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上被惡搞的秦始皇帝

(2007-06-05 11:17:05) 下一個
史上被惡搞的秦始皇帝 悠然翁   從前221年並吞六國,混一天下,到前207年秦王子嬰在自己的頸上係上繩子,乘坐著白馬素車,捧著皇帝的璽符,來到軹道旁,恭候劉邦的到來,前後不過十五年時間,一個強大的王朝就解體了。明人楊慎將其形象地比喻為“不啻石火之一敲,電光之一瞥,吹劍之一吷,左蝸之一戰,南槐之一夢也”,這是一個短命的皇朝。  而論及原因,漢人普遍認為是由於暴政。如陸賈稱“秦朝任用刑法,不作變革,最終使趙氏被滅亡。”賈誼稱始皇帝:“懷著貪鄙之心,剛愎自用,不相信功臣,不親近士民,廢除王道,建立私權,禁止文書的傳播而推行酷烈的刑法,崇尚詐力輕視仁義,以暴虐之行來治理天下。”二世皇帝“刑法繁複嚴酷,吏治深刻,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的事情頭緒甚多,而官吏不能治理,百姓困窮然而主上卻不撫恤。”賈誼的觀點也得到了司馬遷的認同,因在《史記》篇未引其《過秦論》以為總評。晁錯稱秦統治者:“任用不肖寵信讒賊,宮室的規模超過了限度,貪婪的欲望沒有極限。民力疲弊之極,賦斂卻仍不加節製。行事剛愎自用,群臣因擔心受到打擊而一片阿諛之聲。驕溢縱恣,不顧患禍。妄加賞賜以隨順其喜悅之意,妄加誅戮以快慰其憤怒之心。法令紛煩痛害於下,刑罰殘暴酷烈,輕於剝奪他人的生命,親自射殺人,使天下寒心,不能安於其處。”董仲舒批評始皇帝:“好用慘酷之吏,賦斂無度,竭盡百姓的財力,百姓四散逃亡,不得從耕作紡織之業,群盜四起。”班固也說“俗傳秦始皇起罪惡,至胡亥發展到極致,說得很有道理呀。”  要之在兩漢,出於不同的目的,時人幾乎異口同聲地指斥秦之殘暴,痛恨之下,甚至不肯承認它作一個王朝而存在的事實。如揚雄稱之為“秦餘”,班固在《漢書》中把秦與新莽並舉,所謂“以前秦朝燒毀《詩》、《書》以確立其私議,現在王莽又借六經之事文飾其奸邪之言,正所謂殊途同歸,都走向滅亡,皆如無德而居於高位的亢龍一樣斷絕了氣息。所得因非正王之命,就如非正色的紫色、非正聲的蛙聲一樣,又如同歲月之餘分為閏,不過是做為聖王之驅除對象而存在罷了。”並且對秦朝極盡嘲笑之能事,司馬遷所謂“學者為所聽到的事情所影響,見秦帝在位日淺,便不考察探究其產生和滅亡的原因,而都嘲笑它。”    更有甚者為了貶低始皇帝,人們又杜撰了一個始皇帝是呂不韋私生子的典故。據《史記》稱秦莊襄王子楚早年在趙國為質時,呂不韋為謀取大利,便把自己的一個已經懷有身孕的絕色女子趙姬獻給了子楚,該女子到了子楚那裏後,隱匿了已有身孕的事實,到“大期”時,生下了兒子贏政,也就是始皇帝。此論一出,此後再提起始皇帝,人們往往徑以“呂政”名之。如班固就說:“周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呂政殘虐。”宋人胡宏的《皇王大紀》稱“呂政窮欲極凶”;朱熹的《四書或問》稱:“史謂元帝牛姓,猶呂政之紹嬴統也。”王應麟《通鑒答問》稱“至呂政而法令益苛,詩書盡廢”;元陳櫟的《曆代通略》稱:“人見秦滅於二世子嬰耳,豈知嬴氏之秦已滅於呂政之繼也哉”;元胡一桂《史纂古今通要》稱:“呂政嗣位,猶冐嬴秦之姓”; 明淩迪知《氏族博考》稱:“況呂政受命,寄身不常”;明王立道《具茨集》稱:“呂政縱並吞之謀”;清秦蕙田《五禮通考》稱:司馬遷作《封禪書》“意在廣陳淫祀以彰武帝之失,而於三代常禮幸存一線於呂政者,反從其畧”。   然而揆諸史實及常理,司馬遷的“呂政”之說其實漏洞甚多。如嬴政“大期”而生之說就很成問題。關於“大期”,《史記集解》引徐廣的話稱“期,十二月也。”則“大期”就是滿十二個月的意思。於是嬴政的大期而生就有了兩種解釋。一可理解為趙姬到子楚那裏至少是在第十二個月時方才生下嬴政,問題是趙姬在去子楚那裏之前已經有孕在身,則嬴政在母腹中所呆時間實際上超出了十二個月。人大多是十月懷胎而生,因此超過十二個月才出生,未免與常理過於不符。於是有人提出了第二種解釋,認為所謂的大期是從趙姬在呂不韋那裏懷孕開始算起,到在子楚那裏生下嬴政恰是十二個月,這樣解釋既可以使之不過於違背常理,亦可以消解子楚的懷疑。魏晉時人譙周就持這種觀點,他說:“人從懷胎到分娩需要十個月,嬴政卻推遲了兩個月,因此稱‘大期’,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既然稱自己隱匿了有身孕的事實,則生嬴政自然應當過了正常的時期。”此意為不如此就要漏餡,不過此說雖有道理卻不高明,因為其他的事尚可商量,但生孩子這事卻由不得人說三道四,到了該出生時,莫說是兩個月,就是一刻也推遲不了。顯然,不管怎樣解釋,十二月生子之說都難以自圓其說。實事上,盡管古籍中頗多逾期生子之說,但今天的胚胎學研究對此並不承認,而認為那是因為月經推算的誤差所致。故而若十二月出生之說成立,則嬴政肯定不是呂不韋的兒子。   非贏姓也怕杜撰得太多了!竊國者為諸候。不韋不明白。知識分子真記仇,殺了幾個就要罵你幾千年。。。惹誰都別惹那些嘴巴和筆厲害的。。。所以說做惡人一定要做到底。大奸大惡者,神鬼亦避之 Q: “大期”還可理解為十月而生之意。如孔穎達對《左傳》所作的疏稱“十月而產,婦人大期。”若將此大期理解為從趙姬懷孕算起,則其生下的嬴政在子楚眼中當是一不足月的嬰兒,這就不能不引起子楚的懷疑,但嬴政一出生,子楚即以趙姬為夫人,則顯見所謂的“大期”應是從趙姬到子楚府後算起。卻是足月而生,子楚沒有理由不相信這是自己的兒子,若是如此我輩也沒有理由不稱嬴政為子楚之子。而比較“大期”的十二月說和十月說,很顯然十二月說應更符合《史記》的原意,因為魏晉時人譙周和晉中散大夫徐廣都持此說,此二人所生活的年代與《史記》成書年代相去不遠,故對一些基本常識的看法應與漢代比較接近.而孔穎達為隋唐之際人,與漢人已相去懸遠,看法的可信度上是不能與前兩人相提並論的。    嬴政並非呂不韋之子還可從呂不韋、趙姬也就是帝太後、嬴政三人之間的關係可以看出。就呂不韋而言,若其果真欲以趙姬來“釣奇”,則他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必然會持續加強與趙姬的聯係,竭力增進與嬴政的感情,並伺機將自己與嬴政的關係用比較恰當的方式告知嬴政,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使他長保榮華富貴,也才符合“釣奇”之意。從當時的情況看,呂不韋也完全具備這樣做的條件,因為莊襄王死時,嬴政還是個十三歲的孩子,國家大事盡在他和趙姬的手中,照說他們是既有時間、又有機會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嬴政的,並且以其行事之老辣,使一小兒乖乖就範應該是不成問題的。然而從後來他的言行看,他和趙姬並沒有這樣做,當時隨著嬴政年齡漸長,因擔心自己與趙姬私通的事敗露,招致嬴政的報複,呂不韋竟主動疏遠了趙姬,不肯再與其私通,此顯然也與“釣奇”之旨相違。對此的解釋隻能是呂不韋並無“釣奇”之舉,嬴政也不是他的兒子。不然後來嬴政也不會質問呂不韋:“你對秦有什麽功勞?秦封你於河南,食邑十萬戶。你與秦有什麽親情?號稱仲父。”把他朝絕路上逼,而呂不韋竟拿嬴政沒一點辦法,猶豫良久,隻得飲鴆而死。A: 呂不韋的政治能力呢?一個從大國手中竊取權柄的商人,怎會看一個區區十三歲的小兒將自己的權力慢慢侵蝕,然後再把自己趕出去?  我不是呂生說的支持者,但是這個疑問必須有一個解答,或許是天降奇才?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Q: 秦一統六國,是文化上的大倒退.        先秦的典籍都是寫在竹簡上的,知識的流傳和保存都非常不容易,經過秦的焚書,儒家典籍至少消亡了三分之二.要知道,我們今天看到的儒家經典都是儒生們冒死保存下來的,也是百家之中保存下來最全的殘本.而其餘諸子經典流失的更加曆害,十失其九.焚書最直接的影響是終結了諸子百家時代.        但新中國的曆史學家們,為了反儒的需要把百家爭鳴消失的責任稼接在漢武帝獨尊儒術身上.有常識的人都能發現,諸子百家的時代是被硬生生扼斷的.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前就沒有百家爭鳴就已經消失了.        現在還想找到焚書之前的諸典,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惟一的希望大概就是始皇墓裏了...        史學界為秦暴君翻案之風,始於新中國,始於毛澤東.A: 這個話就不對了。秦統一天下,是曆史的必然之舉,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中,關於天下大一統的政治期盼何其多也!  在這種曆史背景下的統一不可阻擋得,怎麽能說是曆史的倒退呢?    如果說僅僅是焚書坑儒的話,這種說法也有不當之處。  在戰國末期,諸多學說因為不合潮流,已然式微。秦的行為隻是加速了而已。     秦始皇雖然焚書坑儒,但是並沒有禁止百家學說,而漢武帝是完全禁止除了儒家以外的所有學說。獨尊儒術之前,百家學說並未消失,皇帝尊崇道家黃老之術,社會上還有墨家,儒家等。 所以真正扼殺百家學說的其實是漢武帝,怪不到秦始皇頭上。 另外曆史上讚揚秦始皇的其實不少,毛主席寫“秦皇漢武“的時候,還是民國呢。你個娃兒搞笑,毛和秦始皇是一路貨色,當然喜歡歌頌 Q: 應該從製度上理解.說來說去,呂不韋不過是一個來自東方諸侯的客卿而已,呂不韋再強悍,也是個客人,嬴政再小,也是個主人,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或者也可以說,嬴政是董事長,呂不韋是總經理,兩者在地位上是有著質的區別的這是其一;其二,自戰國以來,權力愈來愈集中,到戰國晚期,在秦其實已形成相當完善的官僚製度,而君主即居於權力的中心,任務敏感事務都需君主認可,或者說有君主的印信才能實行,故而再強的大臣也很難鬥過君主,和始皇帝的假父就是那個大陰人當時要比呂更接近權力,不也沒弄成事;其三,此時的重臣雖有封邑,但隻有經濟方麵的權力,而無在封邑上組織私人武裝的權力,並且封邑隨時都可能被君主剝奪,與春秋時期卿大夫相比,可說是已被摘了神力,所以總此三點,呂不韋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權力一點點地喪失而沒有一點辦法啊.不知這樣解釋太史是否認為合理.A: 這個解釋我承認,但不是我想要的,可能是我一開始沒有說明白吧。    呂不韋作為客卿不可能獲得大秦軍方和官僚集團的控製權,他的權力來自於帝王的認可。這個結論應該沒有問題吧。    但是在嬴政隻有十三歲的時候,呂不韋為什麽沒有隔絕中外,把皇帝和外臣的交流割斷?畢竟趙高就做到了這一點。  雖然胡亥不如他的父親,可是呂不韋也不是趙高之流可比的啊。 Q: 千秋萬世為始皇帝陛下守陵A: 近來常聽有人想把始皇陵掘開,舉雙手並雙腳反對.    Q: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日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A: 唉,人是社會中的人,當然也就隨著社會的變動而變動.周公\王莽雖一反一正,但都是識時務者呀,哈哈.     焚書這事是兩個人主持的,一個是始皇帝,他下令燒了民間的詩書;另一個項羽,他的屬下把留在鹹陽的書給燒了.所以不能把責任算在始皇帝一人頭上.  另外在專製集權統治正式形成之前的戰國時期,諸子其實已經開始排斥異端,謀求獨尊了.於是我們看到法家在秦朝以殘暴的方式燒了書,而儒家在漢朝則以文雅的方式罷黜了百家.  秦的君主集權統治應該說是在政治領域內將諸子百家的理想付諸實施,還是體現了時代的進步的,隻是方式過於極端.但這就是曆史呀.  秦始皇雖然焚書坑儒,但是並沒有禁止百家學說,而漢武帝是完全禁止除了儒家以外的所有學說。獨尊儒術之前,百家學說並未消失,皇帝尊崇道家黃老之術,社會上還有墨家,儒家等。    所以真正扼殺百家學說的其實是漢武帝,怪不到秦始皇頭上。        另外曆史上讚揚秦始皇的其實不少,毛主席寫“秦皇漢武“的時候,還是民國呢。     這是始皇帝過於加強極權統治所致:唯我獨尊\剛愎自用\嚴刑峻法\拒諫飾非\行動神秘,結果看似獲得了天神般的權威,但實際上卻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一旦身邊出現心懷叵測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於人,隻是始皇帝時由於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權威,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時,很容易就被身邊人的脅製住了.亡國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應該就是皇權初張時交的學費吧.後來到了漢高祖時,皇帝就老實多了.不知這樣說是否說得通啊,哈哈.   統一是進步也未必吧! 查理大帝的統一就好象就不是進步來著. 秦始皇的功績算起來至少90%以上得算在商君和前幾代秦君身上,大勢已成,換個主也一樣可以做到統一. 別老把秦朝的一切功勞都推給秦始皇,秦始皇不過是好運趕上秦國發達的時候,要把他換到贏渠梁的時代,指不定早給人家關東諸侯滅了.有道理.不過這是否也可以說始皇帝既不像有些人說得那麽好,也不像有的人說的那麽壞?另外想請教一下"贏渠梁"是誰,老翁好像沒聽說過啊. 查理大帝的統一就好象就不是進步來著  ————————————————  昏,查理曼的統一不是進步?       知識分子真記仇,殺了幾個就要罵你幾千年。。。惹誰都別惹那些嘴巴和筆厲害的。。。       -------------    這是本國知識界,或者說是禦用文人界沿襲數千年的自保方式,勸君莫學秦始皇。 這是始皇帝過於加強極權統治所致:唯我獨尊\剛愎自用\嚴刑峻法\拒諫飾非\行動神秘,結果看似獲得了天神般的權威,但實際上卻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一旦身邊出現心懷叵測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於人,隻是始皇帝時由於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權威,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時,很容易就被身邊人的脅製住了.亡國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應該就是皇權初張時交的學費吧.後來到了漢高祖時,皇帝就老實多了.不知這樣說是否說得通啊,哈哈.  ---------------------------  還是不對啊,難道一開始一個十三歲的在國外出生,沒有任何背景的小皇子會“甚有權威”?   但是在嬴政隻有十三歲的時候,呂不韋為什麽沒有隔絕中外,把皇帝和外臣的交流割斷?畢竟趙高就做到了這一點。      雖然胡亥不如他的父親,可是呂不韋也不是趙高之流可比的啊  --------------------------  狂暈,小皇帝會長大滴.十三歲就算和外臣有交流也不可能翻天.但是20歲就不一樣.  王就是王,哪怕有權臣在位,也不是權臣想怎樣就怎樣,曹操篡漢用了兩代,田氏代齊用了五代.他呂不韋再專權,也不可能想怎樣就怎樣.就連光緒在政變前雖然也沒實權,但仍能和外臣交流,更別提秦王政了.秦王政9歲被立為太子,母親是王後,他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當他登基後,隨著年紀的增長,能力的增長,身邊逐漸聚集起擁護自己的人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胡亥如果聰明,也未必不能跟趙高鬥,連還沒登基的子嬰都有能力殺趙高,別說二世皇帝了.所以這一切都是人的因素,什麽樣的人,做什麽樣的事.不是權臣一定能贏少主,也不是少主一定能贏權臣.  簡單說,漢獻帝碰到曹操,漢獻帝沒戲.呂不韋碰到秦王政,呂不韋沒戲.光緒碰到慈禧,光緒沒戲,李隆基碰到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沒戲.趙姬碰到秦王政,趙姬沒戲. 秦統一天下,是曆史的必然之舉,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中,關於天下大一統的政治期盼何其多也!      在這種曆史背景下的統一不可阻擋得,怎麽能說是曆史的倒退呢?            如果說僅僅是焚書坑儒的話,這種說法也有不當之處。      在戰國末期,諸多學說因為不合潮流,已然式微。秦的行為隻是加速了而已。    ==============  又出了一個新說,在秦始皇焚書之前百家就已經式微了。    隻可惜不論式微也罷,興盛也罷,若沒有秦統六國,這些學說能還有典籍流傳下來。    經過秦的進步,就隻存些殘句片語了。果然是好進步。      秦始皇雖然焚書坑儒,但是並沒有禁止百家學說,而漢武帝是完全禁止除了儒家以外的所有學說。獨尊儒術之前,百家學說並未消失,皇帝尊崇道家黃老之術,社會上還有墨家,儒家等。所以真正扼殺百家學說的其實是漢武帝,怪不到秦始皇頭上。另外曆史上讚揚秦始皇的其實不少,毛主席寫“秦皇漢武“的時候,還是民國呢。==============把書都燒光了,還叫沒有禁止百家學說?秦之後百家,都是無典無籍的百家了,徒掛其名。漢時偶爾發現一些戰國的諸典,但當時的儒、道、墨們,連上麵寫些什麽都搞不清了。 覺得這是始皇帝過於加強極權統治所致:唯我獨尊\剛愎自用\嚴刑峻法\拒諫飾非\行動神秘,結果看似獲得了天神般的權威,但實際上卻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一旦身邊出現心懷叵測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於人,隻是始皇帝時由於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權威,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時,很容易就被身邊人的脅製住了.亡國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應該就是皇權初張時交的學費吧.後來到了漢高祖時,皇帝就老實多了.不知這樣說是否說得通啊,哈哈.    ---------------------------    還是不對啊,難道一開始一個十三歲的在國外出生,沒有任何背景的小皇子會“甚有權威”?  ------------------------------------------  我在這裏講的是趙高和二世的事,你說的是嬴政的事呀.如果你關注戰國史,就會發現有許多公子都有在異國為人質的經曆,回國之後大都能坐穩位子,卻是君主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在各國都已基本形成,因此誰坐到這個位子上,權力自然便集中到誰的手中,故而一般人是很難撼得動的,不象春秋時期由於卿大夫權勢甚大,國君稍不小心就會被驅逐.嬴政之父子楚在孝文王沒繼位時就被立為繼承人,孝文王死後又被穩穩地做了三年國君,可以說已為其子嬴政繼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說是因為輔佐莊襄王的並非呂不韋一人,還有其他很多實力派人物,尤其是手中握有重兵的蒙氏家族與王氏家族實際一直都是王權的有力捍衛著,也可以說誰做國君他們就忠於誰,也正因如此,這兩個家族自秦昭王時起,一直被君主依為左膀右臂,故而呂不韋若想動嬴政,那是非常難的.趙高後來陰謀得逞,禍根固然是始皇帝極度加強皇權,以至適得其反,使皇帝自己被自己孤立起來所致,但偶然性因素在其中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想想如果當時以侍衛長身份跟隨始皇帝出巡的蒙毅不在節骨眼上被始皇帝派往名山大川為其祈福,給他趙高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幹這種事,這就是曆史啊.關於這方麵的事情我會在我的另一個貼子裏說清楚的.   據說,諸子典籍並沒有被完全被秦始皇焚燒掉,一部分被保存在秦國的國家圖書館,即博士收藏。後來因項羽火燒阿房宮,毀之一炬。  但也可能有一部分收錄諸子思想的竹簡做了始皇墓陪葬品,所以我比較迫切地希望能早些開挖始皇墓,想看一看裏麵倒底能不能找到那些未能傳世的經典。 中國曆史上的四次“焚書”       秦孝公“焚書”: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據《韓非子·和氏》記載:“商君孝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孝公行之。”由此看來,商鞅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但商鞅的“燔《詩》、《書》”主張,在實際上並沒有認真執行,因而對古代文化沒有什麽大的破壞性。    秦始皇“焚書”: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除《秦紀》、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外,其他如百家語、詩書等限30天交官府燒毀,逾期不交,“黥為城旦”(臉上刺字,罰服築城勞役4年);還規定,有敢擅自談論詩書者處死,有敢以古非今者滅族;嚴禁私學,欲學法令者“以吏為師”。這些命令付之實行後,在全國範圍內發生焚書,結果無數文化典籍化為烏有。    梁元帝“焚書”:梁元帝(508-554年)即蕭繹,字世誠,南朝梁皇帝。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率兵5萬南下攻梁。同年11月,魏軍攻破江陵。這時,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於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寶把所有14萬冊圖書聚集在一起燒掉;隨後,便到西魏軍營投降。梁元帝受盡百般淩辱後,於公元554年12月被西魏所殺,終年46歲。    乾隆帝“焚書”:乾隆帝即位後,從1773年到1782年,他組織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學者,曆時10年,編撰出了我國封建時代一部空前絕後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問世,對於保存中國的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乾隆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製主義,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開始編書時,他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應予毀棄,該“刪改”的應予刪改。因此,有些書往往被弄得麵目全非。據統計,在編書的10年中,僅浙江省就毀書24次,被毀書籍多達538種、13862部之多;江西巡撫海成,僅在乾隆41年(公元1776年)就搜繳焚書8000多部。整個乾隆時期,共焚毀各種書籍達71萬卷之多。可見,乾隆“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規模的一次“焚書”。 還有國民黨的出版法,  還有偉大的黨的圖書審查製度,“重大選題”送審製度,備案製度,新聞法......這麽關心文化,就聯係現實吧,老盯著二千年前的古人拘於時代的史料不全怎麽說都行的東東,能說出什麽微言大義啊. 據說,諸子典籍並沒有被完全被秦始皇焚燒掉,一部分被保存在秦國的國家圖書館,即博士收藏。後來因項羽火燒阿房宮,毀之一炬。但也可能有一部分收錄諸子思想的竹簡做了始皇墓陪葬品,所以我比較迫切地希望能早些開挖始皇墓,想看一看裏麵倒底能不能找到那些未能傳世的經典。  -----------------------------------------  你這樣一說,老翁也有些心動,不過想想始皇帝向來不喜歡那些無用之物,所以縱是有書十有八九也是<韓非子>,所以老翁心態又平穩了下來.哈哈.謝謝有毒元素、心寂、李雲了、進城先翻山等朋友參與討論。   以史為鑒,當今不比強多少!就是不知能堅持幾年 始皇帝暴病而亡 胡亥蓄謀沙丘之變 秦始皇先焚書,再坑儒,清除了思想文化上對他的不利因素。按理說,此時的秦始皇,應該可以集中精力安心治國了。可是,已經中年的秦始皇,這個時候考慮得更多的依然是如何能夠長生不老的問題。為此,在坑儒之後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巡遊,也是他的最後一次巡遊。那麽,這次巡遊會發生什麽不可預知的事情?終其一生尋求長生不老的秦始皇此時會有怎樣的心境?而李斯在這次巡遊中又將扮演什麽角色呢?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他剛毅而武勇,有思想,有謀略,是一個可擔大任的治國之才。可是因為屢次頂撞父親秦始皇,被派往北方與大將蒙恬鎮守邊境,並在軍中樹立了自己的威望。而秦始皇在病中能夠立扶蘇,符合傳統宗法製中“以長立嗣”的思想,也能使軍隊穩定,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決定。那麽,秦始皇的這個想法會實現嗎?秦始皇的病情會怎樣發展?扶蘇能否順利繼承皇位?李斯又在這千變萬化的時局中有著怎樣的表現?按照李斯的設想,隻要秦始皇的屍體運回京城鹹陽,公子扶蘇又能及時趕回鹹陽,最終由扶蘇繼承皇位,一切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可是,他沒有料到會在接下來,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完全打亂了自己的算盤。那麽,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由秦始皇沙丘之死而引出的這個關鍵人物又會是誰呢?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子,從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時能夠帶上胡亥這一點可以判斷,他比較受到秦始皇的寵愛。不過,按照宗法製“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皇位候選人無論如何也輪不到胡亥。而深受這一思想影響的胡亥此時會如何麵對利欲熏心的趙高呢?這一對各懷心思的師生之間將會有怎樣的一番交談?在趙高陰謀設計的這次政變計劃之中,前兩件事情已經順利實現了。接下來,他將麵對的是最難對付的一個人物——丞相李斯。此時,李斯大權在握,是秦朝朝廷之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而趙高雖然能夠接近皇帝和皇室成員,但他不過是一個中車府令,品級較低,又是一個宦官,他怎麽能說動李斯參與沙丘政變呢?而權傾朝野的丞相李斯又將如何麵對趙高這個蓄謀已久的想法呢?  此外記載戰國至楚漢之間史事的《戰國策》一書也不支持嬴政為呂不韋之子一說,因為該書有偷窺僻,極愛采摭他人隱私,逞為快論,然在敘述呂不韋崛起這一段史事時,卻絕口不提有獻姬之事,並且認為呂不韋遊秦不是如《史記》所說是在秦昭王時,而是在孝文王時,則此時嬴政已經數歲,故呂政之說當不攻自破。學者已經指出,《史記》所記戰國時事,多本之於《戰國策》,唯有此處,別據他說,然也最不可信。  考呂政之說大概產生於與呂不韋有一定關係的人,如他的才華出眾的食客們,這些人或因為呂不韋而受到牽連,或為呂不韋的不幸遭遇而抱不平,因以是來罵始皇帝。而之所以以此罵始皇帝,很有可能受了戰國晚期趙人李圓兄妹的啟發.這兄妹就和春申君一道在楚國上演了一出偷梁換柱的活劇.卻是當年李園帶著他的妹妹來到楚國,想把妹妹獻給楚考烈王,後來兄妹倆聽說考烈王沒有生育能力,擔心跟了考烈王後,會由於不能生孩子而失寵,兄妹倆於是設計先將妹妹送給了春申君,待到懷孕後,李園的妹妹又勸春申君說“你要是把我送給楚王,如果我僥幸生了個兒子,那就是你的兒子做了楚王,楚國就都是你的了。”春申君聽了覺得很劃算,就把這女子獻給了考烈王,這女子進宮後便得到了考烈王的寵幸,過了一陣兒就給考烈王生了一個男孩,於是那男孩便理所當然地被立為太子,而該女子也順理成章地成了楚國的王後。後李園兄妹又設計於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趁考烈王去世之日剌殺了春申君,而立太子為王,這就是楚幽王。李園兄妹遂霸有楚國。隻是生當未世,不免好景不長,此後過了十多年楚國就滅亡了。想來這兄妹倆有點火山口上搞雜耍的味道。呂政之說很可能就導源於此。而六國的亡國之人,則借此宣揚秦先六國而亡;飽受始皇帝暴政摧殘的人,亦可通過罵他是呂不韋的私生子,而獲得一種阿Q式的快樂。於是流言不免流傳開來。後來人們由秦入漢後,由於漢人論秦,唯恐其惡事不彰,不免肆意傳布,遂成輿論,司馬遷受此影響,因取之以入於《史記》,遂使呂政之說千載傳頌。不過細繹《史記》關於此段史事的記載,可發現太史公本人對此事也是疑信參半.卻是雖然眾口一辭稱嬴政為呂不韋之子,但他所見到的秦代的史冊卻明確記載了始皇帝是“大期”而生,也就是十二個月而生,於是本著“疑以傳疑,信以傳信”的嚴謹治學態度,而兩言之,然而後人因對始皇帝有成見,務必要把他為私生子這事坐實了,於是不免強作解人,結果常把簡單的問題搞得極其複雜。   又在這說焚書坑儒,始皇帝到底坑了幾個儒?又焚了幾本書?真正將文化典籍燒光的是霸王項羽!不要什麽屎盆子都往始皇帝頭上扣!   經過秦的進步,就隻存些殘句片語了。果然是好進步。    ====================    我不是說焚書坑儒是進步,我是說統一是進步,這是大趨勢。     Q:又出了一個新說,在秦始皇焚書之前百家就已經式微了。隻可惜不論式微也罷,興盛也罷,若沒有秦統六國,這些學說能還有典籍流傳下來。A: 據說,諸子典籍並沒有被完全被秦始皇焚燒掉,一部分被保存在秦國的國家圖書館,即博士收藏。後來因項羽火燒阿房宮,毀之一炬。但也可能有一部分收錄諸子思想的竹簡做了始皇墓陪葬品,所以我比較迫切地希望能早些開挖始皇墓,想看一看裏麵倒底能不能找到那些未能傳世的經典。Q: 我們首先得弄清楚找這些個典籍有什麽用處。   不符合潮流的典籍有用麽?如果隻是研究思想演變或者在裏麵找些旁證的話,也許是值得一觀的。   但是現在從始皇墓裏挖出的竹簡有什麽別的用處麽?吸取古代智慧?難度忒大了吧。 悠然翁說得“很有可能受了戰國晚期趙人李圓兄妹的啟發.”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在戰國時代諸典籍中這種情形還是有見的。至於大期,應該還是指十二個月。悠然翁說是可能是經期推算的問題,這個我也讚同。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趙姬懷了兩次,第一次流產了。現代醫學給出的合理流產期是6-8周。第二次又懷的秦始皇。   這個解釋自己都覺得沒法驗證,先鬱悶一下 Q: 這是始皇帝過於加強極權統治所致:唯我獨尊\剛愎自用\嚴刑峻法\拒諫飾非\行動神秘,結果看似獲得了天神般的權威,但實際上卻自我孤立,使自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這樣一旦身邊出現心懷叵測之人,皇帝就很容易受置於人,隻是始皇帝時由於始皇帝雄才大略又甚有權威,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打他的主意,然而到了二世時,很容易就被身邊人的脅製住了.亡國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應該就是皇權初張時交的學費吧.後來到了漢高祖時,皇帝就老實多了.不知這樣說是否說得通啊,哈哈.A: 還是不對啊,難道一開始一個十三歲的在國外出生,沒有任何背景的小皇子會“甚有權威”?Q: 我在這裏講的是趙高和二世的事,你說的是嬴政的事呀.如果你關注戰國史,就會發現有許多公子都有在異國為人質的經曆,回國之後大都能坐穩位子,卻是君主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在各國都已基本形成,因此誰坐到這個位子上,權力自然便集中到誰的手中,故而一般人是很難撼得動的,不象春秋時期由於卿大夫權勢甚大,國君稍不小心就會被驅逐.嬴政之父子楚在孝文王沒繼位時就被立為繼承人,孝文王死後又被穩穩地做了三年國君,可以說已為其子嬴政繼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說是因為輔佐莊襄王的並非呂不韋一人,還有其他很多實力派人物,尤其是手中握有重兵的蒙氏家族與王氏家族實際一直都是王權的有力捍衛著,也可以說誰做國君他們就忠於誰,也正因如此,這兩個家族自秦昭王時起,一直被君主依為左膀右臂,故而呂不韋若想動嬴政,那是非常難的.趙高後來陰謀得逞,禍根固然是始皇帝極度加強皇權,以至適得其反,使皇帝自己被自己孤立起來所致,但偶然性因素在其中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想想如果當時以侍衛長身份跟隨始皇帝出巡的蒙毅不在節骨眼上被始皇帝派往名山大川為其祈福,給他趙高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幹這種事,這就是曆史啊.關於這方麵的事情我會在我的另一個貼子裏說清楚的.A: 你說服我了。 秦始皇就是一灘狗屎,還需要扣什麽屎盆子.不要問秦始皇焚了幾本書,要看就看今天所能找到先秦的典籍,加起來總共有多少本。據我看,今天的諸子典籍加起來總共也就二十本罷了,而且這共中約1/4的典籍還是後世挖出來的. 秦始皇燒了全天下的書,自己收藏的不過是極少的一部分.項羽燒的書根秦始皇比起來不過是九牛一毛. 許多人都被黨史觀教成傻子了,還有要為這一灘狗屎守陵的. Q: 我不是說焚書坑儒是進步,我是說統一是進步,這是大趨勢。A: 統一不叫進步,科技發展、文化推新、經濟繁榮才叫進步。秦統六國從那方麵來說都是一大倒退。Q: 想想秦為什麽統一六國再說進步或者倒退A: 當時,沒有人希望秦軍去解放他們。你不要把古人也代表了。 司馬遷說秦始皇實際上是呂布韋的兒子,隻因為老秦是“偉人”,和普通人不一樣,大家都是“十月懷胎”,而最偉大的“偉人”是“十二月懷胎”,所以才能把天字第一號通奸案給遮掩過去了。 Q: 不要問秦始皇焚了幾本書,要看就看今天所能找到先秦的典籍,加起來總共有多少本。 據我看,今天的諸子典籍加起來總共也就二十本罷了,而且這共中約1/4的典籍還是後世挖出來的.A: 簡直太可笑了,先秦諸子保留下的典籍曆朝來說算最多的。《漢書*藝文誌》記錄了漢朝時有的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書,你數一下目錄,傳到今天的有多少?也就二十本吧。  那麽古老的書,再怎麽傳到今天也不會有多少本。不看史實在那邊純主觀的罵罵咧咧想幹麽?  古書流傳過程中大多數無用之書都是被時代所淘汰的,別說古代,就是今天,又有多少胡編亂造抄襲成風的書,能流傳下去才是文化的大不幸。 Q: 統一不叫進步,科技發展、文化推新、經濟繁榮才叫進步。 秦統六國從那方麵來說都是一大倒退A: 有啥證據證明秦統一後經濟退步?科技退步?秦陵的眾多科技今天來看也令人吃驚。秦朝以精良的工藝和工程著稱,組織管理效率和理工科的層次可以說在曆朝都是極高的。  至於文化,除了JJWW的故紙堆,其他的都稱不上文化了?文化的含義是廣泛的,不是隻有坐而論道的哲學書算得上文化,政治,經濟,法律,製度,文字,美術,統統都是文化。秦朝的版圖維持兩千年,秦朝的政治製度維持兩千年,秦朝的文字也維持兩千年。秦朝的法治精神今天都望塵莫及。 Q: 悠然翁說得“很有可能受了戰國晚期趙人李圓兄妹的啟發.”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在戰國時代諸典籍中這種情形還是有見的。         至於大期,應該還是指十二個月。悠然翁說是可能是經期推算的問題,這個我也讚同。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趙姬懷了兩次,第一次流產了。現代醫學給出的合理流產期是6-8周。第二次又懷的秦始皇。     這個解釋自己都覺得沒法驗證,先鬱悶一下A: 太史,你這可是個新說呀.哈哈. Q: 想想秦為什麽統一六國再說進步或者倒退A: 當時,沒有人希望秦軍去解放他們。你不要把古人也代表了。Q: 解放並不是一個合適的詞。雖然馬克思主義在很多地方不如人意,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結論是在百年尺度上沒有錯的。因此大統一是建立在戰國交往密切的基礎之上的。這是大趨勢。問題是秦而不是別的東方的國家完成了這一任務,僅僅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觀點來解釋是不合適的,在這上麵有曆史的偶然性。(這也是我為什麽說馬克思主義在很多地方不如人意的緣故)當然,秦在統一之後統治是很殘暴的又加之焚書坑儒,這讓漢朝有了攻擊的對象,也讓後世對它鄙夷不已。可是假使這個統一是由別的國家來完成的,那有會怎樣呢?這個假設沒有誰會給出讓人滿意的解答。但是就我而言,他們不會比秦朝要好多少!  PS:燕國就不必考慮,從春秋以後,隻有燕昭王值得一觀,但卻是接了一個亂攤子。國力貧瘠地處北塞,沒有可能統一的。 Q: 司馬遷說秦始皇實際上是呂布韋的兒子,隻因為老秦是“偉人”,和普通人不一樣,大家都是“十月懷胎”,而最偉大的“偉人”是“十二月懷胎”,所以才能把天字第一號通奸案給遮掩過去了。A: 補充一下:尚寐無覺的看法頗有道理,但老翁還是覺得這是體現了司馬遷的矛盾心理.司馬遷的大期之說,老翁認為很可能是得自秦的官方史書<秦記>,而之所以<秦記>特記"大期"是因為這是一個特殊的情況,體現著聖人的異秉.以愛奇聞名的太史公既對民間流傳甚廣的傳說愛不釋手,又對秦史的記載無法抹去,於是兩存之. Q: 悠然翁說得“很有可能受了戰國晚期趙人李圓兄妹的啟發.”      我覺得可能性很大,在戰國時代諸典籍中這種情形還是有見的。             至於大期,應該還是指十二個月。悠然翁說是可能是經期推算的問題,這個我也讚同。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是:趙姬懷了兩次,第一次流產了。現代醫學給出的合理流產期是6-8周。第二次又懷的秦始皇。       這個解釋自己都覺得沒法驗證,先鬱悶一下A: 太史,你這可是個新說呀.哈哈.Q: 我這是瞎說,不過異人剛把趙姬搞到手,說不定很興奮的~~ 贏政殺了一些儒生、燒了書,可一直到漢武時還有儒生存在,可見,贏政殺人燒書是出於當時一種政治上的需要。諸公想想,自漢武後,可有除了儒家外的其他家存在?  這種需要是什麽,到現在還是個謎,史書上簡單說是儒生們亂議朝政,我認為這種構不成殺人燒書的條件。  劉漢對楚霸王的評述比較厚道,對前朝秦的評價就不那麽後到了。第一個真正的統一的君主專政國家就是秦。曆朝曆代的史學家都是一些推崇以德治國的儒生,他們往推崇依法治國的秦始皇頭上扣屎盆子是必然的。 贏政殺的應該是一些方士   Q: 想想秦為什麽統一六國再說進步或者倒退A: 當時,沒有人希望秦軍去解放他們。你不要把古人也代表了。Q: 我想就統一談談自己的看法.應該說實現真正的統一,自五帝以來一直都是我們民族的主流夢想,因為隻有實現了統一,才能避免戰亂,協調生產,使人們過上安穩的生活.所以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普遍主張由當世的強國出麵實現統一。因此秦的統一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的。所以漢人嚴安曾說秦朝建立之初,“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秦統一六國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呀。 總之由於兩漢對秦已下惡評,遂使隨著時代的發展,秦的罵名也滾滾而來。發展至唐宋,就有了孟薑女對始皇帝暴政的血淚控訴。這個故事說始皇帝時,有一個叫範杞梁(或寫作範喜良)的人,結婚剛三天就被征發到北方去修長城。他的妻子孟薑女因對他思念不已,遂跋山涉水,前往修長城的地方尋找他,然而當她曆盡艱辛終於來到長城時,卻得知範杞梁早已去世。悲痛之下,一連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感天動地,以至於長城為之崩塌。這就是著名的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然而盡管故事講得有鼻子有眼,但卻更經不起推敲。檢討史籍,可發現這個故事的人物原型實際上是春秋時期齊國的杞梁和他的妻子。據稱齊人杞梁在一次戰役中陣亡,戰後齊莊公在郊吊唁杞梁,由於禮製:婦人無外事。因而他的妻子說:“杞梁要是有罪,就不應該勞煩國君吊問。如果無罪,我們還有先人留下的破敝的房子,賤妾我不應該在郊外接受吊唁。”齊莊公於是吊唁杞梁於其家中。這件事發展到漢人劉向的《列女傳》與《說苑》這兩部著作中,就有了崩城之說。據《列女傳》稱杞梁的妻子由於沒有孩子,因而無所歸依,接受齊莊公吊唁後,在城下枕著她丈夫的屍體痛哭,感動得路過的人都為之流淚,這樣哭了十天,結果城牆為崩塌。《說苑》內容與此大同小異。到了唐代,民間盛傳杞梁妻事,久之遂與秦朝修長城事產生了聯係。如晚唐五代的貫休和尚有《杞梁妻》詩雲: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  築長城兮遮北胡。  築人築土一萬裏,  杞梁貞婦啼嗚嗚。  上無父兮中無夫,  下無子兮孤復孤。  一號城崩塞色苦,  再號杞梁骨出土。  疲魂饑魄相逐歸,  陌上少年莫相非。  此後孟薑女哭長城之說遂廣為流布,而幾成定論。有的雖明知其假,但禁不住其中所蘊含的道德教化思想的誘惑,而甘願上當受騙,並自願以訛傳訛。   Q: 我想就統一談談自己的看法.應該說實現真正的統一,自五帝以來一直都是我們民族的主流夢想,因為隻有實現了統一,才能避免戰亂,協調生產,使人們過上安穩的生活.所以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普遍主張由當世的強國出麵實現統一。因此秦的統一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的。所以漢人嚴安曾說秦朝建立之初,“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秦統一六國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呀。 A: 扯蛋,秦統之後奴役更甚,秦統之後戰亂更狠,死人更多.    戰國時期,除了講權術馭民的法家,還有誰鼓吹秦統.你以為幾個法家為秦謀力是為天下黎民謀福利.    法家思想中從來法沒有為民的觀念,法家講的是赤裸裸的權術.    毛粉代表別人成癮了,不僅代表當代人,連古人,連諸子百家也一並代表了,原來諸子百家都是普遍擁護統一的,都是黨方針的擁護者.    老毛把到黨宣傳上的一套用到曆史上,為秦屎塗脂抹粉,倒是臭氣相投.Q: 這麽大片平原,這麽大個農耕民族,沒人出來主持全局,那就隻有戰亂不休,曆史上的紛爭反複說明了統一的重要性,所以統一是必須的,隻是統一的方式卻並不一定必須由君主專製中央集權來實現,但在當時,人們試來試去,卻發現在東方這麵土地隻有這個方式才是最佳的方式.所以雖然這種製度非常招人嫌,卻代代沿襲.及至近代,國門洞開,西風東漸,人們發覺世間原來有比君主專製更好的製度,於是馬上便棄皇權如弊履,滿清亡後,袁世凱圖謀稱帝卻招致舉國反對,張勳複辟止增笑耳.卻是百姓吃夠了皇權的苦,是再也不肯支持它了.  說句題外話,咱們隻談學論道,不搞意氣之爭,行不?哈哈. Q: 秦統之後,除了農、醫、卜之外的書籍全部焚燒,諸子百家爭鳴的精華成果被一掃而空。其後從漢代存留的諸子典籍都是焚書之漏。    戰國時期各國不論大小都有史官記載曆史,秦統之後各國史書全部焚燒,而今人對戰國的印像,大多也是瞎子抹象,所憑籍不過是一本漢代《史記》和後世出土的魏國史書《竹書記年》。    漢代的文化是重建的文化,已經不可能再複原先爭鳴的原貌了,    先秦諸典之中儒家存留最多,後代文化以儒為主是自然的了。某些人,把百家爭鳴的消失歸於漢武帝獨尊儒術,簡直是顛倒黑白,書都被秦屎燒完了,後代人還怎麽爭鳴。    如果論曆史上對中國文化、文明的危害,秦始皇認第一倒少有人能占第一的。A: 關於焚書,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吧,此事的建議者李斯是這樣說的:“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秦焚各國史書是肯定的.但是百家之學之是禁絕民間收藏,而在朝廷的博士官及跟隨博士官求學的儒生還是充許擁有的.隻是項羽進鹹陽,一把大火肯定燒了不少.但從漢代的情況看,許多書籍還是保存下來了的.漢書藝文誌上就記載了很多先秦的古籍.再如戰國策一書,乃是戰國時縱橫家學習的教材,存在著相當多的版本,武帝時鼓勵獻書,人們雜七雜八地獻上了許多種,有叫<國策>、有叫《國事》、有叫《短長》、有叫《事語》、有叫《修書》、有叫《長書》,劉向在漢成帝時於中秘也就是皇家圖書館校書,將其進行刪削整理為三十三篇,定名《戰國策》。所以說秦朝對書籍而言確實是一大浩劫,但其損失也不能高估。考先秦典籍之所以能在險惡的環境下流傳後世,一者在於人們冒險保存,一者在於當時人們對修習的典籍,大多能爛熟於胸,所以雖然燒了書,隻要文化人還有一部分活著,就肯定能流傳下來。 Q: 一、先秦典籍由竹簡所書,大量複製和收藏都十分不便。焚書對絕大多數典籍都是致命性的。  二、先秦諸典中提了許多聖人名字,但也是隻留其名不知其事。    三、戰國時期各國都箸有史書,但無一留存,由此可見焚書的強度。    四、一些有幸保存下來的典籍在漢代無人能解,可見活下來的文化人不多。A: 有道理.不過應該看到盡管中華文明遭受了一次文化浩劫,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主流思想卻還是被傳承了下來,從而成為後人源源不斷的精神源泉.  你對文化受到迫害而產生的那種痛切心情,老翁是真切地感覺到了.但若想想這個時候皇朝政治剛剛確立,尤如一個剛剛呀呀學語的孩子,無論學說話還是學走路還是做其他的事情,對他而言都是第一次,因此盡管他總想把事情做好,但限於各方麵的限製,不免常常適得其反.而後來劉邦不過是一個無賴出身的人,卻做得比始皇帝好,原因即在於有了前車之鑒,秦對他而言就是一個樣版,好的他拿去使用,害的他以為鑒戒的緣故啊. Q: 曆朝曆代的史學家都是一些推崇以德治國的儒生,他們往推崇依法治國的秦始皇頭上扣屎盆子是必然的。A: 傳統史家往往懷著一種為現實政治服務的心理著史的,故而秉筆直書盡管也受到史家的高度推崇,但並非史家的第一要務啊. Q: 贏政殺了一些儒生、燒了書,可一直到漢武時還有儒生存在,可見,贏政殺人燒書是出於當時一種政治上的需要。諸公想想,自漢武後,可有除了儒家外的其他家存在?    這種需要是什麽,到現在還是個謎,史書上簡單說是儒生們亂議朝政,我認為這種構不成殺人燒書的條件。A: 專製政權往往要求民眾極度順從,常把不同觀點視為異端,必欲除之而後快,迫於淫威,人們隻好緘默不言,於是許多矛盾便得不到及時解決,積累下來,就成了大禍害.這應該就是古代皇朝不斷更迭的一個重要原因啊.    Q: 統一不叫進步,科技發展、文化推新、經濟繁榮才叫進步。 秦統六國從那方麵來說都是一大倒退A: 有啥證據證明秦統一後經濟退步?科技退步?秦陵的眾多科技今天來看也令人吃驚。秦朝以精良的工藝和工程著稱,組織管理效率和理工科的層次可以說在曆朝都是極高的。    至於文化,除了JJWW的故紙堆,其他的都稱不上文化了?文化的含義是廣泛的,不是隻有坐而論道的哲學書算得上文化,政治,經濟,法律,製度,文字,美術,統統都是文化。秦朝的版圖維持兩千年,秦朝的政治製度維持兩千年,秦朝的文字也維持兩千年。秦朝的法治精神今天都望塵莫及。Q: 所以司馬遷說:“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又說“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李白說:“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劒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畧駕羣才。”  李贄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 Q: 始皇帝要不是傳位時出了差錯,哪會有這麽多罵名啊.A: 是啊,在皇朝之初,往往都會在權力交接上出現問題,如漢初、隋朝、唐初、宋初、明初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動蕩啊。   Q: 實際從正史的角度  秦始皇並沒有任何角度說他是呂的兒子  但是現在的曆史劇扯的未免太厲害  結果演變成一演皇帝劇  就有人給皇帝帶綠帽子~A: 唉,沒辦法呀,搞史學的寫的曆史沒人願意看,寫得有人願意看的又不懂曆史,一般人不操這心,隻要是電視就看,隻要別人說是曆史他就認為是曆史,於是人人以為自己懂曆史,卻人人不懂曆史,於是史學家氣得哇哇大叫,而編劇則捂著嘴偷笑說:氣死曆史學家!哈哈。   因此自宋以後,學者以之考史,如宋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在提到秦長城時說,秦長城是始皇帝讓蒙恬輔佐他的兒子扶蘇所築,東西長萬裏,杞梁妻哭城崩得夫骨,指的就是這個長城。  詩人以之命篇,如元楊維禎的《杞梁妻》雲:  極苦復極苦,  放聲一長哀。  青天為之雨,  長城為之摧。  為招淄水魂,  共上青陵臺。  伶人以之入戲,如宋元時有《範杞良一命亡沙塞,孟薑女千裏送寒衣》之戲文,而元明雜劇亦有《孟薑女死哭長城》之劇目。  民間以之建祠,如據清人稱在山海關、山西潞空、直隸古北口都立有薑女祠。顯然關於孟薑女哭長城一事,自宋代以來近乎眾口一辭,於是始皇帝不免便更加臭名昭著了   Q: 不要問秦始皇焚了幾本書,要看就看今天所能找到先秦的典籍,加起來總共有多少本。據我看,今天的諸子典籍加起來總共也就二十本罷了,而且這共中約1/4的典籍還是後世挖出來的.A: 簡直太可笑了,先秦諸子保留下的典籍曆朝來說算最多的。《漢書*藝文誌》記錄了漢朝時有的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書,你數一下目錄,傳到今天的有多少?也就二十本吧。      那麽古老的書,再怎麽傳到今天也不會有多少本。不看史實在那邊純主觀的罵罵咧咧想幹麽?      古書流傳過程中大多數無用之書都是被時代所淘汰的,別說古代,就是今天,又有多少胡編亂造抄襲成風的書,能流傳下去才是文化的大不幸。A: 俺數了一下,漢書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傳到今天的有一半左右。    如果你說傳到今天的漢書也就二十本,那就搞笑了。~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705001585&z=90726580&pn=0&rn=50&lm=0&word=%F4%D5%CD%F5%B8%AE#705001585   摘其中一段。  《春秋古經》十二篇(1)。    《經》十一卷。公羊、毅梁二家(2)。     《左氏傳》三十卷。左丘明,魯太史(3)。     《公羊傳》十一卷。公羊子,齊人(4)。     《毅梁傳》十一卷。榖梁子,魯人(5)。     《鄒氏傳》十一卷(6)。     《夾氏傳》十一卷。有錄無書(7)。     《左氏微》二篇(8)。     《鐸氏微》三篇。楚太傅鐸椒也(9)。     《張氏微》十篇(10)。     《虞氏微傳》二篇。趙相虞卿(11)。     《公羊外傳》五十篇(12)。     《榖梁外傳》二十篇(13)。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14)。     《榖梁章句》三十三篇(15)。     《公羊雜記》八十三篇(16)。     《公羊顏氏記》十一篇(17)。     《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18)。     《議奏》三十九篇。石渠論(19)。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20)。     《新國語》五十四篇。劉向分《國語》(21)。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22)。     《戰國策》三十二篇。記春秋後(23)。     《奏事》二十篇。秦時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24)。     《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25)。      《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錄無書(26)。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27)。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28)。     《漢著記》百九十卷(29)。     《漢大年紀》五篇(30)。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31)。省《太史公》四篇(32)。   (1)《春秋古經》:今存。《春秋古經》:指孔子整理的《春秋》,即《古文本春秋經》,《左氏傳》所據之本。(2)《經》,公羊、榖梁二家:今存。《左傳》十二篇,十二公各一篇。《公羊》、《榖梁》二家合閔公於莊公,故十一卷。陳直曰:“清代學者說三傳,皆言在晉以前,經與傳分。以餘考之,有分有連。經與傳分者,熹平石經、正始石經是也。經與傳連者,元和公羊隸磚是也。此磚1925年,西安西南鄉出土,第一行雲:‘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第一句是春秋經,以下皆公羊傳文(見拙著《關中秦漢陶錄續錄》),可見分連並無定式。”(3)《左氏傳》:今存。《左傳》與《春秋古經》之配合,始於晉杜預。《左傳》的作者為誰,曆來頗有爭議。(4)《公羊傳》:今存。《公羊傳》的作者為誰,古來也有爭議。(5)《榖梁傳》:今存。榖梁子:其名有喜、嘉、赤、寘、俶諸名,各說不一。(6)《鄒氏傳》:書已亡。錢大昭《漢書辨疑》:“王吉能力《騶氏春秋》,即此也。鄒、騶古字通。”(7)書早亡。有錄無書:有錄,《七略》著其名;無書,班固作誌時已亡。(8)《左氏微》:書已亡。微:謂《春秋》之支別(沈欽韓說)。(9)《鐸氏微》:書已亡。《史記·十二諸侯年表》雲:鐸椒為楚威王太傅,為王不能盡觀《春秋》,采取成敗,卒四十章,為《鐸氏微》。”(10)《張氏微》:書已亡。作者疑是張蒼(沈欽韓說)。(11)《虞氏微傳》:書已亡。周壽昌引劉向《別錄》雲:虞卿作《抄樶》九卷以授荀卿,是虞氏亦專為左氏學。(12)《公羊外傳》:書已亡。(13)《榖梁外傳》:書已亡。(14)《公羊章句》:書已亡。(15)《榖梁章句》:書已亡。(16)《公羊雜記》:書已亡。(17)《公羊顏氏記》:書已亡。漢顏安樂(字公孫)所說(沈欽韓說)。《摹平石經·公羊碑》有《顏氏說》。(18)《公羊董仲舒治獄》:書已亡。《後漢書·應劭傳》雲:故膠西董仲舒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遣廷尉張湯親至陋巷,問其得失。於是作《春秋決獄》二百三十二事,動以經對,言之詳矣。(19)《議奏》:書已亡。(20)《國語》:今存。作者為誰,說者不一。(21)《新國語》:書已亡。(22)《世本》:書已亡。清代以來有多種輯本。近有《世本八種》出版。(23)《戰國策》:今存。有高誘、姚宏注本。《四庫簡目》雲:“舊本題漢高誘注。今考其書實宋姚宏因誘注殘本而補之。其中二卷至四卷、六卷至十卷,為高誘原注,餘皆宏所補注也。”(24)《奏事》:書已亡。《史記·秦始皇本紀》記有秦始皇、二世巡行天下於名山刻石之文,多為李斯手筆。(25)《楚漢春秋》:書亡於南宋。(26)《太史公》:今存。《太史公》,又稱《太史公記》、《太史公書》。東漢以來稱《史記》。司馬遷著。一百三十篇,缺十篇,張晏曰:“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蒯成列傳》。元成之間褚先生補闕。”(27)馮商所續《太史公》:書已亡。馮商:字子高,陽陵人。(28)《太史公以來年紀》:書已亡。(29)《漢著記》:書已亡。其書或謂如《起居注》(顏師古說),或曰未必屬於《起居注》(金毓黻《中國史學史》)。(30)《漢大年紀》:書已亡。(31)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顧實《漢誌講疏》雲:《春秋古經》十二篇,經十一篇,本為一行。合計二十九家。其公、穀二家經各十一卷,合得九百一篇,凡多六家,少四十七篇。(32)省:謂劉氏本有而班氏省去。           俺數了一下,漢書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傳到今天的有一半左右。        如果你說傳到今天的漢書也就二十本,那就搞笑了。~        百度下搜的~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705001585&z=90726580&pn=0&rn=50&lm=0&word=%F4%D5%CD%F5%B8%AE#705001585        摘其中一段。        《春秋古經》十二篇(1)。        《經》十一卷。公羊、毅梁二家(2)。         《左氏傳》三十卷。左丘明,魯太史(3)。         《公羊傳》十一卷。公羊子,齊人(4)。         《毅梁傳》十一卷。榖梁子,魯人(5)。         《鄒氏傳》十一卷(6)。         《夾氏傳》十一卷。有錄無書(7)。         《左氏微》二篇(8)。         《鐸氏微》三篇。楚太傅鐸椒也(9)。         《張氏微》十篇(10)。         《虞氏微傳》二篇。趙相虞卿(11)。         《公羊外傳》五十篇(12)。         《榖梁外傳》二十篇(13)。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14)。         《榖梁章句》三十三篇(15)。         《公羊雜記》八十三篇(16)。         《公羊顏氏記》十一篇(17)。         《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18)。         《議奏》三十九篇。石渠論(19)。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20)。         《新國語》五十四篇。劉向分《國語》(21)。         《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記黃帝以來訖春秋時諸侯大夫(22)。         《戰國策》三十二篇。記春秋後(23)。         《奏事》二十篇。秦時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24)。         《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25)。          《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錄無書(26)。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27)。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28)。         《漢著記》百九十卷(29)。         《漢大年紀》五篇(30)。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31)。省《太史公》四篇(32)。        Q: 我認為秦始皇焚書的數量並不多!A: 但他確實燒掉了其他各國的史籍.卻是這些東西都屬國家檔案,在社會上流傳不廣或者說就沒有流傳,所以他說燒拿出來就燒了,遙想當初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堆在一起燒掉時,那場麵應該非常壯觀吧.   待到曆史進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始皇帝又從史學家郭沫若那裏得到了一個強奸犯的名聲。在郭沫若創作於1942年的曆史劇《高漸離》中,始皇帝二十八年,那個靠開發蜀地的丹穴而致富的寡婦清去琅邪行宮朝拜始皇帝,結果被趙高設計讓覬覦她的美色的始皇帝給奸汙了。我們不妨通過《高漸離》中的台詞看一看在郭沫若的筆下始皇帝的陰謀是怎樣得逞的:  第二幕    ……  秦始皇 (沉默有間之後)趙高,我有一件事情要同你商量一下。  趙 高 陛下有什麽驅使?  秦始皇 (又躊躇了一下)今天來的,那位巴蜀的寡婦懷情夫人,我沒有想也,她不僅有錢,而且還那樣的美貌。……不過這位懷情夫人,我今天見了她一麵之後,我覺得……(停頓,不肯立即說出。)  趙 高 陛下覺得她怎樣?  秦始皇 唉,我沒有想出巴蜀竟有那樣的美人啊!  趙 高 (會意)陛下的意思是要她的那個——“丹穴”嗎?  秦始皇 (呈出帶矜持的傻笑)趙高,你真是聰明人!可你要知道,我是要得很快!  趙 高 (有點疑難)太快了,恐怕……  秦始皇 不!你不能拖延!我今晚就要。假使今晚不到手,明朝就要你的頭!  趙 高 那麽,小臣的頭就抵上懷清夫人的“丹穴”了。  秦始皇 (嚴肅)不同你胡扯!你今晚上非想出辦法不可!  趙 高 (略作籌思)辦法是有了!  秦始皇 怎麽辦?你趕快告訴我!  趙 高 我打算去請她到我這兒來,就說明天皇上請她一同登琅邪山看東海日出。請她到我這兒過夜,明天好作準備。到時候,由陛下親自向她請求,我看是萬無一失的。  秦始皇 她肯來嗎?  趙 高 她一定會來。她曉得小臣是一位宦官啦!  秦始皇 好,你就趕快照辦。(起立)我回頭再來。  (本人按:接下來在趙高的布置下,當晚懷清夫人住進了趙高的書齋)  ……  趙 高 是,明天清早天不見亮就要動身,夫人,我看你也請早點休息的好。(告退)我們明天見吧。  懷清夫人 好,我們明天見。  趙高由左側門下,順手將門由外部掩上,並已鍵好,未為懷清夫人所覺察。懷清夫人送趙高至門次,複轉身立室中四望,頗表示滿意。  秦始皇由窗口出現。  懷清夫人 (大驚)嗬,你是誰?  秦始皇 我,我,我是皇帝。(越窗而入)  懷清夫人 (詫異)你這樣進來,你要做什麽?  秦始皇 我嗎?我要替你熄燈。(將室內燈亮逐漸熄滅,室中僅餘月光,向懷清夫人走去。)  懷清夫人 (乘機退至左側門,擬逃出,但門已外鍵,捶門,發出哀怨的聲音,倒於門次)啊,我中了你們的圈套!  隨著時代的發展,始皇帝真是愈來愈不是東西了。大史家可以休矣,影射史學可以休矣.   Q: 既然是聊聊,能否聊下始皇的豔史。A: 雖說始皇帝宮中女子萬餘,豔事一定不少,但除了大史家郭沫若外,一般人還真不敢碰這題目.卻是資料奇缺,無從下手呀. 郭沫若之所以惡搞始皇帝,據他自己說有影射當時的獨裁者蔣介石的意思。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民國時期寫下了大量的文章,諸如《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導論》、《“侈靡篇”的研究》、《由“虎符”說到悲劇精神》、《讀“隨園詩話”劄記—論秦始皇》、《我國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對始皇帝進行猛烈的批判,就這還顯不夠,又興致勃勃地寫了小說《秦始皇將死》和曆史劇《高漸離》、《虎符》等,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來演繹始皇帝的醜惡,其中《高漸離》就是他惡搞始皇帝係列中的巔峰之作。不過從當時的情況看,如果由著他的性子發展,建國後他很可能還會寫出超越《高漸離》的更為不朽的糟蹋始皇帝的篇章.然而令他掃興的是,人民領袖毛澤東居然對始皇帝卻甚有好感,1958年在中國共產黨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到始皇帝倍受後世詬詈的“焚書坑儒”時說:“秦始皇算什麽,他隻坑了四百六十個儒,我們坑了四萬六千個儒!”1968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二中全會閉幕會上,毛澤東還點名批評郭沫若,說:“郭老的《十批判書》崇儒反法,我也不讚成”。1973年毛澤東的一首《讀<封建論>呈郭老》更是明確指責郭沫若:“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雖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在毛澤東的強大壓力下,郭沫若不得不收回以前說過的話,1972年發表的《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一文中明確稱頌“秦始皇的傑出處就是在順應了曆史的潮流,他跟著時代的進步而一同進步了。”這等於是自扇耳光。 一般來說,人們並不喜歡自己掌握的常識性的東西被顛覆.因為在潛意識中,人們認為自己先前掌握的東西是正確的,正確的東西是不容許挑戰,然而我們是否自問過,我們憑什麽認為我們首先掌握的知識就正確?難道就因為教科書上這麽說?難道就因為這些知識先進入我們的頭腦麽?這顯然是謊謬的.所以我們應該以一顆包容的心、開放的心來對待我們已學的正在學的以及即將學習的知識,隻有這些才會不讓我們的思想不僵化,永遠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始皇帝被惡搞的暴政問題.即:      一、 暴政辯     從開篇可以看出,漢人普遍認為秦所推行的是暴政。然而假若始皇帝    和他的臣子們地下有知,他們是不會認同漢人看法的,因為他們自認    做得還是很不錯的。如始皇帝自稱:“寡人以渺小之身,興兵誅除暴    亂,依靠祖宗的保佑,使六國君主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天下獲得了    安定。”而丞相王綰、禦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說:“五帝可謂是    曆史上著名的古聖先王,然而他們真正能夠控製的土地縱橫其實不過    千餘裏,對於千裏之外的諸侯方國,他們並不能行使有效的統治。現    在陛下您興正義之師,誅討殘賊,平定天下,並在全國範圍內設置郡    縣,使法令歸於一統,這是自上古以來不曾有的盛舉,五帝也比不    上。”仆射周青臣讚頌始皇帝說:“以前秦的土地不過才方圓千裏,    靠著陛下您的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從而使得日月所照的    地方,無不臣服於大秦帝國。在諸侯國的舊地上設置郡縣,使每一個    都感到安定快樂,沒有戰爭的禍患,這樣一種局麵將會傳承到萬世而    不變,所以自上古以來的所有的賢明的帝王都趕不上陛下您的威望與    仁德。”   而始皇帝28年的《鄒嶧山刻石》、《琅邪刻石》、29年《之罘刻    石》、《東觀刻石》;32年《碣石刻石》;37年《會稽刻石》等刻石    又集中從始皇帝統一天下、勤於政事、創製立法等方麵對其進行了反    複地歌頌。    在勤政方麵,《鄒嶧山刻石》稱“皇帝聖明,盡管已經平定天下,仍    毫不懈怠於政事,每日早起晚睡,建設長遠利益。” 《琅邪刻石》    稱始皇帝“親臨東方巡撫東土,慰勞視察駐紮在那裏的兵士。”又說    他“憐惜百姓,日夜不肯歇息。”《之罘刻石》“皇帝東來遊覽,巡    視登上之罘,觀賞大海美景。” 《東觀刻石》“皇帝春日出遊,巡    行視察遠方”《會稽刻石》“皇帝統一天下,兼理萬機。”     在統一天下方麵,《鄒嶧山刻石》稱“始皇帝二十六年的時候,平定    了天下,四方無不歸順。” 《琅邪刻石》稱“現在皇帝統一海內,    以為郡縣,天下安定太平。” 《之罘刻石》稱始皇帝“由於哀憐民    眾,因而發兵前去征討六國,振奮高揚武德。仗義誅伐推行誠信,聲    威光烈傳布四方,天下因而無不賓服。徹底滅除強暴,拯救黎民於水    火之中,使天下得到安定。”《東觀刻石》稱:“聖法剛開始推行,    對內清理整頓,對外誅伐暴強。武威遠揚,振動四方,終於擒滅了六    國的君主。通過一統天下,使戰亂終被滅絕,兵器得以永遠收    藏。” 《碣石刻石》稱始皇帝“武力消滅暴逆,文法平反無罪的百    姓,民心因而全都歸服。論功行賞,惠澤施及牛馬,恩德遍布天下。    皇帝振奮武威,以德兼並諸侯,天下剛剛統一太平。” 《會稽刻    石》稱“在皇帝的領導下,秦兵仗義揚威發兵誅伐,消滅凶暴悖亂,    從而最終把六國的亂賊消滅。皇帝的聖德廣博細密,天地之內,德澤    覆蓋無疆。”   在創製立法方麵,《鄒嶧山刻石》稱始皇帝“創設製度、昭明法令,臣下行事都端正謹慎”,“治國之道得到運行,諸種產業皆得其宜,皆有法式可以遵循。大義美好昭明,傳於後世,一直繼承不變。”“以常道訓導百姓,遠近都得到治理,人們都遵奉聖人的旨意。貴賤分明,男女依禮而行,謹慎地遵奉本職的事務。光明照徹內外,無不清淨太平,德政施於後世。教化及於無窮,遵奉遺詔,永遠遵奉重大的訓戒。”  《琅邪刻石》稱“端正法度,整治萬物的綱紀。彰明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提倡父慈子孝。皇帝聖智仁義,顯明各種道理。”“皇帝的偉大功績,體現在操勞根本大事方麵。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是為了使百姓富裕。普天之下,同心同德。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日月所照之地,車船所到之處,都遵奉皇帝的命令,無不誌得意滿。順應四時行事的,是偉大的皇帝。”“皇帝聖明,親自巡視四方。在皇帝的統治下,尊卑貴賤,不越等級規章等級行事。奸邪難以存身,因此都務求行事忠貞賢良。事情不分大小都竭盡全力地從事,沒有人敢懈怠。無論遠處近處,都隻求嚴肅端莊。隻有正直敦厚忠誠,事業才能久長。皇帝賢德,四方都得安撫。誅除禍害,謀利造福。勞役有節製,使諸種產業繁榮富足。百姓安居樂業,不再興師動眾。親人們終得相互保全,盜寇從此盡被除去。百姓們歡欣接受教化,法規都能牢記住。”     《之罘刻石》稱“群臣誦功,普遍施行聖明的法令,用以治理天下,永為做為國家的法則。多麽偉大啊!四海之內,聖意皆遵循皇帝的聖意。”  《東觀刻石》稱始皇帝“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創製樹立大義,設置各種器物,都有等級標誌。大臣安分守職,都知道自己該怎樣行使自己的職責,事無嫌疑。百姓移風易俗改從了皇帝的教化,遠近同一法度,終身守法不變。常行的職務已定,後代要遵循先業,永遠順承聖治。”  《碣石刻石》稱“拆除關東地區的城郭,挖通河流的堤防,夷平險阻的工事。地勢既已平整,百姓便不用再服徭役,天下因而都得到安撫。男子樂於耕作,女子從事女紅,諸事井然有序。皇恩覆蓋諸種產業,人們合力勤勉地耕種田地,無不安居樂業。”    《會稽刻石》稱始皇帝“執掌管理萬物,考察驗證事實,分別記錄其名。使貴賤都能相通,好壞都當麵陳述,因而無人隱瞞實情。整治錯誤過失宣揚道義,……大力治理蕩滌惡俗,天下承受教化,百姓沐浴新風。人人都遵守法度規矩,和好安定互相勉勵,無不順從命令。百姓善良整潔,都樂於遵守法令,保持天下太平。後世要敬奉聖法,大治無有極限,車船不會傾覆。”     正所謂凡事不惟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很顯然,單從雙方的言論看,是難以得出正確的判斷的。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看時人對此是怎樣看的,也就是讓事實出來說話。  而一揆諸事實,始皇帝君臣的謊言馬上便露了陷。他們實行的確實是暴政。  如陳勝在籌劃起義時認為“天下苦於秦的統治已經很長時間了。”  起事之後,陳地的豪傑都說陳勝是“討伐無道的統治,誅滅殘暴的秦朝。”  武臣、張耳、陳餘等到趙國故遊說當地豪傑時說:“秦朝以亂政酷刑殘害天下,已經有數十年了。北邊有修築長城之役,南邊有戍守五嶺之苦,以至於內外騷動不安,百姓為此疲憊不堪,國家按人頭用簸箕收斂百姓的穀物,用來供給軍費開支。以至於財匱力竭,民不聊生,再加上嚴酷的苛法峻刑,致使天下的父子百姓不得安寧。”趙國故地的的豪傑們都認為這話說得很對。  後來蒯通對秦朝的範陽令也說:“秦朝的法律非常嚴酷,足下做了十年的範陽縣令,其間已做父親的人,使其孩子成為孤兒,把人的腳截斷,對人的臉施以黥刑的事情,不可勝數。”範陽令對此指責也予以默認。  劉邦在響應陳勝在沛地起事時也說:“天下苦於秦的統治已經很長時間了呀。”  當時不獨百姓認為秦的統治是暴政,就是統治者也承認農民起義的原因在於暴政.  如朝廷重臣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都認為是“戍邊、水陸運輸、勞作等力役過於辛苦,賦稅過於沉重。”     顯然秦所謂的德政是假的,暴政才是真的。  然而本人同時也認為,縱使暴政,恐怕也不如漢人說的那麽嚴重吧。  如漢武帝時人主父偃所謂的“三十鍾至一石”之說,顯然就經不起推敲。  主父偃在他的奏疏中說秦朝讓百姓從“使天下蜚芻輓粟,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  所謂的芻是指禾杆,粟指糧食;黃、腄、琅邪都是山東半島上臨著大海的地名,黃為今山東舊黃縣,腄在舊福縣,琅邪在今諸城縣;北河即今內蒙古地區的黃河大拐彎處,當時屬秦的朔方郡。  一鍾等於六石四鬥,則三十鍾為一百九十二石。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秦統治者令百姓從東海之濱的黃、腄、琅邪等地朝遙遠的北河運送糧草,以供軍用,大致上要耗費掉一百九十二石糧食才能運到一石。  這成本未免也太高了。  一般來說,一個人每天一千克每月30千克也就是兩量石的糧食基本上就可以維持生命了,因此我們不妨保守地假設秦卒每月食用二石糧食.  這個數字的確是保守的,因為據秦簡《倉律》顯示,秦的國家成年男性奴隸的生活標準就是農閑時每月二石,農忙時則每月二石半。  士兵的地位至少應不差於國家奴隸。  以此標準推算,則一年每卒需二十四石糧食。  由於當時能養活六口之家的中等田地,每頃年產178~206石粟,按三十鍾致一石即為192石致一石算,此即意味著需要秦人24戶144口人不吃不喝,將自己土地上產的糧食幾乎全部上繳給國家,才能讓一個士兵馬馬虎虎地過上一年。   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始皇帝讓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匈奴,到了三十七年(前210)的時候,蒙恬又曾說自己當時“將兵三十餘萬”,則此數年間北河戍卒一直維持在三十萬左右。  如此則維持這三十萬士兵一年的消費,就需要720萬戶4320萬人將自己的口糧幾乎完全上繳才行,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因為秦朝的人數,保守的估計,如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秦劍鳴的《秦漢史》、白壽彝總主編的《中國通史》等都認為是在2000萬左右,大膽的估計如葛劍雄的《中國人口史》則認為不少於4000萬。  本人經過推斷認為在3200萬左右,不過我們即以4000萬為準,這也等於秦人將全國的糧食全部投放在了北方的軍事活動上,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主父偃的話過於誇張了。  當時運輸的代價確實極高,但也不至於高到這個程度,若真如此蒙恬的三十萬大軍怎麽能在五穀不生的北河一待就是多年,並且還能斥逐匈奴並率眾修築補緝萬裏長城!  相比較而言,漢初賈誼的數十倍的運費比較可信,所謂“輸將起上海而來,一錢之賤賦,數十錢之費。”賈誼為秦史專家,所說當較為符合實際。  並且在戰國時也是如此,如《孫子兵法》就認為軍賦運費在二十倍,所謂“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Q: 始皇帝要不是傳位時出了差錯,哪會有這麽多罵名啊.A: 始皇帝詔書明明白白寫著長子扶蘇繼承大統,問題是贏政駕崩的時候身邊並沒有扶蘇集團的人,李斯和趙高考慮到扶蘇繼位會對自己不利,所以篡改遺詔、賜死扶蘇。所以關鍵的關鍵在於選擇留在自己身邊的人啊!Q: 始皇帝也沒想到自己會死得那麽快,其實一直侍衛在他左右的蒙毅是一個實力超強的人物,可惜當時蒙毅被派出去到名山大川為始皇帝祈福,結果就出這種事.這件事接下來老翁會詳細講一講的.謝謝朋友支持. 當時不僅主父偃的話經不起推敲,其他漢人的言論如《淮南子》之“道路死人以溝量”、董仲舒之“力役三十倍於古。  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伍被之“死者不可勝數,僵屍千裏,流血頃畝”等也都頗有誇張之嫌,而之所以如此,本人認為一者是為了樹立新王朝除暴安良的正義形象,為其統治的合法性尋求根據。  對於新興的王朝來說,把前朝形容得愈不堪,其自身就愈發顯得偉大。  結果不免對前朝就愈描描黑,又由於新朝掌握著話語權,故而他們的話語就成了主流話語而廣泛流布,久而久之,就被坐實了。  此不僅是漢代,曆朝曆代當其創立之初皆如此。   如果大家細心的話,就會發現就是秦朝,也在其短暫的曆史中不遺餘力地貶損被其吞滅的山東六國。  還是在剛剛吞並六國之初,始皇帝就數落起六國君主來,他說滅韓是因為韓“倍約”,滅趙是因為趙“倍盟”,滅魏是因為魏“與韓、趙謀襲秦”,滅楚是因為楚“畔約”,滅燕是因為燕王“昏亂”,滅齊是因為齊“欲為亂”。  始皇帝甚至說,在滅掉韓國後,他當時覺得很好,因為這將對其他各國起到威懾作用,使他們不再為非作歹,這樣或許就可以停止戰爭了。  照他的意思,他的並吞行為皆屬被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Q: 秦始皇好不好?  當然不好!  秦製好不好?  當然不好!  一個簡單的例子:  當時秦朝很多中下層官吏造反.  項羽造反就是因為吳縣縣令造反引起的.  劉邦造反就是因為沛縣縣令造反引起的.  你說秦好不好?  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  天下苦秦久矣,所以造反的人當時都稱義軍.  有個人自稱是秦始皇,你看他的後人現在在中國混得怎樣?  妻子和侄子都蹲進去了.A: 唐人柳宗元在其著名的《封建論》中與朋友有不同的看法,柳說秦亡是由於“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於下而吏畏於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並起。”老翁對此比較讚同。朋友所舉的兩個例子老翁個人是這樣理解的,即首先是天下大亂,接下來是官員不反就要被處死,因此不得不造反。謝謝朋友支持。Q: 還是秦始皇死的不是時候啊,動亂太早了。秦在吞並六國時犯下的過錯還沒有被大家遺忘,所以當有人振臂一呼時,從者無數。    諸多的利益喪失者和野心家,前者如項燕後者如劉邦,乘機而起,很多的人是被迫卷入到這股時代大潮中的。    後世的王朝在其衰敗之時,所作所為不見得比秦要好到那裏去。秦之所以其興也勃而其亡也速,在於當時特殊的背景。    在經濟和大的背景上是要求統一的、但在當時山東六國的舊貴族中,又有太多的不平,因此秦末紛爭顯得格外的特殊。加之漢朝建立以後的政治需要,秦才被醜化到現在這個樣子。    要說秦 一直殘暴,那麽在其立國的數百年間,史載的動亂並不比山東六國多。       嗣後在《之罘刻石》稱“六國的君主行為邪僻,貪婪暴戾永無滿足,大肆虐待誅殺百姓。”  《碣石刻石》稱始皇帝“興師用兵,誅戮無道”。  《會稽刻石》稱六國的君主“專橫背理,貪婪暴戾傲慢凶狠,率眾而逞強。暴虐橫行無所顧忌,倚仗著武力驕橫不已,多次尋釁滋事動用甲兵。暗中派遣使臣來往於六國之間,進行對對抗秦國這目的的合縱活動,行為極其卑鄙猖狂。對內以狡詐的謀略來迷惑視聽,向外侵犯秦的邊境,於是禍殃迭起。”  從秦統治者的評論看,六國君主真是有點壞透了,然而既然是壞透了,為什麽範增後來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為什麽趙王被流放到蜀地的房陵,因思念故鄉,作《山木》之嘔,而“聽到的人沒有不落淚的”?  顯然一個政權一旦喪失了話語權,那就隻有等著被人糟蹋了。 Q: 個政權一旦喪失了話語權,那就隻有等著被人糟蹋了A: 六國    漢糟蹋秦~~~~    此謂之輪回,又可曰現世報~二者是為了使自己的政論具有震撼力,而故作驚人之語。  卻是賈誼、董仲舒、主父偃之流的言論本是指向當下的,然而為了使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因而便求之於古,借古喻今,又為了聳動視聽,不免就誇大事實。  主父偃就是這些人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卻是此人乃漢武帝時期一個學長短縱橫之術起家的落魄辯士,由於在東方齊、燕、趙、中山的諸侯間遊學數十年仍一事無成,於是西入關中去見武帝的寵臣大將軍衛青,請他在武帝麵前說自己的好話,而衛青也確曾多次向武帝推薦他,但不知什麽原因,武帝就是不肯召見他。  而由於在長安滯留時間過久,後來主父偃不僅帶的錢財快要花光,並且也很受諸侯大臣的賓客們所排擠,眼看著在長安就要呆不下去了,無奈之下,主父偃隻好就當時的熱點問題寫了一篇奏疏,然後詣闕上書,來了個孤注一擲,以求一逞.  主父的奏疏中共說了九件事,其中之一是要諫止武帝征伐匈奴,為了達到目的,引起武帝的重視,奏疏中不免極盡誇張之能事。 所謂的縱橫家流,於我看來,就是一群大忽悠。但是他們的忽悠還是很有水平的   所以總此二點,秦縱然是不暴虐,漢人也要給他製造一二的。  實際上後世過度貶損前朝現象早在春秋時就已引起了學者的注意。  孔門弟子子貢就針對周人惡搞紂王的現象,深有感觸地說:“紂王的惡行,並不像現在人們所說的那樣厲害。因此君子不願立身在道德水平卑下的境地,因為那樣會使天下的罪惡都加在他的身上。”  而據說成書於魏晉時期的《列子》一書也憤憤不平地說:“天下之美,都被歸之於虞舜、夏禹、周公、孔子;天下之惡,都被歸之於夏桀和商紂。”  這就是曆史! Q:雖然說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忒惡俗了些,但是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按老馬的說法,   勝利者都是先進生產關係的代表,   所以由他們書寫的都正確,   所以曆史是先進的,   所以………………  A: 當年新中國建立時,翦伯讚、呂振羽等人向太祖爺上書,要求開放在曆史研究方麵的限製。這個還是很有道理的說。 Q:曆來說秦始皇殘暴的一般都是儒生,因為秦始皇做了一件曆史上讓儒生最痛恨的事:焚書坑儒.  但其實曆史實際和這四個字並不一樣.史記上記載,秦始皇統一後要實行比較先進的君主集權的郡縣製,但一些儒生士大夫仍要求恢複分封製,還說了一句邏輯很混亂的話:"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這話後來經常被儒生們拿來說教).  這明顯是搞曆史倒退和分裂!如果真按照以上儒生的話,那麽秦朝將會又恢複到周一樣的分裂動蕩中去,無任何進步可言.  但,李斯看出了這個危機,向秦始皇闡明了利害:"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又一語點破了儒生的本質:"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去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此言入木三分).  然後李斯又向秦始皇提出了"焚書坑儒"的建議.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麽說的.先說焚書:'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看明白沒?人家沒說燒全部的書哦.  後來燒全部書的是儒生所推崇的項羽.  "坑儒"?誰說的?史記不過記載如下:"有敢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當然"語詩書者","以古非今者"多為儒生.但我覺得這沒有什麽不對的.新中國成立後不也嚴厲打擊反革命分子嗎?新生的統一政權秦當然也應該打擊分裂分子!  所以看來,後世儒生對秦始皇的評價多出毀謗.始皇真乃中華統一文明的締造者!A: 很為秦可惜。真的。不認為劉邦項羽的起義有什麽進步性,而且認為是一種倒退!Q: 秦亡確實可惜.不過老翁認為也不能因此就說劉邦們的起義是一種倒退.因為首先是秦的統治出了問題,然後才有了百姓的起義呀. 秦的成就 二、其實他們搞得並不差  由於秦在曆史上臭名昭著,則後人輕視秦朝也就很自然了。  如宋胡寅就稱“呂政的所作所為,沒有一條可以為後世所效法的。自漢朝興起開始,議論國事的大臣在關於禍敗之戒之方麵,不說則已,一說就一定借秦朝來發論。”  顧炎武也說“世間習儒之人,隻要談到秦朝,就認為秦的典製乃亡國之法”。  而實際上,秦祚雖短,然而在曆史上卻絕對是個承前啟後的裏程碑式的時代。  在短短的十幾年中,他們做了很多前無古人的事情。    最讓他們引以為豪也最為後世有識之士所津津樂道的,是他們推倒了那破敝不堪的王朝大廈,然後建立起了一座嶄新的皇朝大廈。  之所以另起爐灶,是因為在始皇帝看來,自己的大廈的四根支柱要比舊的大廈的四根支柱更為結實和穩定。   王朝大廈的第一根支柱是井田製,在此製度下,農民所繳納的是勞役地租,也就是說農民在耕種自己的百畝私田的同時,再為國家耕種十畝的公田,私田上的收獲物歸農民自己支配,公田上的收獲物上交貴族或國家。  此製的優點是可使國家獲得較為穩定的經濟收入以潤滑國家機器.  缺點是由於公田對農民而言無利可圖,因此在種公田時難免會有消極怠工之虞。    第二根支柱是宗法製,此是以與天子血緣關係的遠近為依據來整合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以起到維係社會政治秩序的作用。  此製的優點是,通過親緣關係與政治關係的結合,從而整合了統治階級內部的關係,有效地起到了維係社會政治秩序的作用.  缺點是隨著時間推移,諸侯與天子間的血緣關係將日漸淡漠,地方與中央的政治關係也會隨之日趨鬆馳。   Q: 白起坑趙軍降卒,天下人罵之不義.項羽坑秦軍降卒,斥罵卻少了很多.  何因,這是秦軍之道還施秦軍.A: 但這也是項羽失去關中百姓支持的重要原因啊. 第三根支柱為分封製,此是天子將土地、人口和財物等分封給貴族,以期換取他們的支持。  此製的優點是通過分封,調整了貴族間的利益關係,從而使天子成為貴族中實力最為雄厚的貴族。  天子不僅擁有麵積最大,最為富庶的王畿之地,同時也在事實上獲得了共主的地位,諸侯要服從天子的領導、向他納貢、朝見述職、並發兵跟隨天子一起征伐敵國等.  缺點是貴族們通過分封製獲得了極大的權力,如他們可以如天子一樣在自己的封地采邑中支配自己的土地,設官分職,並且還可建立效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自主地開展各種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活動。  天子所能有效支配的隻是屬於自己的王畿而已。  因此天子要想使自己的意誌付諸實施,隻能通過協商辦法來實現。  同時由於貴族擁有極大的獨立性,因而也就極易出現離心傾向。   第四根支柱禮樂文化,也就是推行柔道,以禮樂教化來勸導貴族服從國家的統治。  此製的優點是通過修習禮,或者說修習行為規則,不僅可以起到提醒貴族認清自己在等級秩序中所處的位置的作用,而且還可將等級觀念灌輸到貴族的思想中去,使以禮行事成為貴族的一種自覺,從而起到維護統治秩序的作用。  而缺點哪……要說這也是一種無奈,因為一者貴族之間都有著或親或疏的血緣關係,再者所有的貴族上至天子下至卿大夫,都擁有自己的勢力,因此以刑罰治理貴族難度極大。 這王朝大廈住著確實舒服不哪去呀. 用這種柱子建成的王朝大廈住著確實舒服不哪去呀.  卻是由於材質的製約,以此四根支柱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王朝大廈顯得相當質樸和內斂,居於其中的君主行事也相當低調.  一遇到大事就召集各方人等討論,與卿士們商議過後,還要與庶民進行探討,就這還不算,還要占卜一番,問問鬼神,通過這一係列的折騰,方才能形成一個決議.   就這君主還怕臣下不滿,還主動鼓勵臣下積極進諫.  為此堯專設欲諫之鼓,有想勸諫的可以擊鼓以聞.  舜設誹謗之木,也就是在交通要道處立一根木柱,人民可以在此柱下發表對朝政的褒貶意見.湯有主管議論君主過失的士.  而周武王則有戒慎之鞀,有欲行勸戒之事者,即搖其鞀。 當時君主如果想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實現,必須使用一些隱晦的辦法,如商王武丁為選拔傅說進入自己的統治機構,而三年不言,然後聲稱以夢得神人從而才選擇了傅說。在處置貴族的犯罪行為時,有所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說,對貴族可謂是極盡嗬護之能事。  這就是居住在王朝大廈下的天子的作派,這個天子被稱作“王”。  當他入主王朝大廈之初,日子還算能過.  但時間一久,四根支柱的弊端便全都暴露了出來:公田因農民怠工,而收獲大減;共主地位因血緣關係淡薄而失去了所期待的影響力;地方局勢因諸侯勢力日漸強大,而爭端不斷;禮樂製度因王政治、經濟、軍事地位的衰落而崩壞。  王朝大廈於是西周晚期起便開始不斷出現坍塌,發展到春秋時期更是衰敗得千瘡百孔。 正是由於對構建王朝大廈的材質的缺點了解得非常透徹,因此始皇帝君臣在並吞六國之後,從長治久安考慮,就不肯在原來基礎上修修補補,而是另選優良材質,意欲重構自己心目中的堅實大廈。    他們選中的第一根支柱是土地私有製。  國家允許百姓把土地據為己有,通過征收賦稅的方式獲得物質財富。  這種製度的好處在於土地私有可以激發百姓持續發展生產的熱情,國家也可由此得到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  他們選中的第二根支柱是中央集權的官僚體製。  此製主要是指中央的三公九卿製和地方的郡縣製。  具體而言,君主在中央下設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政府。  三公指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他們負責協助皇帝處理軍政方麵的全局性事務以及統率、監察百官的任務。  三公下設有九卿,所謂九卿亦即多卿的意思,即奉常、郎中令、太仆、衛尉、典客、廷尉、治粟內史、宗正、少府、中尉等,分管司法、警衛、賦稅、宗廟等各方麵事務。  地方行政機構分郡縣兩級,以郡統縣。  郡設郡守為行政長官,下設郡尉掌武事,郡監掌監察。  縣大小不等,萬戶以上設縣令,以下設縣長,又皆有縣丞縣尉等。  縣以下設鄉裏兩級基層管理組織,鄉設三老,掌教化,嗇夫,收租派差,裏設裏典。 實行此製,優點有四:  其一,中央和地方的主要長吏皆由君主直接任免,從而避免了貴族階層對官職的壟斷,而有利於君主選拔賢人治國;  其二,官員的俸祿由國家以實物的形式支付,而不是賜封土地給予世祿,這使官員失去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其獨立性,而強化了其對君主的依附性;  其三,郡縣長吏以君主代理人的身份治理地方,不再與治下人民形成臣屬關係,於是在宗法製下那種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現象徹底改變,官員因而喪失了與中央對抗的人力支持。  其四,通過官僚體製的運作,國家權力可以自上而下延伸到社會最底層,又自下而上逐級集中到最高統治者手中。 第三條支柱他們選中的是郡縣征兵製,此製以郡縣為單位,根據戶籍在全國範圍內對符合應征條件的百姓征派兵役。  此製的優點在於使君主的實力變得空前強大,在相當大程度上杜絕了貴族犯上作亂事件的發生。    第四條支柱他們選中的是法家文化。  這是一種專門探討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君主怎樣使用手中所握有的生殺予奪之大權,方才能達到最佳的一門學問。  據該文化的集大成者韓非講,利用這種文化優點有三:即利用它倡導的以法治國理論,可以使天下太平、國家安寧;利用它所倡導的以術來駕馭臣下的理論,能夠使臣下盡心為國而不敢為非作歹;利用它倡導的以勢來貫徹法、術推行的理論,可以使君主變得威嚴而神聖不可侵犯。   Q: 郡縣製是學楚國的,最早的縣出現在楚國估計是李斯帶過去的A: 確實是楚國。據《左傳》稱楚武王(前740—690年在位)克權後,“使鬥緍尹之。以叛,圍而殺之。遷權於那處,使閻敖尹之。”尹為楚治縣之官,故權當為楚縣。其後,楚文王攻滅申息鄧諸國,又有“實縣申息”之說。秦之有縣在武公時期,據《史記》秦武公十年(前688)及十一年先後“伐邽、冀戎,初縣之”,“初縣杜、鄭”。而大規模推行郡縣製則是在秦孝公時。 總之,由於他們選中的這四根支柱材質優良,因而他們所建立的大廈遠遠望去不僅高大崔巍而且陰森可怖。而居於其中的君主因為有這四根堅實的柱石為依靠,便不肯如王一般行事縮手縮腳地放不開,而是如同天神一般為所欲為。  當然有時他也向臣下征求意見,但他這樣做是確確實實需要集思廣益,而不是如王一樣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貴族的理解與支持。  他也提倡進諫,但如果他認定要做的事,不管有多少人反對他也敢一意孤行。  在他的帝國內,所有人的生死榮辱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隻要他喜歡,他能使一個走卒驟登高位,如果他憤怒,他可以讓位極人臣的屬下傾刻命喪黃泉!  這就是居住在皇朝大廈下的君主的作派,這個頤指氣使的君主被稱作“皇帝”。 想當年,始皇帝在建成這座嶄新的皇朝大廈後,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就忍不住就樂了起來。  他認為隻要做得好,他建築的這座固、安如磐石的大廈能讓他的後代住到千世萬世以至於無窮,而不是如周代一樣傳了數百年就不行了。  因為天命已經注定他會長久擁有這珍寶, 卻是據說還是在公元前八世紀中晚期秦文公在位時,文公出獵就捕獲了黑龍,由於五德中水德尚黑,因此這是上天在昭示秦必將獲得水德之運。  而到了始皇帝並吞六國那年,人們又看見在臨洮出現了十二個身材高大的狄人,據目擊者稱這些人個個有五丈多高,穿的履有六尺長,這是萬國一統、天下太平的征兆。  因此秦得天下,那是上應天心的。並且在他活著的時候,他也已經把所有威脅大廈安全的隱患都給清理得一幹二淨了,他的大廈怎麽會讓別人來住哪?   卻是在皇朝大廈一建成,始皇帝便開始不遺餘力地竭力消除一切亂源。  具體而言,其一,對那些可能成為亂源的特殊群體進行打擊。  如以六國王族為核心的六國貴族,由於秦滅了他們的國家,毀了他們的宗廟,此仇可謂不共戴天,又由於他們在地方上極有號召力,因而他們極有可能為了複國而伺機叛亂,故必須重點盯防,於是便把他們從故土分別遷往甘肅、四川等邊遠地區控製起來。  那批在戰國時期非常活躍的遊士們,由於文士慣於鼓唇弄舌、搬弄是非,俠士勇於使氣弄性、觸犯王犯,若讓這批人繼續在社會上遊蕩,勢必會影響社會的穩定,為此禁止遊士出遊,嚴禁文士以《詩》、《書》設私學、議時政,並搜捕豪俠之士。  地方富豪由於富甲一方,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有類於春秋時期的卿大夫階層,對集權政治相當抵觸,為此特將地方上有號召力的天下富豪12萬戶遷於鹹陽,就近進行管理。   其二,著力加強對國內的軍事控製。  如為避免六國的兵器流落到百姓手中而給社會帶來動蕩不安,特地收天下之兵器,集中於鹹陽,鑄成12個重達千石的金人放在那裏;  因擔心會有叛亂者依六國時各國所建的城防負隅頑抗, 又毀壞城郭,決通堤防,鏟除各地防禦工程;  為了加強對東方的統治,又在一些重要的關口派駐精銳部隊;  為了加強對遼闊的疆域的管理,在原有基礎上,修築以鹹陽為起點,向東南伸展,遍布六國各地的馳道,這樣一旦哪裏發生禍亂,國家即可發兵沿馳道火速平叛。   其三,親自巡行天下。始皇帝先後五次巡遊天下,除西南外,幾乎走遍了全國。    其四,發展經濟。  在清楚亂源的同時,又注意發展經濟,這很簡單,因為一個國家若沒有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是無法維持下去的。  在這方麵,始皇帝君臣也沒少下功夫,如使黔首自實田。讓老百姓向政府據實申報自己擁有的耕地麵積,以便在全國範圍內征收統一的田稅。  六國時期各自為政,度量衡、貨幣、車軌等的標準大不相同,這給人們的經濟交往活動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因此秦統一後,即將商鞅變法時的度量衡製度推行全國.  貨幣分二等,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  軌指車輿兩輪之間車軸的長度,統一規定為六尺,使一車可以暢通全國。  進一步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將其定為國策,所謂“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提高治粟內史的地位為九卿之一,規定地方官必須過問農事。  並對商人進行打擊,屢次將商人(包括父母祖父母曾為商人者)與罪犯贅婿一起徙謫實邊,形成謫戍製度。     以上是針對內部的各種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而對於外部問題始皇帝也是一點也不含糊。  當時秦的四鄰,東為大海,西邊早在戰國時期已被秦人清理幹淨。  故所謂的外部問題實際就是指的南邊的百越問題和北邊的匈奴問題,尤其是匈奴,對秦確實存在著現實的威脅。  卻是戰國末年,由於南方戰亂不休,顧不上北部邊防,結果匈奴人遂乘機向南發展,占領河套地區,從而對秦朝構成重大威脅。  為解決南北問題,始皇帝幾乎同時在南北兩方用兵,在南方派尉睢統軍50萬發動對越人的進攻。  曆時三年才平定,在其地設桂林、南海、象郡。  大量移民南方。  在北方派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置郡縣,移民屯墾。  就這仍對遠遁的匈奴人不放心,又特地在北部繞著皇朝大廈自西向東修築一條綿延萬餘裏的圍牆!  現在想來,這真是空前絕後的大手筆!  因為自古及今,除了始皇帝,老翁一時還真想不出誰敢在自己國土的極南和極北兩地同時打上兩場大規模的戰爭,並且都取得了勝利。   可以說,為了實現對這個龐大帝國的有效統治,始皇帝君臣采取了一係列對帝國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的政策,可謂煞費苦心,可惜由於施行暴政,結果不旋踵而亡。  不過由於這座大廈是以“尊君抑臣”為核心建立起來的,非常適合後世君主的統治需要,因而秦亡之後,不僅漢的統治者對破敝的地方稍作修繕,便搬了進去,就是漢以後的皇朝也照樣予以繼承。   對此,後世的有識之士看得很清楚。  如北宋人孫奭就說:“今天的官名、詔令、郡縣,都是一仍秦舊。”  南宋時人黃仁卿也指出“自秦始皇變法之後,後世人君,皆不能易之。”  呂伯恭也說:“自秦變法之後,後世屢變屢易,終不出於秦的範圍。”  明人丘濬認為自秦以來,曆代製度皆因襲秦朝,雖然有所損益,卻是“大抵安於苟簡而已。”  張居正稱秦以法治,乃“反始之會”,“是再次開辟渾沌的創舉,它所創設的製度、法令,由於對治國甚有好處,至今還被人們所遵守。”  清人顧炎武也說:“漢興以來,承用秦法,以至於今日的有很多。”  近代史家夏曾佑更是認為“自秦以來,垂二千年,雖百王代,時有改革,然觀其大義,不甚懸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漢二君營其室,後之王者,不過隨事補苴,以求適一時之用耳,不能動其深根寧極之理也。”  此外其開拓的疆域為後世繼承和發揚,修築的馳道奠定了後世大一統王朝國道的基礎,長城作為皇朝大廈的圍牆被後人修修補補地一直用了一千八百餘年,靈渠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所以秦朝雖因暴政而亡,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就輕視它,以為它無可稱道。  不過後世王朝貶低秦朝也情有可原,就像我們都不願與不名譽的人有染一樣,哪個王朝願意和名聲狼籍的秦朝套近乎呢? 秦產生暴政的原因.首先是:  三、危機探析之一:不拓邊行嗎?  從上麵的分析可以看出,秦統治者不僅想把國家治理好,而且還雄心勃勃地要傳之萬世,既然這樣,他們就不應該實行暴政,因為就是普通人也知道暴政是不得人心,要亡國的。  更何況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雄才大略的李斯! 其實秦時有很多事情,時人和後人都是看似明白實際上是都不甚明白。  因此接下來幾章,我們不妨一起探析一下與暴政相關的一些問題。 所謂的暴政,分解開來實際上主要是指賦役沉重和法治嚴苛。  就賦役沉重而論又集中體現在修酈山陵墓、建阿旁宮、求仙藥、修馳道、南伐百越、北攻匈奴等數件大事上。  在這數件大事中,由於南北用兵消耗的人力物力過於浩大,因而影響也最大。  漢代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導致秦敗亡的主要原因。   如《淮南子》稱由於南北用兵,“當時,男子不得耕種田地,婦人不得紡織布匹,老弱的人在路上服役,官員們在街衢以箕苛斂民財,生病的得不到休養,死去的不能被埋葬。於是陳勝起於大澤之中,奮臂大呼”。  主父偃稱南北用兵使“男子努力耕作也不足於提供糧食供給;女子努力紡績也不足於提供帷幕用布。百姓凋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死者相望於道路。於是天下開始背叛秦朝。”  嚴安稱:“那時,秦在北邊與胡人為敵,南邊為越人所牽製,陳兵於無用之地,而無法脫身。這樣持續了十多年,使得丁男被甲上陣,丁女轉輸糧餉,以至於苦不聊生,許多人因此吊死在路邊的樹上。於是等到始皇帝一死,天下便出現了大亂。”  伍被稱北伐匈奴,修築長城,使得“百姓力竭,以至於十家中有五家都想作亂。”  嚴助說秦南方用兵失利,不得不發謫戍以備之,“當時,內外騷動,百姓窮困不堪,出行的人不見回來,都覺得沒法生存,結果很多人結伴逃亡,聚在一起做起了盜賊,山東於是出現大亂。”  班固說始皇帝在位期間內平六國,外攘四夷,“沒有一天不用兵,結果導致山東出現大亂。” 對於秦南北用兵的原因,有人將之歸於統治者的貪婪。  如《淮南子》認為秦伐南越是始皇帝“想得到越地的犀角、象牙、翡翠、珠璣等珍寶。”  晁錯稱秦南北用兵,“不是為了保衛邊地和救民於水火,而是貪婪暴戾想擴大疆土而已。”  有歸於統治者的好大喜功。  嚴安認為此舉是始皇帝“想將他的淫威推行到海外”。  主父偃認為這是始皇帝“務勝不休”的結果。  有人將之歸為始皇帝迷信讖言所至。  如司馬遷稱方士盧生入海尋神仙不遇回來騙始皇帝而“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於是始皇帝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匈奴。 於是這不免讓人歎息,要是始皇帝不貪婪,要是始皇帝不好大喜功,更讓人忍不住胡思亂想的是要是始皇帝不迷信不相信方士的讖言,那就不會有南征北伐,那麽秦說不定也就不會亡了。  然而歎息終歸是歎息,剖析曆史,我們可以發現有五個方麵的原因決定了秦必然會向南北兩方用兵,而所謂的“亡秦者胡也”之讖言不與焉。 其一、北方民族的現實威脅與南方民族的潛在威脅。當秦並吞天下之後,環顧四周,生活在北部大漠的胡人和居住在東南部百越讓他們憂心忡忡。  因為匈奴對他構成了現實的威脅,而百越則蘊含著潛在的危機。    當時沿北部邊郡從東到西依次有東胡、匈奴、月氏等三大部族,這些人被統稱為胡人,他們的存在對秦的統治構成了事實上的威脅.  這些部落由北方古老的山戎、獫狁、葷粥等部落發展而來,起初由於夏、商、周政權的打擊,這些部族一直發展比較緩慢.  然而到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之間長期爭戰不休,而無暇顧及他們,從而使他們獲得了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先是在春秋中後期,在秦、晉、燕三國的邊地的出現了眾多的互不統屬的部落,諸如綿諸、緄戎、翟、獂、義渠、大荔、烏氏、朐衍、林胡、樓煩、東胡、山戎等,《史記》所謂“各自分散居住於河穀之中,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領導者,這樣的部族在概有一百多個,然而卻不能統一到一起。”  然後是到戰國中期各部族實現了區域融合,當時在秦的邊地以義渠為強,在趙的邊地以林胡、樓煩為盛,在燕的邊地則是東胡為大。  這時候南方的諸侯對他們又有了一個總的稱呼即“胡”。 Q: 別老把秦朝的一切功勞都推給秦始皇,秦始皇不過是好運趕上秦國發達的時候,要把他換到贏渠梁的時代,指不定早給人家關東諸侯滅了.A: 有一定的道理,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也得歸功於前麵幾代人的努力,但是並不能因此否定秦始皇的功績,如果把秦始皇換成胡亥,你覺得他能擔負起統一六國的重任嗎?讚同此觀點,正如賈誼所言,始皇帝這是“奮六世之餘烈”,方才得以“振長策而禦宇內”呀!即我們既不能把功勞皆歸於始皇帝一身,也不能抹殺始皇帝在統一六國過程中的貢獻。固然是時勢造英雄,但英雄被造出來之後,時勢又會因英雄而改變。謝謝朋友支持。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始皇帝功過分明:功,在統一;過,在統一之後沒有改變國策,與民生息後人對秦始皇過於苛刻了,前兩天在圖書館借到本關於秦朝發展曆史的書,看到作者在一章裏張口閉口的叫著秦始皇暴君,就再不想看這本書了,帶著這樣的主觀情緒,你能指望作者寫出什麽?   由於實力大增,因而對秦趙燕三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不免就引起了沿邊各國的重視。  於是秦發兵攻滅義渠,置三郡,並修築長城來防禦胡人。  趙則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破林胡、樓煩,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  接下來燕將秦開襲破東胡,東胡因此向北退卻千餘裏,燕國也修築長城,並且又在從造陽至襄平之間,置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以防禦胡人。  總之在三國的強力打擊下,胡人的發展勢頭暫時被壓了下去。  然而到了戰國未期,由於燕、趙在秦的打擊下,都處於朝不保夕的境地,因而再也無力維護邊地的安全,邊地的胡人隨之再度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於是當秦終於並吞六國後,抬頭北望,竟發現北邊東有東胡,西有月氏,中有匈奴,竟然又是強敵環伺,其中尤其匈奴最為強大。  究其原因,再次獲得其夢寐以求的陰山南麵的土地以及河南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套地區應是一個重要因素。  現代史家翦伯讚曾對此有精辟的論述。 Q: 信書不如無書    看了書,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    但也不能抱著成見去讀書A: 道理真是不辨不明啊.別人抱著成見去寫書,我輩抱著成見去讀書,這曆史還怎樣去理解呀.謝謝朋友支持. Q: 任何人都有功過,不存在完美的人 ,包括偉人.    起碼就中華民族來說,秦始皇無論如何是具有巨大功績的,即使他的罪行再大,也不應該抹殺其功績.一碼歸一碼,功績和錯誤不衝突.    唉,漢族的偉大曆史人物,一個接一個地被批倒批臭,不允許其有任何錯誤.同樣是殺人如麻的開國帝王,成吉思汗和努爾哈赤被被描繪成英勇果斷的明君,秦始皇和明太祖被刻畫成暴君昏君.什麽世道啊,雖然我們是多民族國家,應該民族團結,民族和諧,但就非要以醜化漢族曆史人物來體現嗎??    既然是看曆史,就應該客觀地去討論,帶著成見去論證,隻能證出成見來.A: 確實如此. Q: 光是修自己的陵墓就用70萬人建了38年    還翻個屁案A: 怎麽能將人一棍子打死哪?哈哈,謝謝朋友支持. 翦先生在建國後去內蒙古曾做過一番實地考察,之後他在《內蒙訪古》一文中談了自己對這部分土地的看法。  翦先生說:“過了集寧,就隱隱望見了一條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脈,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一道牆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據《漢書•匈奴傳》載,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一個狹長的平原。” 今天,我們使用著的文字來自於秦人,我們廣袤的國土是秦帝國的延續,我們統一的中華民族在秦帝國時期開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個大帝國,仍然和我們血脈相連!--摘自《複活的軍團》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04584&PostID=8874838&idWriter=0&Key=0  秦始皇崛起      翦先生接著說,“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據《漢書•匈奴傳》載,這裏在漢代卻是一個“草木茂盛,多禽獸”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裏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麽改變。”  翦先生進而指出“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製。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住下來的騎馬的遊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遊牧民族隻要進入內蒙西部,就必須占據這個沃野。”   翦先生又進而指出,“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遊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隻要占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穀。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嚐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麵,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麵襲來的遊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髒地帶。”        這就是為什麽趙武靈王時要渡過黃河,與匈奴爭奪大青山南麓這一狹長地帶並將長城修在陰山一帶的原因之所在。  然而後來隨著趙國的土崩瓦解,不僅大青山南麓重回匈奴懷抱,而且他們又越過黃河進入了河南地。  這對於秦王朝來說,就等於大門洞開,實是凶險之極,正如漢初劉敬對劉邦所言,河南地“距離長安近的地方不過七百裏地,輕騎一日一夜就能到達關中地區”,因此秦一並吞天下,馬上就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北上敵禦匈奴。  當時月氏和東胡也相當強大,所謂“東胡強而月氏盛”,其中月氏“控弦者可一二十萬。”所以也是秦王朝的強勁對手。  可以說他們的存在,不僅不能使秦的聲威遠被異域,反而還有壓縮其統治區域的事實。  為著皇朝安危考慮,秦統治者有解決此一問題之必要。   當時在秦的周邊除了匈奴之外,還有一個強大的民族,那就是分布在今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以至於越南北部等廣大區域的百越,也就是越人。  這是一個與中原的華夏族同樣古老的部族,由於它分布廣泛、支庶眾多,因而到了戰國秦漢時期便有了“百越”的稱呼。  由於古揚州地區為淮河以南、東海之濱,囊括中國東南地區,因此又稱“楊越”。  這個部族中的於越在春秋戰國時期所建立的越國曾長期雄踞東南,在春秋晚期不僅滅掉了強大的吳國,並且還北上中原,圖謀霸權。  戰國中期越王無強自恃實力雄厚,一度興師北伐齊,西伐楚。  結果召致楚人不滿,而興兵伐之,殺掉無強,滅掉了越國。  於越貴族不得不率領大批越人,向南方各地遷徙,有的甚至移居海上。  由於失去了權力中心,於是百越各部族紛紛自立君主,各自為政,而在名義上臣服於楚。   顯然此時的百越正處於一個新的融合時期,一旦它再次形成新的權力中心,勢必會對北方的這個政權構成威脅。  這從秦亡後,趙佗在南越稱王就可以看出來。考趙佗之所以能在南越站穩腳跟,即與他得到了來自中土的移民的支持有關,也與他受到當地土著的擁戴關係甚大,由於他得到了南越、閩越、西甌和駱越的支持,從而使他獲得了與北方王朝對抗的本錢,竟然乘坐黃屋左纛之車,以皇帝身份發號施令,成為漢王朝的大患。  後來文帝時陸賈出使南越,趙佗還自稱“蠻夷大長老夫”。  所以就秦朝而言,為了避免以後在戰略上處於背動,就有必要防患於末然,先把這片廣大的區域納入自己的控製之下。  而其後來興兵五十萬討伐,既可見其對百越之重視,亦可見百越實力之雄厚,已到不得不用兵的地步。   其二、把王化推向四極乃帝王之盛舉。  在春秋戰國時的思想家的心目中,天下對於王者而言,無論遠近都是他統轄之內,是無所謂內外之別的。此亦即《春秋公羊傳》所謂的“王者無外”。  同時由於相對於夷狄而言,華夏人有著高度的禮樂文明,因而華夏人在擁有文化優越感的同時,也有著相當強烈的教化異族的文化使命感,孟子所謂的“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顯然是讚同將先進的華夏文化推向夷狄。故而征服周邊地區,對於統治者而言,不僅沒有道義上的罪惡感,反而有一種向四方推行王化的正義感。   因此秦朝建立後,盡管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時秦的疆域不過是七國故地而已,然始皇帝君臣已在琅邪刻石上發出了“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的豪言壯語。  因為所謂“流沙”,《史記集解》引鄭玄語稱“《地理誌》‘流沙’,在居延的西北方,名叫‘居延澤’。”  《史記索隠》稱“《廣誌》;流沙在玉門關外,有居延澤,居延城。又《山海經》稱‘流沙出鍾山,西南行昆侖墟入海’”,所以流沙“是地兼有水”。  而居延在漢之張掖郡,則是又遠在臨洮之外。  而當時秦的西部疆域不過是達到了隴西郡的臨洮、羌中而已。  西部疆域是在秦昭王時確定的。  當時在秦的西北地區,也就是今天陝、甘、青、寧一帶,戰國中期以來原有大荔、綿諸、月氏、烏孫、豲、羌及義渠等少數族部族。  然自秦孝公起秦逐漸確立起在這片地區的統治,至前272即周赧王43年,秦最終滅掉了最為強大的義渠,開始設置隴西、北地、上郡等三郡。  臨洮在秦極西之隴西郡,因為地臨洮水而得名,而羌中在臨洮的西南方。   所謂“北戶”, 裴駰《史記集解》稱 “《呉都賦》有‘開北戶以向日’的句子。  劉逵解釋為‘日南的北戶就如同日北的南戶一樣’”。  故北戶也就是說建在日之南的房子,為了朝陽采光,而門戶開在了北麵的意思,此顯然說的是在北回歸線以南的情況。  而其具體方位則應在秦的象郡,因為此郡地裏位置基本在北回歸線以南。  且《漢書》地理誌也明確地說,漢代的日南郡就是秦的象郡,而日南郡則在今越南的中部。故可說北戶在秦的極南之地。  而象郡乃始皇帝三十三年所建,那一年,始皇帝征發那些曾經逃亡的人、贅婿以及賈人攻取了南越地區,以其地為桂林、象郡、南海。   所謂“東海”既指東邊大海。  所謂“大夏”,《淮南子》稱:“九州之外乃有八夤,也都同九州一樣方圓千裏”,其中“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  《逸周書》中伊尹稱正北方有空同、大夏等戎狄之國。  《別雅》稱“《漢書•武帝紀》有‘遂踰隴登空同’之語,《莊子•在宥篇》也作‘空同’,司馬彪註稱:‘空同之地,當在北北鬥之下’。  《爾雅•釋地》稱北戴鬥極為‘空桐’”,則空同當為極北之地,而大夏與空同並列,則地之遙遠可知。  顯然除了東邊之外,其他三麵都是虛語,故琅琊刻石顯見是極盡誇張之能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隻能是我們今天的看法,在當時,恐怕許多人們並不這麽認為。  因為在當時五帝的實際統治範圍方圓不過千裏,然而在《禹貢》中所重構的曆史中,由於禹的努力,其影響居然“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了。  而到了周朝,其王畿不過是邦畿千裏,然而詩經已詠歎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所以到了“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的秦代,聲稱自己的領土已盡地域之四極,實並不為過。   並且無論怎樣表述影響之遠,落到實處說的還是人,如果一個地方荒無人煙,那也就無所謂影響。  故而,琅邪刻石中敘過四極後,接著又說了“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八個字,其意即為人跡所至的極遠之處即為地域之極至,而何為人跡所至的極遠之處,則要據時人所掌握的地理知識而定了。  就西方而言,秦自立國起就一直與西垂的少數部族爭鬥不休,然到了秦昭王消滅義渠置三郡,將統治的觸角延伸到臨洮、羌中之後,就喪失了再向西發展的興趣,這顯然與臨洮以西,生存條件惡劣,人煙稀少,既不能以對其統治構成威脅,又不足以引發其占有的貪欲有關。  就東部而論,隨著燕、齊、楚的相繼被兼並,其勢力也隨之到達了東海,也就是說達到了其發展的極限,因為再往東居說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了。  由此可見,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時,秦的統治確實已達到了東西二極。其名實不符的問題是出南北方向上。  當時已如前所言,在南方有百越,當時秦尚未能居而有之。  而北方還在匈奴手中,因此秦統治者若想超邁上古,就應該在這方麵有所作為。   其三、秦皇朝是以一個強勢政權的麵目出現在曆史舞台上的,它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秦的士卒自秦孝公以來一直以能征善戰聞名於世。說起來,秦自其祖宗時期就頗崇尚武力。  秦之祖先據傳說為帝顓頊之後代柏翳,此人曾佐舜調馴鳥獸,而被賜姓嬴氏,其人又佐禹治水土,故與伯益實即一人。  其子孫後或在中原,或在夷狄。  而秦即為“或在夷狄”者,因而漸染夷風。  如在西戎,保有西垂的中潏之父胥軒被稱作“戎胥軒”,而其母則是“驪山女”。  後來封地在今天陝北的申國的申侯曾說過往昔他的祖先驪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的話,而申國為戎族所建,故其“酈山女”亦為戎族,則中潏夷化甚重可知。  中潏生飛廉,其後有非子,居於犬丘,喜歡養馬和牲畜,並且在這方很有經驗,時為周孝王時,孝王使其汧、渭之間主管養馬的事務,結果使馬的數量大增。   孝王因此分封非子土地於秦邑而為附庸,使其複續嬴氏之祭祀,號“秦嬴”。  其後秦仲在周宣王時為大夫伐西戎而被殺,宣王又派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攻打西戎,破之,宣王因封秦仲子莊公為西垂大夫。  莊公死後,襄公繼位,其時一方麵襄公之兄世父與戎人爭鬥不止,另一方麵,襄公又把妹妹繆嬴嫁與戎族豐王為妻。  後來,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  襄公救周甚力,平王東遷時又率兵護送平王,平王遂因功封他為諸侯,賜之岐山以西之地,說“戎人無道,侵奪我的岐、豐之地,秦如果能把戎族驅逐走,就可擁有其地。”  此後秦遂與戎狄展開了長期的爭奪,其間曆文公、憲公、出子、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直到穆公時,方才取得重大突破,所謂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  其後內部鬥爭不斷,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從以上敘述可見,秦人自西來起,即深染夷風,所治之民又多屬夷狄,因而其民風極為彪悍,戰國時人朱己曾對魏王說:“秦與戎狄風俗相同,有虎狼之心,貪婪、暴戾,好利而無信,不知道禮儀德行。”  《淮南子》所謂“貪婪凶狠、剛強有力,熱衷於利欲而缺少仁義道德。”  可見秦人本就有尚武的傳統。  而戰國中期商鞅變法則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這種傳統。 並且無論怎樣表述影響之遠,落到實處說的還是人,如果一個地方荒無人煙,那也就無所謂影響。    故而,琅邪刻石中敘過四極後,接著又說了“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八個字,其意即為人跡所至的極遠之處即為地域之極至,而何為人跡所至的極遠之處,則要據時人所掌握的地理知識而定了。    就西方而言,秦自立國起就一直與西垂的少數部族爭鬥不休,然到了秦昭王消滅義渠置三郡,將統治的觸角延伸到臨洮、羌中之後,就喪失了再向西發展的興趣,這顯然與臨洮以西,生存條件惡劣,人煙稀少,既不能以對其統治構成威脅,又不足以引發其占有的貪欲有關。    就東部而論,隨著燕、齊、楚的相繼被兼並,其勢力也隨之到達了東海,也就是說達到了其發展的極限,因為再往東居說就是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了。    由此可見,在始皇帝二十八年時,秦的統治確實已達到了東西二極。其名實不符的問題是出南北方向上。    當時已如前所言,在南方有百越,當時秦尚未能居而有之。    而北方還在匈奴手中,因此秦統治者若想超邁上古,就應該在這方麵有所作為。   其三、秦皇朝是以一個強勢政權的麵目出現在曆史舞台上的,它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秦的士卒自秦孝公以來一直以能征善戰聞名於世。說起來,秦自其祖宗時期就頗崇尚武力。    秦之祖先據傳說為帝顓頊之後代柏翳,此人曾佐舜調馴鳥獸,而被賜姓嬴氏,其人又佐禹治水土,故與伯益實即一人。    其子孫後或在中原,或在夷狄。    而秦即為“或在夷狄”者,因而漸染夷風。    如在西戎,保有西垂的中潏之父胥軒被稱作“戎胥軒”,而其母則是“驪山女”。    後來封地在今天陝北的申國的申侯曾說過往昔他的祖先驪山之女為戎胥軒妻的話,而申國為戎族所建,故其“酈山女”亦為戎族,則中潏夷化甚重可知。    中潏生飛廉,其後有非子,居於犬丘,喜歡養馬和牲畜,並且在這方很有經驗,時為周孝王時,孝王使其汧、渭之間主管養馬的事務,結果使馬的數量大增。     孝王因此分封非子土地於秦邑而為附庸,使其複續嬴氏之祭祀,號“秦嬴”。    其後秦仲在周宣王時為大夫伐西戎而被殺,宣王又派秦仲的五個兒子率兵攻打西戎,破之,宣王因封秦仲子莊公為西垂大夫。    莊公死後,襄公繼位,其時一方麵襄公之兄世父與戎人爭鬥不止,另一方麵,襄公又把妹妹繆嬴嫁與戎族豐王為妻。    後來,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    襄公救周甚力,平王東遷時又率兵護送平王,平王遂因功封他為諸侯,賜之岐山以西之地,說“戎人無道,侵奪我的岐、豐之地,秦如果能把戎族驅逐走,就可擁有其地。”    此後秦遂與戎狄展開了長期的爭奪,其間曆文公、憲公、出子、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直到穆公時,方才取得重大突破,所謂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    其後內部鬥爭不斷,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從以上敘述可見,秦人自西來起,即深染夷風,所治之民又多屬夷狄,因而其民風極為彪悍,戰國時人朱己曾對魏王說:“秦與戎狄風俗相同,有虎狼之心,貪婪、暴戾,好利而無信,不知道禮儀德行。”    《淮南子》所謂“貪婪凶狠、剛強有力,熱衷於利欲而缺少仁義道德。”    可見秦人本就有尚武的傳統。    而戰國中期商鞅變法則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這種傳統。   商鞅變法,在軍事方麵一個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在秦舊的爵製的基礎上,製定了二十等軍功爵製。  所謂二十等爵位也就是二十級爵位,每級都有不同的名稱,其順序從下到上依次是公士、上造、簪?、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  爵位可以通過軍功來獲得。  如士兵能得敵首一枚,即賞爵一級。  軍吏所率軍隊若能完成規定任務,則軍吏將被賜爵一級,如一個百將所統領的一百名士卒若能在一次戰鬥中獲得敵人三十三顆首級,那麽百將和他下屬的兩個各領五十名士卒的屯長就都賜爵一級。  此外如果軍隊攻城,能斬獲敵首八千以上;野戰能得到敵首二千以上,就都算滿足了朝廷規定的數目,所有各級將吏都可賜爵一級。  從理論上說,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他就可以由第一級的公士起,積功直至第二十級的徹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