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宋 西夏 戰爭

(2007-07-02 19:34:05) 下一個

北宋 西夏 戰爭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屬黨項政權首領李元昊脫宋自立,自稱皇帝,去宋封號,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建國號“大夏”,史稱“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寫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們承認這一事實。可是宋朝大多數官員主張立刻出兵討伐西夏,興師問罪。於是宋仁宗於當年六月下詔削去元昊官爵,並懸賞捉拿。從此,長達三年之久的宋夏戰爭全麵爆發。
  
  三川口之戰
  
  北宋寶元二年(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元昊進攻宋朝。元昊一麵率軍佯攻北宋的金明寨(今陝西安塞南部),一麵送信給宋朝延州(今陝西延安)知州範雍,表示願意與宋和談,製造假象,以麻痹範雍。範雍卻信以為真,立即上書朝廷,對延州防禦也鬆懈了。
  
  同年七月,元昊派大軍包圍了延州。宋朝大將劉平、石元孫奉命增援。當他們到了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時,遭到西夏軍隊偷襲,遇到西夏軍隊重重包圍。劉、石二人率軍與夏軍苦戰,西夏軍隊損失十分慘重。但是因為寡不敵眾,隻好退守三川口附近的山坡。西夏又增援了大量軍隊。元昊多次寫信勸降劉平,但劉平寧死不屈。
  
  最後,西夏軍隊猛攻宋軍駐守的山坡。由於宋軍人數太少,劉平、石元孫被俘。後來由於宋將許德懷偷襲元昊得手,西夏軍隊才被迫撤離宋朝境內,延州之圍才得以緩解。
  
  三川口之戰中,雖然宋朝成功抵禦西夏軍隊的入侵,但是損失太多,而且宋朝甘陝青寧邊境的防禦也處於被動地位。
  
  


好水川之戰
    中國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四年(宋康定二年,1041),西夏軍在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至西吉兩縣間)地區,設伏擊敗宋軍的作戰。
    延州之戰後,西夏軍對宋西北邊地的進擾愈加頻繁。康定二年正月,宋廷為遏製夏軍,采納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韓琦的建議,擬發涇原、鄜延兩路兵反擊。因同任副使範仲淹持異議,仁宗命諸臣再議。夏景宗元昊乘宋進兵未決,再度攻宋。
    天授禮法延祚四年二月,元昊率兵10萬從折薑(今寧夏同心縣預旺東)進發,經天都寨(今寧夏海原),沿瓦亭川(今葫蘆河)南下,直抵好水川地區。元昊為發揮騎兵優勢,采用設伏圍殲的戰法,將主力埋伏於好水川口,遣一部兵力至懷遠城(今寧夏西吉縣偏城)一帶誘宋軍入伏。
    韓琦聞夏軍來攻,命環慶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兵數萬,自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經懷遠城、得勝寨(今西吉縣將台北),抵羊牧隆城(今西吉縣興隆鎮西北),出夏軍之後,伺機破敵。如不利於戰,則據險設伏,待夏軍回師時截擊。夏軍逼懷遠城,任福與涇原駐泊都監桑懌率輕騎數千先發,鈐轄朱觀、都監武英等後繼。二月十三,進至捺龍川(今西吉縣偏城東北),聞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等正與夏軍戰於張義堡(今固原縣張易)南,遂轉道南進,急趨交戰處。夏軍佯敗,誘宋軍追擊。任福、桑懌脫離輜重,輕裝尾隨。黃昏,屯好水川。朱觀、武英部屯籠洛川(今隆德西北什字路河)。相約次日會兵川口,合擊夏軍。十四日,任福、桑懌引軍循川西行,至羊牧隆城東五裏處,發現道旁放置數個銀泥盒,將盒打開,百餘隻帶哨家鴿飛出,恰為夏軍發出合擊信號。宋軍陣未成列,即遭夏騎衝擊。激戰多時,宋軍混亂,企圖據險抵抗。夏軍陣中忽樹兩丈餘大旗,揮左左伏起,揮右右伏起,居高臨下,左右夾擊,宋軍死傷甚眾,任福、桑懌等戰死。是日,朱觀、武英部進至姚家川(什字路河口),亦陷入夏軍重圍中。行營都監王珪率4500人自羊牧隆城來援,被夏軍擊敗。武英、王珪等戰死,唯朱觀率千餘人還。夏軍獲勝後,聞宋環慶、秦鳳路派兵來援,遂回師。
    此戰,元昊運籌周密,預先設伏,誘宋軍就範,發揮騎兵優勢,突然襲擊,一舉獲勝,是一次成功的伏擊戰
  


定川之戰
  
  範仲淹等人被貶謫以後,西夏又開始商議攻宋大計。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李元昊謀臣張元向景宗皇帝獻計。張元認為,宋朝的精兵良將全部都聚集在宋夏邊境地區,而宋朝關中地區的軍事力量卻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軍牽製宋朝邊境地區的軍隊,使宋朝無暇估計關中地區,然後即可派一支勁旅乘機直搗關中平原,攻占長安(今陝西西安)。元昊采納了張元的建議,派遣10萬大軍兵分兩路大規模進攻宋朝。一路從劉燔堡(今寧夏隆德)出擊,一路從彭陽城(今寧夏固原東南部)出發向渭州發動攻擊。宋將王沿聞知急忙派葛懷敏等人率軍增援劉燔堡,宋軍在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部)陷入西夏軍隊的重圍,宋軍大敗,葛懷敏等15員將領戰死,宋軍九千餘人近全軍覆滅。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士兵全軍覆滅。西夏景宗李元昊直搗關中的美夢就此破滅。
  
  宋夏慶曆和議
  
  北宋與西夏之間發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規模戰役,都以宋軍失敗而告終。雖宋在屢敗之餘揚言要重整決戰,但實際上想與西夏握手言和。西夏雖屢勝,但所掠奪所獲卻抵償不住戰爭中的消耗,與先前依照和約及通過宋夏民間貿易所的的物資相比,實在是得不償失。此外,由於西夏景宗元昊好大喜功,四處征戰,國庫空空如也、民間貿易中斷後,西夏貨幣上漲,百姓十分困苦,四處怨聲載道以及西夏與遼國出現矛盾等各種主觀原因,使西夏不得不與宋和談,因此,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五年(1042年)六月,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貴前往宋朝京城東京議和,宋仁宗表示願意接受西夏議和建議,並將談判的全權交給太師龐籍。雙方自第二年開始進行正式談判。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西夏達成協議。和約規定:西夏向宋稱臣,元昊接受宋的封號;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從此以後,如雙方邊境的人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宋夏戰爭中西夏所占領的宋朝領土以及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地全部歸屬宋朝,雙方可在本國領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每年還要在各種節日賜給西夏銀2.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宋仁宗同意了元昊所提出的要求,於是宋夏正式達成和議,史稱“慶曆和議”。這次平等和議換得了宋夏將近半個世紀的和平。
  
  後來到了宋神宗、宋哲宗統治時期,宋夏之間又爆發戰爭。但是總的來說,慶曆和議對維護宋夏之間的和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川口之戰
  
  
  三川口之戰又稱延州之戰,北宋與西夏之間的一次重大戰役。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景宗統十萬大軍攻宋延州(今陝西延安)。夏軍先佯攻保安軍(今陝西誌丹),引延州軍出援保安軍,趁機攻占延州北麵的金明寨,進圍延州。宋延州知州範雍四處調兵,援救州城。宋將劉平、石元孫等領兵萬餘人,忙還救延州。夏軍伏兵於三川口(今陝西安塞東),將宋援軍包圍。夏軍四麵合擊,宋軍全線崩潰。夏軍俘獲劉平、石元孫等多名宋將,大獲全勝,乘勢圍攻延州。夏軍連攻延州七日,恰逢天降大雪,景宗隻好撤軍解圍。回師途中又連克塞門、安遠兩寨,攻掠涇原路,於三川寨(今寧夏固原縣城西北)等地,斬殺宋將楊保吉等。此戰為西夏的生存與發展奠定了軍事基礎。
  


永樂城之戰
  
   北宋元豐五年(西夏大安八年,1082年),在宋與西夏的戰爭中,西夏軍進攻宋西北要地永樂城(今陝西米脂西北馬湖峪)的作戰。
  
   是年五月中旬,宋鄜延路經略安撫副使種諤建策神宗,經營橫山(今陝西橫山東南之橫山),控扼險隘,進據盛產糧,馬、鹽、鐵的橫山戰略要地。再沿銀、宥、夏,鹽(今陝西定邊)、會(今甘肅靖遠)、蘭(今屬甘肅)等州一線,增修城堡,築壘推進,困逼興(今寧夏銀川)、靈(今寧夏靈武西南),迫使西夏就範。旋經略安撫使、知延州沈括亦請建烏古延城(今靖邊西),以圍橫山。二十四日,宋神宗命給事中徐禧、內侍押班李舜舉前往邊防視察,審定築壘推進方略。徐禧不諳軍事,以為沿線築城,耗費巨萬,且銀州等地不如永樂形勢險要,拒納種諤建議,決計於銀、夏、宥三州交界地永樂川(今陝西米脂西北)依山建六寨六堡,作為控製銀、夏、宥三州的樞紐。種諤以為此地無水泉,若失水寨,斷絕水源,必陷絕境,力主於有險可守,有水可用,供給便利之銀、夏、宥州逐次修建舊城,穩步逼進,並上書神宗。徐禧再次拒絕,怒斥種諤,令其留守延州(今陝西延安)。七月初九,徐禧興築永樂城建議為宋廷所納。八月,與李舜舉、沈括率鄜延副都部署曲珍、鈐轄高永能等10餘將、4萬步騎和近20萬民夫赴永樂川築城。永樂背附橫山,前接宥州,係西夏必爭之地。時西夏統軍葉悖麻率號稱30萬兵屯涇原路北,圖謀宋軍出界截擊,後聞宋築永樂城,移師鄜延境北。徐禧得知,不以為然,揚言“彼若即來,是吾立功取富貴之秋也” (《宋史》334卷“徐禧傳”)。九月初六,永樂城建成,賜名銀川寨。次日,徐禧、李舜舉還米脂,留曲珍率萬人堅守。旋葉悖麻遣1000餘騎至無定河(在今陝西東北米脂、綏德地區),偵探宋軍動向。曲珍遣使告之。徐禧親率2.5萬兵急趨永樂,留沈括守米脂。夏騎見宋援軍至,不戰而退。徐禧以為夏軍怯戰,放鬆戒備。部將高永亨料夏軍必將大至,提出城小兵寡,又無水泉,難以堅守,力主撤退,待機破敵。徐禧斥其怯戰,以動搖軍心罪解延州下獄。初九,夏30萬大軍進逼永樂城,徐禧令曲珍、高永能引兵數萬陳於城下無定河畔,自坐城樓以黃旗示進退。夏軍前鋒進抵河岸,高永能建議乘其未列陣急擊,挫其銳氣,徐禧不允,並以宋襄公“王者之師,不鼓不成列”自詡。夏軍進逼城下,曲珍見將士皆有懼色,知戰必敗,請徐禧收兵入城,又遭斥責。繼而夏鐵騎(俗稱鐵鷂子,即重甲騎兵)渡河,曲珍請乘其半渡而擊,以折其前鋒,再遭拒絕。繼夏軍俱至,宋軍選銳卒出擊,寡不敵眾,大敗而還。士卒爭相入城,自相踐踏,後陣大亂。夏軍乘勢猛擊,擊殺寇偉、李思古、高世才等10餘名將校和800餘士卒。宋軍潰退城中,因崖陡路狹,騎兵棄馬緣崖而上,喪馬8000餘匹。尋夏軍圍城數重,遊騎直抵米脂城下。十七日,宋詔涇原經略安撫製置使李憲、河東經略司及麟府軍馬司入援。李憲等途中遭夏軍截擊,不得前進。沈括率兵至無定川,亦被阻隔,退保綏德(今屬陝西)。種諤怨憤徐禧,坐視不救,永樂陷入絕境。曲珍度孤城難守,請乘士氣未竭,出城突圍。徐禧以險地不可失拒絕,下令固守。繼夏軍攻占水寨,絕永樂水源。城中掘數井皆不及泉。宋軍奮戰數日,力竭難支,渴死大半。曲珍依詔遣部將呂整、景思義赴夏營求和,夏軍扣留景思義不遣。二個二日,天降大雨,新築土城多處坍塌,夏軍乘機急攻,蜂擁而入,城遂陷。高永能、蕃部指揮馬貴等戰死,徐禧、李舜舉、轉運使李稷等死於亂軍之中,將校被殺200餘,喪師1.23萬,惟曲珍、王湛、李浦、呂整等四將幸免。夏軍破永樂後,進圍米脂,耀兵3日而還。
  
   點評:此戰,由於徐禧不諳軍事,剛愎自用,屢拒部將正確建議,一意孤行,在選用地形、判斷敵情和指揮上一錯再錯,每每貽誤戰機,致使宋軍慘敗。
  

靈州之戰
  
   北宋元豐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在宋與西夏的戰爭中,宋發30萬大軍,五路出師,大舉進攻西夏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等地區的作戰。
  
   元豐三年春,夏惠宗秉常下令,廢止蕃儀,複行漢禮,遭到梁太後、國相梁乙埋等人的反對。四年三月,秉常采納漢族將領李清的建議,欲將黃河南之地歸宋,劃疆而治,再次遭到梁乙埋等人的反對。尋梁乙埋發動政變,殺李清,囚秉常。諸酋領擁兵自重,國內大亂。五月,西夏統軍禹藏花麻因與梁乙埋固有嫌隙,致書宋熙河路經略司,請宋發兵攻夏,自率全族內應。六月,環慶經略使俞充、鄙延經略副使種諤相繼上書神宗,建議乘西夏內亂,大舉攻夏。神宗納俞充等人建議,決計發兵,下詔諸路備戰,擬以宦臣、熙河路經略安撫使李憲為帥。知樞密院孫固以為“舉兵場,解禍難”(《長編》313卷),以宦臣為帥,難以統製,請慎重出兵,神宗不允。七月,宋廷調集30萬大軍於邊地,命簽書經略司事王中正率軍6萬、民夫6萬出麟州(今陝西神木北)西進;鄜延經略安撫副使種諤率鄜延和畿內兵9.3萬出綏德(今屬陝西)北上;環慶路經略使高遵裕率蕃、漢步騎8.7萬、民夫9.5萬出環州(今甘肅環縣);涇原副都部署劉昌祚率兵5萬出涇原路,受高遵裕節製,與環慶路軍合勢北進;李憲率熙河、秦鳳兵出熙河(今甘肅臨洮)東進。另詔吐蕃首領董氈引兵3萬側擊涼州(今甘肅武威),牽製西夏右廂軍。諸軍分道並進,擬以涇原、環慶兵會師靈州,待克城後,直搗興州(今寧夏銀川);鄜延和河東軍會師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合攻懷州(今寧夏銀川東南),進逼興州,企圖一舉滅夏。
  
  
西夏梁太後聞宋大軍來攻,召朝臣問計,一老將建議,堅壁清野,縱其深入,集精兵於興、靈、夏州,扼守要地,遣輕騎抄絕其糧道,待其糧草不濟,不攻自困。梁太後納其策,集12監軍司10萬精兵駐守興、靈要地。七月二十二日,種諤率軍先發,進圍米脂寨(今陝西米脂),宋廷以其輕出,命還師延州(今陝西延安),受王中正節製。八月二十三日,李憲總領7軍進抵西市新城(今甘肅蘭州東南),夏將禹藏花麻佯敗西走,訛勃哆等率萬人以城降。繼熙河軍再敗夏軍於女遮穀(今甘肅蘭州東),進圍蘭州。九月初二,李憲克蘭州。附宋首領巴令謁引三族兵破撒逋宗城。二十三日,王中正、高遵裕、種諤率軍分路進發。王中正行約數裏,至向草平,即奏已入夏界,屯留9日不進,遣士卒往返取糧於麟州。二十五日,鄜延兵圍米脂,梁乙埋遣大將梁永能率8萬兵赴援,宋先鋒將高永能令其弟高永亨選精騎張左、右翼奮擊,大敗夏軍。二十八日,種諤再敗夏軍於無定河(在今陝西東北部米脂、綏德地區),擊殺8000餘。神宗以種諤功先諸路,不再受王中正節製。十月初四,夏米脂守將令介訛遇以城降。鄜延兵進軍石州(今陝西橫山北),夏軍棄城走。初七,熙河兵複敗夏軍於女遮穀。十二日,涇原兵抵磨臍隘(今寧夏同心境),夏軍3萬據險阻擊,劉昌祚分兵奪隘,以重賞激勵將士奮擊,大敗夏軍,俘其統軍侄吃多理等22人,擊殺大小首領300餘,士卒2400餘,隨後長驅疾進。十五日,鄜延兵進逼夏州,夏將索九思以城降,繼進克銀州(今陝西橫山東)。十七日,環慶兵逼清遠軍(今甘肅隴縣西),夏將嵬名訛兀舉城降。高遵裕乘勝率軍挺進,連克運糧城(今寧夏同心東北)和韋州(今同心東北)。旋鄜延鈐轄曲珍敗夏軍於安定堡(今陝西子長西北)。河東兵自夏州進逼宥州(今陝西靖東)。熙河兵敗夏軍於屈吳山(今寧夏海原東南),進克會州(今甘肅靖遠)。二十七日,鄜延鈐轄曲珍敗夏軍於蒲桃山。涇原兵抵賞移口(今寧夏同心北),諸將欲取捷徑出黛黛嶺趨靈州。因糧草將盡,劉昌祚得知鳴沙川(今寧夏青銅峽南)有夏禦倉,遂率軍前往,獲窖藏米百萬,重載直抵靈州。時城門未閉,宋先鋒軍乘機急攻,擊殺夏軍450人,幾乎奪門而入。高遵裕聞涇原兵先抵靈州,恐劉昌祚獨成大功,命圍城待援,不得攻城。十一月初一,環慶兵至南平州(今寧夏吳忠東南),遭夏軍阻擊,劉昌祚率數千兵赴援,未至,夏軍已退。初五,鄜延兵敗夏軍於黑水,擊殺1700餘人。次日,涇原、環慶兵合攻靈州,因夏軍已作好固守準備,高遵裕與劉昌祚不協,又缺乏攻具,攻城受阻。既而熙河兵敗夏軍於羅逋川,鄜延兵克石堡城。是月中旬,西夏連續遣輕騎襲掠宋軍糧運,潛師鳴沙川,三敗涇原總兵侍禁魯福、彭孫所率護糧軍,盡奪其解運糧餉。尋鄜延兵至鹽州(今陝西定邊),因糧草不濟,人馬乏食,軍大潰,僅3萬人還。王中正引軍抵奈王井(今陝西定邊東),亦因糧盡退歸,軍士死亡2萬。十九日,夏軍決黃河七級渠水淹灌涇原、環慶兵營壘,宋軍凍溺而死者甚眾。宋廷鑒於形勢危急,下令班師。高遵裕等僅率1.3萬兵走免。回師途中,又於葫蘆河(在今寧夏、甘肅邊境)遭夏軍襲擊,涇原兵潰走。李憲率軍進抵天都山(今寧夏海原東),聞諸軍潰退,乃引軍還。
  
   點評:此戰,由於宋主將乏謀,不諳軍事,五路大軍不相統製,各自為戰,缺乏統一指揮。加之長途征戰,糧道被斷,招致慘敗。西夏料敵用兵,采取了縱敵深入,待其師老兵疲而擊的正確方略,決戰致勝。

無論橫看.豎看.我大宋也比龜唐有骨氣的多.富你龜唐有我大宋富嗎?強..你龜唐也隻是前邊強了一下.有那個朝代有你龜唐,那麽丟人.首都都給人占了N次.和清比那是對清的侮辱..後麵沒我大宋強吧??買國求容的是也隻有你龜唐第一個敢做的出..總而言之.一句話.龜唐上到下..除了意淫也就隻會意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