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都叫德川家康“烏龜”呢

(2007-07-02 20:41:53) 下一個

為什麽都叫德川家康“烏龜”呢

在政治外交上看,德川也相對無恥,故被人稱為老烏龜。
他除了命長點,什麽都沒有了,如果不是信長和秀吉也就沒有他老烏龜了。
做男人太縮(說的好聽點叫日本第一“忍”者)
家康是陰人王!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其實除了司馬三代外還有一個就是宋太祖也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還大言不慚的說天下是自己靠真本事打下來的!

作為一個創立幕府的將軍,其能力在整個日本戰國中自然是名列前茅,我不會傻到把其跟一般的大名或名將相提並論,那樣的比較自然讓德川顯得鶴立雞群。故在本文中我主要把他與其他的兩位天下人比較。
先說奪取天下的難度。有些網友認為家康奪取天下也是曆經艱難,但我認為,不論如何,比之右大臣和太閣,那總歸是容易多了。當時不是就有民謠:“織田杵米,羽柴蒸熟天下糕,不勞而獲是德川”嗎?說不勞而獲是誇張了些,不過與前兩位相比,是容易了很多。織田信長就不說了,相信沒人會反對。主要對於豐臣和德川兩名“篡奪者”作些比較。秀吉以一介平民之身起家,戰功赫赫。在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似一盤散沙,這時是相當危險的,強敵環伺,內部矛盾重重,如果舉措不當,整個織田家以及家老們,都有覆沒之危險(比如一益)。秀吉當時的處境大家也都知道,好在他能迅速消滅明智,表麵上把家族統和了。然後又在一年後消滅柴田,徹底統一家族,這完全是一個“天下人”的能力和素質,然後又在6,7年的時間內掃滅壓服群雄。反觀家康,自始至終自己一共沒打下多少地方,除三河遠江兩國,駿河雖然也打下些,不過名義上還是信長賜與的,甲信算他揀了個便宜,東八州也是人家給的。雖然也是在秀吉死後一年多在關原之後奪取天下(這場勝利我在下文再討論),可在關原之戰前,家康可是坐擁關八州的全日本第一大勢力,以這樣的實力奪取了天下,加上還有很多大名幫忙,並無什麽榮耀可言,即使戰敗,表裏河山,未必就會滅亡;然後又以舉國之力,居然耗15年之久,兩戰方盡滅豐臣。
不過借用別人的力量,雖然勝利易得,但那是雙刃劍,所以德川幕府的基礎並不穩固,使得家康還要花很大精力建立製度,這也是要等15年才攻破大阪的原因之一。
也有人會說,生活在豐臣政權下,保全自家也是相當困難的,家康能保全並擴大自己的勢力並不容易。我同意這種說法,但是這種朝政上的陰謀和勾心鬥角,如何比得上在戰場拚殺危險呢?就像義元,如果讓他在京中和那些公卿鬥,自然是柔刃有餘,可在性命相搏的桶狹間,就輕易得丟了自己的小命。
我有個朋友,認為羽柴篡織田篡得太厲害,認為德川倒還好,很不認同他的觀點。信長、信忠自刃,織田家就如上文所說,已是散沙,信孝、信雄、秀信,無人有能力,影響和勢力繼承家業。做為家老的秀吉至少在表麵上暫時統和了家族(當然這主要是為了他個人)。而秀吉死後,天下還有共主,雖然政權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但除了德川,基本沒人有奪天下的野心(三成不好說,不過至少遠沒德川明顯),沒有家康推波助瀾,未必就會分裂至爆發大戰。秀吉奪取權力後,對織田家族的成員,隻要歸順,都還不錯,比如秀信,還是擁有十多萬石和名城岐阜的大大名。至於殺死信孝(這事本身是信雄做的,當然很可能有秀吉的默許甚至授意),因為信孝此人,本就反複無常,這也是咎由自取。而且,從某些角度上看,可以視信孝為妄圖篡奪織田宗家的人,為了維護宗家,消滅其也是應當的。(當然這個理由確實牽強。笑。不過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上還是可以這樣認為。)而德川身為豐臣大老,將戰國的下克上給繼承下來了。有人會認為關原是三成先動手的,家康才反擊。但仔細分析下,秀吉一死,家康就私自結黨,又找借口攻伐上杉,可見其狼子野心,若是三成再不動手,獲勝機會更少了。然後不斷挑起爭端,直至與舊主直接兵戎相見,將豐臣氏徹底滅絕。究竟誰篡奪得厲害,不是顯而易見嗎?
在政治外交上看,德川也相對無恥,故被人稱為老烏龜。德川的前期表現還挺像個武士,除了無奈背叛今川(這個我從來不指責他)。主要是先降後叛,對於武士而言,真是恥辱。而且他做這種事時,即不同於那些毀棄盟約的,又不同於那些沒實力的小大名,故比那兩者無恥更甚。既便對於那些以臣下身份下克上的家臣,他也更為卑鄙,因為他是降臣(意味著豐臣家已經“饒恕”其一次了),豐臣秀吉對其又甚是重用。這種事,武田、上杉、北條、伊達、今川、長宗我部、大友、大內、尼子、島津都沒做過,既便是毛利和齋滕,就像我前麵說的,也不及家康卑劣。有人說家康信守盟約,這大概是指跟織田的關係,不過這其實也有很多方麵的考慮,總之背叛織田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但是在秀吉死前,屢次讓大名們寫書狀效忠秀賴,而且都是最高形式的誓約,可家康反悔起來就像一紙空文。我想信長至少沒讓秀吉立過這樣的誓吧。不過這種誓約在戰國時代基本也都像一紙空文。
至於“方廣寺鍾銘”事件,有人爭辯說戰國時代謀略本就是生存的基本條件,我其實相當同意這說法。在“天と地と”中,把謀略分為軍謀和陰謀兩種,我也並不認為使用陰謀就很可恥。雖然關原前挑撥離間,寢返對手比較無恥,不過倒也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在奪得天下後,卻不斷得挑起衝突,最後找了個這麽差的借口,那根本就是在欺負孤兒寡母了。由此可見,德川家康並不是什麽忠厚老實之人,但也不是什麽老狐狸。因為他的謀略水平實在有限!使用謀略,就要像“美濃之蝮”、“鬼道宰相”、“瀨戶內智將”、信長、秀吉、早雲、信玄、氏康那樣用。隻能用些下三濫而又拙劣的計謀(其實都不算什麽謀略,不過是與平定一向宗時一樣耍些手腕而已,也隻有澱姬這樣的會中計。好些的比如空城記還是別人想出來的),又要裝老實,實在是令人不齒。
在軍事方麵,我前麵就說過,德川本來就沒打下多少地方。好在,三河軍的戰鬥力可以在與信長合作的戰鬥中看出。但要注意,這些戰役的總指揮畢竟還是信長,而且三河軍的戰果,首先跟三河人的驍勇和堅韌有關,再一個跟手下的將領也有關,當然作為德川軍總大將的家康確實是很重要的。但是,跟信長、秀吉的武功,乃至其他一些大大名或名將相比,家康在軍事上的水平平平無奇,也不知野戰高手的稱號是怎麽來的?對於關原,可以分析一下,東軍的主力都是哪些:除了井伊的軍隊外,基本都是“七虎”和高虎的軍隊。就像公認的一樣,家康其實是利用了豐臣家的內紛,利用了武將派。既便如此,還是不能取勝,還要依靠內奸,和那麽多奇怪的旁觀者不參戰。可見德川家康真正的指揮能力了,以前的武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士卒和將領的勇武,這些在關原這樣的大戰中,就不明顯了。有人說,西軍是因為占據了地理的優勢,既然如此,家康還願意在這個地方決戰,不正顯示出其對地理的不了解嗎?大阪之戰就更可笑了,我就不用分析了,老烏龜自己領兵,還差點被討取。不論怎麽說,大阪方雖然勇武,也犯了很多錯誤,還能打成這樣,德川方在這戰中的表現是很不盡如人意的。
政治製度方麵,世人皆知德川家的製度是很嚴格的,也比較完善。不過,製度其實是一脈相承的,德川家康承襲了很多織田和豐臣的法治和製度。至於製度中最為人稱道的對於大名的控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形勢所迫。前麵就說過,與織田和豐臣不同,德川幕府在創建的過程中,借用了很多外樣大名的力量,自己的直屬力量其實很有限,不得不建立強硬的法度來約束大名們。而鎖國令,卻讓日本跟中國一樣閉關自守了。而信長那時,群雄尚存,內部的法度不可能很完善。秀吉對自己又過於自信,並錯誤得把精力投於朝鮮,疏忽了自己的政權。
很多日本人都認為,德川幕府成功存續三百年,故而,德川家康是戰國“真正的英雄人物”。哼,那也隻能證明德川幕府的政治製度比較優越。那些持這種論調的人,怎麽又尊奉源賴朝呢?按他們的觀點,“尼姑將軍”和北條氏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呢”。
現代的日本人,總把德川家康看作是什麽經營典範。這其實是有原因的。我看過一篇台灣人的文章:作者一次與一日高官談話,那高官以他母親在戰後靠為美軍賣淫而撫養自己長大成人而自豪。作者分析說,當年日本倒幕之後,盡毀德川影響,尊奉安土桃山。但在二戰慘敗後,日本人認識到了德川生存哲學的價值(比如附強),所以能有今日之複興。德川也轉而被推崇備至。這讓我對德川更為反感。有人因為豐臣秀吉侵朝,而稱其為日本近代軍國主義之祖,我對這說法表示懷疑,因為日本人對朝鮮的野心,從古至今是野心不死,不是從秀吉開始的,秀吉的野心雖大,後世的軍國主義也不能說就是由他開始。而日本戰後的齷齪表現,如果都是始於德川,那德川這個精神支柱可真是罪大惡極。據說,德川家康雖與信長結盟,但自己感到也是伴君如伴虎,有次,他問瀨名,如果他被信長殺死了怎麽辦?瀨名說,自然是與竹千代一起慨然赴死。家康卻說,不,絕對要活下去,即使是賣淫也要撫養竹千代長大。可見家康之無恥狠毒,說出這樣的話,也難怪瀨名看不起他了。個人認為,武士道是有分裂的兩麵性的,不過在家康身上,好的那麵幾乎全被拋棄了,真跟現在的日本人一樣。
戰後的日本人,像山岡莊八這樣的,極端推崇家康,為其臉上貼金,最可笑的是,他居然認為秀吉也準備自己死後讓家康繼承天下。真是謬論,秀吉連讓侄子繼承家業都不肯,怎麽會做這麽大個人情。還認為,當時已經天下大定,不應有戰爭,所以三成不得人心,而家康是報著安定天下之心的。這話更可笑,挑起戰爭的正是家康。即使不論關原,對上杉的征伐不是戰爭嗎?而且,關原之戰後,西軍迅速瓦解,這連官兵衛都沒料到。我也奇怪,為什麽像上杉,毛利,伊達,前田,島津這樣的大大名,怎麽都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即使有也不積極行動。不然,如果東西軍都是各自為戰,很可能又是個“應仁之亂”。家康的行為不過是為了自己的野心,怎麽可能是為了天下安定呢?
而且,豐臣家盡力消除織田影響,德川盡力抹煞豐臣的影響,現在留下來的很多都是對家康很有利的資料了。照此看來,信長、秀吉的記載都更為可靠,而真實的家康自然還不及書中的記載了。
日本人把信長比作曹操,家康比做劉備,不過比劉備強。這些我認為還是比較正確。但是,其實家康更應該比作司馬懿。其欺負孤兒寡母的功力,真是與司馬氏不相上下。要論及政戰等各個方麵的才華,司馬氏三代,如何能與曹操相比呢?日本人也認同,家康與劉備最像也是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能忍,“忍”很多人已經分析過,是東方政治、文化中最可怕的地方。如果諸位也都很欣賞“忍”,那家康確實是個典範。“等你叫”,嘿嘿,“等”,我向別人敘述那幾句狂言時,這個“等”字,總是讓聽者反應強烈,印象深刻啊。
織田信長,是天下布武的霸主,君臨天下的王霸之氣無人能及(日本曆史上)。豐臣秀吉是地地道道的天下人(也就是說是製霸日本的統製者)。德川家康,隻是開創幕府的征夷大將軍而已。

本來家康應該並沒有要殺秀賴,殺秀賴是在秀賴已經20歲元服後,正德寺見麵後的事。
因為秀賴長的一表人才,家康害怕他的幕府家業會因為秀賴是太閣遺孤的關係而不穩,才動了殺機。否則他就不會等那麽久才下手了。
至於說為何舉出前田,伊達,島津...等大名不會有挑戰家康的野心。因為利家死後,利長隻是個窩囊廢,還把母親芳春院送到江戶當人質。伊達政宗則是一個牆頭草,兩邊倒。時勢對家康有利,他當然在家康旁當隻搖尾巴的狗。而島津家因為九州征伐戰後隻被允許保留薩摩一國,實力大減。而且周圍還有豐臣家臣小西家和加藤家就近監視。長宗我部也是隻被允許保留土佐一國,旁邊有領受阿波淡路的蜂須賀家監視。毛利家兩川並不和睦,所以會有吉川廣家被家康寢返不戰。
當時關之原雖然三成拉攏的前田家,利家跟隨太閣後死去,讓文治派頓失倚靠重心。但是最後仍然連合剩下三位五大老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和上杉景勝,這已經是最好的決戰時機了。
而戰國本就是西瓜往靠大邊選,連號稱謙信公以來武勇和氣節的上杉家不也跟隨參加大阪之陣嗎?
家康當時以經垂垂老已,況且他也不相信自己兒子秀忠的統率能力能打下大阪城,而德川家也經過十多年沒戰鬥,四天王都死去,幕府軍力要拔除豐臣家拖愈久愈不可能,所以才會急著在死前消滅豐臣家。
豐臣家就是由澱君和大野治長掌控才會認不清楚現實,被騙拆大阪外城防禦工事,整個大阪成就是裸城了,根本贏的勝算很低才執意開戰。就算開戰,自己也要想辦法找溜的後路,結果也沒做,才會被家康欺淩。
家康就是反映這個日本戰國時沒有信義,可以下克上的事實。隻是他做的更無恥,殺秀賴和澱君外,連秀賴七歲幼子國鬆,名義上是自己兒子秀忠的外孫,都不放過。有必要像對石田三成一樣把這麽無辜的小孩拉到京都六條和原斬首嗎?所以我非常討厭德川家康這個無恥之徒。為了自己可殺自己妻兒,性格比禽獸還不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