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秦檜:好總理----用數字說話

(2007-07-15 09:55:25) 下一個
秦檜:好總理----用數字說話


說秦檜心術不正,是說他是奸臣,不忠厚,不正派。這完全是對秦檜的誣蔑。



高宗末年南宋境內的人口數量已接近於北宋後期的水平

秦檜(1090年~ 1155年11月18日),字會之,江寧人(今江蘇南京),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妻王氏,熙寧年間宰相王圭的孫女,又是童貫的幹女兒。

宋高宗(1107年—1187年)名趙構,南宋開國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 在位 1127年-1162年 。曾被封為“康王”。廟號 宋高宗。 諡號 受命中興全功至德 聖神武文昭仁憲 孝皇帝。年號 建炎(1127年—1130年), 紹興(1131年—1162年) 。

《經世大典·版籍》和《元史·世祖紀》的數據證明了《紫山大全集》南宋末戶數的可靠性。 南宋前、中、後三個時期的全國戶口數據係列。據以上考證,列出南宋地區總戶數及各時期的年平均增長率如下:

北宋後期的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有戶12196307;
南宋初期的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有戶11622626;
南宋中期的嘉定十六年(公元1123年),有戶13349322;
南宋後期的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有戶11746000;
崇寧元年至紹興三十二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0.8‰;
紹興三十二年至嘉定十六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3‰;
嘉定十六年至德祐二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4‰。

1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軍開始大舉攻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進入秦嶺——淮河以南作戰,不久又渡過長江,追擊南遷的宋高宗和隆祐太後。與此同時,數以百萬計的北方流民武裝也在長江南北攻城掠地。戰爭的烽火燃遍南宋境內,南宋所屬的15路,除福建、廣東、廣西、成都府、潼川府、夔州等6路未曾或隻有較小規模的短期戰爭,其餘9路均蒙受戰火,人口損失慘重。約在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前後,南宋平定北方流民武裝,長江以南地區開始進入和平發展時期。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宋金兩國簽訂和約,長江和淮河之間的江淮地區以及大巴山以北、秦嶺以南的漢水上遊地區的戰爭狀態得以結束。(據《中國移民史》第八章第一節。)


江、淮之間和漢水上遊因居南北交界地帶,為南宋境內戰爭開始最早、結束最晚的區域,人口損失最為酷烈。這一區域的淮南東、淮南西兩路“民去本業,十室而九,其不耕之田,千裏相望,流移之人,非朝夕可還”(李心傳:《建炎以來係年要錄》卷四○,建炎四年十二月。)。

秦嶺以南的利州路也不例外,“金州(治今陝西安康市)殘弊特甚,戶口無幾”(《宋史》卷367《郭浩傳》,第11442頁。)

上述關於人口銳減的描述盡管有誇張,仍反映出戰亂波及地區人口數量有一定下降的事實。


到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4年),在靖康之亂時人口下降較多的諸路中,兩浙、江西、湖南三路的戶數均已超過北宋後期的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江東、利州二路接近崇寧戶數。不過,淮東、淮西和湖北三路均不到崇寧戶數的十分之四,表明此三路在靖康之亂中人口損失之慘重。


兩宋之際的戰亂導致南宋大部分地區人口數量銳減,但經過戰亂以後的恢複發展,紹興三十二年除北部的淮東、淮西和湖北三路的戶數仍少很多,江東、廣東、利州三路比較接近外,其餘各路的戶數均超過崇寧元年。以南宋全境而言,紹興三十二年的戶數11622626已為崇寧元年相關地區估計戶數12196307的95.3%。 到高宗末年南宋境內的人口數量已接近於北宋後期的水平。


2

南宋中期人口的緩慢發展


南宋人口發展的第二階段自隆興元年至嘉定十七年(公元1163-1224年),屬孝宗、光宗和寧宗時期,大致相當於南宋中期,為人口的緩慢發展時期。 在這一時期中,先後發生過金海陵王南侵、宋隆興北伐、宋開禧北伐、金宣宗南侵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戰爭,但均曆時不長,往往幾年便告結束。

南宋中期各路的人口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淮東、淮西、湖北、京西南等江淮各路年平均增長率約在6.1‰,兩浙、江西、江東、福建、成都府、潼川府等已充分開發的各路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5‰,湖南、夔州、廣西、廣東、利州等尚在開發之中的各路年平均增長率約在4‰左右。據此推算,嘉定十六年南宋約有戶1410萬左右,紹興三十二年至嘉定十六年的戶年平均增長率約在3‰左右。考慮到在理宗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蒙古軍開始攻宋之前各路的人口仍在繼續增長,則南宋的人口峰值應該出現在寧宗、理宗之際。馬端臨說宋代戶口:“南渡後莫盛於寧宗嘉定之時,故備書之”(《文獻通考》卷一一“戶口考二”。),這一結論應該是基本正確的。


3

南宋後期人口的減少

  南宋人口發展的第三階段自寶慶元年至德祐二年宋朝滅亡(公元1225-1276年),屬理宗、度宗及恭帝時期,大致相當於南宋後期。受元朝攻宋戰爭的影響,位今四川盆地及漢水流域的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等四川四路人口劇減,由此導致南宋人口減少。
當四川因戰亂人口劇減時,江淮地區的淮東、湖北、京西南諸路,除淮西路因某種有待探討的原因有所下降外,其餘三路均由於南宋後期北方移民的大批湧入,以及元統一使這些移民能夠定居下來,人口得到增加。

據上舉《紫山大全集》卷一一《效忠堂記》的數據,元滅宋之年南宋全境有戶11746000戶,比筆者所估計的嘉定十六年的著籍戶數1410萬戶減少235萬餘戶,約占嘉定十六年估計著籍戶數的16.7%。

南宋人口增長放慢的基本原因,據上述,主要有二: 一是受戰爭的不利影響。南宋初大部分地區的人口都因宋金戰爭而銳減,此後江淮地區的人口恢複又屢為戰爭所中斷,宋元戰爭中四川四路人口損失慘重更是後期南宋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  二是兩浙、江西、江東、福建、成都府、潼川府等已充分開發的區域人稠地狹現象日趨嚴重,生計不易,導致增長率下降。





秦檜:好總理----用曆史說話

Q: 秦檜的《遺表》是真的,沒錯。但是我已經說了,秦檜自己寫的《遺表》、《北征紀實》能讓人相信麽?誰會自己罵自己呢?lovesue連這個都還沒弄明白麽?這不是基本的史學修養問題,這是基本的生活常識啊。 另外他引了一大堆《宋史》的資料,還把《宋史》又介紹了一遍。這更說明你完全不懂曆史。《宋史》的編撰非常倉促,很多材料是直接從宋人的記載中照抄過來的,因此曆史學者在討論宋史的時候往往是直接找第一手的宋人記載來進行分析的,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的區別你不會不知道吧。 宋朝的皇帝生前有《日曆》,死後就改寫成《實錄》,這些就是宋朝各位皇帝本紀的主要資料來源。而《高宗日曆》是秦熺編撰的,同樣是不可信據的。

A: 1。秦檜在南宋幾乎一直是忠臣,諡曰“忠獻”。他被誣蔑為奸臣隻是非常短暫時間,改諡號為“謬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南宋為了北伐把他誣陷,北伐 慘敗後,他的諡號還是“忠獻”。
2。元朝的儒教修史理當把秦檜列為忠臣,但是,儒教為了樹立嶽飛這個神,竟然把秦檜打入奸臣傳。嶽飛這個神的本質是代表儒教精神,吹捧嶽飛就是吹捧儒教。儒林弟子的無恥不僅如此,把北伐失敗而被殺的宋朝另一位韓宰相也打入奸臣,原因就是韓宰相和秦檜一樣,阻止宋朝的變態理學在南宋發揚光大,甚至被禁止。
3。既然儒教為了吹捧自己,把嶽飛捧為神,把秦檜和韓宰相定性為奸臣,整個宋史的取材,就是不利於秦檜的。而你卻說因為秦熺編撰高宗實錄而讓宋史失真,你也太輕視儒林弟子的智商了。皇帝生前《日曆》是記錄皇上的事,隻是有和沒有這些事的問題,有無遺漏的問題,秦熺不可能造假。你的說法完全是誣蔑,是強盜邏輯。
4。《高宗日曆》在變成宋史高宗本紀時,儒林子弟一定會把有利於秦檜的盡量省略。但是,宋史太龐大了,依然可以找到某些線索。
5。秦檜的《遺表》是自己寫的,給皇帝看的,你怎麽知道不是出自他的真心?我已經證明嶽飛孫子和李心傳是無良文人。下麵就是宋史高宗本紀中的秦檜相關記載,考慮到儒林弟子的無恥,我們秦檜還是吃虧的:



秦檜的偉大一生-----險遭刺殺, 宋高宗禮遇秦檜

以南宋的重文輕武的國策,其軍事實力,根本無法收複北宋時期丟失的國土。高宗的策略是建立一個“南北朝”,秦檜輔佐高宗出現了中興。下麵從【宋史】 高宗本紀的記錄,看看秦檜。嶽飛傳太離譜,因為是嶽飛子孫編的,不免會有傾向性。
  
高宗本紀中的秦檜,從逃亡回來,到逐步得到重用,頂著主戰派的壓力一心為國,險些被主戰派的人刺殺。秦檜的忠心和努力,得到高宗皇帝的肯定和賞識,比如,為秦檜做畫,秦檜死後,到秦檜墳墓上祭奠。總之,高宗是個不錯的皇帝,很有人情味。


1. 秦檜自金國逃回,在政壇上的地位不斷高升。   
【宋史】 本紀第二十六:  
  四年冬十月辛未,秦檜自楚州金將撻懶軍中歸於漣水軍丁禩水砦。  
  十一月乙巳,秦檜入見。丙午,嶽飛棄泰州渡江。丁未,以禦史中丞富直柔簽書樞密院事,秦檜為禮部尚書。  
  紹興元年二月辛巳,以秦檜參知政事。  
  八月丁亥,以秦檜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

2.秦檜在官場上並不是一帆風順:  
【宋史】 本紀第二十七:
  二年五月丙戌,置修政局,命秦檜提舉。詔侍從、台省寺監官、監司、守令條具省費裕國強兵息民之策。
  八月甲寅,秦檜罷。  
  九月戊午朔,落秦檜職。己未,罷修政局。

3. 秦檜的官位越來越大,他和嶽飛矛盾開始出現。誰對誰錯?宋朝是不殺士大夫的,秦檜幹涉嶽飛增加兵權,不大可能是因為嫉妒嶽飛,文官和武官是兩個係統。個人認為,秦檜是為了宋朝江山考慮的。關於嶽飛不大光明的一麵,下麵會談到。  
【宋史】 本紀第二十八: 高宗五  
  六年八月丁未,以秦檜為醴泉觀使兼侍讀、行宮留守,孟庾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同留守。
  己酉,命秦檜、孟庾權參決尚書省、樞密院事。  
  十二月申午朔,召秦檜赴行在。戊申,命秦檜赴講筵供職,孟庾為行宮留守。  
  七年春正月丁亥,以秦檜為樞密使。  
  三月癸酉,嶽飛乞並統淮西兵以複京畿、陝右,許之,命飛盡護王德等諸將軍。既而秦檜等以合兵為疑,事遂寢。


4.秦檜主和,但真的有將軍抵抗命令,劉琦和嶽飛都抗拒上命,結果,劉琦兵權沒了。
  嶽飛呢?鬱悶的發現,我幾乎看不到金國打敗宋朝的戰例,都是宋朝打敗金國,這簡直是扯淡,如果,宋朝軍隊這麽厲害,直接把金國滅了就是。秦檜反正是個文官麽,如果把金國給滅了,秦檜就是真正大宋朝的宰相,怎麽會一個勁的主和?因此,這從邏輯上說不通的,那麽,隻能是史官在撒謊,宋朝軍隊有小勝,但總的來說,實力遠不如消滅大遼的金國。這裏主要是關注秦檜,打戰的事見主貼。  
【宋史】 本紀第二十九:  
  八年三月壬辰,複以秦檜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十一月戊辰,王倫言金使稱“詔諭江南”,其名不正。秦檜以未見國書,疑為封冊。帝曰:“朕嗣守祖宗基業,豈受金人封冊。”  
  丁醜,詔:“金國使來,盡割河南、陝西故地,通好於我,許還梓宮及母兄親族,餘無需索。令尚書省榜諭。”庚辰,帝不禦殿。以方居諒陰,難行吉禮,命秦檜攝塚宰,受書以進。是歲,始定都於杭。  
  十年六月壬子,兀 及宋叛將孔彥舟、酈瓊、趙榮等帥眾十餘萬攻順昌府,劉錡率將士殊死戰,大敗之。初,秦檜奏命錡擇利班師,錡不奉詔,戰益力,遂能以寡勝眾。甲子,遣司農少卿李若虛詣嶽飛軍諭指班師,飛不聽。  
  九月壬寅朔,遣起居舍人李易諭韓世忠罷兵。時秦檜專主和議,諸大帥皆還鎮。  
  冬十月戊寅,秦檜上《重修紹興在京通用敕令格式》。  
  十一年六月乙亥,造克敵弓。加秦檜特進,進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秋七月戊戌,秦檜上《徽宗實錄》,進修撰以下各一官。丁未,加秦檜少保。甲寅,罷劉錡兵,命知荊南府。


5. 哪個臣子會得到皇帝如此的優待,和呻身也比不上秦檜吧?足見秦檜的出色,以及高宗的知人善任,賞罰分明。同時,遺憾的有刺殺秦檜的狂熱主戰派,正是這些不顧大局一味鬥恨的愛國者讓南宋最後滅亡了。但是,盡管主戰派不對,但主戰派永遠站在道德的最高點上,因為他們愛國。因為其不自量力的愛國導致國破家亡,他們叫哪個壯烈,什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宋史】 本紀第三十:  
  九月乙巳,加秦檜太師,封魏國公。  
  冬十月丁醜,以皇太後回鑾,推恩進封秦檜為秦、魏兩國公,辭不拜。  
  壬申,秦檜上《六曹寺監通用敕令格式》。  
  冬十月己醜,秦檜上《監學敕令格式》。
  夏四月丙子朔,賜秦檜第一區。
  丁醜,幸秦檜第。
  冬十月乙亥,帝書“一德格天之閣”賜秦檜,仍就第賜宴。
  丙寅,全給秦檜歲賜公使錢萬緡。
  癸醜,建秦檜家廟。
  辛卯,造秦檜家廟祭器。
  乙酉,改封秦檜為益國公。
  十一月丙寅,秦檜上《重修免役敕令格式》。  
  丙寅,秘閣修撰張邵上秦檜在金國代徽宗與粘罕書稿,詔付史館,以邵為徽猷閣待製。  
  戊午,秦檜上《吏部續降七司通用法》。  
  九月戊申,命繪秦檜像,仍作讚賜之。  
  十二月丁巳,金岐王亮弑其主亶自立。己未,詔無子女戶、得解舉人、太學生之獨居者並免役。己巳,命四川製置司歲募扈衛三百人赴行在。丁醜,金遣完顏袞等來賀明年正旦。
  二十年春正月丁亥,秦檜入朝,殿前司軍士施全道刺之,不中。壬辰,磔全於市。  
  癸未,秦檜上《中興聖統》。  
  冬十月戊辰,右迪功郎安誠坐文字謗訕,送惠州編管。秦檜有疾。庚午,命執政赴檜第議事。  
  八月辛未,秦檜上《重修諸路茶鹽法》。

6. 秦檜病了,高宗兩次看望,甚至把會議搬到秦府, 秦檜帶病堅持為國家做出最後的貢獻偉哉,秦檜,壯哉,秦檜!。 秦檜死了,他生前就受到責難,身後,盡管高宗維護,但,主戰力量還是很強。個人認為,秦檜在位期間,南宋的經濟實力在回升,要打的聲音逐漸高漲,秦檜受到的非難也越來越多。 這些好戰者的結局,就是南宋的滅亡。  
【宋史】 本紀第三十一:  
  戊戌,從秦檜所請,命台州取綦崇禮草檜罷相製所受墨敕。  
  己卯,賜秦檜建康府永豐圩田。  
  庚辰,秦檜以私憾捃摭知建康府王循友,詔大理鞫之。  
  十二月丙戌,以故龍圖閣學士程瑀有《論語講解》,秦檜疑其譏己,知饒州洪興祖嚐為序,京西轉運副使魏安行鏤版,至是命毀之。  
  癸醜,以前知泉州宗室令衿譏訕秦檜,遂坐交結罪人、汀州居住。  
  九月丁巳,秦檜上《紹興寬恤詔令》。  
  乙未,幸秦檜第問疾。  
  十一月乙巳朔,追封檜申王,諡忠獻,賜神道碑,額為“決策元功,精忠全德”。  
  甲子,幸秦檜第臨奠。  
  乙酉,進士林東追諂秦檜,上書狂妄,英州編管。  
  丙寅,詔曰:“講和之策,斷自朕誌,秦檜但能讚朕而已,豈以其存亡而渝定議耶?近者無知之輩,鼓倡浮言,以惑眾聽,至有偽撰詔命,召用舊臣,抗章公車,妄議邊事,朕甚駭之。自今有此,當重置典憲。”

【宋史】本紀第三十二 高宗九   
    六月丙子,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帝稱太上皇帝,退處德壽宮,皇後稱太上皇後。孝宗即位,累上尊號曰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崩於德壽殿,年八十一。諡曰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十六年三月丙寅,欑於會稽之永思陵。光宗紹熙二年,加諡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讚曰:昔夏後氏傳五世而後羿篡,少康複立而祀夏;周傳九世而厲王死於彘,宣王複立而繼周;漢傳十有一世而新莽竊位,光武複立而興漢;晉傳四世有懷、湣之禍,元帝正位於建鄴;唐傳六世有安、史之難,肅宗即位於靈武;宋傳九世而徽、欽陷於金,高宗纘圖於南京:六君者,史皆稱為中興,而有異同焉。夏經羿、浞,周曆共和,漢間新室、更始,晉、唐、宋則歲月相續者也。蕭王、琅琊皆出疏屬,少康、宣王、肅宗、高宗則父子相承者也。至於克複舊物,則晉元與宋高宗視四君者有餘責焉。高宗恭儉仁厚,以之繼體守文則有餘,以之撥亂反正則非其才也。況時危勢逼,兵弱財匱,而事之難處又有甚於數君者乎?君子於此,蓋亦有憫高宗之心,而重傷其所遭之不幸也。然當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師,內相李綱,外任宗澤,天下之事宜無不可為者。顧乃播遷窮僻,重以苗、劉群盜之亂,權宜立國,確虖艱哉。其始惑於汪、黃,其終製於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甚而趙鼎、張浚相繼竄斥,嶽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誌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   
  
  文中說:"高宗纘圖於南京:六君者,史皆稱為中興,而有異同焉。"高宗時期的中興,誰的貢獻最大?當然是秦檜,看看上述高宗是如何禮遇秦檜的就知道了。 文中說:“其終製於奸檜”。 這完全是撒謊,因為秦檜死後,被追封為申王,諡忠獻,賜神道碑,額為“決策元功,精忠全德”。此外,高宗親自祭奠秦檜。
  
  秦檜死後,有人攻擊秦檜,高宗詔曰:“講和之策,斷自朕誌,秦檜但能讚朕而已,豈以其存亡而渝定議耶?近者無知之輩,鼓倡浮言,以惑眾聽,至有偽撰詔命,召用舊臣,抗章公車,妄議邊事,朕甚駭之。自今有此,當重置典憲。”
  
  秦檜都死了,高宗還有上述驚人的舉動,怎麽可以說高宗受製於奸檜?這些無羞無恥儒家學者, 撒謊的水平也這麽差。

7. 【宋代狀元奇談·宋代狀元譜】 作者:周臘生
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壬戌科狀元 孫誠之 閩縣(今福建閩侯)人,字自明,一說景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壬戌科狀元。壬戌科第一本為秦檜子秦熺,秦檜為避嫌,遂置陳誠之為首。 然而,南宋的“曆史學家”李心傳為了醜化秦檜專權,卻誣蔑說秦檜一家出了三個狀元,實際上一個狀元也沒有,秦檜自己也是進士。

8. 秦檜有多“腐敗”:  
  【宋史】 誌第七十二 禮二十二(賓禮四)
  中興,仍舊製。凡宰相、樞密、執政、使相、節度、外國使見辭及來朝,皆賜宴內殿或都亭驛,或賜茶酒,並如儀。
   紹興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高宗賜宰臣秦檜詔曰:“省所奏辭免生日賜宴。朕聞賢聖之興必五百歲,君臣之遇蓋亦千載。夫以不世之英,值難逢之會,則其始生之日,可不為天下慶乎!式燕樂衎,所以示慶也。非喬嶽之神無以生申、甫,非宣王之能任賢無以致中興。今日之事,不亦臣主俱榮哉?宜服異恩,毋守衝節。所請宜不允。”

9. 秦檜對宋朝的貢獻多多  
  【宋史】 誌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凶禮一)  
   九月甲子,上廟號曰徽宗。九年正月,太常寺言:“徽宗及顯肅皇後將及大祥,雖皇堂未置,若不先建陵名,則春秋二仲,有妨薦獻。請先上陵名。”宰臣秦檜等請上陵名曰永固。
    徽宗與顯肅初葬五國城,十二年,金人以梓宮來還。將至,帝服黃袍乘輦,詣臨平奉迎,登舟易緦服,百官皆如之。既至行在,安奉於龍德別宮,帝後異殿。禮官請用安陵故事,梓宮入境,即承之以槨;有司預備袞冕、翬衣以往,至則納之槨中,不複改斂。秦檜白令侍從、台諫、禮官集議,靈駕既還,當崇奉陵寢,或稱欑宮。禮部員外郎程敦厚希檜意,獨上奏言:“仍欑宮之舊稱,則莫能示通和之大信,而用因山之正典,則若亡存本之後圖。臣以為宜勿褟虛名,當示大信。”於是議者工部尚書莫將等乃言:“太史稱歲中不利大葬,請用明德皇後故事,權欑。”從之。以八月奉迎,九月發引,十月掩欑,在昭慈欑宮西北五十步,用地二百五十畝。十三年,改陵名曰永祐。




Q: 和與戰那樣矛盾?說不通。主戰派要殺秦檜,主和派要殺嶽飛。這不是一般的矛盾。 說穿了,皇帝和秦檜都是失敗主義者。皇帝沒大誌,秦檜也沒雄心,他們誌趣相投。主戰派視和派為工具,主戰派則想把和派當作戰的工具。可是主戰派麵對的和派是皇帝,主戰派當然不可能成功。有什麽樣的皇帝,就有什麽樣的宰相。此文作者還要仔細研究,前人寫曆史,也不是亂寫的,他們也是認真研究了的。說到大宋不可能戰勝金國,這正是主和派立論的主要根據,你讚同這樣的觀點,必須得出秦檜是正確的結論。從曆史事實來看,不可能已經成為了不可能。但是,當時的宋人是如何想的?雙方力量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我們要看到另外一個事實,金國在宋之前即滅亡了。那個立論的主要根據並不如作者所想,是十分可靠的。

A:

1. 下麵的史料說明,在嶽飛被逮捕押進入獄後,另一個南宋大將韓世忠多次反對議和,甚至指責秦檜誤國,但是,韓世忠即沒有被逮捕,也沒有被殺。因此,嶽飛被逮捕和被殺與反對議和無關,而是嶽飛有謀反嫌疑,是他手下兩個大將告發的,有相當的可信度。

注意,這裏是他手下兩個大將投訴嶽飛,而不是秦檜,秦檜沒有強到收買嶽飛手下兩員大將的能力,同時說明,嶽飛謀反的可能性之可信程度,也表明,嶽飛與手下將領關係之惡劣,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將王浚對他投訴,嶽飛的統領兵將的能力遠沒有儒教弟子吹噓的那麽強。更詳細的史料,參見“嶽飛判決書全文,嶽飛之死罪名成立。”

【宋紀一百二十四】戊寅,少保、醴泉觀使嶽飛,下大理寺。 先是樞密使張俊言張憲謀反,行府已有供到文狀,左仆射秦檜乘此欲誅飛,乃送飛父子於大理獄,命禦史中丞何鑄、大理卿周三畏鞫之。
  
癸巳,世忠不以和議為然,世忠乃諫,以為: “中原士民,迫不得已淪於域外,其間豪傑,莫不延頸以俟吊伐。若自此與和,日月侵尋,人情銷弱,國勢委靡,誰複振乎?”又乞俟北使之來,與之麵議,優詔不許。世忠再上章,力陳秦檜誤國。言者因奏其罪,上留章不出。

2. “主戰派麵對的和派是皇帝,主戰派當然不可能成功。”,這話不對,縱觀北宋和南宋的幾百年曆史,宋朝對遼金西夏和蒙古都是屢戰屢敗,當時的皇帝當然有主戰的,否則,戰爭不會打起來,但結局一樣,宋朝都是慘敗。秦檜當宰相之前和之後,宋朝對外戰爭都是慘敗。後世儒教弟子,不過是為了掩蓋儒教代表宋朝的無能,製造了一些所謂的奸臣和英雄,似乎是沒有秦檜或者王安石,宋朝就會一統中國。這類騙人的伎倆可以很容易被揭穿,隻要看看秦檜和王安石不當宰相時,宋朝依然屢戰屢敗就清楚了。至於嶽飛的戰績大多是編造的,參見“嶽飛北伐失敗的5。5個原因”和“可笑的嶽飛神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