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筆跡學家 韓進
提起“三年自然災害”,親身經曆過的人無不辛酸恐慌。在我的記憶裏,天天早上喝稀湯(玉米麵糊糊)也喝不飽,每人隻有一碗半,不到兩碗。菜呢,春季天天是楊樹葉子或柳樹葉子,是自己采回來的,洗幹淨,加點鹽,不煮,就像拌涼菜似的吃。為什麽不采苦菜等比較好吃的菜呢?不用說,早被人采光了,榆樹皮也是很珍貴的東西,難得一見。楊樹葉子和柳樹葉子吃起來是什麽滋味,現在誰想體會都有條件,自己品嚐去吧,不說了。
那時候我年紀小,隻知道餓,不明白究竟是怎麽回事兒。長大以後,自然少不了與年紀更大的人探討這個問題,就是:那時候的糧食究竟哪裏去了?
幾乎所有的人都承認:1958年和1959年是特大豐收年,全國沒有大的自然災害,應該算是特別風調雨順的年頭。說是自然災害,板子打在老天爺的屁股上,太不公平。是不是這樣,查閱那兩年的天氣資料就可以知道了。
那麽,糧食那裏去了?怎麽就忽然全都沒有了吃的,以至於餓死許多人呢?
我問詢了許多人,答案是一致的:
糧食讓牛馬吃了!
糧食發了黴以後作為垃圾倒掉了!
糧食都爛在地裏了!
……
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當時實行的政策是“一平二調”,就是全國“統一”,每一粒糧食都是國家的,屬於全國人民。你這裏打下的糧食,上級一聲令下,說拉走就拉走了。這樣,農民就任憑牛馬去吃莊稼。因為牛馬吃了以後,至少牛馬還留在本生產隊、本村,如果上級把糧食拉走了,自己和本生產隊、本村一無所有,什麽也得不到。
糧食打下來以後發了黴倒掉,我的家鄉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據說大堆的小麥已經收拾幹淨了,隻等運進倉庫了。但誰也不負責,隻露天堆放著。一下雨,黴了,發了芽,最後都推到水坑裏倒掉了。
爛在地裏的情況很普遍,因為上級忙於大煉鋼鐵,組織百萬詩歌大比賽什麽的,沒人收割莊稼。
總之,當毛主席正在為“糧食多了怎麽辦”而發愁的時候,缺糧的危機正在迅速地形成。
至於說“三年自然災害”是因為蘇聯逼債,這與“自然災害”一樣是謊言。赫魯曉夫當時曾經提出援助中國倒是真的。
“三年自然災害”究竟餓死了多少人,相信這將是千古疑案。但是,如果你查查中國的曆年人口統計數目,根據人口增長的規律,就不難斷定到底死了多少人。
2006/4/9
標簽: 糧食 大躍進
——————
二。
“三年自然災害”秘情
作者:燕赤霞
1959-61年的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風調雨潤,糧食豐產,政府加速建造糧倉,戰備糧積得滿滿的,而糧倉周邊發生餓死3500—4500萬人的怪事。我從當年的某糧食局長處了解得實情,其中奧秘容我道來。
毛澤東的政治野心隨著勝利不斷膨脹,取得大陸政權後不久,他就確立了第二戰略目標:奪取全世界政權,實現全球一片紅,共產主義一統天下,他自己就成世界超級大皇帝。他為實現這第二戰略目標近乎發狂。那時各種報刊文件中滿是“不要忘記世界2/3被壓迫、被剝削人民尚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國際主義”、“不斷革命論”、“革命階段論”等口號,要青年“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就是在做“世界革命”的輿論準備。毛第二次踏上蘇聯國土參加“莫斯科十二個社會主義國家會議”時,拋出了中共聲明,表示他決心主動發動一場反帝戰爭,一舉消滅帝國主義,為此不惜發動世界核大戰,犧牲中國2/3人口,世界1/3人口都在所不惜,引發中蘇分裂。赫魯曉夫譏笑毛不自量力,但毛認為自己有法寶:“人民戰爭理論”,為了反擊蘇修的“謬論”,毛令林彪組織寫了“列寧主義萬歲!”和“人民戰爭萬歲!”兩篇社論。毛成了戰爭狂人。
毛對於發動世界戰爭不僅說說而已,而是認真做了準備。他那時還沒有核武器,認為常規戰爭三大要件是:人、糧、鋼,最重要的是人,就是炮灰,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所以在建政之初就提倡“光榮爸媽”鼓勵生育,炮灰算是有了儲備。到1956年時,蘇共20大反斯大林,匈牙利爆發反共事件等使毛隱隱感到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已開始走下坡路,他要乘形勢沒有大壞之前,加快發動世界戰爭的步伐。於是,大幹快上農業合作化,為日後建立“人民公社”作好準備;57年整風反右派運動,以防日後知識分子影響工農群眾參戰積極性。58年大搞“三麵紅旗”——大躍進,人民公社,大煉鋼鐵,欺騙宣傳說是為了趕超英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實是為了準備戰爭。
這鋼鐵煉出來後自然歸黨庫了,很好辦。但糧食就難了,按過去的情況,糧食收上就分到戶,再要從數億農家把他們的活命糧收歸黨所有就難了,而且會使幾億農民對“黨和毛主席”不滿,於是耗費了老毛多少不眠之夜終於想出了整套“陰謀”來,也許又叫“陽謀”未可知也。農民的糧食全進了他的戰備糧庫,數千萬農民餓死,卻使農民和全世界人民至今仍蒙在鼓裏,他實在有一萬個理由相信自己真是神。
春天,毛通過各個“黨的喉舌”鼓吹“大躍進”、“解放思想”、“人有多大膽,田有多大產”,一些“反冒進”的黨官被批判撤職。待輿論工作做好了,就欣起一個“打擂台”運動,由各縣黨委召開全縣鄉黨委書記“打擂台”會議,要求鄉書記們自己上報今年糧食產量爭取指標,書記甲報1500斤/畝,乙報2000斤/畝,丙報2500斤/畝,一個比一個超過,如有人敢報得比前人低,會後就會被撤職。最後報到畝產數萬斤。鄉書記們背後也議論,一位說:“報得這樣高,怎能實現呢?”另一位笑答:“上麵知道,沒有一個能實現,反正不是你一個,怕什麽?鼓鼓氣而已。”到了秋收季節,“上麵”要求各鄉報實產量,少數地方也胡報,廣東某鄉竟報出“實產量”13萬多斤/畝,《人民日報》刊登此消息時還特地說明經由省委書記坐鎮核實過,並伴有省委書記坐鎮核實過稱的照片。但是地方上大多數鄉黨委書記隻上報“實產量”為數千斤/畝,就這樣也比真實產量高出幾倍。等各地報完“實產量”後,“上麵”雖然明知所報“實產量”都是假數、虛數,但黨報又有大塊文章指出,“虛報實產量是對黨不忠的表現”雲雲,嚇得鄉黨委書記不敢縮回頭。不久,就要求各公社按自報產量納公糧(記得好像是20%),納公糧標準沒變 ,但核計產量比實際高幾倍,農民口糧就所剩無幾了,到來年春天隻能喝西北風了。餓死人當然在所難免啦。
毛是農民出身,豈會不知畝產幾千斤、幾萬斤是不可能的?他是心裏明白裝糊塗,還打擊敢講實話的人,以阻止他們說穿他的詭計,用心狠透了。
這時人民公社的“優越性”就顯露出來了。人民公社與高級社不同,是政社結合,就是取消鄉的稱呼,改稱公社。農民對土地、收獲失去最後一點自主權。鄉裏各村糧食收獲後一律先交到公社,計繳的公糧,立即進入“國庫”,就是各公社剛建的戰備糧倉,立即封庫,中央下達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動用一粒戰備糧賑災,否則槍斃。來年春天,各地出現大麵積大範圍的餓死人現象,有幾個縣、鄉黨委書記或糧食局長擅自開倉賑災,被槍斃。所以普遍出現糧倉周邊餓死大批人的悲慘怪現象。
農民饑餓時,隻知罵鄉(公社)黨委書記虛報產量坑害了農民群眾,有的地方農民毆打公社黨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們也有苦難言,多有怨言。那個農民會明白自己是掉入毛澤東的陰謀口袋裏去了?農民的糧食悉數進入中共的糧倉,自己餓死了,卻沒有一個農民怨恨他,他的陰謀真高!不久毛給農民戴個“全國人民向貧下中農學習!”的高帽,安慰農民,農民依然高戶“毛主席萬歲!”老毛牧農民有如牧牛,鼻穿繩而服,先餓後喂而感恩,終身做努力牛馬而不悔,嗚呼!
為了安慰公社黨委書記們的不滿,要他們封口,還要防止他們被農民打,冬季就集中他們進入黨校“學習”,農民這時餓得啃樹皮草根,他們成天大魚大肉大吃大喝,白天看電影,晚上看戲玩女人,兩三個月腐化享受使他們怨氣煙消雲散,喝足了狼奶,春天又開始新一輪“打擂台”了。這些黨委書記們也被玩得顛顛的!
這就是餓死幾千萬人的內情真相。
可惜毛陰謀機關用盡,到頭來以失敗告終。他發現劉少奇為代表的官僚們,隻圖安逸做大官,無複遠誌搞革命,不可能依靠他們領導實現第二戰略目標,必須“吐故納新”換班底,此為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最根本原因。他想在造反派中建立一批“哈巴狗”式“革命幹部隊伍”,結果形成十年動亂,林彪反叛。想挑起蘇美核戰,自己坐收漁翁之利,赫魯曉夫又洞識奸計,不為所動,又提出“三個世界理論”,企圖挑起“第三世界”的“小、黑、窮”朋友們對美群起攻之,自己再坐收漁翁之利,孰知這些朋友們隻知申手要錢,要到錢又反罵老毛(阿爾巴尼亞、越南)。他的國內外陰謀詭計統統失敗,老毛終於發現力不從心,第二戰略目標無法實現,鬱鬱不悅生怪病而終。世界避免被狂人拖入毀滅性核戰中。
──轉自《右派網》
本文隻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三。
揭露三年自然災害
作者:邢冬
三年自然災害是中國大陸地區從1959年至1961年期間的全國性的糧食短缺和饑荒。在此期間因饑饉而非正常死亡(餓死)的人民多達3000多萬人。在人類曆史上,這是和平時期因饑饉死亡人數的最高記錄。僅我的家鄉河南,就有大約一千萬人死去。人吃人的慘劇在此其間時有發生。這樣一件亙古少見的慘禍,在中共官方的正史中卻一直用“特大自然災害”以遮蔽。經曆過這一可怕時期的中國人,也往往習慣地用“三年自然災害”來描述這一時期。但是,在那三年期間到底在中國的什麽地方發生了什麽樣的自然災害,災害又嚴重到什麽程度以至於造成如此慘重的災禍?
“三年自然災害”這個說法首先強調的是自然災害,不是人為因素。這個說法是經不住考證的。查閱中國的自然災害記錄可以發現,從1949年至1958年幾乎年年有災,盡管並非風調雨順,但中國的糧食產量仍能逐年增加,農業生產形勢良好。“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之後也同樣沒有多少風調雨順的年份,持續性幹旱對農業影響很大,特別是1971年到1981年、1986年到1988年旱情最重,但這些災情同樣沒有妨礙農業的增產,更沒有造成全國性饑饉。接下來仔細分析這三年的自然災情資料會發現,這幾年沒有全國範圍的大規模嚴重洪澇災害,隻在局部地區出現過洪澇災害。從1959年到1961年出現的主要自然災情是旱災。雖然受旱麵積較大,但災情輕,更不能算是全國性特大災害。
大饑荒源於糧食大幅度減產,既然這三年中並沒有全國性特大災害,為什麽會出現糧食大減產、導致缺糧和饑荒、最後數千萬農民餓死的慘劇?據專家分析,這三年減產的糧食中隻有一小部份與旱災有關,主要的減產因素是耕地拋荒和棄收。1959年7月到9月正是中國糧食大幅度減產的危急時刻,而此時中共領導人卻還在夢想跑步進入社會主義並且稱霸世界,大多數領導人都一心執行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一心一意想著造原子彈、導彈,在口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仍然用糧食出口換取急需的黃金外匯用以進口相關的設備材料。與此同時,大批的農村青壯年去修水庫,煉鋼鐵,田地無人耕種。從1959年1960年,僅河南一個省共荒蕪農田五千到六千萬畝。統計表明,隻要不出口糧食,當時就不會發生嚴重的饑饉,幾千萬農民也不至於餓死。
為了給中共政府的嚴重錯誤開脫,宣傳機構編出了“三年自然災害”這個假話,以便把人禍解釋成天災。這個說法是中共的一個泯滅良心的謊言。隨著官方文件、領導人講話和新聞媒介眾口一詞地宣傳“自然災害”,再加上強製性的思想“教育”,“三年自然災害”這個被反覆重複的謊言終於變成了民眾心目中的那個困苦年代的代名詞,同時也 將中共領導人的政治責任洗刷得幹幹淨淨。
隻是可憐那冤死的數千萬中國農民的枯骨在謊言的覆蓋下將要慢慢化為灰燼,被世人遺忘,他們死不瞑目。這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悲劇,它是整個人類的悲哀,中共對此更是負有不可推卸的曆史責任。我隻但願這種大悲劇,大災難不要再次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重演。
三年饑荒時期究竟餓死多少人?
http://blog.yam.com/mrde/archives/369481.html
August 13, 2005
三年自然災害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有時稱為“三年經濟困難”是指中國大陸地區在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各種原因而導致的一場重大災難,也有人稱為“三年困難時期”。
中共的說法是:1958年,由於中國政府“一五”計劃超時間、超幅度地完成,導致中國共產黨八屆二中全會對生產力發展進行了錯誤的估判,引起大躍進與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1959年的廬山會議又使得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內右傾現象十分嚴重,因而在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引發大規模的“反右傾”鬥爭,加之1959年—1961年期間自然災害異常嚴峻,導致了這一時期中國發生驚人的危機。
爭議主要是非正常減少人口的具體數字與三年經濟困難的責任追究。
中國共產黨采用了非正常死亡1500萬人,4000餘萬人口減少的數據,但根據很多海外學者及專家以及包括部分在網上發表的文章的數據資料則給出非正常死亡超過5000萬的統計數字,甚至有些統計數字超過1億人死亡。
也有人指責一些文章在網上反複轉載,難免有誇大與刻意敵視中國共產黨的現象;
並且也有人認為當時中國大陸地區推行的單一配給口糧製是確保更多人免於饑餓而死的有利條件。不可否認的是,這場浩劫的死亡人數在曆史上都是罕見的。
究竟誰應當負責關於三年困難的主要原因,中國政府認為這是“對國情認識不足,誇大主觀能動性,急於求成”的主要原因加上“趕上三年自然災害”“蘇聯政府又背信棄義地撕毀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議”一同造成的。但是在近年來有人根據一些資料證明認為當時中國根本沒有什麽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說法是刻意杜撰掩蓋事實。值得一提的是,在1960年、1961年中國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援助也同時達到最高峰,
"三年自然災害"備忘錄
金輝
一、推論:在公布數字的背後
1959年-1961年,在20世紀的中國及至世界的災害史上,是極不尋常的三年。直到30多年後的今天,一提起"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親曆過的中國人都會想起那個饑餓的年代,那些到處餓死人的日子。但是,對於在這一"自然災害"中到底死亡了多少人,人們卻一點也不知道。因為這一數字從未正式如實公布過。
中國科學院的一份國情報告中曾經提到:"三年困難時期,因糧食大幅度減產,按保守的估計,因營養不足而死亡約1500萬人,成為本世紀中國最悲慘的事件之一"。[1]
這是一段被塵封的災難曆史。這是一幕不應該忘記的曆史悲劇。
本文旨在推測中國1959-1961年三年災難中非正常死亡人口的數字。本文推測所依據的資料,均為權威的中國國家統計局公開發布的數據。下麵,筆者將主要通過對兩組數字(見表1、表2)的比較分析,並運用不超出小學程度的數學知識,逐步推導出本文的主要推論。
請讀者注意一下表1中1959、1960、1961年這三年的總人口和表2中相應年份的自然增長率:1960年較1959年淨減人口1000萬,實際負增長率是15.10‰,而公布的負增長率隻是4.57‰;1961年又淨減人口348萬,應為負增長5.28‰,卻公布為正增長3.78‰。為了更清楚,筆者列出了表3,抄錄了表1的總人口數和表2的公布自然增長率,並給出了相應的幾個補充數字。
誤差太大了。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圖1畫出了表3的公布自然增長率和按公布總人口算的自然增長率這兩種曲線,這就更一目了然。
如此巨大的誤差當作何解釋呢?
筆者不相信這是統計中的疏忽,也不相信這是一種偶然的誤差。我們這個世界上大概還從來沒有過如此草菅人命的疏忽和誤差,動輒搞掉它幾百萬人甚至更多。即如1960年兩種增長率之差的10.53‰,就意味著697萬人,即使三年中誤差最小的1959年的7.86‰,也還等於528萬人哪。
讓我們試試看,能否多少逼近那鐵幕之後塵封了30多年的曆史真相。
初步來看,那三年中公布的總人口數比公布的自然增長率也許稍微接近真實,雖然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諸如1960年比上年不多不少恰恰減少了1000萬之類的數字,它大概經過了"技術處理"。但我們第一步的分析,依然隻能依據這些公布的數字,包括明顯失真的數字。
從給出的總人口看,1950
1958這9年間,中國人口以每年淨增1100--1800多萬的速度增長著。其間公布增長率為年均20.90‰,而按公布總人口測算,這9年的年均自然增長率則為21.68‰。若按21.68‰的速率,則1959年應淨增人口1431萬,總人口應達67425萬;而公布總人口為67207萬,相差218萬。1960年應淨增人口1462萬,而公布總人口卻淨減1000萬,相差2462萬。1961年應繼續淨增1494萬,而總人口又淨減少348萬,相差1842萬。三年累計為4522萬人。
4522萬為1959-1961三年應增人口與實際人口之差,或者說三年少增加人口4522萬人。
說到非正常死亡的人數,最直觀的就是看年度總人口的減少數。1960年總人口淨減1000萬,1961年又淨減348萬,兩年累計1348萬。它可以作為推論一——
三年災難時期,僅1960-1961年間,中國大陸的非正常死亡人數,最低也在1348萬以上。
但是,這1348萬僅僅是公布的總人口的淨減數字。在出生率較高的情況下,隻有非正常死亡相當嚴重,才會導致總人口的負增長。
出生人口-正常死亡人口+總人口增減值=非正常死亡值
若按公布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計算,1960年總人口僅減少307萬,1961年總人口竟為增加249萬,與公布之總人口相去甚遠,故公布的"三率"均不可信。但在這一步的分析中,我們暫且利用公布的出生率。按公布出生率,1960年出生了1381萬人(66207萬×0.02086),1961年出生了1187萬人(65859萬×0.01802),兩年中Gong出生了2568萬人。
再看正常死亡率。從公布的死亡率看,整個50-60年代,除了1958-1961年和1964年這5年之外,中國人口的死亡率呈現一條迅速而平穩的下降曲線。各年的千分點分別為:1950--18,1951--17.8,1952--17,1953--14,1954--13.18,1955--12.28,1956--11.40,1957--10.80,1962--10.02,1963--10.04,1965--9.50,1966--8.831967--8.43......。因此,我們取1956、1957和1962、1963年的平均值10.57作為1959-1961年間的"正常死亡率"的值,應該說並不是過低而是還稍稍偏高。按此計算,1960年正常死亡數為699萬(66207×0.01057),1961年為696萬(65859×0.01057),兩年累計為1395萬。
2568萬(出生人口)-1395萬(正常死亡數)+1348萬(淨減總人口)=2521萬(非正常死亡)
可見,19601961年兩年間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可能達2521萬。
還有1959年。我們姑且相信公布的死亡率14.59,其與前述平均死亡率之差為4.02,即使這樣,1959年的非正常死亡數亦達270萬(67207×0.00402)。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推論二——
1959-1961年三年災難時期,中國大陸的非正常死亡人口,肯定不低於2791萬(2521萬+270萬)。
下麵我們根據《中國人口年鑒·1985》來看一下幾個省份的情況。
四川省的總人口在1958-1961年間連續4年負增長,淨減人口達6218349人,相當於該省1960年人口的93.94‰。而從1950年到1957年,四川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68萬人。[2]
安徽省1959-1961年間總人口淨減439萬人,相當於該省1960年人口的144.27‰,而在1951-1957年間,安徽人口每年平均增加65萬以上。[3]
河南省1960-1961年總人口淨減2385073人,相當於1960年人口的48.63‰,而19541959年,河南年均增長106萬人。[4]
山東省1959-1960年總人口淨減234萬人,相當於1960年人口的45.10‰,該省1950-1958年間年均增加98萬人。
湖南省1960-1961年總人口淨減183.97萬人,相當於1960年人口的50.39‰,該省1954
1959年間平均增長65萬人。
廣西1960-1961年總人口淨減約100萬,而19521958年間年均增加42萬人。
在1958-1962年期間,總人口出現年度負增長的省區還有:甘肅、貴州、青海、江蘇、湖北、寧夏、雲南、河北和遼寧。從公布數字統計,這15個省區的淨減人口之和超過了2100萬。這個數字,比公布的全國總人口淨減數還多750多萬,超出55%以上。不難想象,實際的非正常死亡總人數肯定相當驚人。
由於中國人口數量的巨大,各省區、各部分之間對於總人口增減的相互補償、抵銷的能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比如男女之別。
按表1中公布的男、女人口數,1960年全國男性淨減607萬人,女性淨減393萬人;1961年男性再淨減403萬,而女性卻增長了55萬人。分別看最高值,兩年中男性淨減為1010萬人,女性在1960年一年中淨減393萬人。兩者之和為1403萬人,它比統計意義上的全國總人口淨減數1348萬高出55萬,亦即被1961年女性增加值所"消化"的數。
它還告訴人們:三年災難時期的非正常死亡中,男女比例約為5∶2。在那遍野的餓殍中,每7具屍體裏就有5名男同胞。
讓我們再把目光轉向非正常死亡相對更為嚴重的中國農村。
再看表1和表2,請注意三年中城、鄉人口增減和市、縣"三率"的區別。城鄉人口逐年變化中包含了城與鄉之間的人口流動,隻有用出生率減去死亡率之後的自然增長率,才能算出其人口增減。盡管我們已經知道公布的"三率"不可信,但它仍然可以提供出一個參考值。三年中,即使在全國人口銳減最甚的1960年,全國市鎮人口仍保持了正增長率。雖然1959-1961年市鎮的公布死亡率也比1956-1957年平均值7.95分別高出了2.97、5.82、3.44個千分點,即三年中市鎮非正常死亡約為157萬人,但市鎮人口按公布增長率算仍增加了約545萬人。而1958年底至1961年底,三年中全國總人口是負增長135萬人,這即意味著僅僅中國農村那三年中非正常死亡的絕對數字,就比統計意義上的全國非正常死亡的總數還要多出680萬人。
推論二的2791萬加上這680萬,得到推論三——
三年災難中,僅僅中國農村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就可能達3471萬。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1983年首次發布的有關三年災難期間中國總人口及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等數據(此後曆年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均沿用相同的數字),可以說是相互矛盾漏洞百出。也許,在難度很大的人口統計中,難免有多報漏報、統計誤差、計算失準等各種因素。但是,筆者可以斷言,這組誤差如此之大的數據,肯定不全部是原始數據,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真假相間虛實結合的信息,雖然我們目前也許尚未能精確地完全破譯它。
從表3和圖1,還可以發現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誤差,並不限於三年災難期間。從那三年前推兩年(1957、1958年)和後續三年(1962-1964年),誤差都相當之大。比如1957年和1958年,公布的自然增長率與按公布總人口算的增長率誤差就達5.0和3.08個千分點。
筆者將1953-1965年間公布的總人口、公布的自然增長率和表3中列出的補充數據,經過反複正向和逆推的演算,發現這些數據雖然在表麵上充滿了矛盾,但它們之間又確實有著自身的規律和內在的邏輯。所有公布的數據,包括誤差最大的1960年和1961年的總人口淨減數字(1000萬、348萬)及其不著邊際的相關增長率,看來都不是"隨意"給出的。有些數據盡管明顯是矛盾的虛假的,但是,它們卻極為微妙地在暗中指點迷津,使人通過這些虛假數據搭起的橋,而最終能夠尋找到原始的真實之所在。
我們暫且越過三年災難時期往後看,就會發現公布的數據誤差一直持續到1962、1963、1964年,直到1965年以後,才多少有了一點實事求是的意思。但這馬上又有了一個問題。在按公布總人口計算的增長率已經相當高的情況下(1962年21.34、1963年27.14、1964年18.82),又大幅度提高了公布增長率,分別多出了5.65、6.19、8.82個千分點。為什麽呢?這可不是開玩笑,如果以1961年底公布的總人口,再按這幾年的公布增長率計算,那麽1964年底的中國人口就應為71823萬,而不是公布的70499萬。兩者之差為1324萬。這1000多萬人難道飛到月球上去了嗎?1964年7月1日,進行了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總人口和各種分項統計應該認為都是基本準確的。況且,到1964年時那三年災難已經成為過去,似乎也沒有再繼續修飾什麽的必要了。但是,人們為什麽要無端地極力誇大中國人民的生殖能力呢?我們中國人在這方麵向來是比較謙虛,並且在公布這些數據的80年代計劃生育已成為基本國策。這就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解。
假定一,經過人口普查之後的1964年底總人口70499萬是基本真實的。
假定二,1962-1964年的公布自然增長率也是基本真實的。(筆者猜測,統計人員不是出於"疏忽",而是出於職業道德和良知,在公布的數據中保留下了這一組相對真實的曆史資料)。
種種跡象表明,三年災難過後,中國的人口有了一個補償性的超常增長的時期。據中國人口年鑒(1985)公布的數字,湖南省1963、1964年平均增長率為27‰,年均增加人口100萬以上;四川省1963、1964年平均增長率達35‰,年均增加人口206萬;安徽省1962、1963年平均增長率更達43‰,年均增加人口122萬多人。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全國人口經過幾年的迅速增長,到1964年底達到了70499萬。
顯然的,三年災難時期中國總人口的最低點要比公布的數字低得多。我們隻要從1964年的總人口數按公布增長率逐年遞減回去,就可以得到它:
1963年底——68603萬(70499÷1.02764);
1962年底——66390萬(68603÷1.03333);
1961年底——64645萬(66390÷1.02699),甚至更低。
它比公布的1961年總人口數65859萬少了1214萬。
並不僅僅是在1962-1964年的公布增長率這一組數字中暗示了1200多萬的誤差。我們以1959年底的公布總人口為基數,按1960年、1961年的公布增長率計算,得到的結果就比1961年的公布總人口多1295萬人。這樣,我們就有了三個數字:1324萬、1214萬、1295萬。三數平均為1278萬。其與公布總人口淨減數字1348萬之和為2626萬。
再來看兩組數字。以1959年公布總人口67207萬按公布的曆年增長率計算到1964年,結果比同年公布總人口70499萬多出2736萬;而若以70499萬為基數,按公布的曆年增長率遞減到1959年,則比同年公布總人口少2511萬。2736萬與2511萬兩數平均為2624萬。
還有,1960年公布死亡率25.43,亦即1684萬(66207×0.02543),1961年公布死亡率14.24,即938萬(65859×0.01424),兩數之和為2622萬。其與前邊數值2626萬和2624萬的"巧合",使我們有理由認為它不是當年的死亡率,而是總人口的淨減值。
上述幾組自相矛盾、誤差極大的數字,卻都指向同一個數值,它們顯然就不是什麽"誤差"了,而分明是假中含真、由假尋真的路標。除非誰能對這些"一塌糊塗"的數字另外做出令人滿意的解釋,而在此,筆者則認定這2620餘萬是1960年和1961年間全國總人口的淨減值。[5]
由此推定,全國1961年底的實際總人口,還不及1957年底的總人口。4年間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約為負增長60餘萬。前推4年,1957年底比1953年底淨增人口5857萬;後推4年,1965年底比1961年底按公布數淨增人口6679萬,而實際上可能增加了7950餘萬。
三年災難的後果之一,是使中國少增長了6000-8000萬人口。
推論二中的1959-1961年間非正常死亡2791萬,加上1961年公布總人口數中抹掉的這1270餘萬,便有了推論四——
中國在1959-1961年的三災難年中,非正常死亡人數可能高達4060萬。
40,000,000人——無聲無息消失的四千萬人。
=439枚廣島原子彈殺傷的人口。
=三年中每周爆發一場唐山大地震。
三年——4000萬,這無疑是人類生命史上單位時間內最大的人口減員。
在人類曆史上,地震、洪水、瘟疫、饑荒和戰爭,常常導致大規模的人口死亡。
但全球有史以來數百次災難性大地震,吞嗜的生命總數也不超過500萬人(中國人則獨占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再嚴重的水災,亦極少有亡人百萬人級規模的。
1987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規定本世紀最後十年為國際減災十年。據專家估計,在近20年中,全球的自然災害(熱帶氣旋、地震、洪澇、龍卷風、火山、滑坡、海嘯等)造成了大約280萬人的死亡。
曆史上最嚴重的瘟疫——歐洲黑死病,在14世紀中期據說奪去了三分之一歐洲人的生命。
饑荒則頻繁和恐怖得多。80年代中期非洲大饑荒,使數百萬人喪生。18世紀南亞大饑荒、19世紀中國和印度的大饑荒,據估計亡人都達到上千萬的創紀錄規模。
中國曆史上曾有過幾次長期戰亂和連年饑荒使總人口銳減上千萬至數千萬的記載,但其時間跨度是十幾年、幾十年至一兩個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打了5年,死亡840萬人。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動侵華戰爭,8年中使2100萬中國人喪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7年間,全世界總共有4000
6000萬人死於戰火,平均每年不到1000萬人。
然而,我們中國,卻在和平的年代,在安定的時期,在風調雨順的歲月中,消失了數千萬人。50年代末任毛澤東秘書的李銳先生說:"餓死成千萬人,這是古今中外曆史上承平之世絕無僅有之事。"[6]
悲兮,我的多災多難的祖國,我們無聲無息的同胞。
http://blog.yam.com/mrde/trackback/5173517
回應文章
有一個數據的錯誤的,1960年是中國曆史上對外援助的最低點!但1961年外援確實大幅度上升
Posted by binruo at 2005-10-30 19: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