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19世紀德皇要在法國加冕稱帝?

(2007-07-19 09:43:18) 下一個
 

為什麽19世紀德皇要在法國加冕稱帝?

為什麽當時(19世紀)德皇威廉要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廊)加冕稱帝?而不在他本國(普魯士)加冕?那不都一樣?為什麽不在自己國家加冕?難道普魯士提供不了這個加冕的場所?我覺得德皇他本人在本國加冕意義更來得深刻。


1。當時的背景是德法戰爭正在進行中,德國正在勝利,占絕對優勢,巴黎被德國圍困,在法國首都旁邊加冕有鼓舞德國士氣的作用。
2。這個加冕是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不是魯士王國成立剛剛成立,因此象征意義不是很大。
3。威廉一世於是德意誌帝國的皇帝,但不是整個德意誌聯邦的皇帝,也就是說,當時德意誌帝國隻是德意誌聯邦中最重要的成分。一個不很恰當的比喻,德意誌帝國類似三國時代的魏。

 Franco-Prussian War
 
German Emperor William IThe controversy with the Second French Empire over the candidacy of a Hohenzollern to the Spanish throne was escalated both by France and Bismarck. With his Ems Dispatch, Bismarck took advantage of an incident in which the French ambassador had approached William. The government of Napoleon III, expecting another civil war among the German states, declared war against Prussia, continuing Franco-German enmity. Honouring their treaties, the German states joined forces and quickly defeated France in the Franco-Prussian War in 1870. Following victory under Bismarck's and Prussia's leadership, Baden, Württemberg, and Bavaria—which had remained outside the 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accepted incorporation into a united German Empire.

The empire was a Kleindeutsche Lösung—or a "Lesser German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German unity, because it excluded Austria, which remained connected to Hungary. On 18 January 1871 (the 170th anniversary of the coronation of King Frederick I), William was proclaimed "German Emperor" (not "Emperor of Germany") in the Hall of Mirrors at Versailles outside Paris, while the French capital was still under siege.


俾斯麥上台後,即著手策劃德意誌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誌”。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擊敗丹麥和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誌邦聯及南方的德意誌諸邦,在打敗了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廊登基,成為德意誌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誌帝國(Deutsches Reich),即所謂的德意誌第二帝國 (Das Zweite Reich) 。


--------
普魯士 (德語:Preußen;古普魯士語:Prūsa;波蘭語:Prusy;立陶宛語:Prūsai;拉丁語:Borussia 或 Prutenia) 是歐洲曆史地名,一般指17世紀至19世紀間的普魯士王國。由於普魯士在短短二百年內崛起並統一德國,建立了德意誌第二帝國,所以普魯士有時也是德國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詞。

早期曆史

普魯士地區古代的居民為古普魯士人,屬波羅的海種族,與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屬於同一種族。12世紀時,德國人的殖民運動進入波羅的海東岸地區。1170年,波美拉尼亞的索比斯勞公爵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即但澤附近的奧利瓦修道院。1224年該修道院被普魯士人焚毀。1226年,波蘭國王之子、馬佐維亞公國首領康拉德公爵(條頓騎士團成員)的領地也遭到普魯士人襲擊,以此為契機,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發動了為時近200年的東征運動,先後建立托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征服了普魯士人居住的地區,並迫使其信奉基督教、使用德語。16世紀後,普魯士人消亡。

條頓騎士團統治下的普魯士地區在名義上屬於教皇領地,但教皇隻享有名義上的宗主權。為了吸引定居者,條頓騎士團依據漢薩同盟法律,在其領土上興建了一係列自由市。1379年條頓騎士團加入漢薩同盟。

1370年波蘭王室絕嗣,1386年波蘭國王的女兒海德維希嫁給立陶宛大公,波蘭與立陶宛聯合,此後對扼守其出海口的條頓騎士團發動了一連串的進攻。在1410年7月15日的坦能堡會戰中,條頓騎士團敗於波蘭和立陶宛聯軍,被迫簽訂第一次托倫和約,除賠款600萬格羅申外,還將但澤城置於波蘭主權之下。1466年條頓騎士團再度戰敗,在第二次托倫和約中被迫割讓包括但澤和馬林堡在內的西普魯士。這些地區被稱為“王室普魯士” (Royal Prussia) 。條頓騎士團保留普魯士的殘餘領土,但被迫效忠波蘭國王,成為波蘭的附庸國。

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從而切斷了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梵蒂岡的聯係,隨後宣布將條頓騎士團世俗化,改為普魯士公國 (Ducal Prussia) ,阿爾伯特自任普魯士公爵,成為臣服於波蘭最高權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阿爾伯特之子阿爾伯特·腓特烈死後無子,普魯士公國遂由其長女之夫、勃蘭登堡選侯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屬霍亨索倫家族)繼承,建立了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此舉為霍亨索倫王朝日後發展奠定了基??660年的瑞典-波蘭戰爭中,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取消了波蘭對普魯士的宗主權,並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製度。

普魯士王國

立國

1701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借以換取國王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曆史。

崛起與擴張

由於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製傳統,普魯士的軍隊向來以紀律嚴明、教育素質高著稱,尤其是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以驕勇善戰著稱。他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進攻西裏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裏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製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 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

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先後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即位)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侖,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裏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

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侖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誌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

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誌地區建立了德意誌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誌邦國都加入該同盟。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 (Friedrich Wilhelm IV) 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製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誌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誌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歸專製統治。

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衝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製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德意誌帝國:興起與滅亡

俾斯麥上台後,即著手策劃德意誌統一大業。俾斯麥主張建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誌”。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擊敗丹麥和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誌邦聯及南方的德意誌諸邦,在打敗了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廊登基,成為德意誌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誌帝國(Deutsches Reich),即所謂的德意誌第二帝國 (Das Zweite Reich) 。

由於普魯士擁有德意誌帝國2/3的人口和3/5的領土,並且在軍事、經濟、工業等方麵遠遠超過帝國內其他王國、公國,因此德意誌帝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擴大版。各邦國享有內政和財政的自治,但將外交、軍事 (巴伐利亞除外) 、海關等權力交給德意誌帝國中央政府。普魯士曆史從此並入德意誌帝國曆史。

1888年,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四世在位99天後去世—其孫威廉二世登基,成為德意誌帝國的第三代皇帝。其統治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而告終。

1918年11月7日,巴伐利亞發生革命,其國王退位。柏林旋即爆發革命,要求德皇退位。其時威廉二世在比利時斯巴的德軍大本營親自指揮作戰,得知發生革命後,試圖僅放棄德意誌皇帝頭銜,而保留普魯士國王稱號,但陸軍統帥興登堡勸其徹底退位。為避免發生更大變亂,德國總理馬克斯·馮·巴登親王於11月9日午前宣布德皇已經退位,並於同日將首相職務移交德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威廉二世流亡荷蘭,德意誌帝國及普魯士王國滅亡。11月11日,德國向盟軍投降。

1919年至1947年的普魯士

由於柏林發生斯巴達克團與社會民主黨臨時政府之間的內戰,1919年,艾伯特在魏瑪召開國民議會,於2月10日通過《德意誌共和國臨時約法》,即魏瑪憲法。根據魏瑪憲法,普魯士成為德國的一個邦,即“普魯士自由邦”(Freistaat Preußen),實行地方自治,其領土即原普魯士王國的疆域。但凡爾賽條約將原普魯士王國的西普魯士省、波森省和上西裏西亞省的一部分割讓給波蘭,東普魯士的默麥爾割讓給立陶宛,萊茵蘭的南部地區成立薩爾區,石勒蘇益格北部歸還丹麥。

1920年代,普魯士自由邦政府多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天主教中央黨領導。1932年,納粹黨在德國國會和普魯士邦選舉中取得優勢,赫爾曼·戈林成為德國國會議長以及普魯士邦議長,並掌握了普魯士內政部和警察。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台執政,隨後廢除德國的地方自治製度,普魯士憲法被廢除,邦議會和立法機構被解散,僅保留行政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和蘇聯的領導人經過多次會議,達成共識,即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德國軍官團和容克貴族的大本營,是德國專製思想及侵略思想的策源地,必須予以消滅。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德黑蘭會議上曾表示“普魯??普魯士——這個德國軍國主義的罪惡核心必須同德國的其餘部分分離開來”。 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確立了將東普魯士並入波蘭和蘇聯,以及在戰後的德國廢除普魯士建製的原則性意見。

1947年3月1日,同盟國對德軍事管製最高委員會正式下令廢除普魯士建製。原普魯士邦領土分別被並入波蘭和蘇聯,以及英、法、美、蘇四國占領區。原普魯士邦政府的財產由盟國和蘇聯共同瓜分。

1949年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成立後,在其境內的原普魯士領土上建立了勃蘭登堡、薩克森-安哈特兩個州,以及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的東半部(1952年民主德國廢除州級建製,改設專區)。在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在原普魯士領土上成立的州包括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此外,下薩克森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黑森州、巴登-符滕堡州和薩爾州內都有原普魯士王國和普魯士邦領土。在被並入波蘭和蘇聯的普魯士領土上,德意誌族居民已經基本被全部遷出。

領土變遷

普魯士疆域

古代普魯士地區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蘭東北部維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澤為中心的西普魯士地區,以及俄羅斯加裏寧格勒原東普魯士地區的領土。1295年占據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購買了波美拉尼亞和但澤地區。1308年自勃蘭登堡選帝侯手中購買了紐馬克地區,普魯士同神聖羅馬帝國本土接壤。15世紀時將但澤和西普魯士割讓給波蘭。

1618年普魯士公國並入勃蘭登堡選侯國,至1701年普魯士王國成立的時候,其領土以普魯士王國的首都柏林為中心,包括勃蘭登堡、波美拉尼亞、紐馬克和阿爾特馬克,以及德意誌南部的霍亨索倫-西格馬林根地區。18世紀時,普魯士先後從瑞典、波蘭和奧地利獲得前波美拉尼亞、波森、西裏西亞等地區。三次瓜分波蘭後,普魯士獲得了新東普魯士、南普魯士、但澤、托倫、以及波蘭王國的西部和中部,包括華沙地區。1806年普魯士敗於拿破侖後,被迫割讓波蘭地區,法國在此成立華沙大公國。拿破侖戰敗後,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普魯士失去了拜羅伊特、安斯巴赫、納沙泰爾(加入瑞士)、東弗裏斯蘭、希爾德斯海姆等領地,華沙大公國除西部以波森為中心的一小塊領土外都被俄國吞並。作為補償,普魯士獲得了薩克森王國五分之二的領土,以及德意誌西部的漢諾威、明斯特主教區、萊茵河東西兩岸的威斯特伐利亞和萊茵蘭、以及薩爾路易、薩爾布呂肯等領土。

19世紀,普魯士經過戰爭,又先後兼並了黑森-萊茵、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法蘭克福等王國、公國和自由市。到1871年成立德意誌帝國時,普魯士王國已經擁有22個省,包含了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以外的大部分現今德國領土與西波蘭及北波蘭。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原屬普魯士王國的波森省、西普魯士和但澤割讓給波蘭,默麥爾地區割讓給立陶宛,石勒蘇益格的北部歸還丹麥,萊茵蘭地區南端被並入薩爾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盟軍定下的奧德河-尼斯河線,界線以東的東普魯士、西裏西亞及波美拉尼亞被並入蘇聯及波蘭;普魯士的西部地區並入西德,中部並入東德,地理意義上成建製的普魯士已不複存在。


教育文化

普魯士王國除了建軍武備,完成了德國統一大業外,在文化教育上的貢獻也被後人所稱道。為了貫徹民族主義教育,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也為往後普魯士高素質的軍隊奠定了紮實的基??809年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出任普魯士最高教育長官後,開始改革普魯士的教育製度,更成為德國後來二百年的科學、技術、文化發展的基石,而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學,則是第一所新製大學,更影響了世界各國十九世紀的高等教育發展。

----------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90年),德意誌帝國第一任總理,人稱“鐵血宰相”(德文:Eiserner Kanzler)、“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係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誌帝國第一任總理。

最初,作為一個保守的專製主義者,俾斯麥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運動。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和醫療保險製度,或社會保險。

 

Image:Bismarck11Jahre.jpg
少年時期
 
少年時期的俾斯麥俾斯麥於1815年4月1日在普魯士的一個名為興奧森的小鎮出生。其家族為傳統容克,擁有很多土地及莊園。俾斯麥父親,斐迪南·馮·俾斯麥(Ferdinand von Bismarck)是一位地主和退休軍官,終日隻與友人打獵,並以35歲之齡娶了17歲的妻子,即俾斯麥的母親。俾斯麥的母親與其父親的出生背景大為不同,自小生活在資產階級的家庭,並且長居市區,因而有著較為開放,先進的思想,而不像其父般保守,守舊。俾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及一個妹妹。俾斯麥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軍人,為國盡忠。但是其母則希望他成為政治家,在政界大顯光芒,雖然其雙親的期望大為不同,但最後俾斯麥同時達成了。

俾斯麥8歲時,被送往柏林小學讀書。由於同學大多生長在資產階級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擠他這樣一個容克之子,令他的童年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與壓力。

在他12歲時,他進入了中學,但仍然受到同學排擠。但他並不感到灰心,反而勤奮向上,學會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使其成為一個多語言的天才,並為其日後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礎。

俾斯麥未滿17歲時,便入讀了格丁根大學。然而,俾斯麥並不滿意大學的生活。在其就讀大學期間,他經常腰間佩劍,並牽著一隻大狼狗。但卻無心向學,並染上很多惡習,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後來雖轉到柏林大學入讀法律係,但仍然沒有滿意。雖然畢業後成為了律師,但他並不甘於此,於是投考政府的官職,當上了一個小書記員。

在此時他結識了一位貴族女子,並結下婚約,可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錢卻反而輸掉所有金錢,並欠下很多債務。因此這次婚約取消了。其後他結識了一位牧師的女兒,再訂婚約,可惜,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結果俾斯麥隻有帶著欠債,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後,他與其哥哥分家,當上了莊園主人,可是他並不滿意這種生活,所以很快便再次進入政壇。


政治生涯
 

Image:Otto von Bismarck.JPG
中年時代的俾斯麥

議員生涯
這次步入政壇,使俾斯麥一生命運改變。他首先當上了河堤監督官,這份差事很適合俾斯麥好勝的性格,因此他當得很稱職,很快便樹立了正麵的形像。他藉此機會參加議會選舉。雖然隻當選為候補議員,但他卻成功以手段逼使一位議員以患病理由退出,結果他成功當選為柏林州的正式議員。這年是1847年5月,俾斯麥當時隻有33歲。

同年,他與一位名叫喬安娜的女子訂下婚約,並於該年完婚。

但就在之年,著名的1848年革命爆發,普王被俘。俾斯麥決定親赴柏林,打探虛實。途中,他遇上了威廉親王的妻子,要求他協助其夫稱王,但俾斯麥拒絕了這個請求。後來腓特烈·威廉四世成功鎮壓了這場革命。


 

外交官生涯
在1851年,俾斯麥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之普魯士代表,並於不久後升為大使,而這份差事他足足當了8年。

在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親王攝政,威廉親王攝政後,即時召見俾斯麥,並任命他為駐俄大使。

在1861年威廉親王登基,是為威廉一世,但他隨即在擴充軍備方麵,與議會發生衝突。無奈之下,隻有任命俾斯麥為內相,但俾斯麥並不甘於隻當內相,故此並不履行。

在1862年春,俾斯麥回到柏林,普王因為內部的壓力,並不能升他為首相。結果俾斯麥請辭,並被改派為駐法大使。同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獲得了絕對勝利,並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麥,並任命其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首相生涯
成為首相的俾斯麥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講中堅定的對議會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從此俾斯麥被冠上了“鐵血首相”的綽號。隨後國王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我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死得不體麵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必須抗爭到底!”從此,國王和他的首相間形成了十分特別的牢固關係。

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並爭取工人階級的支持來抗衡資產階級自由派。很快地,他便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統一戰爭

Image:BismarckRoonMoltke.jpg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 - 俾斯麥、羅恩、毛奇

普丹戰爭
丹麥作為德意誌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誌的事務,因此俾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在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他列強不會幹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條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石勒蘇益格劃歸普魯士統治,荷爾斯泰因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荷爾斯泰因不但麵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衝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普奧戰爭
 
在德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誌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著手孤立奧地利,首先俾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衝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意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意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隻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裏西亞交換荷爾斯泰因,因此俾斯麥以此籍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意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俾斯麥決定與奧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到消滅奧地利並不是其首要目標,最重要的是要統一德國。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的良好的關係。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隻剩下在背後控製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普法戰爭
 Image:Reichsgruendung2.jpg
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為皇帝的繪畫,白衣者為俾斯麥。

 

由於法國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誌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德國統一。因此,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侖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誌民族,對法國作出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向法國作出反攻,在色當會戰中,普軍大敗法軍,拿破侖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至巴黎,協助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消滅巴黎公社,以便獲得大量賠款。

最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布德意誌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後期政治生涯

 


Image:Bismarck pickelhaube.jpg 
俾斯麥在1871年就任德意誌帝國總理時所照

 

雖然德國統一了,但俾斯麥這位鐵血宰相仍需麵對眾多國內外問題。


國內問題
在國內問題方麵,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鬥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製定《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但同時間,他亦製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隻屬表麵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國外問題
在國外問題方麵,自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可以休養生息,培養國力。因此他並不像其他歐洲國家一般,大量掠奪殖民地。但他又擔心法國報複,因此他采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首先在1873年,他與奧匈帝國,俄羅斯締結“三帝同盟”。但於1879年,俄國因與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有利益衝突,所以退出,俾斯麥隨即與奧國重訂盟約,稱為“德奧同盟”。然而俾斯麥擔心俄國會轉投法國,因此於1887年與俄簽訂“再保險條約”。

在1882年,他又與意大利,奧匈帝國簽訂“三國同盟”

而在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俄國大敗土耳其,並簽訂了《聖斯提法諾條約》,但這損害了英,法等列強的利益,因此列強便請沒有置身其中的俾斯麥作出調停。結果在1878年,於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在會議中,他偏袒奧國,但在表麵上仍表現中立,但這使俄國成了大輸家。結果德、俄關係惡化,俄國退出三帝同盟。

這些問題在俾斯麥執政晚期一直困擾著他,甚至使他感到坐立不安。


退出政壇

 

Image:Bismarck80Jahre.jpg
 
八十壽辰時的俾斯麥 (1895年 4月1日)

 

在1888年3月9日,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繼位,稱為腓特烈三世。但在即位99日後隨即病故。結果其子威廉二世繼位,時年29歲。這位年少氣盛的少年皇帝不甘受製於俾斯麥,因此與俾斯麥在很多問題上出現分歧。而當時俾斯麥已達73歲高齡,更執政了長達26年。結果在一係列權力鬥爭中,俾斯麥漸明暸兔死狗烹的道理,感到心灰意冷,在1890年3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辭,正式下野。


逝世

 

Image:BismarckTotenbett.jpg
 
俾斯麥於床上去世

 

俾斯麥下野之後,長居於漢堡附近的弗裏德裏希斯魯莊園,並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最後在1898年7月30日,這位名震天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悄悄離世,享年83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