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毛澤東引用《張魯傳》的目的

(2007-05-18 11:47:32) 下一個
老田歪曲了毛澤東引用《張魯傳》的目的


老田關於吳冷西回憶廬山會議的貼中,對於田家英對毛澤東提《張魯傳》的評論,提出了批評。老田的批評是完全不符合事實的。

田家英的話是:“主席在武昌跟我們談話,提到東漢時張魯搞的‘五鬥米道’,很同情農民追求溫飽。主席這種心理狀態,由來已久,早在合作化時期他就多次談過。趕快實現民富國強的理想,在主席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無數誌士仁人為之舍身奮鬥的,無可非議。但其中也包含著一種危險,即過急、過快、過大的要求可能帶來嚴重的禍害。我們列舉了合作化時期的過快推廣高級社、提前實現農業發展綱要、15年趕超英國、大躍進、人民公社等事例,指出它們都程度不等地反映了一種‘左’的思想傾向。但最早發覺這種傾向並最先作自我批評的都是毛主席。”田家英這段話基本上是正確的。

而老田對此的批評是:“毛澤東引發《張魯傳》,是為了提醒高級幹部不能沉湎於農民的思維成為群眾的‘尾巴’,而是要超越這個農民的本能要求而加以正確引導,更不能把人民公社理解為去迎合農民的樸素願望。田家英對於毛澤東的這個理解是錯誤的,非毛化時期曾經把這個引發張魯傳的事件,作為毛澤東思想境界很低的關鍵證據之一,新出的《毛澤東傳》對此有一個很具體的辨正。”

老田對新出的《毛澤東傳》的引用如下——

“曾希聖:‘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單是糧食生產地區,貨幣很少,沒有貨幣流通了。經濟作物地區貨幣多,貨幣比較容易流通。’
“毛澤東:‘必須使每個公社,並且使每個生產隊,除了生產糧食以外,都要生產商品作物。西安會議⑥(⑥西安會議,指1958年10月在西安召開的農業協作會議。會上有人提出取消商業、消滅貨幣的意見。)沒有提倡這個事,他們一心一意要取消商業。”“每一個人民公社除生產糧食以外,必須大量生產經濟作物,能夠賺錢的,能夠交換的,有農業品,有工業品,總之是生產商品。這個問題不提倡,以為人民公社就是個國家,完全都自給,哪有這個事?生產總是分工的。大的分工就是工業、農業。既有分工,搞工業的就不能生產糧食、棉花、油料,他就沒有吃的,隻好交換。”“三國時候,張魯的‘社會主義’是行不長的,因為他不搞工業,農業也不發達。”

從上述可以看到,老田關於毛澤東引用《張魯傳》的按語,完全是無的放矢的“顧左右而言它”,完全是對毛澤東的曲解。

《毛澤東傳》中關於《張魯傳》,隻引用了毛澤東的一句話:“三國時候,張魯的‘社會主義’是行不長的,因為他不搞工業,農業也不發達。”這句話隻是說不搞工業不行,並沒有作任何“辯正”,我們看不到在老田按語中所說的“高級幹部沉湎於農民的思維成為群眾的‘尾巴’”,“把人民公社理解為去迎合農民的十分高興願望”,也沒有看到毛澤東“提醒”高級幹部“要超越這個農民的本能要求而加以正確引導”。所以老田批評“田家英對於毛澤東的這個理解是錯誤的”,完全是文不對題。

封建社會的張魯的主張,當然和三大改造後搞的社會主義不同,這不言自明,而毛澤東引用《張魯傳》的目的,是要從中找出搞人民公社化的曆史依據,為搞人民公社找理由。從主要方麵來說,對於張魯的做法,不是要加以否定,而是要加以肯定。這從毛澤東關於張魯的言論中可以明確地看到這一點。

“1958年8月24日上午,毛主席在北戴河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第二次談吃飯不要錢的問題時,就是聯係東漢末年張陵(張魯的祖父)的五鬥米道而談起來的,說張陵的道,出鬥米就有飯吃。”(薄一波:《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第775頁)

毛澤東在1958年“11月3日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再談吃飯不要錢時,又講了五鬥米道的傳人、張陵的孫子張魯的故事。他說:‘三國時候,漢中有個張魯,曹操把他滅了。他也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的人,在飯鋪裏吃飯、吃肉都不要錢,盡肚子吃。這不是吃飯不要錢嗎?他不是在整個社會上都搞,而是在飯鋪裏搞。他統治三十年,人們都高興那個製度。’”(同上)

老田引了毛澤東1958年12月10日為印發《張魯傳》寫的批語。毛澤東為什麽此時要印發《張魯傳》,而不印發《紅樓夢》、《三國演義》、《馬克思傳》?就是因為在《張魯傳》裏能找到支持毛澤東搞人民公社的材料。這在批語中說得清清楚楚。比如——

“這裏所說的群眾性醫療運動,有點像我們人民公社免費醫療的味道,不過那時是神道的,也好,那時隻好用神通。道路上飯鋪裏吃飯不要錢,最有意思,開了我們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先河。”
“……其後,曆代都有大小規模不同的眾多的農民革命鬥爭,其性質當然與現在馬克思主義革命運動根本不相同。但有相同的一點,就是極端貧苦農民廣大階層夢想平等、自由,擺脫貧困,豐衣足食。”
“現在的人民公社運動,是有我國的曆史來源的。”

正是由於這些思想嚴重地影響著毛澤東,所以他在1958年8月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會說:“大概十年左右,可能產品非常豐富,道德非常高尚,我們就可以從吃飯、穿衣、住房子上實行共產主義。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就是共產主義。”(同上,第742頁)大躍進急於向共產主義窮過渡,結果欲速不達,反而導致三年嚴重困難,其源蓋出於此。

田家英說毛澤東“提到東漢時張魯搞的‘五鬥米道’,很同情農民追求溫飽”,“但其中也包含著一種危險,即過急、過快、過大的要求可能帶來嚴重的禍害。”這確實反映了當時毛澤東的實際思想狀況,使我們後人對田家英的精辟分析不得不佩服。


思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