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為什麽要讓袁隆平焦頭爛額

(2007-05-22 22:00:50) 下一個
為什麽要讓袁隆平焦頭爛額

袁隆平院士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說:“我們從事農業技術的人員待遇比較低,條件也差,我們一再呼籲,應該提高他們的待遇。我們湖南農科院是一個公益性的單位,國家給我們的人頭費是50、60%,還有40、50%我們要自己發展。我們是一個公益性質的研究單位。要靠自己去賺錢,非常難。所以借這個機會,我們希望網友支持一下,要把農業科學單位轉變全額撥款單位,免得工資發不出,焦頭爛額的跑。寒梅冬雪網友感到"袁老先生的這個回答,聽了很痛心.”,而在我來說,不僅有痛心,甚至還有一種憤慨在胸間充盈:那些所謂的主流經濟學家,哪一個為了工資發不出而焦頭爛額的跑?

袁隆平院士作為世界公認的頂級科學家,在“民以食為天”的意義上,作為一個成功補天的人,他為個人沒有謀求過什麽。僅憑印象,好象國家獎勵他個人的幾百萬(500?)也都無私奉獻了。就是這麽一位無私無我的科學家,在他以及他的團隊繼續為“補天”而苦鬥的時候,還要為工資發不出而焦頭爛額的跑,難道我們的“相關部門”不感到內疚、羞愧嗎?

謠想當年,條件雖然不算好,但袁隆平尚且不必為了工資發不出而焦頭爛額,在主流們“都不知道咋吃咋玩了” 改革盛世的今天,居然讓最傑出的解決了幾千萬人吃飯問題的科學家為自己的吃飯而發愁,莫不是天大的諷刺?

我們國家總有那麽一些人,作決策時不是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不是適宜改則改,適宜保則保,而是善於一風吹:說全額撥款不好,就一下子劃個道,什麽級別或什麽單位一律改為部分或全額自籌。這樣豈非都把那些周期長、基礎性的科研工作逼上了絕路嗎?假如袁隆平一類的科學家都為了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去奮鬥,我想隨便搞點飼料啊、食品啊什麽的新產品,先富起來是沒什麽問題的。但是,那時候有誰來帶領大家科技創新?

國家不保證,陳景潤當初也證明不了歌德巴赫,神六也上不了天。如果不對袁隆平和他的團隊提供強大的保證,我們有什麽理由期待他們把水稻產量最終提高到每畝1500公斤?

我希望我們親愛的溫家寶網友也能聽到袁隆平院士求助的呼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很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