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
劉備
曹操
在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之後,諸葛亮聽了群臣之言而建議劉備稱帝可屬曆史真相,諸葛亮是個謹慎的人會怎麽不著邊際讓劉備稱帝, 此時漢朝逼近還名義上是當時中央政府啊。劉備一直對付曹操是他竊取漢朝的政權,但是這樣以來劉備比曹操還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嗎?再說袁術稱帝的下場諸葛亮應該知道吧。劉備一稱帝弄不好劉備的政權就滅亡,這非危言聳聽劉備取得漢中之戰勝利後就失去了荊州。在說按照易中天老師說的諸葛亮個荀彧一樣重視漢室會提出來怎麽說嗎!這事是否真的在曆史上出現過請給個明確的說法。如果有請說明諸葛亮的動機!沒有話為什麽羅貫中給三國演義添加上這個,這不給諸葛亮的形象有所損害嗎?2易老師說的諸葛亮重視漢室可有證據!
漢獻帝劉協(181年—234年9月19日),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間是189年至220年。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獻帝駕崩,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壬申,葬於禪陵。
216年,曹操稱“魏王”,劉備不久稱自己為“漢中王”。221年,諸葛亮、許靖、黃權等人上書勸劉備即帝位,劉備便於成都武擔的南麵登基,以續東漢大統,改國號“漢”,史稱蜀漢。四月,大赦天下,並改元章武。任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等。五月,立皇後吳氏,太子劉禪。 六月,立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諸葛亮聽了群臣之言而建議劉備稱帝屬曆史真相。證據明確,見附正史。
當時的劉備和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當時皇帝依然在世,所謂皇帝“被殺”的謠傳不足信。劉備和諸葛亮等等,都是打著興“漢”的幌子,實質為自己謀利。當時,他們完全可以不稱帝,而是一恢複“漢”室的名義繼續戰爭或者和平發展。漢獻帝劉協可是給過劉備“衣帶詔”,目的是回複漢獻帝劉協的天下,而不是“劉姓”天下。
劉備和諸葛亮等等的虛偽,在當時不是什麽稀奇的事,他之前之後都有稱帝的,不算什麽大威脅,比如,袁紹私自刻玉璽,等等。三國演義的實質是頌揚劉備,諸葛亮更是主角中的主角。但這些儒教樹立的神話,是經不起推敲的,完全是欺騙老百姓的。劉備沒那麽愛惜百姓,比如,他丟下百姓和兄弟自己逃跑,關羽降曹。
三國中真正的英雄和忠臣是曹操,他孤軍攻擊董卓,險些喪命;後來又救了漢獻帝劉協,否則,漢朝早就滅亡了;後來,曹操到死也沒稱帝。曹操盡管有徐州的屠殺,也僅此而已,後來,他的利民的事情就太多了,比如和袁紹打仗的時候,為了怕誤傷百姓而把百姓遷移到許都;屯田,當時的百姓從快餓死而有飯吃;統一北方,人民安居樂業;善於任用人才,等等。
但是,儒教為了其“理念”,把曹操醜化成奸臣,而真正的奸臣卻被美化成“明君”。
220年,曹操逝世,劉備本想贈書吊唁及贈禮,但不成功。同年十二月,曹丕篡漢,劉備聽聞漢獻帝已被加害的消息,便穿喪服發喪,追諡他為孝湣皇帝。
221年,諸葛亮、許靖、黃權等人上書勸劉備即帝位,劉備便於成都武擔的南麵登基,以續東漢大統,改國號“漢”,史稱蜀漢。四月,大赦天下,並改元章武。任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等。五月,立皇後吳氏,太子劉禪。 六月,立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曆史上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之事,《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中僅有一句話:“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而《演義》卻以兩回半的篇幅,將“三顧”的過程寫得委婉曲折,令人悠然神往。劉備初見孔明,便屈尊“下拜”;聽罷隆中對策,先是“避席拱手謝”,繼而“頓首拜謝”;乍聞孔明不願出山,當即“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及至孔明答應輔佐,又不禁“大喜”。這些充滿理想色彩的細節,把劉備求賢若渴的誠意渲染得淋漓盡致。
曆史上的龐統,在劉備領荊州牧後歸之,開始“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後經魯肅、諸葛亮薦舉,“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演義》則在史實的基礎上,發揮浪漫主義想象,寫龐統剛投奔劉備時,劉備以貌取人,僅命其為耒陽縣令;一旦得知龐統半日了斷百日公務,劉備立即自責:“屈待大賢,吾之過也!”及至看了魯肅的薦書,聽了諸葛亮的評價,劉備“隨即令張飛往耒陽縣敬請龐統到荊州”,並“下階請罪”,遂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讚方略”(第57回)。如此虛己待人,不能不令賢士感動。這種君臣遇合,魚水相諧的關係,乃是千百年來知識分子最渴望的理想境界。
總之,寬仁愛民和敬賢愛士這兩大品格的充分表現,使《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擺脫了以往三國題材中劉備的草莽氣息,成了古代文學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範型。
劉備的梟雄色彩,《三國演義》有意不寫,或者來個移花接木。最明顯是“鞭打督郵”。按照《三國誌·蜀書·先主傳》和裴注的記載,曆史上鞭打督郵的本來是劉備。由於朝廷下詔,要對因軍功而當官的人進行淘汰。正在當安喜縣尉的劉備擔心自己用鮮血換來的官職也可能保不住;正好督郵來到安喜縣,準備遣還劉備;劉備前往館驛求見,督郵卻稱病不見;劉備一氣之下,帶人闖入館驛,將督郵捆起來,綁在樹上狠狠打了一頓;然後解下自己的印綬,掛在督郵的頸子上,揚長而去。但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把劉備塑造為理想的“明君”,便把此事移到張飛頭上,這樣既不損害劉備“寬仁長厚”的形象,又有利於突出張飛性如烈火、嫉惡如仇的性格特征,可謂一舉兩得。
趙雲將冒死救回的阿鬥交到劉備手中,“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後人對此時有譏刺,民間甚至有“劉備摔阿鬥———收買人心”的俗語,似乎這也是詐偽。其實,在古代爭奪天下的政治人物心目中,心腹大將有時似乎比妻子更重要。《三國誌·蜀書·先主傳》明確記載,在遭受當陽之敗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
三國誌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趙戩:“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則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
陸遜:“劉備世之梟雄。”
劉巴:“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鍾會:“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朔野,困躓冀、徐之郊,製命紹、布之手,太祖拯而濟之,與隆大好。”
三國演義本來是個小說,屬於藝術創造,沒必要過度批評。然而,作者卻在開篇說,他寫的內容是根據曆史史實,這就是明顯撒謊。但是,這不奇怪,儒教弟子為了宣揚自己的理念,什麽手法都會用的。
附: 三國誌 先主傳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麋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權)[黃柱]、少府王謀等上言:"曹丕篡弑,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征。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幹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耀,靈光徹天。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中。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昔周有烏魚之瑞,鹹曰休哉。二祖受命,《圖》、《書》先著,以為征驗。今上天吉祥,群儒英俊,並起《河》、《洛》、孔子讖、記鹹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幹祗降祚,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複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圖》,啟發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篡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後土神隻:漢有天下,曆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袷祭高皇帝以下。
五月,立皇後吳氏,子禪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