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漢武帝是純粹的敗家子

(2007-07-10 19:38:20) 下一個

漢武帝是純粹的敗家子

誰對儒家貢獻大?孔子還是董仲書,還是漢武帝?

 “孔子原本是好的,就是讓董仲書等人給搞壞了”


  可是,沒有後者,前者能成為聖人嗎?
  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
  最主要是因為漢武帝和董仲書需要這麽一個聖人
  沒有孔子,一樣能立別人,他們不需要孔子,他們隻需要一個聖人
  其實大家平時所談的孔子,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一個儒家的代言人,一個象征,而決非孔老夫子本人
  如果單就人對與儒家的貢獻講,董仲書大於孔子
  沒有孔子,儒家還有別人成聖
  沒有漢武帝和董仲書,儒家如何成聖呢?

許多人講漢武帝是一位有所作為的皇帝,可我認為:他是一個純粹的敗家子.
  
判定的標準.判定一個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績.尤其是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第一,要看他在位時,國內的民生狀況;第二,要看這個國家的對外關係.這兩條標準,放在今天也是可以的.
  
可是,他在位不到七十年間,竟然花光了自高祖,呂後,文帝,景帝以來的國庫儲備.大部分是用作進攻匈奴的軍費.以至於流民問題嚴重,甚至給武帝之後的昭帝,宣帝留下了可怕的後遺症.到了武帝晚年,發生於秦朝末年的"人吃人"慘劇再度上演.一個國家的百姓連溫飽都無法保障,卻還要為了滿足漢武帝"好大喜功"的一己私欲去進攻匈奴.
  
結果,正如老子所說的"大兵之後,必有凶年."
  
那麽,匈奴該不該打?武帝即位初年,由竇太後掌權,<史記>描述當時的漢匈關係是,雙方的商人"往來於長城下"的和睦景象.可是,竇太後去世的第二年,漢武帝就命令漢軍在馬邑伏擊匈奴,史稱"馬邑之變".此舉立刻使雙方關係惡化.隨即爆發了漢匈幾十年的戰爭.戰爭是把匈奴趕到了漠北,可換來的是民生凋敝.匈奴並未死心,武帝晚年時,仍有匈奴犯境,武帝終其一生都幻想匈奴稱臣,可惜化為泡影.

1,後燕王盧綰複後,率其黨且萬人降匈奴,往來苦上穀以東,終高祖世。
2,至孝文即位,複修和親。其三年夏,匈奴右賢王入居河南地為寇.
  ----今右賢王離其國,將眾居河南地,非常故。往來入塞,捕殺吏卒,驅侵上郡保塞蠻夷,令不得居其故。----其發邊吏車騎八萬詣高奴,遣丞相灌嬰將擊右賢王。
3,孝文十四年,匈奴單於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騎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十萬騎,軍長安旁以備胡寇。----匈奴日以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甚眾,雲中、遼東最甚,郡萬餘人。漢甚患之,乃使使遺匈奴書,單於亦使當戶報謝,複言和親事。
4,軍臣單於立歲餘,匈奴複絕和親,大入上郡、雲中各三萬騎,所殺略甚眾。於是漢使三將軍軍屯北地,代屯句注,趙屯飛狐口,緣邊亦各堅守以備胡寇。-----胡騎入代句注邊,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漢兵至邊,匈奴亦遠塞,漢兵亦罷。
5,後歲餘,文帝崩,景帝立,而趙王遂乃陰使於匈奴。吳、楚反,欲與趙合謀入邊。漢圍破趙,匈奴亦止。

 

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財用益匱。
   元封四年中,關東流民二百萬口,無名數者四十萬,公卿議欲請徙流民於邊以適之。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
   汲黯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嚴安就指出對外用兵是出於“多欲”,他說“行無窮之欲,甘心快意,結怨於匈奴”
   天子(武帝)問治亂之事,申公時已八十餘,老,對曰:“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申公對,默然。
   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其後漢方南誅兩越,不擊匈奴,匈奴亦不侵入邊。
   即使匈奴遠徙,漢擴大了疆土,兩家互不侵擾,武帝仍然不滿足,他一定要讓匈奴稱臣。
  是時天子巡邊,至朔方,勒兵十八萬騎以見武節,而使郭吉風告單於。…單於見吉,吉曰:“南越王頭已懸於漢北闕。今單於即能前與漢戰,天子自將兵待邊;單於即不能,即南麵而臣於漢。何徒遠走,亡匿於幕北寒苦無水草之地,毋為也。”

打完後,仍然是兩家和親,與文景時有何不同? 打和不打,結果都是和親,打,有那個必要嗎? 武帝真是多事.武帝對匈作戰後不久,又和親  與文景時不同嗎?漢對匈奴作戰的最大收獲是什麽? 如果漢對匈作戰有理由,那麽進攻南越是為何?

 武帝後不久的元帝,便與匈奴和親.又回複到漢初的政策.又回複到漢初的政策.僅到了孫子,就又要和親了.武帝的戰爭也沒有發揮多久的作用啊?漢初不=武帝.打能維持多久的麵子? 對匈奴作戰的最大收獲是滿足了武帝好大喜功的虛榮心.高祖時沒有武帝強大,為何那時沒有流民問題?武帝之前有流民嗎?沒有  偏偏武帝時有?而且還一直延續到昭,元.宣?

文景時,隻要匈奴犯境,立馬出兵反擊,但隻要打退就行.決不戀戰,以免損耗國力.正如《老子》中說的:“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換來的是短暫且流於表麵的國家榮顯,實際上卻是長期的民生凋敝。《老子》說:“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
   評價人物,要從相對長時間來看.

一方麵,搞垮了民生,一方麵,也換不來匈奴俯首稱臣.從這個結果來看,遠不如不打得好.
  
最後,武帝花了老子的錢,把國家弄得破敗不堪,武帝下了<罪己詔>,承認了自己的政治錯誤.奇怪的是:連武帝自己都認錯了,現.當代的史學家們卻還要說:"漢武帝是一位有作為的皇帝." 

.<老子>說:"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不懂道家思想,便沒資格談漢代的曆史.任何曆史行為都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史記.武帝本紀(孝武本紀)>和<史記.公孫弘列傳>.<史記.秦始皇本紀>以及<史記.李斯列傳>.

誰知北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想想那些戰死在疆場的士兵,看看他們的妻子還做著丈夫勝利歸來的夢,武帝是否還要將這場無謂的戰爭進行到底呢? 估計他還是不會,武帝能將年僅十八歲的鉤弋夫人(漢昭帝之母)賜死,漢武對待親生兒子劉據(戾太子)的手段也夠狠。難道會對那些士兵有憐惜之情嗎?

   打一戰,就是讓匈奴換換口氣,未免得不償失. 一個流民問題就讓昭帝,宣帝,元帝夠嗆,哪裏管得上匈奴的口氣變了? 文景時,國家有因為匈奴大傷元氣嗎?,隻看見武帝身後,國力衰弱.出4萬兵,死1萬7,隻抓住和殺死了700人!證明得不償失,雙方兩敗俱傷,誰也沒占到便宜.

 1,凶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邊,不可勝數。然匈奴貪,尚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通關市不絕以中之。
  2,其冬,匈奴數千人盜邊,漁陽尤甚。漢使將軍韓安國屯漁陽備胡。其明年秋,匈奴二萬騎入漢,殺遼西太守,略二千餘人。又敗漁陽太守軍千餘人,圍將軍安國。安國時千餘騎亦且盡,會燕救之,至,匈奴乃去,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
  3,伊稚斜單於既立,其夏,匈奴數萬騎入代郡,殺太守共友,略千餘人。秋,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其明年,又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萬騎,殺略數千人。匈奴右賢王怨漢奪之河南地而築朔方,數寇盜邊,及入河南,侵擾朔方,殺略吏民甚眾。
  4,其明年,胡數萬騎入上穀,殺數百人。
  5,是時,匈奴亦來入代郡、雁門,殺略數百人。
  6,明年春,匈奴入右北平、定襄各數萬騎,殺略千餘人。
  7,是時,天子巡邊,親至朔方,勒兵十八萬騎以見武節,而使郭吉風告單於。既至匈奴,匈奴主客問所使,郭吉卑體好言曰:“吾見單於而口言。”單於見吉,吉曰:“南越王頭已懸於漢北闕下。今單於即能前與漢戰,天子自將兵待邊;即不能,亟南麵而臣子漢。何但遠走,亡匿於幕北寒苦無水草之地為?”語卒,單於大怒,立斬主客見者,而留郭吉不歸,遷辱之北海上。而單於終不肯為寇於漢邊,休養士馬,習射獵,數使使好辭甘言求和親。
  8,匈奴俗,見漢使非中貴人,其儒生,以為欲說,折其辭辯;少年,以為欲刺,折其氣。每漢兵入匈奴,匈奴輒報償。漢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漢使,必得當乃止。
  9,匈奴數使奇兵侵犯漢邊,漢乃拜郭昌為拔胡將軍,乃E4B7野侯屯朔方以東,備胡
  10,單於怒而悉留漢使。漢使留匈奴者前後十餘輩,
  11,明年,單於欲自攻受降城,未到,病死。
  12,其秋,匈奴大人雲中、定襄、五原、朔方,殺略數千人,敗數二千石而去,行壞光祿所築亭障。又使右賢王入酒泉、張掖,略數千人。會任文擊救,盡複失其所得而去。聞貳師將軍破大宛,斬其王還,單於欲遮之,不敢,其冬病死。
  13,單於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穀、五原,殺略吏民。其年,匈奴複入五原、酒泉,殺兩部都尉。

匈奴的口氣:  
  單於遣使遺漢書雲:“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今欲與漢闓大關,取漢女為妻,歲給遺我酒萬石,稷米五千斛,雜繒萬匹,它如故約,則邊不相盜矣。”

 

別以為打匈奴那麽容易!
  
  1,馬邑軍後五歲之秋,漢使四將各萬騎擊胡關市下。將軍衛青出上穀,至龍城,得胡首虜七百人。公孫賀出雲中,無所得。公孫敖出代郡,為胡所敗七千。李廣出雁門,為胡所敗,匈奴生得廣,廣道亡歸。漢囚敖、廣,敖、廣贖為庶人。
  ------------------------------------------------
  出4萬兵,死1萬7,隻抓住和殺死了700人!
  
  2,遣故太仆公孫賀將萬五千騎出九原二千餘裏,至浮苴井,從票侯趙破奴萬餘騎出令居數千裏,至匈奴河水,皆不見匈奴一人而還。
  ------------------------------------------------
  2萬5千人,出塞幾千裏,居然不見一人!

 

酒萬石,稷米五千斛,雜繒萬匹,它如故約
  對比,關東流民二百萬口,無名數者四十萬
  哪個更嚴重?

 

好象文景都不幹事一樣.
  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於十四萬騎入朝冉阝、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車騎往擊胡。單於留塞內月餘乃去,漢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

當時關內和黃河下遊的幾個郡的人口

  京兆尹,元始二年,戶十九萬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
  左馮翊,戶二十三萬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
  右扶風,戶二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萬六千七十。
  
  弘農郡,武帝元鼎四年置。莽曰右隊。戶十一萬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萬五千九百五十四。
  河東郡,秦置。莽曰兆陽。有根倉、濕倉。戶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二。
  太原郡,秦置。有鹽官,在晉陽。屬並州。戶十六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萬四百八十八。有家馬官。
  上黨郡,秦置,屬並州。有上黨關、壺口關、石研關,天井關。戶七萬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六。
  河內郡,高帝元年為殷國,二年更名。莽曰後隊,屬司隸。戶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萬七千九十七。
  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陽戶五萬二千八百三十九。莽曰保忠信鄉,屬司隸也。戶二十七萬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萬二百七十九。
  潁川郡,秦置。高帝五年為韓國,六年複故。莽曰左隊。陽翟有工官。屬豫州。戶四十三萬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萬九百七十三。
  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屬冀州。戶二十一萬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萬九千六百五十五。
  巨鹿郡,秦置。屬冀州。戶十五萬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七。縣二十
  常山郡,高帝置。莽曰井關。屬冀州。戶十四萬一千七百四十一,口六十七萬七千九百五十六。
  清河郡,高帝置。莽曰平河。屬冀州。戶二十萬一千七百七十四,口八十七萬五千四百二十二。

最後一句,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是說:"假如武帝不改變文、景之恭儉作風,即使是<詩>.<書>中所稱道的,對他又有什麽誇大呢?"
誰都知道武帝不恭儉:渾邪率數萬之眾來降,虛府庫賞賜,發良民侍養,譬若奉驕子。

<老子>最大的目的就是為解決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點出其動機.<老子>是一部典型的哲學書,政治,當然需要治國的哲學來指導.所以說,武帝不懂老子.

有誰敢說完全讀懂老子了,要讀懂,至少還必讀<莊子>,<列子>,<淮南子>,<呂氏春秋>,<無能子>,<晉書>,<世說新語>,還要讀禪宗的書,<壇經>,<金剛經>,<維摩詰經>,

  戰國盛行三種學說,法家,縱橫家和兵家,又以法家為盛.可是,法家學說隻不過是叢老子那裏偷的皮毛,就指導秦國統一天下了. 為何史記把老莊申韓合為一轉?就因為二者思想的相似性.看<韓非子>講"君無為而臣有為",全抄老子的.

 

武帝則是戰爭為主,和輔助,正是符合老子之道。道家最注重的是先變化而變化.
  
   如果武帝好道,就不會打了,可惜五帝好儒!
  及竇太後崩,武安侯田蚡為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
   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
   積極進取,主動進攻,抓住時機,恰好是儒家的表現.
   老子講順其自然,並不是先變化而變化.要不,老子為何將"不欲盈"?可見,守柔很重要.
   五帝之前,"終孝景之世,無大寇侵關."沒有必須打的形式出現,而五帝卻要主動進攻匈奴,違背形勢,不順其自然,又犯了道家"不得已而用兵的大忌

 

 匈奴來犯,肯定要打.可是要有個限度,沒必要陪上老本.
   不能擊垮外敵又搞跨國內,你可以說,國力遲早會恢複,那匈奴的國力就停滯了嗎?把匈奴養肥又怎樣,漢朝一樣在積蓄實力.
   不要想通過一場大戰舊能使匈奴這個民族滅亡!

發展的看問題把,匈奴強大,漢朝就園地踏步嗎?他們想要吞食中原,我們難道會示弱嗎?要來打中原,當然奉陪,隻是我們不想耗費國力罷了,吃虧的是百姓.
   文靜不是害怕打匈奴,而是怕傷民!"民為邦本,本固而邦寧."傷民就是傷國,明智的君主肯定會權衡得失的.
   五帝晚年,國力衰弱,試想一下,要是這時,南越,朝鮮,烏孫勾結起來進犯怎麽辦?再加上諸侯王內亂,內外夾擊漢朝,這遠比匈奴可怕!

先變化而變化絕對是有條件的,老子說順其自然,具體到曆史事件中,就要看準形勢發展方向而變化,可是五帝初年並沒有呈現必然要打的形勢,而五帝卻一味進攻,不能說他順應了形式,他這種變化並非順勢而變.<逍遙遊>開頭那幾段,有關小大之辯的那段.

唐太宗在位時間很長嗎?五帝好象比他長,可是我聽說過"貞觀之治",不知道有"漢武之治",對了,有"文景之治". 明君是需要時間,但決非唯一條件.

 

吏治當然重要,為什麽漢景時,酷吏隻有郅都、寧成,而到了武帝時,酷吏眾多,有:張湯、義縱、趙禹、王溫舒、楊仆、杜周等;
  至周為廷尉,詔獄亦益多矣。二千石係者新故相因,不減百餘人。郡吏大府舉之廷尉,一歲至千餘章。章大者連逮證案數百,小者數十人;遠者數千,近者數百裏。會獄,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於是聞有逮皆亡匿。獄久者至更數赦十有餘歲而相告言,大抵盡詆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詔獄逮至六七萬人,吏所增加十萬餘人。
   五帝時酷吏眾多,恰好證明了五帝不善用人,並非明君.又從側麵說明了當時社會的混亂,需要有酷吏政治來壓製人民.
   即使漢朝不被匈奴滅,也會被五帝晚年此起彼伏的人民起義所推翻.要不是霍光改變政策,漢朝說不定亡於五帝之手.

 

漢武帝55開:
  
  他是中國第一個公開搞賣官的皇帝,為了收斂軍費!
  
  他是中國第一個搞國營經濟、國家銀行的人!
  
  他是第一個公開搞內外朝製度的人,一個國家兩個政府,就是他搞出來的玩意,讓整個帝國的上層更加的隱秘,有了一個充滿陰謀的黑暗的手在操縱著整個國家,而讓人甚至根本不知道這個某後的決策者到底是誰!
  
  他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他殺人如麻,動不動滅族,簡直是一個十足的暴君!
  
  他還重用酷吏,讓法家大行其道,打擊富豪豪強,阻礙中國重商主義的發展!
  
  他還大修陵墓,甚至將國家的財政收入的建立它的陵墓,大修宮殿,奴役人民。
  
  還什麽封禪泰山,花花腸子,虛榮到家,居然就因為沒有交上司馬遷的老爹,居然把人家氣死了.

標準放到現在還在使用.
   國內標準,百姓生活水平,就是現在的人均年收入,吃,住,行的消費比例:
   國外標準:我國的國際地位.
   二者合一顯示綜合國力.

五帝心胸並非寬廣,如果如此,司馬遷也不會受宮刑了.司馬遷也不會想把一本史記藏之名山了  他尊孔,把儒學神化,學術水平比之先秦大降特降.董仲舒將陰陽五行,法家等思想殘雜進儒學,把儒學搞得四不象.  漢代的儒家人物,唯利是圖.叔孫通,公孫弘,司馬相如,張湯,無不如此,難怪<漢書>對儒生那麽評價.

五帝晚年哪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可言.匈奴居無定所,又不會等著你來打. 再說,五帝的騎兵不要戰馬嗎?衛青,霍去病死後,就是因為漢的戰馬極度缺少,所以如強弩之末,停止了對匈奴作戰.你以為,千裏迢迢率領大軍去匈奴大戰,給養能跟的上嗎?漢軍不習大漠作戰,這些都是限製條件. 一下打跨匈奴,曆史證明行不通.直到李廣利又開始打匈奴,匈奴已經恢複過來了.

漢武為漢種族大大拓展了生存空間,就這一點足可以抵消其他任何瑕疵?  不斷擴大生存空間.最後必然變成隻剩漢族,天下無敵.動物因沒有天敵而退化,卻少生存競爭對手的漢民族隻會退化而走向死亡的. 正因為我們周圍有強勁的對手,(現在有日本),漢民族才會在競爭中進化. 單一化就意味著死亡

用事實說明,既然漢經濟勢力比匈強,為何中間因戰馬缺少叫停,為何要對百姓征稅湊軍費?去看看史記把.匈奴居無定所是他們的遊牧民族習性決定的,不要搞不請常識.長城那麽起作用,,金,遼,元怎麽進來的? 元朝的生存空間不小吧?到歐洲去了,為何那麽快完蛋?不就因為中央機構控製不了,沒那麽大能力嗎?一個有生存力的民族不會因人口少,生存空間小就滅亡,猶太人就是明證.猶太人是少,但卻控製了美國60%的經濟命脈,一個民族強大不是靠人口數量,也不是靠地域遼闊,而是整個民族的生存能力.歐洲都是地圖上的小國,卻是經濟上的大國.

班固<漢書>:
    
    讚曰: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嵇古禮文之事,猶多闋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峙谘海內,舉其俊貌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曆定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檀,禮百坤,紹後周,號令文章,然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嗣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又是個沒讀懂的!
   最後一句,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你沒讀懂吧?是說:"假如武帝不改變文、景之恭儉作風,即使是<詩>.<書>中所稱道的,對他又有什麽誇大呢?"
誰都知道武帝不恭儉:渾邪率數萬之眾來降,虛府庫賞賜,發良民侍養,譬若奉驕子。這恰好是班固對五帝的惋惜之詞,說他耗費民力,不象文靜那樣恭儉.

 

要綜合地看問題.以史論史固然不錯,但曆史書不僅僅是我們了解,評價曆史的唯一工具.
   傳統史書偏重講史實,對思想文化領域,經濟領域,法律領域等,都隻是講概況,隻見概貌,不見細節.理個曆史線索是可以,但要看清真相,還必須讀其他方麵的專著.
   打個比方,研究漢初的無為而治,就不可單看史書,還須靠讀老.莊,淮南子,新語,新書等思想類的書,甚至可以讀文人的文集.這樣,才可了解無為而治的原因和具體內容.形成立體印象,單看史書,對曆史的了解隻能是平麵結構.
   好比,董仲舒,不看<春秋繁露>,僅看<天人三策>,你能了解他的學說怎樣說服漢武帝並為之服務的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