊被襲擊5天後(2月9日),美軍在爪哇海的海上戰鬥中遭受了同樣的失敗。帝汶、蘇門答臘和爪哇立刻停止了抵抗。爪哇平民“起義”,反抗2.5萬名荷蘭殖民軍士兵,歡迎日本“解放”軍。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打算開始受益。到這些勝利行動結束時,日軍俘虜了10萬名荷蘭人、英國人、印度人和美國人。

  日本在繼續進攻

  1941—1942

  在美國,珍珠港襲擊引起人們對龐大的美籍日本人社區的敵對情緒。1942年3月,11萬名美籍日本人被命令離開他們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他們聚集在一起,準備被送往拘留營。

  美國人不再保持中立的態度,他們全心全意地跟隨羅斯福總統與國會,準備複仇。一切經濟活動都為戰爭服務。資源用來製造武器、艦隻和飛機,其主要目的是重建美國艦隊,與擴張的日本艦隊抗衡,日本艦隊最近添加了3艘超級戰船,配有450mm大炮。

  在這些強大艦隻的支持下,山本會毫不費力地戰勝英國艦隊。目前英國艦隊由詹姆斯·薩默維爾將軍指揮,有5艘戰船,3艘航空母艦。戰鬥結束時,殺傷力極強的日本飛機瓦爾阿依奇(VAL Aichi)和 D3A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英國海軍航空母艦“赫爾姆斯”號與“康沃爾”號、“多塞特郡”號巡洋艦均被其擊沉(“多塞特郡”號曾參與擊沉“俾斯麥”號戰列艦)。

  1941年末,日本進攻緬甸。控製緬甸之路是非常必要的戰略措施,它能封鎖盟國通過緬甸向蔣介石和毛澤東領導的抵抗運動運送援助物資的路線。盟軍最高指揮官哈羅德·亞曆山大認為,應當首先保衛印度邊境,防禦日本人向那裏發動進攻。因此,緬甸隻能聽天由命。3月8日,3.5萬人的日軍在地方“第五縱隊”的幫助下進入仰光。

  當日本人還沒有完全控製緬甸道路時,蔣介石派出了兩支部隊進行阻擋,共10萬人,由美國人史迪威指揮。經過激烈戰鬥,中國士兵減緩了日本進軍印度的速度。但中英部隊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們緩慢而疲倦不堪地撤退。向印度邊境撤退時,這支16萬人組成的龐大部隊衣衫襤褸,跑掉了鞋子,沒有供應品,在日本人和他們的目標之間形成了一道防護人牆。

美國在菲律賓遭遇失敗

  1942

  如果說日軍在緬甸戰役中閃電般擊敗了英國軍隊,那麽日軍在菲律賓對美國軍隊的戰役更是如此。1941年夏,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被派往菲律賓(受美國保護的國家), 
因為美國害怕日本會進攻該島。12月8日,在襲擊珍珠港24小時後,日本空軍發動了連續的空襲,摧毀了美國在呂宋島飛機場的飛機。12月10日,馬薩哈魯·霍瑪將軍的潛艇分隊開始登陸呂宋島,大約5.7萬人到達這裏,是麥克阿瑟分遣隊人數的一半。日軍對馬尼拉進行飽和轟炸,致使麥克阿瑟無法防衛馬尼拉,使之成為日本人容易進攻的一個目標。1942年2月2日,在襲擊珍珠港4個星期後,馬尼拉被日本人占領。美國人固守在通往馬尼拉灣的入口處,科雷希多堡壘以南的巴丹群島,菲律賓總統曼努埃爾·奎鬆早已在這裏避難。巴丹因天氣狀況導致熱帶疾病流行,阻礙了軍事行動,使成千上萬名美國人和日本人死亡。日本艦隊控製了航線,麥克阿瑟獲得海上增援的希望破滅了。1942年3月11日,麥克阿瑟按羅斯福的命令從科雷希多撤出,前往澳大利亞。離開前,他發誓“我會回來的”。

  接替麥克阿瑟在科雷希多任指揮官的喬納森·溫賴特將軍決定抵抗到底。日本人用大炮轟擊堡壘後,登上了科雷希多,在爆炸後的彈藥庫廢墟上與美國人展開肉搏戰。5月6日,美國人投降,沒有放下武器的士兵以遊擊戰形式在叢林中繼續戰鬥了一個多月。菲律賓戰爭造成了極悲慘的人員損失:3萬名美國人及11萬名菲律賓人死亡或被俘虜,1.2萬名日本人死亡。

  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日本占領了富有農產品、石油和礦藏的大片領土,統治了4.5億人口。日本對被征服民族采取的政策是鼓勵反歐運動,支持日本政府。印度尼西亞成立了“印度尼西亞中心委員會”,建立印度尼西亞與日本的友誼。緬甸同泰國和菲律賓一樣,宣布獨立。同它的盟國德國一樣,勝利的人看起來無法戰勝。但這兩個盟國不能共同采取作戰行動。當時,這些勝利者,或者被認為是勝利者,都各自發動戰爭——他們都犯了同樣的錯誤。日本人在新占領的東南亞實施的行動同德國在烏克蘭和佐治亞采取的行動相一致:即對人民實行壓迫,對反對者實行消滅。德國在佐治亞和烏克蘭是這樣做的,日本在東南亞也這樣做。他們成功地煥發了部分當地人的熱情。一時間,這些人感到他們已從英國、荷蘭和法國欺壓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而且,為了將自己國家的“解放”,有很多人參加日本天皇的部隊。

  但遺憾的是,日本並沒有把握他們的機會,而對這些被征服的人持敵對態度。至於那些戰爭俘虜,有一半人死在集中營,他們的權利被剝奪,這明顯違反了日內瓦公約。他們忍受饑餓(每天隻有400克米飯),經常挨打,被用來進行醫學實驗,有時是致命的實驗。衛兵常常往飲用水裏撒尿,然後把水分給俘虜。在被迫行進中,那些因疲憊和痢疾而倒下的人被用刺刀殺死。最著名的是在科雷希多投降後,發生在菲律賓的巴丹死亡之旅——1萬名美國和菲律賓俘虜死在殘酷的長途跋涉中。

  英國和澳大利亞俘虜在緬甸遭受同樣殘酷的折磨。他們被迫在非人的工作條件下修建連接泰國曼穀和緬甸仰光的鐵路。俘虜中發生了霍亂,1.3萬人死亡。那些染上霍亂的人被立即槍斃,以防止疾病傳播。1943年10月25日,當鐵路修通時,共有5萬名盟軍俘虜和25萬名來自緬甸、爪哇、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勞工死亡。日本人為了掩蓋其罪行,在盟軍進攻時將生存者全部殺害,這樣便不會留下任何證人。在呂宋島,從空中降落的美國傘兵在最後一刻救下了500名將被“行刑”或被機槍掃射的俘虜。很多人都存有這樣的疑問:日本為什麽如此殘酷地對待俘虜?通常的解釋是:根據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那些投降的人喪失了尊嚴,沒有權利得到尊重。

  中途戰役:反擊開始

  1942

  美國和日本航空母艦於1942年5月4日至8日在珊瑚島首次發生戰鬥。日本艦隊損失慘重,但與1942年6月日本在中途島進行的空中和海上戰鬥的損失相比,這算不上什麽。這場戰鬥使美國人對尼米茲上將充滿敬佩。在夏威夷以北的太平洋中部,日本閃電般襲擊珍珠港的地方,美國艦隊在一天之內擊沉4艘日本航空母艦。也許時運開始發生了變化。但還有必要了解一下在東南亞發生的事件所引起的這一變化。

  日本以為,德國入侵蘇聯會打敗斯大林,迫使美國進行和平談判,放棄在東南亞進行反擊的想法。但美國人自從珍珠港事件後,便開始尋機報複。羅斯福政府利用全國資源為與日本及其同盟國的戰爭做準備。美國生產了6艘航空母艦,7.5萬輛裝甲坦克,以及100萬噸位的商船。當男人們進入訓練營準備應征入伍時,女人們進入工廠代替他們工作,出現了“女子鉚釘工”( Rosie the Riveter)。當美英荷澳多國部隊解散時(1942年3月1日),軍事行動職責按如下分配:尼米茲上將任海軍行動最高指揮,麥克阿瑟將軍任西南太平洋部隊最高指揮,蘇門答臘和印度洋由英國人負責。尼米茲準備在中途島首先給日本人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打擊。但他首先打出一張獨特的牌:空襲東京。

世紀戰爭  作者:[意]盧西阿諾·加裏巴爾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