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說盛唐是意淫——————連日本人都要罵你!!! 文章提交者:李諸侯 中國曆史自戰國時代以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麵:第一次在西漢,第二次在唐代,第三次在明代。唐朝前期,農業生產蒸蒸日上,手工藝品日益精巧,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城市生活內容豐富。唐朝後期,安史之亂破壞了北方生產,但卻間接的使統治者更加重視江南經濟,並促使其進一步發展,為以後南方經濟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礎。 說到對江南的治理,我這裏再說點比較敏感的話:事實上隋朝以前中原王朝對南方統治的整合度並不高,很多統治隻能限製於一些相對大些的城市,福建、湖南、粵北還存在大量少數民族土著,(湘西即使在民國還被沈從文稱作邊城)正是唐朝派遣軍隊強力征服,才將大量江南土地整合到中央政府的統治中來,傳說福建當地的男性幾乎被陳政、陳敏等所率領的軍隊殺光,而粵北的少數民族在掀起幾次十萬人規模的起義之後終於向唐政府投誠,被唐政府融合。當然,這些已經泯滅的民族因為沒有直係後人來追溯,所以“無可奈何花落去”,永遠的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大家看曆史也隻能在地方誌裏麵追溯這些民族曾經的輝煌。西北的土穀渾,這個曾經和吐蕃不相伯仲的民族也是這樣灰飛湮滅的。在北方,正是唐朝第一次征服東北、蒙古高原、第一次在高昌故地設置直屬州縣,使之正式成為中國領土。即使回紇,其曆代可汗也把唐朝追認為母國,稱唐皇為舅、而後來擷吉斯建立的五部聯盟也是在天可汗的旗號下進行征戰的,中國“天朝上國”的思想正是在唐朝確立。因此,如果否定唐朝,在政治層麵我們將失去對新疆、蒙古高原、東北甚至西藏的宗主權。為日本提供其侵略中國提供曆史依據:中國的發展曆來是由外來政權主導。 至於軍事層麵,很多人以唐朝對吐蕃的一些失敗戰例說事。但同時,卻也忽視了唐軍對吐蕃的有效防禦。盛唐之前,唐軍往往是主動進攻,安史之亂後唐軍對吐蕃轉入了戰略防禦,采用的是依托堅固據點實施機動防禦,並伺機反擊的戰略。如永泰元年(765年),吐蕃與回紇等連兵入侵,圍涇陽(今陝西涇陽)。唐軍避其銳氣,嚴守不戰,並離間二者的關係。待吐蕃撤退時,又與反戈的回紇合擊追擊,大破吐蕃(參見奉天、靈台之戰)。大曆三年(768年),吐蕃攻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唐朔方騎將白元光反擊,在靈武外圍殲敵2萬。同時唐將李晟迂回敵後,奇襲吐蕃後勤基地定秦堡(今甘肅臨洮境內),焚其積聚,迫使吐蕃撤圍退走。德宗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入侵,長安震動。李晟派精兵於汧城(今陝西隴縣)設伏,擊敗吐蕃(參見汧城之戰)。此後又派兵襲破吐蕃後方的摧砂堡(今寧夏固原西北),並焚其積聚,吐蕃被迫北撤。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靈(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朔(治今山西朔縣)等州。唐以“圍魏救趙”之策,派西川節度使韋皋從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韋皋軍轉戰千裏,大破吐蕃,迫使吐蕃從靈、朔撤兵南下(參見維州之戰)。此等戰例《新唐書》、《舊唐書》記載極多,值得一提的是,吐蕃經常一次性出動20萬人以上,(回紇也不在其下),但唐軍鼎盛期也不過50萬左右,防禦麵積卻遠大過宋。遼攻宋一般不過十幾萬、金滅北宋時圍東京城的才七萬,宋是出了名的兵多糧廣,但孰強孰弱,如此可見一斑。至於說唐朝曾經丟失過長安,但俄羅斯也曾丟失過莫斯科啊?為什麽沒人詆毀俄羅斯卻要辱罵自己的祖先呢?一個民族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定的信心和堅韌的性格。 說到那個什麽恒羅斯戰役,那更是以現代人眼光看曆史了,當時的唐軍是在進行遠征,在遠離本土的地方作戰,唐朝失敗了,你如果要罵,豈不是要為日本人提出的那套“互相攻擊”說法提供理論依據?從而讓他有機會徹底為侵華戰爭翻案?怎麽沒見德國人為希特勒失敗扼腕呢?換個角度,我認為罵恒羅斯戰役失利的人,明顯是那種沒骨氣的人,是那種指望父親為自己掙下幾輩子都花不完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