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毛澤東的詩詞,透視毛的一生

(2007-05-26 17:55:21) 下一個

從毛澤東的詩詞,透視毛的一生


沁園春·雪

毛澤東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裏冰封,
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毛澤東的詩詞,主要特點是帝王思想。從毛主席詩詞「選集」五十首看,帝王思想發展清楚 。 

1925年作的「沁園春,長沙」,就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潛台詞是:「該由我來主宰大地。」 

1928年到1933年間的作品,多是戰爭生活,一副打天下的三軍統帥的口氣。這些詩詞,全是大話、口號,談不上意境。如 :「我自巋然不動」,「更加眾誌成城」,「風卷紅旗過大關」,「百萬 
工農齊踴躍」,「風展紅旗如畫」,「紅旗躍過汀江」,「橫掃千軍如卷席」等等。

兩次用「天兵」這個詞:「六月天兵征腐惡」和「天兵怒氣衝霄漢」。天兵是玉皇大帝的兵 ,或真命天子的兵,用來表述紅軍,十足是爭奪天下的主。難怪魯迅要說是「山大王的詩」。 

1935年寫的「念奴嬌,昆侖」,就已經是帝王心態了:倚天抽寶劍,要砍斷昆侖山送人。

1936年的「沁園春,雪」,更完全是皇帝氣派。自命超過曆代君王。 

1949年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江山基本到手,要追窮寇了。
 
1950年,「浣溪沙,和柳亞子」,充分表現了開國皇帝喜悅的心情。但是說「人民五億不團圓」意思不明確。是說國共內戰,尚未統一, 還是說五億人民都妻離子散?其實是為了步韻,隻想說舊社會壞,勉強造句,隨便讀者怎 理解都行。 

1956年的「水調歌頭,遊泳」,寫出開國皇帝的建設宏圖。 

1956年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透露了一個有趣的心思,「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兩句,九天是現成的典故,五洋卻是杜撰。明明隻有四大洋,南冰洋是南極洲,不說「四洋」乃是喜歡這個「五」字。君不見「九天」對「五洋」,作者乃九五之尊。 

1956年的「鳥兒問答」,又進了一步,作者以世界革命領袖自居了。但詞中出現「怎 得了」,「還有吃的」,「不須**」等句子,實在不雅,很像劉邦那種痞子皇帝的口氣。 


從功力、技巧方麵看,毛澤東詩詞水平不能算很高,參差不齊,有的簡直不像出自他手。例如一九二七年的「西江月,秋收起 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這首詞隻有蒙童初學水平,上闋第二句平仄幾乎全錯。 

毛澤東最喜歡用的形容詞,有:寥廓、蒼茫、莽、滔。說明他老是以天下主宰者的心情,想著天地風雲、山河湖海;描述數量,動輒千、百、萬,口氣特大,使人覺得有氣魄。但從另一方麵看,語言甚單調、貧乏。  有的用得不太恰當,例如那首「沁園春,長沙」,既有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派熱鬧景象,為何又「悵寥廓」?寥廓一詞,參照另外兩處的用法:「寥廓江天萬裏霜」,和「我欲因之夢寥廓」,都是寂寥、空曠之意。(另外,選集注雲:此詞作於一九二五年。 
但史實是當年八月,毛去廣州。八月之前,長沙絕不是「寒秋」「霜天」  也沒有「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有人說這首詞是此前毛和其他朋友的聯句,所以意思不大一貫。但即使是聯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三句也必出於毛,因為他喜用「寥廓」「蒼茫」兩詞,他沒有照顧前文,隻能說明水平尚不高。) 

毛作律詩,對仗不甚精采。比較工穩的隻有:「送瘟神」的對句,「長征」的對句,以及「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等幾例。

其他如:「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算不得對仗工整,三十 一年對落花時節,牢騷對風物,防腸斷對放眼量,都很勉強。

還有如「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等句,字麵對仗雖可,意思卻都不很好。高空來寒流,地麵通常沒有暖風;紅霞既呈朵朵狀,如何又似百重衣?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六句話,二十一個字,隻說明一個意思:辦事要爭取時間。

上闋:「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五句話也隻說明地球上蒼蠅哀鳴。既不精練,也不含蓄。

蘇東坡曾批評秦觀,「十幾個字,隻說得一個人從樓下過」假如他看到毛澤東這首詞,會如何評價? 

毛澤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用數字,選集正篇四十三首中,不含數字者僅五首。光是用「一」字起頭的七言句,就有七句之多。它們是:「一年一度秋風勁」,「一唱雄雞天下白」,「一片汪洋都不見」,「一 樣悲歡逐逝波」,「一山飛峙大江邊」,「一從大地起風雷」,「一篇讀罷頭飛雪」。其他「一」字開頭的六言、五言、四言句也不少。此外,用「二」到「十、百、千、萬」開頭的七言句,除「八」之外全有,有的還不止一句。如「五州震蕩風雷急」,「五嶺逶迤騰細浪」,「五帝三皇神 
聖事」,等等。其他夾在句子中間的數字更多,如:「八萬裏」「一千河」「九派」「三河」「萬裏雪」「萬裏霜」「萬裏埃」「千裏雪」「千鈞棒」「百丈冰」等等。

這個特點大概與他平時思維和講話的習慣有關。他倡導的用數字說事的風氣,成為「黨文化」的一個特色。 

高手作詩詞,除了疊字、排比外,都會避免重字。但毛澤東的作品很不講究。例如他最得意的兩首「沁園春」,重字特別多。
長沙中,有三個「江」和「萬」,兩個「山」「百」「流」「年」;
雪中,  有三個「風」,兩個「大」「山」「看」「天」「外」。

「望長城內外」和「看紅裝素裹」,雖非重字,卻是同意義的「領字」,也算是缺陷。

總之,還是功力不足。 

說毛澤東詩詞「水平最高」者,一是某些懂詩的文人,不敢不作違心之論;二是根本不懂詩的憤青半吊子,長期生活在假大空的語言環境中,看到合轍押韻的標語口號,就認為那是最高水平的詩。 

1978年9月9日,人民日報發表聲稱毛澤東1963年12月作的「七律,吊羅榮桓同誌」詩中提到長征、戰錦、晏鳥、昆雞,似乎是批判林彪。但,63年林彪還是國防部長,而且正是「高舉、緊跟」毛的時 
候,毛澤東不可能寫這種詩。如果此詩真是毛所作,應是作於「九一三」 之後,去世之前。1978年毛的忌日發表它,其目的可能跟發表「給江青的信」一樣:表明偉大領袖洞察一切。或者,根本就是有人假托、偽造。  這首詩沒有寫出對死者的感情,格調不高,技巧更談不上。
 
毛澤東詩詞有的還不錯,但,並非每首都夠水平,是毫無疑問的。  1936年, 毛的「沁園春,雪」,無疑是最著名的,在當時國共兩黨間流傳,據說,當年老蔣請人寫一個詩詞,好把毛比下去,但沒辦到。「沁園春,雪」可以解讀毛的一生,首先他要當中國的皇帝,其次,他要超過中國曆代皇帝。毛做到了麽?他成功了,他不但是中國近30年的皇帝,而且,他支援世界革命,近年,美國評選影響世界最大的人物中,毛派在成吉思汗前麵,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在百名之外,或者榜上無名。唯一讓毛尷尬的是,隋文帝派在毛的前麵,因為其發明了科舉,影響整個東亞文化圈上千年。

總的來說,毛還是成功的,畢竟他超過了他詩詞中提到的皇帝們。然而,成吉思汗與秦皇漢武,他們建立了不朽的武功,統一中國,開拓版圖。毛呢?最後連台灣也沒有統一,還為了自己出名把長白山等土地送給朝鮮,毛還大量無償支援“世界革命”,中國人自己卻苦不堪言,大躍進和文革就更不用說了。

結論,毛的雄心很大很大,為了他的目標,他不惜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從他個人的角度看,他真是通過個人奮鬥成為一個完美偉人的典範。曹操似乎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但是,曹操比起毛來,差距,不可以道裏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