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再論康乾盛世

(2007-05-20 15:13:13) 下一個

再論康乾盛世

 
  吉林省社科院 李治亭

  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曆史中最輝煌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好的曆史時期之一。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麵在原有的體係框架下達到極致。但康乾盛世猶如落日餘輝,自乾隆以後,黯淡無光,清王朝也進入了離亂之秋。
  “盛世”銓釋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鼎盛時期,史稱“康(雍)乾盛世”。什麽叫“盛世”?學術界確有不同認識和不同的解釋。毋庸諱言,“盛世”是封建史家對曆史上某一特定曆史時期的概括,他們在使用這個術語時,實有嚴格的內涵規定。譯成當代的話,“盛世”乃“最好的曆史時期”之謂。總觀中國曆朝曆代,“盛世”的內涵,應包括: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政局穩固、國力強大、文化昌盛,等等。當然,這不是封建史家規定的“盛世”標準,也不曾作出過規定,但他們所肯定的“盛世”,無不包含了上列各項“指標”內容。在清以前,為史家所共識的“盛世”有:西漢“文景之治”
  至武帝而極盛、唐“貞觀之治”至開元而成盛唐局麵、明永宣之治而至盛。還有一盛世,即為史家所忽視,也為孔子所哀歎“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以上“盛世”,都是封建社會最好的曆史時期。應當指出,史家所指康乾“盛世”,既不是與清朝衰敗相比較,也不是隻與前一朝的末世相比較而言的,而是史家從中國曆史的全局即對各朝各代進行比較後作出的判斷。
  “盛世”成因
  清朝以前的幾個“盛世”,皆從大亂走向大治。清康乾盛世也不例外。清承明末天下大亂,入關以來,經幾代人不間斷地奮鬥,最終將清朝推向鼎盛。
  清朝自順治元年(1644年)進關,曆經18年統一戰爭,削平大順、大西及南明諸政權,除台灣,全國歸於一統。以攝政王多爾頡⑹雷嫖?椎耐持渭?潘?韉囊磺信?Γ??宄??媸凳┐籩蔚於?思崾檔幕? P?羌次唬ㄊプ媯┖螅?誌?0年進一步治亂,以康熙二十年(1671年)平定吳三桂8年之亂為契機,乘勝收回台灣,聖祖首次南巡,親臨治黃工地,閱視河工,標誌國家全麵轉入經濟建設,從而拉開盛世的序幕。
  康熙朝開創了全新的盛世局麵。雍正朝繼其後,繼往開來,繼續把盛世推向前進。乾隆朝集前三代人之大成,始成“全盛”之局,達到了鼎盛。康雍乾盛世持續百餘年,為中國曆史上時間最長的一個盛世。
  清朝入關,首要吏治,從嚴整頓,大得民心。明末吏治腐敗,是其亡國的主要原因之一。清朝統治集團,時時以明亡為戒,大力整頓吏治,掃除明末以來的貪風和頹風。攝政王多爾袞下令:“貪官必誅……何必論贓多少!”順治親政後也說:“安民之本,首在嚴懲貪官。”康熙治國,宣布“惟以察吏安民為要務”。雍正即位,向全國臣民宣示:“朕惟國家首要吏治。”他大聲疾呼:“吏治不清,民何由安!”乾隆朝已進入鼎盛,仍不放鬆吏治,以“整肅官方”,達到“惠愛斯民之至意”。三朝澄清吏治的思想及治國方針,一派相承:一方麵嚴厲打擊、懲治貪官汙吏,另一麵,大量表彰廉吏,樹為清官典範,倡導百官效法。終數十年之整頓,吏治完全改觀。
  全麵恢複明末以來已遭殘破的經濟,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為盛世的到來準備了豐厚的物資條件。明末經天啟、崇禎兩朝政治之敗壞,農民戰爭與明清(後金)戰爭之蹂躪、清與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的軍事較量,全國已亂了半個多世紀。農業殘破,百業蕭條,社會經濟崩潰,人口銳減,土地拋荒,一派淒涼!清朝能否立足、鞏固政權,發展經濟是根本。從順治始,特別是康雍乾三朝高度重視農業生產,以農業為國本,不遺餘力發展農業經濟。這集中地體現在康熙所表述的思想。他說:“農業實為國之本,儉用乃居家之道。是以朕聽政時,必以兩者為先務。”這一指導思想,在三朝得到了全麵地貫徹,實施大規模發展農業的計劃,主要有:全麵推行墾荒政策,給各省規定墾荒完成的任務與時間,以墾荒多少實行獎懲;資助農民墾荒。至雍、乾時,墾荒向邊疆地區發展,指令當地駐軍實行“軍屯”。乾隆提出,“既使地屬奇零”,乃至“山頭地角”,也要辟為良田,能開“尺寸之地,即多收升鬥之儲。”耕地穩步增長。自康熙時投巨資治理黃、淮水患,疏通兼治運河,收到巨大成效,曆30年,水患消除,農業連年豐收。乾隆時,繼續興修水利,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保障。不斷減輕農民負擔,實行蠲免、賑濟,讓農民生活安定,生產發展。
  康雍乾三朝堅持國家“大一統”,製定並實行正確的民族政策,安定邊疆,消除“邊患”,長治久安。入關前,清朝已建立了滿蒙漢的政治聯盟,實行“滿漢一體”,滿蒙聯姻的親誼政策。入關後,其國家疆域與民族觀念發生巨變。康熙三十年(1691年),聖祖提出了廢長城、“中外一視”的戰略思想,突破了兩千年間因長城而形成的內外、華夷之別的傳統觀念,把“大一統”的政治理想與實踐發展到了極限。針對西北地區準噶爾部屢次興兵叛亂,清朝堅決反對分裂,曆70餘年,以重大的代價,贏得了最後勝利,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西北包括青海、新疆等地及西藏問題宣告解決。在西南地區,廢土司,設流官,即“改土歸流”,於乾隆時全部完成。
  在思想文化領域,康雍乾三朝牢固地確立了儒家思想為其統治思想,興學校,辦教育,培植大批人才;大力推進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整理典籍,大量編纂如《四庫全書》等為時代標誌的圖書,實集傳統文化之大成。應該說,這對盛世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故史家盛讚:“康熙年間,人文最盛”,恰“如寶山初開,琳琅盡獻,猗歟盛矣!”乾隆時,已形成“文治之極隆”的鼎盛局麵。
  康雍乾三朝治國方略及政策長期保持了連續性,互為繼承,各有發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統治集團長期穩定,政局平穩,內部矛盾和鬥爭很快被化解,於大局並無防礙。曆史證明,維持統治集團內部的一致性與穩定,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康乾盛世形成的主要原因。
  “盛世”輝煌
  康乾盛世,是清朝近300年曆史中最輝煌的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最好的曆史時期之一。它以一係列的成就顯示了自己的輝煌。
  經濟指數,無疑是衡量社會發展水平的首要標準。康雍乾三朝的經濟主要是農業經濟究竟發展到何種水平,可以從耕地、糧食產量、人口與人均產值等方麵進行綜合考察:據《清實錄》載,雍正二年全國耕地已達8.9億餘畝,已遠遠超過明末崇禎時全國耕地總數6.7億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增至9.5億畝,至乾隆末年,已超過10億畝。人口發展也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已突破1億大關,雍正十二年則為1.4億,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又突破了3億大關,人均占地3.5畝。糧食產量約計2040億斤,人均口糧約680斤,如扣除飼料、釀酒、製醬等用途,人均口糧仍達600斤。18世紀末,中國的糧食產量能養活3億人,這一成就,是曆代無法與之相比的。
  財政保持增長的勢頭,其財力雄厚更顯示其經濟繁榮的程度。順治時,入不敷出,根本無積蓄。康熙時,前中期呈增長態勢,至晚年,由於錢糧虧空,庫存銀僅有800萬兩。雍正時大力整頓,雍正五年(1727年)已增至5000萬兩。而乾隆時,常年保持在8000萬兩上下。國家財政充足,施惠於民,實行大規模蠲免錢糧。
  據《清聖祖實錄》統計,從康熙元年到四十六年(1707年),累計免去全國各地錢糧達一億兩白銀。又自康熙五十年為始,三年內輪免一周,“總蠲免天下地畝人丁新征、舊欠,共銀三千二百零六萬四千六百九十七兩有奇。”同時,宣布自是年後所生人丁“永不加賦”。乾隆時,先後四次蠲免全國錢糧,總額達1.2億兩,堪稱中國曆代蠲免之最,突出地顯示了盛世的經濟繁榮,已是不爭的事實。
  康雍乾三朝開疆拓土,中國疆域再次擴大,遠邁漢唐,亦超越元代。清代中國的疆域,其東北地區,北起自外興安嶺以南,東北至北海,東含庫頁島;其西北地區,西至巴爾喀什湖以西;其北部地區,北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恰克圖;其南部,至南沙群島;其東部,達沿海地區。清朝盛世時疆域遼闊,形成了空前“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
  盛世的文化亦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文學藝術、史學、哲學、數學、天文學、醫學等各個領域,人才輩出,異彩紛呈。諸如《紅樓夢》、《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都成為盛世時代的文化標誌。著名的考據學派即乾嘉學派獨樹一幟,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個裏程碑;詩歌藝術,格調、性靈等門派紛立,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學術百家爭鳴,藝術爭奇鬥妍,構成了一幅盛世文化繁榮昌盛的景觀。
  康乾盛世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以往論者對其成就有所忽視或評價不足,甚至完全否認,斷言清朝入主中原,使中國落後了一百年,這些觀點未免偏頗。
  夕陽殘照
  當然,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自有其時代的、階級的局限,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科技落後,沒有出現具有世界影響的新發明;拒絕對外開放,封閉國門,甚至將西方科技也拒之於門外。嚴格的思想專製統治,製造了不少文字獄,使正在萌芽中的新鮮思想受到壓製與打擊,等等。
  曆史已經證明,封建社會不可能有永久的盛世。當康乾盛世發展到頂峰時,也就是它衰落的開始。乾隆晚年,力求“持盈保泰”,卻無法解決封建社會的固有矛盾。當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把皇位禪讓給嘉慶時,白蓮教起義爆發,敲響了盛世的喪鍾,百餘年盛世就此終結,清朝在“盛世”的餘輝中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
 
《人民論壇》 (2001年第十一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