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複仇男神”伍子胥的恥辱一生

(2007-06-07 20:05:18) 下一個
 

“複仇男神”伍子胥的恥辱一生

 

春秋時代,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啃稀泥的時代,盡管周的王室健在,但已經失去了對各地諸侯國的控製,是一個“軍閥混戰”的年代,類似民國。正因
為中央王朝失去了對地方的控製,使得其間的思想壓製幾乎消失,於是,各類思想和學說出籠,構成了中國最燦爛的文化時代。戰亂並不一定都是壞事,不過,這不
適用漢代之後。漢代實行“獨尊儒家”,儒家一統中國兩千年,就算是戰亂的五代十國,再也沒有偉大的思想家出現,因為儒教思想不論在和平和戰爭年代,都統治
中國知識分子的思維,這是中國最大的悲劇。

在我的前文“伍子胥 pk 汪精衛”中,已經用早於司馬遷《史記》百年的史料說明,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屍體是一個謊言,是司馬遷編造出來的,同時還提到一個問題,假如伍子胥和他哥哥一樣,應其父親的召喚而回到楚國,伍子胥的父親是否可以免除一死?沒有看到網友對此的滿意答複。按司馬遷《史記》的說法,要是伍子胥 回到楚國,他也會被殺。鑒於司馬遷對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屍體的捏造,我嚴重懷疑他的說法,下麵就從司馬遷《史記》來找找其“破綻”,材料均來自“史記    66卷 伍子胥列傳 ”。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員父曰伍奢。員兄曰伍尚。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為太傅,費無忌為少傅。無忌不忠於太子建。 】

這段話是說,伍子胥是楚國人,又叫伍員,他的父親叫伍奢,他哥哥叫伍尚,他的先人叫伍舉,是敢於說真話的楚國大臣,因此,伍子胥一家在楚國有相當勢力,很
有名望。當時的楚平王有個太子,叫楚建,太子的老師分別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以及費無忌,費無忌對太子並不忠心。問題來了,為什麽費無忌對太子並不忠心?費無忌對誰忠心?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費無忌隻會忠於楚平王。

 

【平王使無忌為太子取婦於秦,秦女好,無忌馳歸報平王曰:“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絕愛幸之,生子軫。更為太子取婦。
無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殺己,乃因讒太子建。建母,蔡女也,無寵於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備邊兵。
 】

解釋:楚平王讓太子少傅費無忌為太子楚建在秦國找個老婆,可是,這個秦國美女太美了,費無忌就讓楚平王自己收了這個美女,楚平王很喜歡這個秦國美女,生了
一個兒子,叫楚軫,另給太子楚建找了其他女人當老婆。費無忌擔心美女讓給楚平王,得罪了太子,如果楚平王有一天死了,太子當了國王,還不把自己給殺了?於
是,費無忌就不斷在楚平王麵前說太子的壞話。有了秦國美女的楚平王,把太子楚建的母親疏遠了,而且和太子的關係也開始有隔閡,讓太子離開首都,去到邊疆守
衛。司馬遷的這些描述,試圖告訴讀者,費無忌不忠於太子,用美色獲得楚平王的寵信,而且,為了自己的私利,離間太子和國王的關係,費無忌無疑是一個大大的奸臣。但是,真的是這樣麽?首先,曆史記述要客觀,而司馬遷卻在用“心理表述”,比如“無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殺己”,這是不應該的。其次,楚國是“苗蠻”,屬於“少數民族”,當時儒家的禮教並不盛行,楚平王把本屬於太子的秦國女子收為己有,這算不上驚天動地的大事。大家都知道,唐朝李隆基把自己兒子的老婆給搶去了,當時的楊貴妃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麽,怎麽數百年前的楚國就成了大事?何況,當時的秦國女子還沒嫁給太子呢。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楚平王和秦國美女生了兒子,把太子他媽疏遠了,還把太子趕出京城守衛邊關。這就說明了,楚平王有可能改立太子,這完全是一場圍繞太子之位的宮廷鬥爭,費無忌應該是站在楚平王和秦國美女在邊,而伍子胥和他父親伍奢是站在現在太子太子楚建這一方。費無忌在其中也許如司馬遷說的起了重要作用,也許沒什麽作用,因為決定權在在楚平王和秦國美女,這是很明顯的,司馬遷在造謠煽情。


【頃之,無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無怨望,願王少自備也。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侯,且欲入為亂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
問之。伍奢知無忌讒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無忌曰: “王今不製,其事成矣。王且見禽。”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馬奮揚往殺太子。行未至,奮揚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將誅。”太子建亡奔宋。 】

解釋:費無忌繼續在楚平王麵前說太子的壞話,太子會因為秦國美女而生怨恨,你楚平王要多做好準備,太子在外麵和其他諸侯國勾搭,可能會帶兵攻打你。聽了費
無忌的話,楚平王把太子的另一個老師叫來,也就是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伍奢知道費無忌在楚平王麵前胡說八道,就勸告楚平王,大王你怎麽能奸臣小人的話來和自
己的親骨肉疏遠呢?費無忌回答,大王現在不製止太子,太子勢力大漲,大王必被所害。聽了這個對話,楚平王很憤怒,把伍奢關押,讓人去殺太子,太子得到事先
通知,逃到宋國。
疑點:司馬遷的意思是楚平王聽信讒言而扣押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並且要殺掉太子。這可能麽?推測,太子和其他諸侯國勾搭必定屬實,否則,楚平王不會愚蠢的隻因為別人的壞話而殺太子。估計,伍子胥一家參與了與諸侯國的勾結。

 


【無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可以其父質而召之,不然且為楚患。”王使使謂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伍奢曰:“尚
為人仁,呼必來。員為人剛戾忍□,能成大事,彼見來之並禽,其勢必不來。”王不聽,使人召二子曰:“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伍尚欲往,員曰:
“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後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二子到,則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讎不得報耳。不如奔他國,借力以雪父之
恥,俱滅,無為也。”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尚既就執,使者捕伍胥。伍胥貫弓執矢向使者,使者不敢進,伍胥遂亡。聞太子建之在宋,往從之。奢聞子胥之亡也,曰: “楚國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並殺奢與尚也。】

解釋: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有才幹的兒子,要殺掉,以絕後患,讓其父親當誘餌。楚平王對伍奢說,把你兩個兒子叫來,你就不死。伍奢回答,他大兒子
伍尚仁慈必會來,小兒子伍員(伍子胥)性情剛烈,能辦大事的人,不會上當來此。果然,伍尚為了父親去了楚國首都,而伍子胥沒去,把抓他的使者嚇跑了,他自己
到宋國投奔原楚國太子楚建去了。
疑點:伍子胥一家幾代有功於楚國,國王不會輕易撼動國內的勢力平衡,如果伍子胥不和楚國太子在宋國匯合,楚平王不大可能殺伍奢的。最重要的是,太子有與諸
侯國勾結造反在先。

 

【伍胥既至宋,宋有華氏之亂,乃與太子建俱奔於鄭。鄭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適晉,晉頃公曰:“太子既善鄭,鄭信太子。太子能為我內應,而我攻其外,滅鄭必矣。滅鄭而封太子。”太子乃還鄭。事未會,會自私欲殺其從者,從者知其謀,乃告之於鄭。鄭定公與子產誅殺太子建。建有子名勝。伍胥懼,乃與勝俱奔吳。到昭關,昭關欲執之。伍胥遂與勝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江,江上有一漁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劍曰:“此劍直百金,以與父。”父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矽,豈徒百金劍邪!”不受。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 至於吳,吳王僚方用事,公子光為將。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見吳王。 】
解釋:伍子胥到了宋國,宋國內亂,和太子楚建投奔鄭國,鄭國對他們非常非常的好。太子楚建後來又投奔晉國,晉國讓其在鄭國當內應,好把鄭國滅了,但是,鄭
國識破了太子楚建的陰謀,把他殺了。伍子胥又投奔吳國,路上要過昭關,後有追兵,前麵是大江,江上有一個漁父,把伍子胥擺渡過江,救了伍子胥。還沒到吳國,伍子胥就病了,路上當乞丐。最後,伍子胥終於到了吳國,受到重用。
疑點:
1。鄭國對伍子胥他們非常非常的好,而這對主子奴才逃到國外也不老實,要幫晉國消滅鄭國,忘了鄭國是收留他們的恩人。太子楚建和伍子胥的人格也太次了吧?此事看出,伍子胥絕不是善良之輩。 由此推想,他們在楚國和諸侯國勾結欲推翻楚平王,不是不可能的事,他們屬於為達到自己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
2。漁父救了伍子胥,人家沒貪圖什麽,因為當時楚國懸賞糧食五萬石,並給爵位,伍子胥卻給漁父價值百金的劍。一方麵說明伍子胥想知恩圖報,這大概是司馬遷要表達的,另一方麵說明,漁父是善良的人,隻想救人,他的人格比伍子胥這個貴族子弟高尚的多。因為其前麵聯合晉國消滅鄭國的醜行,他也許不是在知恩圖報,而是把救他的命當成了一場交易,以為漁父貪圖他身上佩帶的寶劍呢,這個解釋是說得通的,因為漁父在回答他的口氣上顯然很生氣,認為伍子胥實在太小看了人了,“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矽,豈徒百金劍邪!” ,意思是楚國的懸賞遠比起伍子胥手裏的劍值錢,如果伍子胥有羞恥心的話,他也許會臉紅紅的。總之,最善良的是百姓,而不是哪些高高在上卻心胸狹窄下賤的精蠅。

 

【久之,楚平王以其邊邑鍾離與吳邊邑卑梁氏俱□,兩女子爭桑相攻,乃大怒,至於兩國舉兵相伐。吳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鍾離、居巢而歸。伍子胥說吳王僚曰:
“楚可破也。願複遣公子光。”公子光謂吳王曰:“彼伍胥父兄為戮於楚,而勸王伐楚者,欲以自報其讎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內誌,欲殺王而自立,未可說以外事,乃進專諸於公子光,退而與太子建之子勝耕於野。 】
解釋:伍子胥繼續其在楚國的一套,支持吳國公子光殺王奪位。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奪太子建秦女生子軫,及平王卒,軫竟立為後,是為昭王。吳王僚因楚喪,使二公子將兵往襲楚。楚發兵絕吳兵之後,不得歸。 】
解釋:果然,楚平王死後,秦國女生的子軫繼位。因此,伍子胥和太子建不過是爭奪王位,屬於宮廷鬥爭。


【吳國內空,而公子光乃令專諸襲刺吳王僚而自立,是為吳王闔廬。闔廬既立,得誌,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楚誅其大臣_宛、伯州_,伯州_之孫伯□亡奔吳,吳亦以□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將兵伐楚者,道絕不得歸。後聞闔廬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闔廬立三年,乃興師與伍胥、伯□伐楚,拔舒,遂禽故吳反二將軍。因欲至郢,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且待之。”乃歸。 】
解釋:伍子胥和吳國公子光刺殺吳王,奪位成功。由此可見,伍子胥和楚太子建勾結諸侯國刺殺楚平王奪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裏,來了個大牛人,孫武,中國最
偉大的軍事家。


【吳太宰□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深禍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
反怨望。而今王又複伐齊,子胥專愎強諫,沮毀用事,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謝,詳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王早圖之。”吳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歎曰:“嗟乎!
讒臣□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於先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
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 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解釋:中間略去一大段,是孫武和伍子胥幫助吳國到處征伐,有勝有敗,其中伍子胥鞭楚平王屍體的事,已經被聲明是謊言。這一段說的是,吳國的國王換了,伍子
胥失寵,有人對現任的吳王說,伍子胥這個人性格剛烈殘暴,屬於忘恩負義那類的,而且心胸狹隘,喜歡猜忌,現在多次不采用他的計策,他心理也許會產生怨恨,這會導致吳國災禍;早先,大王要討伐齊國,而伍子胥認為不可以,但,事實證明,吳國大勝;今天大王你再次討伐齊國,伍子胥裝病,還把他的兒子送到齊國鮑氏哪裏,有裏通外國的嫌疑。伍子胥作為臣子,自己的意見不被采納,就和其他諸侯國勾結,以自己是先王的謀臣,今天不被重用,而怨恨,大王要早處理這件事。於是,吳王讓伍子胥自殺。

伍子胥死前說,把他的眼睛掛在東城門上,我要親眼看越國把吳國滅了,他的怨恨已經到了頂點。 聽到此事,吳王夫差命人把伍子胥的屍體拋進了長江。

伍子胥曾經鞭打楚平王的墳墓,他自己下場更淒慘。

伍子胥作為一個楚國人,先是與楚國太子聯合要殺楚平王,後又聯合晉國試圖消滅有恩於他的越國,到了吳國,吳國太子殺了吳的國王,最後,試圖和吳國當時的敵
人齊國勾結,導致殺身之禍。

伍子胥的一生,粗看起來是以仇恨始終,但是,他不值得憐憫,更不是什麽英雄,不過是一生玩弄陰謀詭計,他毀了他的父兄的生命,毀了無數楚國人的生命,最後
的下場也是他自找的。

 

 

 

伍子胥是怎樣被意淫出來的?


不過是王位繼承人的爭鬥而已,作者為了造神,極力貶低一方,而抬高另一方。再看看其逃亡路上的“英雄事跡”,感覺似乎在看嶽飛傳,意淫的讓人難以置信,一
個漁翁,一個賣饅頭的女子,就因為其容貌奇特,又知道其是“偉大”的某某,就為他死?

頃之,無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無怨望,願王少自備也。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侯,且欲入為亂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問之。伍奢知無忌讒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無忌曰: “王今不製,其事成矣。王且見禽。”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馬奮揚①往殺太子。行未至,奮揚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將誅。”太子建亡奔宋。

注①索隱城父司馬之姓名也。

無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可以其父質而召之,不然且為楚患。”王使使謂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伍奢曰:“尚為人仁,呼必來。員為人剛戾忍紘,①能成大事,彼見來之並禽,其勢必不來。”王不聽,使人召二子曰:“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伍尚欲往,員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後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二子到,則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讎不得報耳。不如奔他國,借力以雪父之恥,俱滅,無為也。”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尚既就執,使者捕伍胥。伍胥貫弓② 執矢向使者,使者不敢進,伍胥遂亡。聞太子建之在宋,往從之。奢聞子胥之亡也,曰: “楚國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並殺奢與尚也。

伍子胥到昭關時因為關口貼有伍的畫像,伍子胥過不去。正好遇到扁鵲的徒弟東皐公,東皐公認出了伍子胥便請他到家裏躲避追兵並想辦法幫他過昭關。伍子胥在東皐公家裏住了幾天急著想走,東皐公說要等一個人來才行。伍子胥心中急,整晚沒睡不想第二天頭發全白了,東皐公一見大喜說這樣子別人就認不出他了,正好東皐公要等的人也到了,來的人叫皇甫訥,長相和伍子胥相似。東皐公叫伍子胥扮作後皇甫訥的仆人,讓皇甫訥吸引守城士兵的注意這樣伍子胥才過了昭關。走了不遠遇見一個曾經一齊打過獵的人叫左誠,左誠見他大吃一驚問:你是怎麽過關的?伍子胥騙他說:主上知到我家有棵夜明珠,叫我交上去,現在珠子在別人那裏。叫我去取來。左誠識破伍子胥的謊言,要抓他。伍子胥說如果你抓我,我就說你把珠子拿去了,你恐怕也不好過吧。不如今天放了我,我以後一定會報答你的。左誠也知道伍子胥厲害,就放他走了。
過了昭關後伍子胥到鄂渚江邊,正好有條船。伍子胥過了河船夫見他相貌不凡問他姓名,伍子胥如實告之。船夫大驚,見伍子胥麵有饑色便拿東西給他們吃。伍子胥臨走把祖傳的寶劍送給船夫,船夫說楚王抓到你的賞粟五萬石、爵封上大夫,我都不圖上卿之賞,還會要你的寶劍嗎?伍子胥再三感謝,臨走時叮囑船夫遇到追兵不要泄露他們的行蹤。船夫見伍子胥不信任自己,想到要是他們被追兵找到,自己還說不清楚了。於是把船劃到江中沉船自盡。
伍子胥在路上身上沒有錢了,一路討飯而行。一天見位女子在江邊洗衣服,旁邊有個盒子裏裝著飯。於是上前行乞。女子說:我和母親獨居,三十了還沒有結婚呢,怎麽敢隨便拿東西給陌生人啊。伍子胥說:我們實在沒有辦法了,求一餐來活命希望夫人能行行好。女子見伍子胥相貌不凡把飯給他吃,伍子胥吃完後說:非常感謝夫人活命之恩,我們其實是在逃命,如果有人問起希望夫人不要說出我們的去向。女子歎了口氣說:我獨自與母親過日子,今天拿飯給陌生男子吃還與你們說話,敗義墮節,不能為人了,你們走吧。伍子胥剛走不久這女子抱石跳江了。
史記 作者:司馬遷    66卷 伍子胥列傳 第6

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員父曰伍奢。員兄曰伍尚。其先曰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①有顯,故其後世有名於楚。

注①索隱按:舉直諫,見左氏、楚係家。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為太傅,費無忌①為少傅。無忌不忠於太子建。

平王使無忌為太子取婦於秦,秦女好,無忌馳歸報平王曰:“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絕愛幸之,生子軫。更為太子取婦。

注①索隱按:左傳作“費無極”。

無忌既以秦女自媚於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殺己,乃因讒太子建。建母,蔡女也,無寵於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①備邊兵。

注①集解地理誌潁川有城父縣。索隱本陳邑,楚伐陳而有之。地理誌潁川有城父縣。

頃之,無忌又日夜言太子短於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無怨望,願王少自備也。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交諸侯,且欲入為亂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問之。伍奢知無忌讒太子於平王,因曰:“王獨柰何以讒賊小臣疏骨肉之親乎?”無忌曰: “王今不製,其事成矣。王且見禽。”於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馬奮揚①往殺太子。行未至,奮揚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將誅。”太子建亡奔宋。

注①索隱城父司馬之姓名也。

無忌言於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賢,不誅且為楚憂。可以其父質而召之,不然且為楚患。”王使使謂伍奢曰:“能致汝二子則生,不能則死。”伍奢曰:“尚為人仁,呼必來。員為人剛戾忍紘,①能成大事,彼見來之並禽,其勢必不來。”王不聽,使人召二子曰:“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伍尚欲往,員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脫者後生患,故以父為質,詐召二子。二子到,則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讎不得報耳。不如奔他國,借力以雪父之恥,俱滅,無為也。”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尚既就執,使者捕伍胥。伍胥貫弓② 執矢向使者,使者不敢進,伍胥遂亡。聞太子建之在宋,往從之。奢聞子胥之亡也,曰: “楚國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並殺奢與尚也。

注①集解音火候反。索隱鄒氏雲:“一作‘詬’,罵也,音逅。”劉氏音火候反。

注②集解貫,烏還反。索隱劉氏音貫為彎,又音古患反。貫謂滿張弓。

伍胥既至宋,宋有華氏之亂,①乃與太子建俱奔於鄭。鄭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適晉,晉頃公曰:“太子既善鄭,鄭信太子。太子能為我內應,而我攻其外,滅鄭必矣。滅鄭而封太子。”太子乃還鄭。事未會,會自私欲殺其從者,從者知其謀,乃告之於鄭。鄭定公與子產誅殺太子建。建有子名勝。伍胥懼,乃與勝俱奔吳。到昭關,②昭關欲執之。伍胥遂與勝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江,江上有一漁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劍曰:“此劍直百金,以與父。”父曰:“楚國之法,得伍胥者賜粟五萬石,爵執珪,豈徒百金劍邪!”不受。伍胥未至吳而疾,止中道,乞食。 ③至於吳,吳王僚方用事,公子光為將。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見吳王。

注①索隱春秋昭二十年,宋華亥﹑向寧﹑華定與君爭而出奔是也。

注②索隱其關在江西﹑乃吳楚之境也。

注③集解張勃曰:“子胥乞食處在丹陽溧陽縣。”索隱按:張勃,晉人,吳鴻臚嚴之子也,作吳錄,裴氏注引之是也。溧音栗,水名也。

久之,楚平王以其邊邑鍾離與吳邊邑卑梁氏俱蠶,兩女子爭桑相攻,乃大怒,至於兩國舉兵相伐。吳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鍾離﹑居巢而歸。①伍子胥說吳王僚曰:“楚可破也。願複遣公子光。”公子光謂吳王曰:“彼伍胥父兄為戮於楚,而勸王伐楚者,欲以自報其讎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內誌,欲殺王而自立,未可說以外事,乃進專諸②於公子光,退而與太子建之子勝耕於野。

注①索隱二邑,楚縣也。按:鍾離縣在六安,古鍾離子之國,係本謂之“終儣”,嬴姓之國。居巢亦國也。桀奔南巢,其國蓋遠。尚書序“巢伯來朝”,蓋因居之於淮南楚地也。

注②索隱左傳謂之“專設諸”。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奪太子建秦女生子軫,及平王卒,軫竟立為後,是為昭王。吳王僚因楚喪,使二公子將兵往襲楚。楚發兵絕吳兵之後,不得歸。

吳國內空,而公子光乃令專諸襲刺吳王僚而自立,是為吳王闔廬。闔廬既立,得誌,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楚誅其大臣郤宛﹑伯州儣,伯州儣之孫伯嚭亡奔吳,①吳亦以嚭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將兵②伐楚者,道絕不得歸。後聞闔廬弒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闔廬立三年,乃興師與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吳反二將軍。因欲至郢,將軍孫武曰:“民勞,未可,且待之。”乃歸。

注①集解徐廣曰:“伯州儣者,晉伯宗之子也。伯州儣之子曰郤宛,郤宛之子曰伯嚭。宛亦姓伯,又別氏郤。楚世家雲殺郤宛,宛之宗姓伯氏子曰嚭。吳世家雲楚誅伯州儣,其孫伯嚭奔吳也。”索隱按:州犁,伯宗子也。蜔宛,州犁子。伯□,蜔宛子。□ 音喜。伯氏別姓蜔。

注②索隱公子燭庸及蓋餘也。

四年,吳伐楚,取六與灊。①五年,伐越,敗之。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②將兵伐吳。吳使伍員迎擊,大破楚軍於豫章,③取楚之居巢。

注①集解六,古國,皋陶之後所封。灊縣有天柱山。索隱六,古國也,皋陶之後所封。灊縣有天柱山。

注②集解案:左傳楚公子貞字子囊,其孫名瓦,字子常。此言公子,又兼稱囊瓦,誤也。索隱按:左氏楚公子貞字子囊,其孫名瓦,字子常。此言公子,又兼稱囊瓦,蓋誤。

注③集解豫章在江南。索隱按:杜預雲“昔豫章在江北,蓋分後徙之於江南也”。

九年,吳王闔廬謂子胥﹑孫武曰:“始子言郢未可入,今果何如?”二子對曰:

“楚將囊瓦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之,必先得唐﹑蔡乃可。”闔廬聽之,悉興師與唐﹑蔡伐楚,與楚夾漢水而陳。吳王之弟夫概①將兵請從,王不聽,遂以其屬五千人擊楚將子常。②子常敗走,奔鄭。於是吳乘勝而前,五戰,遂至郢。②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吳王入郢。

注①索隱古賚反。

注②集解子常,公孫瓦。索隱公孫瓦也。

注③集解郢,楚都。索隱郢,楚都也。音以正反,又一音以井反。

昭王出亡,入雲夢;盜擊王,王走鄖。①鄖公弟懷曰:“平王殺我父,我殺其子,不亦可乎!”鄖公恐其弟殺王,與王奔隨。②吳兵圍隨,謂隨人曰:“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盡滅之。”隨人欲殺王,王子綦匿王,己自為王以當之。

隨人卜與王於吳,不吉,乃謝吳不與王。

注①集解音雲,國名。索隱奏雲二音。走,向也。鄖,國名。

注②正義今有楚昭王故城,昭王奔隨之處,宮之北城即是。

始伍員與申包胥為交,員之亡也,謂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 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申包胥亡於山中,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觽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①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麵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 伍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②於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秦不許。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憐之,曰:“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乃遣車五百乘救楚擊吳。六月,敗吳兵於稷。 ③會吳王久留楚求昭王,而闔廬弟夫概乃亡歸,自立為王。闔廬聞之,乃釋楚而歸,擊其弟夫概。夫概敗走,遂奔楚。楚昭王見吳有內亂,乃複入郢。封夫概於堂溪,④為堂溪氏。楚複與吳戰,敗吳,吳王乃歸。

注①正義申包胥言聞人觽者雖一時凶暴勝天,及天降其凶,亦破於強暴之人。

注②索隱按:倒音丁老反。施音如字。子胥言誌在複讎,常恐且死,不遂本心,今幸而報,豈論理乎!譬如人行,前途尚遠,而日勢已莫,其在顛倒疾行,逆理施事,何得責吾順理乎!

注③集解稷丘,地名,在郊外。索隱按:左傳作“稷丘”。杜預雲“稷丘,地名,在郊外”。

注④集解徐廣曰:“在慎縣。”駰案:地理誌汝南有吳房縣。應劭曰“夫概奔楚,封於堂溪,本房子國,以封吳,故曰吳房”,然則不得在慎縣也。正義案:

今豫州吳房縣在州西北九十裏。

後二歲,闔廬使太子夫差將兵伐楚,取番。①楚懼吳複大來,乃去郢,徙於鄀。② 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

注①集解音普寒反,又音婆。索隱音普寒反,又音婆。蓋鄱陽也。

注②集解楚地,音若。索隱音若。鄀,楚地,今闕。

其後四年,孔子相魯。

後五年,伐越。越王句踐迎擊,敗吳於姑蘇,傷闔廬指,①軍卻。闔廬病創②將死,謂太子夫差曰:“爾忘句踐殺爾父乎?”夫差對曰:“不敢忘。”是夕,闔廬死。夫差既立為王,以伯嚭為太宰,習戰射。二年後伐越,敗越於夫湫。③越王句踐乃以餘兵五千人棲於會稽之上,④使大夫種⑤厚幣遺吳太宰嚭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吳王將許之。伍子胥諫曰:“越王為人能辛苦。今王不滅,後必悔之。”吳王不聽,用太宰嚭計,與越平。

注①正義姑蘇當作“檇李”,乃文誤也。左傳雲“戰檇李,傷將指,卒於陘”是也。解在吳世家。

注②集解楚良反。索隱音瘡。

注③集解音椒。索隱音椒,又如字。正義太湖中椒山也。解在吳世家。

注④正義土地名,在越州會稽縣東南十二裏。

注⑤索隱劉氏雲“大夫姓,種名”,非也。按:今吳南有文種埭,則種姓文,為大夫官也。正義高誘雲:“大夫種,姓文氏,字子禽,楚之郢人。”

其後五年,而吳王聞齊景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伍子胥諫曰: “句踐食不重味,吊死問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吳之有越,猶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伐齊,大敗齊師於艾陵,①遂威鄒魯之君以歸。②益疏子胥之謀。

注①正義括地誌雲:“艾山在兗州博城縣南百六十裏,本齊博邑。”

注②正義鄒君居兗州鄒縣。魯,曲阜縣。

其後四年,吳王將北伐齊,越王句踐用子貢之謀,乃率其觽以助吳,而重寶以獻遺太宰嚭。太宰嚭既數受越賂,其愛信越殊甚,日夜為言於吳王。吳王信用嚭之計。伍子胥諫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辭詐偽而貪齊。破齊,譬猶石田,無所用之。且盤庚之誥曰:‘有顛越不恭,劓殄滅之,俾無遺育,無使易種於茲邑。’此商之所以興。願王釋齊而先越;若不然,後將悔之無及。”而吳王不聽,使子胥於齊。子胥臨行,謂其子曰:“吾數諫王,王不用,吾今見吳之亡矣。汝與吳俱亡,無益也。”乃屬其子於齊鮑牧,而還報吳。

吳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深禍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複伐齊,子胥專愎①強諫,沮②毀用事,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謝,詳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王早圖之。”吳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③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歎曰:“嗟乎!

讒臣嚭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於先王,幾不得立。④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⑤而抉⑥吾眼縣吳東門之上, ⑦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吳王聞之大怒,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革,⑧浮之江中。⑨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⑩因命曰胥山。⑾

注①索隱皮逼反。

注②集解自呂反。

注③集解錄於反。

注④正義幾音祈。

注⑤正義器謂棺也,以吳必亡也。左傳雲:“樹吾墓檟,檟可材也,吳其亡乎!”

注⑥索隱烏穴反。抉亦決也。

注⑦正義東門,嫓門,謂嫑門也,今名葑門。嫓音普姑反。嫑音覆浮反。越軍開示浦,子胥濤蕩羅城,開此門,有嫓嫓隨濤入,故以名門。顧野王雲“嫑魚一名江豚,欲風則湧”也。

注⑧集解應劭曰:“取馬革為鴟夷,鴟夷,榼形。”正義盛音成。榼,古曷反。

注⑨集解徐廣曰:“魯哀公十一年。”正義案:年表雲吳王夫差十一年也。

注⑩正義吳地記曰:“越軍於蘇州東南三十裏三江口,又向下三裏,臨江北岸立壇,殺白馬祭子胥,杯動酒盡,後因立廟於此江上。今其側有浦名上壇浦。

至晉會稽太守麋豹,移廟吳郭東門內道南,今廟見在。”

注⑾集解張晏曰:“胥山在太湖邊,去江不遠百裏,故雲江上。”正義吳地記雲: “胥山,太湖邊胥湖東岸山,西臨胥湖,山有古丞胥二王廟。”按:其廟不幹子胥事,太史誤矣,張注又非。

吳王既誅伍子胥,遂伐齊。齊鮑氏殺其君悼公而立陽生。吳王欲討其賊,不勝而去。其後二年,吳王召魯韂之君會之橐皋。①其明年,因北大會諸侯於黃池,②以令周室。越王句踐襲殺吳太子,③破吳兵。吳王聞之,乃歸,使使厚幣與越平。後九年,越王句踐遂滅吳,殺王夫差;而誅太宰嚭,以不忠於其君,而外受重賂,與己比④周也。

注①索隱音拓皋二音。杜預雲:“地名,在淮南逡遒縣東南。”正義橐皋故縣在廬州巢縣西北五十六裏。

注②正義在汴州封丘縣南七裏。

注③索隱左傳太子名友。

注④正義紀鼻二音。

伍子胥初所與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勝者,在於吳。吳王夫差之時,楚惠王欲召勝歸楚。葉公①諫曰:“勝好勇而陰求死士,殆有私乎!”惠王不聽。遂召勝,使居楚之邊邑鄢,②號為白公。③白公歸楚三年而吳誅子胥。

注①正義上式涉反。杜預雲:“子高,沈諸梁。”

注②集解徐廣曰:“潁川鄢陵是。”正義鄢音偃。括地誌雲:“故郾城在豫州郾城縣南五裏,與曪信白亭相近。”

注③集解徐廣曰:“汝南曪信縣有白亭。”正義括地誌雲:“白亭在豫州曪信縣南四十二裏,又有白公故城。又許州扶溝縣北四十五裏北又有白亭也。”

白公勝既歸楚,怨鄭之殺其父,乃陰養死士求報鄭。歸楚五年,請伐鄭,楚令尹子西許之。兵未發而晉伐鄭,鄭請救於楚。楚使子西往救,與盟而還。白公勝怒曰:“非鄭之仇,乃子西也。”勝自礪劍,人問曰:①“何以為?”勝曰:

“欲以殺子西。”子西聞之,笑曰:“勝如卵耳,何能為也。”

注①索隱左傳作“子期之子平見曰‘王孫何自礪也’”。

其後四歲,白公勝與石乞襲殺楚令尹子西﹑司馬子綦①於朝。石乞曰:“不殺王,不可。”乃劫*(之)*王如高府。②石乞從者屈固③負楚惠王亡走昭夫人之宮。④葉公聞白公為亂,率其國人攻白公。白公之徒敗,亡走山中,自殺。⑤而虜石乞,而問白公屍處,不言將亨。石乞曰:“事成為卿,不成而亨,固其職也。”終不肯告其屍處。遂亨石乞,而求惠王複立之。

注①索隱左傳作“子期”也。

注②索隱杜預雲:“楚之別府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一作‘惠王從者屈固’。楚世家亦雲‘王從者’。”索隱按:

徐廣曰一作“惠王從者屈固”,蓋此本為得。而左傳雲“石乞尹門,圉公陽穴宮,負王以如昭夫人之宮”,則公陽是楚之大夫,王之從者也。

注④索隱昭王夫人即惠王母,越女也。

注⑤正義左傳雲白公奔而縊。

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①道乞食,誌豈嚐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白公如不自立為君者,其功謀亦不可勝道者哉!

注①索隱窘音求殞反。

【索隱述讚】讒人罔極,交亂四國。嗟彼伍氏,被茲凶慝!員獨忍詬,誌複冤毒。霸吳起師,伐楚逐北。鞭屍雪恥,抉眼□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