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四平戰役 毛蔣先後有致命錯誤

(2007-06-28 12:40:34) 下一個
四平戰役 毛蔣先後有致命錯誤

第一次四平戰役,1936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大員、原東北軍一0七師師長劉瀚東率員百餘人到四平,從駐四平的蘇聯紅軍手中接收四平政權。隨後劉瀚東即收羅日偽殘餘武裝“鐵石部隊”和附近股匪“天下好”、“草上飛”等土匪武裝組成保安大隊和警察部隊,等待國民黨正規部隊接管四平。東北停戰談判結束後,東北民主聯軍解放四平部隊保一旅一團、萬毅縱隊(原東北挺進縱隊)五十六團、五十九團、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原二十四旅七十團、遼西二分區部分部隊以及梨樹縣大隊等共6000多兵力開始圍城。 3月17日,解放四平部隊開始攻城。激戰10小時解放四平,殲滅守敵3000餘人,生俘國民黨遼北省政府主席劉翰東及匪首王大化、王耀東。
第二次四平戰役,1946年4月國民黨新一軍、七十一軍、新六軍、五十二軍共十個師兵力向四平發起攻擊,中央對敵判斷失誤,毛澤東致電東北局及林彪、彭真:“新一軍是緬甸遠征軍,蔣軍主力。我必須集中絕對優勢兵力,養精蓄銳,待其疲勞不堪,糧彈兩缺,選擇良好地形條件,以數日之連續戰鬥,將其各個擊破,全部或大部殲滅之,就可頓挫蔣方攻勢。” 東北局準備在四平狙擊敵軍。由於敵我火力相差較大,民主聯軍雖然拚死抵抗,但往往被吞沒在敵軍的火海中,陣地也隨之丟失。戰鬥到5月18日,敵軍向四平各陣地發起全線進攻,以進攻塔子山陣地尤為猛烈。敵新六軍集中炮火,在飛機配合下,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反複向塔子山陣地發起衝擊。民主聯軍西滿三師七旅十九團浴血奮戰,打退敵以營為單位的多次衝鋒,但終因與敵力量相差懸殊,塔子山陣地被敵占領。塔子山是四平的門戶,至此,四平已經不能守了。而在5月15日,毛澤東還發電報給林彪、彭真,指出:“作戰方麵,務望用全力擊潰新六軍,並堅守四平,同時,令肖華率南滿各旅積極動作。” 5月18日,林彪給中共中央東北局和中共中央的電報說:“四平以東陣地失守數處,此刻敵正猛攻,情況危急。”提出:四平再守無益,應主動撤出四平。是日夜至19日晨,民主聯軍撤離四平陣地,作戰略轉移。
第三次四平戰役,1948年2月東北民主聯軍在取得四保臨江、三下江南戰役勝利之後,發起夏季攻勢,先後收複懷德、公主嶺、昌圖、開原、山城鎮、東豐、梅河口、西安(今遼源市)、西豐、清源、雙山、鄭家屯、伊通、雙陽、樺甸、輝南等地,使南北滿連成一片。東北民主聯軍大部分主力會師於四平以南地區。5月17日,收複懷德鎮。在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夏季攻勢中,第二縱隊進行懷德奔襲戰,在懷德鎮殲滅國民黨新一軍九0團、一六三團及保安十七團。隨之第一、第二縱隊一起在黑林子一帶,將增援懷德的國民黨七十一軍之九十一師和八十八師殘部殲滅。 5月19日,收複四平至長春鐵路沿線的重鎮公主嶺。東北民主聯軍某部,在黑林子戰鬥後,乘勝收複公主嶺,國民黨七十一軍殘部逃回四平,遺棄一批彈藥、器材、糧秣等物資。僅火車站一處即有25車皮彈藥。 6月2日,林彪、羅榮桓發電報給遼吉縱隊司令員鄧華,命令遼吉縱隊在東西北三方麵包圍四平。指出:“我軍第一步決圍殲四平,盼你們即回師包圍四平,東北三麵各以一個師擔任包圍,你們須準備同一縱隊奪取四平。” 6月14日,民主聯軍圍城部隊發起總攻,四平攻堅戰打響。一縱一師、二師從四平西南方向進攻,遼吉縱隊從西方向進攻。40分鍾後,二師突破敵防線,一舉突入市內。到6月18日,攻城部隊占領四平鐵路以西市區大部。6月20日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十七師對敵七十一軍軍部發起總攻,經3小時激戰,守敵大部被殲,敵特務團團長陳明信被俘,隻有敵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預先逃入路東。戰到27日,聯軍多次突入路東,都被擊退,遼吉縱隊獨立一師師長馬仁興,在四平前線指揮所附近,中流彈殉職 。由於國民黨北上援軍左翼部隊先頭已抵泉頭車站、青山堡、長山堡一線,右翼孫元年兩個師、交警兩個部隊、炮兵一部,經開原、威遠堡向四平推進,國軍已先後調集九個師的兵力,希望與東北民主聯軍主力決戰於四平外圍,消滅攻城部隊。 由於連日作戰傷亡較大,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撤出四平。
第四次四平戰役,1948年2月27日,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下達進攻四平守敵作戰命令,令一縱、三縱和七縱組成攻城部隊,攻城部隊由一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政治委員萬毅統一指揮。二縱、六縱、八縱、十縱等部負責外圍打援。3月8日,東北人民解放軍三縱八師攻占紅嘴子,七師攻占敵東門外地堡群。七縱十九師攻占三道林子,為炮兵奪占了有利陣地。各部隊先後攻占了師道學校、飛機場、劉家屯等敵據點,基本削清了敵外圍支撐點,為解放軍攻城掃清了突擊方向的障礙。 3月12日,東北人民解放軍圍城部隊對四平守敵發起總攻,迅速從北、西、東三個方向突破敵人防線,戰鬥遂向縱深發展,在市區展開了巷戰,攻克核心工事。 3月13日,東北人民解放軍攻城戰鬥勝利結束,全殲四平守敵1.9萬多人。
---


白先勇先生有一長文《養虎遺患——父親的憾恨》,在台灣《當代》雜誌獨家連載,記述其父白崇禧將軍與四平街之戰,對這一重要曆史事件、關鍵戰役,做了詳盡敘述和分析,包括戰役的前因後果、起承轉合、幕前幕後,均獨有運思,頗得其實,亦保持理性態度,許多言外之意,顯示作者對個人觀點的某種控製,對重要人物褒貶亦有諷喻之旨,是一篇記史論事的好文章,也是關於中國現代戰爭史頗可一讀之文。

這麽重要一場國共大戰,誠如白先勇先生所言,卻極少有人研究、探討。國民黨方麵,由於避諱蔣氏所犯錯誤,往往諱莫如深;共產黨方麵,則把林彪軍隊狼狽逃竄說成“主動撤退”,一直隱瞞實情,四九以後,較早有中共將領回憶錄《紅旗飄飄》係列,後來有《雪白血紅》等訪問性記述,還有所謂“偉大的戰略決戰”之類各種宣傳性書籍以及毛澤東的內戰電文之類,所有這些,或不同程度遮掩曆史事實,或根本不知對方內情,都無法使人信服。因此,多年來,對於此戰實情及其關鍵性意義,很少有人知曉。當年參戰將領們一一離世,四平之戰愈成奧秘,更使白氏此文具史學價值。

國共之間恩恩怨怨、風雨滄桑的各種較量,或明或暗,我知道不少,即使有所不知,也大抵能靠判斷力,感知幾分,因此並不疑惑。唯獨對於三年內戰時期國民黨數百萬大軍灰飛煙滅、美式機械化部隊頃刻倒塌、三大戰役崩潰如山倒,心中一直大惑不解,在幾百萬平方公裏廣闊土地展開這樣大兵團全麵戰爭,這種軍事行為非同尋常,決非靠一兩個小手腕小陰謀就可奏效,國民黨軍隊如此兵敗,必有非尋常之因使外人不足道也。讀了白氏此文,疑惑頓解。

四平一戰乃國共成敗之樞紐

抗戰勝利後,國共展開長達三年的內戰,是從一九四六年春夏東北四平街大戰(國內稱四平戰役)拉開慘烈序幕。這個戰役是國民黨大勝、共產黨大敗,我多年前從國內若幹書中,隻知四平戰役打得非常慘烈,卻不知林彪軍隊敗得如此狼狽。

四平之戰是國共在東北戰場上擺開正規的陣地戰姿態、共產黨以決一死戰的意誌與國民黨正麵交鋒的第一場大戰,對整個東北局勢以及此後華北局勢、華中局勢乃至全國命運之深遠影響,對於東北局勢逆轉和全局逆轉產生的根本性作用,都是我以前所不知。

一九四五年,希特勒德國投降,歐洲戰事結束;亞洲戰場上,日本侵略者尚有七十八萬關東軍駐紮在中國東北做困獸猶鬥。美軍八月六日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敦促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斯大林則為圖謀亞洲勢力範圍,三天後命令一百五十萬蘇軍全線挺進東北,日本關東軍不戰而降,蘇軍取代日本侵略軍而占據中國東北大城市、重要工業基地和港口。正是前門趕狼,後門進虎。

共產黨勢力八年養精蓄銳,立刻下山摘桃,與國民政府爭受降、搶奪淪陷區。林彪受命調兵遣將、日夜兼行、全力奔赴東北。這原因顯而易見——東北約一百二十萬平方公裏,幅員遼闊,地緣獨特,處中國東北邊陲,形若雞頭,扼守山海關,可成獨立王國;又與蘇俄、外蒙、朝鮮比鄰,回旋餘地很大,進可圖中原,退可守遼東,再退可走蘇俄,成一流亡政府;東北又是當時中國、也是亞洲工業最發達地區,這是日本把它作為稱霸亞洲的工業和軍事基地來建設的結果(蘇軍從四六年三月開始陸續撤軍,拆卸價值二十億美元的工業設備和原料運回蘇聯發展自己的工業經濟);東北也是中國最富庶地區之一,江河水係交織,土地肥沃遼闊,農業潛力很大,森林植被資源在全國首屈一指,各種礦藏儲備極為豐富。這些得天獨厚條件,正是當年日本垂涎欲滴的原因。

日本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宣布投降,九月初,第一批共產黨軍隊已到達東北第一大城沈陽以及本溪;至十一月,已有十一萬人抵達東北,林彪為司令員,彭真為政治委員。這支部隊從蝸居黃土高原窮困角落撲出來,搶先進入東北,勝敗在此一舉,必須全力以赴。他們在占領東北大城市的過程中,得到過蘇軍提供的幫助和便利,也獲得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和裝備。但是,他們的問題也很多,諸如臨時拉來兩手空空的大批民夫或散兵遊勇,無錢少糧、騷擾民眾、遭東北民眾厭惡、逃兵嚴重(甚至達十分之一)等等。

國民政府方麵沒有共產黨那麽心急火燎,他們更多考慮行動的合法性、全盤性和對國際局勢的牽動,諸如分外交、行政、軍事三方麵接收東北,與蘇聯的關係和外交談判問題。八月三十一日,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和國民黨中常會才通過《收複東北各省處理辦法綱要》,任命熊式輝為行營主任、杜聿明為保安司令;九月初立法院長戴傳賢召開會議討論東北接收辦法;十月十二日熊氏等人抵長春,與蘇軍司令馬林諾夫斯基開始艱難的談判過程。此時共產黨軍隊馬不停蹄,已經有十萬人開進東北,國民政府的人士們還在開會研究、外交談判。

不過,搶先一步,並不就能占上風。國民政府方麵的外交談判和行政接收均告失敗,不得不采取軍事接收行動,使用飛機空運和軍艦運兵方式,抵達東北,卻遭到蘇軍以種種借口攔截和阻遏,不允許中國軍隊在大連、營口、葫蘆島、安東等港口登陸,隻得改在秦皇島登陸,因此再度遷延時日,難以盡快占據戰略要點,形成鉗形攻勢。

自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至次年五月,國軍進入東北的,有石覺的十三軍,廖耀湘的新六軍,孫立人的新一軍,陳明仁的七十一軍等七個軍共二十八萬人。這些部隊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由越南、緬甸及中國西南調運東北。杜聿明坐鎮秦皇島指揮。

共產黨軍隊趕在國軍前麵占據東北,必然導致雙方在東北首先爆發戰爭。雙方對此心知肚明。國軍向北挺進,一路與先占地利的林彪軍隊激戰而迅速推進,十三軍全部美式裝備,戰鬥力強大,逼迫林彪部隊一路後退,很快攻占錦州;次年三月占領沈陽,隨後四麵開花,占領撫順、鐵嶺、遼陽、鞍山、營口等重要城市。共產黨軍隊則占領北部四平、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城市。這樣,形成南北對峙態勢。

打正規戰林彪大敗

四平位於沈陽和長春之間,為交通樞紐,成為國共兩軍攻防重鎮。國軍向北推進,必克四平,共產黨固守長春,必守四平。另一方麵,毛澤東想固守四平以拖延時間,確保北部大城市,等待調停中國內戰的美國特使馬歇爾由美返華,可獲得更多談判籌碼。不過,林彪對毛死守四平主張最初持不同看法,他不看重固守城市,而強調消滅敵人,實際上他深知對方火力強大,不願硬拚;在激戰中,因兵力懸殊而無法守住,黃克誠電報籲求放棄四平、長春,毛置之不理。毛在戰前指示,準備數萬人傷亡。

雙方軍隊在四平第一次正麵大戰。毛澤東一廂情願地要求“死守四平,寸土必爭”,林彪(此時已擁有三十萬人)在四平和本溪各集結十萬軍隊死守。這給一路攻勢銳利、渴望大試鋒芒的國軍一個良機。蔣介石電文要求“一舉擊破共軍之主力”,指示此戰應集中空軍全力、采用空陸聯合作戰模式。此次大戰,空軍轟炸發揮巨大威力,重創本溪林彪十萬部隊。參戰的七個軍,五個是全副美式機械化裝備,其中孫立人的新一軍、廖耀湘的新六軍則是國軍五大主力中的兩支精銳,士兵訓練有素,擁有強大火力。孫立人畢業於美國弗吉尼亞軍校,具有傑出軍事才能,他的軍隊是當時中國最現代化部隊;廖氏亦是出色軍事人才。此時,國軍在東北共二十八萬。

這次大戰,從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打到五月十八日。國軍在本溪和四平兩地發動強大攻勢,空軍猛烈轟炸,首先力克本溪,十萬林彪守軍大敗潰逃。國軍揮師北上,援戰四平,然後兵分三路,以空中優勢發起立體攻勢,四平十萬林彪守軍又潰敗。五月十九日占領四平。

林彪駐守本溪、四平兩地二十萬軍隊重創潰逃。前來四平督戰的白崇禧將軍已被任命國防部長,他當機立斷,命令杜聿明乘勝追擊,一舉拿下長春,然後兵分三路,向北挺進,窮追再創逃往哈爾濱方向的林彪敗軍,一路收複許多要地。孫立人將軍指揮的新一軍鋒芒所向,如秋風掃落葉,至五月三十日,已越鬆花江,直逼離哈爾濱不到一百裏的雙城,實已兵臨城下。

白先勇先生以雙方史料揭示,林彪部隊四平大敗,傷亡極大,一路長途北逃哈爾濱,在國軍飛機轟炸和機械化部隊之汽車坦克追擊下,已成驚弓之鳥,亂成一團,其狀狼狽萬分;官兵極為頹喪,奔逃中被俘、投降極多,有的部隊喪失三分之二,已失去戰鬥力。四平大敗,使林彪心理大受挫敗,情緒反常,亦受部下奚落。他承認四平戰役傷亡重大,承認美式裝備厲害:“我們對全部美械裝備的敵人還是估計不足……這是最大的教訓。”政府軍估計此役林彪軍隊傷亡四萬人。

五年後林彪拒絕擔任朝鮮戰爭指揮員,我想,四平大戰和美式裝備之威力給他的這一慘痛記憶和心理震撼應當是最重要原因之一。

四平慘敗,也是毛澤東的失敗。中共中央大驚,毛電告林彪“應主動地放棄四平”時,林已帶敗軍前一天逃了。這時,毛才意識到四平兵敗後果嚴重,嚴飭其餘各部不可行動,勿惹國軍,避免給對方在中原開戰以口實。孫立人大軍兵臨哈爾濱城下,林彪守軍不能再戰,黃克誠、林彪分別於五月三十一日、六月一日電告毛澤東:無法阻止敵軍占領齊哈,若退出齊哈而得停戰,亦屬萬幸;準備遊擊、放棄齊哈。兩天後,毛同意。這意味,十個月來,共產黨在東北的軍事行動徹底失敗。毛澤東犧牲數萬將士生命以死守四平,與火力強大、鋒芒頗銳的國軍展開陣地戰這一決策,是大錯誤,導致滿盤皆輸。

對於共產黨兵敗四平的原因,白先勇先生說得很中肯:一、戰略錯誤,共產黨軍隊一向以遊擊戰、運動戰著稱,靈活機動,但四平之戰,打的卻是集中主力的陣地戰,並非其所長,這種正規戰共產黨必吃大虧;二、國軍美式機械化裝備,飛機、坦克、重炮,戰鬥力強大,且士氣旺盛;又采取陸空聯合作戰方案,完全掌握製空權,是林彪軍隊從未見過的強大火力;三、共產黨軍隊在東北還來不及建立根據地,沒有群眾基礎,東北人民當時仍心向國民政府,對共產黨有敵意,林彪軍隊在供給方麵得不到百姓支持。

蔣介石下停戰令,作現代宋襄公

此時正是國民黨一舉取得東北軍事勝利的絕好契機。白崇禧在五月三十日隨蔣介石飛抵長春,及時向蔣提出的全盤計劃:乘林彪部隊潰不成軍、喪失戰鬥力之際,窮追猛打,一舉拿下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滿洲裏等重要城市;然後組織民眾編成三百萬民團,保衛地方,肅清共產黨殘餘勢力;再調五個機械化師回華北消滅聶榮臻部。

當時孫立人之精銳新一軍已在哈爾濱城下,這一計劃若執行,可望全部或大部殲滅林彪餘部,則整個東北可以安枕。那時,無論和談,還是揮師進關,繼續以立體攻勢軍事解決,局麵將完全不同。毛澤東則不敢再輕舉妄動,或全線收縮至西北地區,保持實力,或回到談判桌上就範。

四平大勝、長春攻克,蘇俄冷臉變春風,向國民政府頻示友好,對中共這個被斯大林戲稱為“人造黃油共產黨”則視若敝屣。五月六日,斯大林邀請蔣介石訪蘇;長春攻克,又向國民政府表示不會支援中共。整個局麵對國民政府十分有利。

可是,現在輪到蔣介石一著棋錯、滿盤皆輸了。

在這千載一時、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蔣介石沒有采納白崇禧計劃,亦不聽取杜聿明等前線將領建議,獨自於六月六日(實際於六月二日已發出命令)正式向東北部隊發出停戰令,要求“停止攻擊前進及追擊,其期限為十五日。此舉在使中共再得一機會,使其能確實履行其以前所簽訂之協定。”

這是中國曆史上的宋襄公再世,亦是哀兵能勝、驕兵必敗的重演。蔣氏是否真懂軍事,此舉已露端倪。他與共產黨打了二十餘年交道,竟不懂得對方是何等隨機應變、死命頑強、絕處逢生之輩,亦不記取四次圍剿之失敗,使共產黨萬裏奔逃延安紮根圖強,更不記取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共產黨幕後之陰謀操作能力使他險死於驪山華清池邊。現在,大敗東北林彪部三十萬大軍,實是重演十二年前第五次圍剿、迫敵萬裏奔逃故事。可惜,當此曆史關鍵時刻,蔣氏不記取曆史教訓,居然勒馬回兵,給對方以絕處逢生的喘息機會。蔣氏最後失敗,實非偶然。蔣毛之鬥,毫無新意,不過為中國曆史多增添一頁現代版項羽劉邦逐鹿中原故事而已。

此時,中共中央極為驚恐。林彪部隊慌忙準備運走物資,放棄哈齊諸城,去山野重玩打遊擊的老把戲。孫立人新一軍氣勢如虹,得到停戰令,大為吃驚,力爭不果,隻得勒馬城下,口中獵物,就此放棄。此後,國軍再未跨過鬆花江。

六月二十一日,蔣氏應周恩來請求,竟再次宣布停戰令延長八日,至六月三十日。共產黨在戰場上占便宜時,絕不談判;一敗塗地時,則乞靈於談判桌。

從此,國軍一舉獲勝的良機和優勢一去不返。林彪正是利用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城市得到喘息,迅速重整軍隊,至一九四六年底,增至三十六萬,一九四七年夏季反攻之際,增至五十萬,一九四八年冬季遼沈決戰之際,已成一百萬大軍。遼沈決戰,林彪的百萬大軍把國民政府駐在東北的四十七萬精銳軍隊全部消滅。於是,兩千輛汽車、七十六輛坦克、一百五十多輛裝甲車以及大量重炮武器這些美式裝備,全部武裝起林彪軍隊。林彪“四野”入關南下,平津不戰而降。淮海戰役中,國軍又被消滅六十萬。林彪大軍節節挺進,直抵海南島。蔣介石隻有逃往台灣一途。曆史從此成了另一種樣子。

蔣氏後來在《蘇俄在中國》一書沉痛檢討自己這個停戰令導致的滿盤皆輸後果:“從此東北國軍,士氣日漸低落,所有軍事行動,亦陷於被動地位。可說這第二次停戰令之結果,就是政府在東北最後失敗之唯一關鍵。……若不停止追擊,直占中東鐵路戰略中心之哈爾濱,則北滿的散匪,自不難次第肅清,而東北全境亦可拱手而定。若此共匪既不能在北滿立足,而其蘇俄亦無法對共匪補充,則東北問題自可根本解決,共匪在東北亦無死灰複燃之可能。故三十七年冬季國軍最後在東北之失敗,其種因全在於這第二次停戰令所招致的後果。”

敗在蔣之心性氣質

為什麽蔣介石在這個穩操勝券的關鍵時刻發出停戰令,傷害自家士氣,放對手一馬?

白先勇先生討論了蔣氏本人、國民黨官方以及西方學界幾種看法。一種說法是,蔣氏一九四六年六月六日宣布停戰令,是美國特使馬歇爾施加的壓力。我以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它一直牽扯和壓迫著蔣氏思維。馬歇爾不懂中國國情和政治,隻希望國共雙方停戰,以完成自己使命。他對蔣介石施加很大壓力。但白氏認為“蔣氏指揮國軍進退,自有主見,不一定那麽容易受馬歇爾左右。”

白先生認為蔣發出停戰令應該還有更深刻的原因與動機。首先,蔣認為共軍經此重創,決無再起可能,對當時東北局勢作了錯誤判斷,產生自信、輕敵心理,貿然下令停戰,放虎歸山,使哈爾濱這個工業和經濟中心成為林彪部隊整頓、反攻的最大基地,這是極大錯誤。後來參戰將領一致認為蔣氏這個停戰令是導致失敗的關鍵性錯誤。白先勇指出:“毛澤東命令林彪死守四平,犯了嚴重的軍事錯誤,差點輸掉整個東北,但蔣中正下令國軍停止追擊,犯下更嚴重的錯誤,把東北失去了。很可能,國共內戰的勝負,在一九四六年六月初,已經決定。”此言擊中要害。

此外一個原因和動機,白先生委婉指出,那就是不讓白崇禧繼續督戰東北。白崇禧督戰四平時,不顧蔣氏命令,果斷下令追擊逃敵、直取長春,迅速擴大戰果,而且提出全盤計劃,即直取哈齊諸市,徹底消滅東北的共產黨部隊,並且向蔣氏提出要求,留在東北,完成此計劃。蔣氏則要求白氏回南京就國防部長職位,且以馬歇爾方麵壓力為理由。白氏表示,他留在東北徹底解決殘敵,恰好可以為蔣提供向馬氏辯解的理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而,蔣意已決,令白氏回南京主國防部事,將東北戰事全交“天子門生”杜聿明負責。白先勇未便明言者,即蔣氏對白崇禧權力、戰功的忌憚。或許,東北大局定於自己門生杜聿明之手而非白崇禧,乃是蔣氏所希望的?

如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就認為,蔣發出停戰令,原因在於嫉賢妒能、對白有芥蒂:“我知道蔣先生不是不想殲滅共軍,而是討厭這主意出自白崇禧,縱可打一全勝的仗,他也寧可不要。”這話雖有幾分理由,卻也不盡然。蔣對白之個人威望或權力的疑慮,是沒有問題的,但決不至於因此寧願打敗仗。蔣氏因為渴望勝仗,才在四平大戰關鍵之際派白氏飛抵東北督戰,如果忌憚他,根本不會派他去;公平地說,是蔣氏認為大局已定,穩操勝券,才把白調回南京(對照他調白氏來督戰一事)。
---------

即使大部被殲,也隻是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而已。  林彪早就知道,化四平為馬德裏是不現實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有決心“準備死四萬人”,而在於如果死四萬人,能否就能守住。作為一線指揮員,林彪知道肯定守不住。所以在戰鬥過程中,他把下屬發給他的電報,轉發給中央,讓他們對前線戰況有一些感性認識。並在毛電下達之前,主動撤出了戰鬥,避免了全軍覆沒。從這一點上說,林彪挽救了東北局勢。
抗戰勝利後,共產黨是準備參加聯合政府,並轉入議會為工農福利鬥爭的,沒有實力和國民黨在軍事上全麵對抗。而且全國人民一致希望和平,共產黨在這一點上也不敢違背民心。但國民黨的條件過於苛刻,共產黨有4。12的教訓,不可能同意全麵解除武裝(國民黨沒有“一國兩製”的胸懷),蔣認為,既然我軍事全麵占優,不接受我的條件就消滅你。遂全麵進攻。在道義上,蔣是下風,否則他也不可能因為壓力,發出停戰令。所以認為因為這一停戰令,而成為蔣內戰失敗根源,未免太可笑了。如標題所言,即使林彪部隊大部被殲,也隻是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而已。蔣主政期間,沒有解決農民土地問題,這才是根源。蔣逃台後,用央行的美元和黃金作後盾,才可能在土地問題上有所作為。
國民黨的這些分析,看了以後,總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不行。
遂從此不再看。不客氣地說,用這樣的認知水平,再打還是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