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外媒體對中俄羅斯邊界協議的不同說法

(2007-05-14 08:11:12) 下一個

摘要:關於黑瞎子島和中俄羅斯邊界協議, 現在,黑瞎子島的一部分要回歸中國了,有些人高興,有些人卻相反。這裏把國內外官方和非官方的報導總和起來,讀者自己判斷吧。個人認為,這如同中印邊界問題一樣,中國又吃虧了。據中美的權威人士研究,中國現在的土地麵積已經不到960萬了,最讓我不理解的是,老毛憑什麽把半個長白山天池給了朝鮮?中國領土是你說了算麽?可是,事實就是這樣。在無奈感歎的同時,想起了依然被咒罵的慈禧,她當年在內憂外患的時候,還有抗擊俄國在新疆,抗擊英國在西藏,然而,中國之後,一代不如一代,而如此愛國的慈禧卻被誣蔑成最大的賣國賊,真正的賣國賊現在要麽是國父,要麽是偉人,我靠。




中外媒體對中俄羅斯邊界協議的不同說法  

黑瞎子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以下簡稱:“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或“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是一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於2004年10月14日簽署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協定基於1991年中俄兩國簽署的《中國和蘇聯關於國界東段的協定》,明確了關於兩國以來長期爭議的黑瞎子島,珍寶島以及阿巴該圖洲渚地區的歸屬問題。

 

簽署和實施過程
1964年2月23日,關於中蘇邊界的第一次談判開始,持續了約半年時間後結束。
1969年10月20日,進行第二次談判,後因珍寶島事件終止。
1987年2月,中蘇開始了第三次國界談判,同意當時的蘇中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國際法準則解決邊界問題。
1991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訪問蘇聯,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蘇國界東段協定”,確定成立兩國聯合勘界委員會,進行勘界工作。
2001年7月,第四次談判開始,一直持續到2004年。
2004年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中俄雙方在北京簽署了“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2005年4月21日,俄羅斯政府批準“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並將該協定提交俄羅斯國家杜馬批準。
2005年4月2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批準“中俄邊界東段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年5月2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以絕對多數票批準“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2005年5月25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以157票讚成、2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批準了“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
2005年6月2日,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在海參崴簽署並交換“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準書的證書”。

 

Image:Heixiazidao004.PNG
 
中國與俄羅斯對撫遠三角洲(黑瞎子島)的歸屬的簡明地圖。(黑瞎子島左側的綠色島嶼為銀龍島)

 

 

 

黑瞎子島又稱撫遠三角洲(俄語稱其為大烏蘇裏島、塔拉巴洛夫島:островов Большой Уссурийский 滿文名:摩林烏珠島,漢譯“馬頭”的意思。 ),位於中俄邊界撫遠縣境內的黑龍江(俄語稱其為阿穆爾河)和烏蘇裏江的交匯處主航道西南側,是中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它的麵積約327平方千米(一說約350平方千米),是香港的三分之一、澳門的12倍、珍寶島的500倍。黑瞎子島是由銀龍島(俄語稱其為塔拉巴羅夫島:островов Тарабаров)、黑瞎子島、明月島3個島係93個島嶼和沙洲組成。全島平均海拔約40米,地勢平坦,基本處於未開發狀態。它並非江中島嶼,而是一塊衝積而成的三角洲,地位重要,扼守著黑龍江─烏蘇裏江通航咽喉,隔江與俄國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相望。它在中國的行政區劃中,歸黑龍江省撫遠縣管轄。但自從1929年中東路事件後,前蘇聯(今俄羅斯)一直對該島實施管轄,隸屬於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

從中國境內走到連接黑龍江與烏蘇裏江的汊道邊,就不能前進了,因為汊道口有俄方江防炮艇把守。島上建有俄人經營的農莊,還有少量駐軍。該島之間與哈巴羅夫斯克市之間有浮橋相連。中國人要想到這個島上,必須先出國到俄羅斯,從哈巴羅夫斯克再經該橋上島。

據稱,根據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國收回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獲地174平方公裏,當中第二大的島嶼銀龍島,因位處黑瞎島之西北,故此全部歸屬中國。俄羅斯保留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東半部份,包括有丘姆卡村和俄羅斯居民的別墅。俄方並已經開始拆除島上的防禦設施。但雙方約定協定內容不公開,所以上述說法還未得到官方的正式證實。2005年,俄羅斯杜馬、聯邦委員會和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批準了這個協定,從而為黑瞎子島乃至中俄邊界問題的最終解決劃上了句點。

 

中俄之間的協定,令到原來在黑瞎子島工作的俄羅斯人甚表不滿,2005年5月,在黑瞎子島對岸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有300多名哥薩克人舉行“保護俄國領土完整”示威,反對中俄協定將大部份大烏蘇裏島(即黑瞎子島)交還中國,令到他們無法在島上從事農業活動。

至於中國方麵則低調處理事件,大陸主流媒體認為隻是通過外交途徑能從俄國手上拿回被實際占領的領土黑瞎子島的一半和阿巴蓋圖洲渚全部,並且保住了中國實際控製的有爭議領土珍寶島等地,已經是相當不易了,從而可以接受。

但是部分中國網民,香港報刊以及一些位於台灣或是海外的華人媒體及團體則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俄邊界談判中表麵上占上風,而實質依然是在出賣中國的領土,正式地出賣了在對俄不平等條約割讓的150萬方裏中國國土,即相等於41個台灣,1360個香港,或等同4個日本大小的中國國土予俄國;並承認自1999年邊界條約及以前不平等條約所減少領土的合法性。

 

 

 


對比介紹中外媒體對中國和俄羅斯之間邊界協議的不同說法。

5月20日,俄羅斯下議院國家杜馬批準了中國同俄羅斯的邊界協議。這項協議是去年年底普京訪華的時候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共同簽署的。

*4300公裏邊界線走向全定*

中國官方的國家通訊社當時是這樣報導這條消息的: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10月14日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標誌著中俄之間長達4300公裏邊界線的走向全部確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俄羅斯和中國有史以來首次正式徹底解決了邊界問題,雙方就邊界問題達成的協定有助於消除雙邊關係中的緊張因素。拉夫羅夫當天在接受獨立電視台記者采訪時說,俄中兩國是在雙邊關係達到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水平後簽署邊界協定的,雙方還就軍事、能源和移民等問題達成了協議。

*文匯報報得不報失*

中國文匯報還具體報導了有關俄羅斯交還部份黑瞎子島的消息。

文匯報的消息說:俄羅斯國會杜馬昨日以絕對多數票批準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議。俄軍總參作戰部部長魯克辛宣稱:在大烏蘇裏島和塔拉巴羅夫島(部份地區中國稱為黑瞎子島)上部署著俄遠東軍區的防禦設施。現在拆除這些防禦設施對俄軍來說更有利,避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文匯報報導,在黑瞎子島上的軍事區,俄羅斯部隊等待著換防的命令,部份技術裝備的移交已經完成,永久火力點的拆除工作正在全力進行。據報導,俄聯邦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普裏科夫斯基表示,當地居民中沒有人對這項協議持有異議。大烏蘇裏島上的丘姆卡村有412名居民,一半的丘姆卡居民讚同把整個大烏蘇裏島交給中國。 (

如果不看海外媒體的報導,聽眾朋友很可能會得出中國根據俄羅斯和中國邊界協議從俄羅斯手中得到了部份領土的印象。不錯,中國是得到了部份黑瞎子島。但是中國作出的讓步是什麽呢?俄羅斯又從中國方麵得到了多少有爭議的領土呢?中國的文匯報隻字未提。

 

*成為過濾詞,莫談邊界事*

俄羅斯和中國的邊界協議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網絡管理人員過濾的敏感詞匯。用中國最大的中文互聯網搜索引擎搜索中俄邊界,你將空手而歸。中俄邊界這四個字已經成了網民不得討論,媒體不能報導的禁區。

然而,在海外,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簽訂的這項邊界協議,卻引起了沸沸揚揚的國際影響。

海外一些中文媒體看待這個協議的角度完全不同。一些媒體指出,5月20日,俄羅斯下議院國家杜馬批準了中國同俄羅斯的邊界協議。根據這項邊界協議的規定,中國方麵並沒有得到黑瞎子島的全部。中國實際上放棄了黑龍江省和俄羅斯邊界附近的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要求,換取俄方轉交兩個很小的江心島的控製權。而且,據俄方說,黑瞎子島上的教堂,水塔等重要設施,仍然控製在俄羅斯的手中。

 

*人大秘密批準?*

中國人大已經在俄羅斯國家杜馬之前,先期於4月27日批準該協定,但禁止中國媒體公開報導,被海外媒體稱為秘密批準。這次俄羅斯議會通過了這一邊界協議,至此,中俄間長達4,300公裏的邊界線走向全部確定。俄羅斯相信,這項協議通過以後,中國未來將再也無法向俄羅斯提出任何領土要求。

*承認曆史上不平等條約?*

曆史上的俄羅斯,自清末以來,曾經蠶食鯨吞過中國大片領土。然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奉行親蘇反美的外交政策,沒有從前蘇聯老大哥那裏討回一寸過去的失土。

1999年底當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的政府同俄羅斯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等於是承認了清政府與俄國之間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將一百多萬平方公裏的有爭議的中國領土,相當於幾十個台灣,以國際條約的形式,劃給俄羅斯。海外一些華人認為這等於是永久性地斷絕了中國後代子孫討還失土之路。

*譴責黑箱作業*

去年10月,普京訪華,北京又和俄羅斯簽訂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將黑龍江省半個黑瞎子島劃歸俄羅斯。中國政府當時宣布中俄邊界走向已全部確定,但是官方的新華社和人民日報並沒有在報導中說明中俄協定所涉及的具體地點。許多海外華人和國內一些略知這一消息的人士,都強烈譴責在涉及重大國家利益的中俄邊界問題上黑箱作業,不允許公眾過問和討論。

*封鎖人大消息*

中國人大在批準中國和俄羅斯邊界條約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經過人大代表的激烈辯論,也不知道投票結果到底怎麽樣,這些中國民眾迫切希望了解,並且有權利知道的新聞,中國官方控製的媒體是不報導的。中國民眾被強行剝奪了知的權利。

然而,這項協議在俄羅斯卻倍受爭議。國家杜馬的投票結果是307票讚成、80票反對。俄羅斯共產黨、自由民主黨,還有祖國黨等都投了反對票。

俄羅斯政府簽署這一協議,當然有自己的戰略考慮。國家杜馬批準邊界協議後,俄羅斯官方和部份媒體評論說,這意味著中俄兩國數千公裏長的邊界線已經全部確定,兩國間持續上百年的邊界爭執將會馬上畫上句號。

*俄:中國再無法向俄提領土要求*

據海外媒體援引俄羅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亞科文科的話說:“從法律角度來講,我們鞏固了自己的邊界。邊界條約批準後,任何的領土要求或是圍繞邊界的任何爭執都將不再可能發生。”

中國也有自己的考慮。中國在六四事件之後,在外交上非常孤立。歐盟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高科技和武器禁售的政策,到現在還沒有解除。中國需要和俄羅斯結成所謂戰略夥伴關係,來提升自己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急轉直下的國際地位。

*中國永失160萬平方公裏?*

鍾國仁曾在香港明報上發表署名文章,質疑江澤民執政時期主持的中俄邊界談判的做法。香港明報的這篇署名文章稱,江澤民在其任內,作了這個十分重要的決定,卻從來沒有向中國人民解釋交代。

文章說,江澤民主持簽署了中俄邊界條約,承認了由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的俄中邊界,從而導致被沙俄掠奪的國土永遠丟失。作者表示,這個曆史事實如果重新提起,將來很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湮沒。

明報的文章說,1999年12月9日,江澤民和葉利欽簽訂了《關於中俄國界線東西兩段的敘述議定書》,議定書構成了以後中俄邊界的法律文件。這次簽約隻在《人民日報》作出了簡短報導,稱兩國圓滿地解決了邊界問題,但沒有提及條約內容。這個條約的要害是,它使中國永遠喪失了約1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不包括外蒙),相當於40個台灣。而這些土地,是蘇聯領導人列寧曾經三次發表政府聲明要歸還給中國的。

*鍾國仁:三點難言之隱*

鍾國仁在明報上分析了中國政府為什麽不敢向中國老百姓公布和解釋條約的苦衷:

第一,zg雖然在建國之初就宣布不承認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然而對被蘇聯占領的土地卻從來不吭一聲。

第二,江在這個問題上比其他領導人都不如。毛主政期間,他和他的同事曾經多次公開提出蘇聯侵占中國領土這一事實。鄧主政期間,在中蘇恢複領土問題的談判上,也要求蘇聯必須先公開承認它的部份領土是沙俄時代從中國掠奪的。

第三,這個標誌著中國正式放棄偌大一塊領土的條約,從談判的過程到最後簽署,都沒有公開過。

江欠中國人民一個交代,因為國家領土不是一黨之私產。

 

*江當政時大局已定*

俄羅斯和中國簽訂的邊界條約的背景。普京2004年秋天到中國來,中俄兩國外長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其實這段協定,僅僅就中俄邊界兩塊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走向問題達成了協定,這段邊界,僅僅占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有爭議的漫長邊界的2%的界線走向,更多的邊界,也就是說,中國和俄羅斯之間98%的有爭議邊界,是在江當政期間和俄羅斯一起簽訂的。

 *聯俄外交重於收複失土*

美國曾經從法國人手中買下了路易斯安那,從俄國人手中買下阿拉斯加,當蘇聯解體,分崩離析的時候,中國是不是錯失了一個良機,沒有從當時的俄羅斯手中買下被沙皇俄國掠走的領土?

當時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中國受到西方的製裁,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陣營的倒台,又使中國共產黨高層產生極大的震撼,擔心自己會不會遭受和前蘇東陣營同樣的命運。中國當時選擇了一條和俄羅斯聯合的外交路線,根本不可能考慮趁蘇聯土崩瓦解的機會提出收回領土的要求。

*且待中國民主化*

中國人無法在自己的頭腦中永久消除海參崴、伯力、尼布楚、廟街、外興安嶺、庫頁島這些中國地名.中國政府通過控製輿論和媒體的方式,不讓中國老百姓知道真實情況,一旦中國實現了民主化,民眾知道真實情況,就會對中國政府的做法提出質疑,中俄兩國的邊界問題能不能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的那樣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還需要讓曆史來作出見證。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eag&Gid=100667203

 

【法規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發文字號】'
【批準日期】
【發布日期】2004.10.14
【實施日期】
【唯一標誌】100667203

【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以下簡稱“締約雙方”),根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批準的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為了明確和確定已達成一致的中俄國界東段第7至第8界點及第10至第11界點兩地段的國界線走向,達成協議如下:

  第一條 中俄國界線從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第二條所述的第7至第8界點的走向如下:
  從第7界點起,國界線溯海拉爾河(原蘇聯地圖為普羅爾瓦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大體向南偏東南行,至海拉爾河(原蘇聯地圖為普羅爾瓦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與無名河流(原蘇聯地圖為阿爾貢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相交處,然後順無名河流(原蘇聯地圖為阿爾貢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大體向北偏東北行,至第7/1界點。該界點在無名河流(原蘇聯地圖為阿爾貢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上,直角坐標X約為5 490 500、Y約為20 564 000。
  從第7/1界點起,國界線以直線向北行,穿過阿巴該圖洲渚(原蘇聯地圖為博利紹伊島)至第7/2界點。該界點在額爾古納河(原蘇聯地圖為普羅爾瓦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上,直角坐標X約為5 496 160、Y約為20 564 380。
  從第7/2界點起,國界線順額爾古納河(原蘇聯地圖為普羅爾瓦河)水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大體向東偏東北行,至第8界點。
  中俄國界線從一九九一年五月十六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第二條所述的第10至第11界點的走向如下:
  從第10界點起,國界線順黑龍江(原蘇聯地圖為阿穆爾河)主航道中心線大體向東行,至第10/1界點。該界點在黑龍江(原蘇聯地圖為阿穆爾河)主航道中心線與從第10/2界點所作岸線垂線的相交處。
  從第10/1界點起,國界線沿上述垂線向南行,至第10/2界點。該界點在黑瞎子島(原蘇聯地圖為博利紹伊烏蘇裏斯基島)上,直角坐標X約為5 358 650、Y為23 482 570。
  從第10/2界點起,國界線在黑瞎子島(原蘇聯地圖為博利紹伊烏蘇裏斯基島)上以直線向南偏東南行,至第10/3界點。該界點直角坐標X約為5 358 300、Y約為23 482 740。
  從第10/3界點起,國界線在黑瞎子島(原蘇聯地圖為博利紹伊烏蘇裏斯基島)上以直線向南偏西南行,至第10/4界點。該界點直角坐標X約為5 349 820、Y約為23 479 010。
  從第10/4界點起,國界線在黑瞎子島(原蘇聯地圖為博利紹伊烏蘇裏斯基島)上以直線向東南行,至第10/5界點。該界點直角坐標X約為5 349 790、Y約為23 479 040。
  從第10/5界點起,國界線在黑瞎子島(原蘇聯地圖為博利紹伊烏蘇裏斯基島)上以直線向東南行,至第10/6界點。該界點直角坐標X約為5 349 650、Y約為23 479 140。
  從第10/6界點起,國界線以直線向南行,至第11界點。
  上述中俄國界線,用紅線標繪在比例尺為十萬分之一的中國地圖和原蘇聯地圖上。在國界線敘述中所用直角坐標值均係從這些地圖上量取的。......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921810177359872/20041124/459708.shtml

 

 鳳凰網 > 鳳凰周刊 > 2004年30期(總162期) > 正文 
  2004年第33期  
  
  2004年11月24日 17:49 字體:大 中 小
  2004年10月14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北京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兩國之間的邊界爭議終於塵埃落定。由於邊界問題在兩國皆屬極度敏感話題,中俄雙方對此次有曆史意義的協定都采取了極為低調的“冷處理”。

此外,由於從事中俄邊界問題研究的中國學者從來沒有條件到邊界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中俄邊界問題談判的資料又不公開,中方對相關邊界問題的研究極為冷清,民眾對此也了解甚少。相比之下,在俄羅斯尤其遠東的政府官員、學者及新聞記者那裏,這些有爭議地區近年來卻是絕對熱門的話題。

 

中俄40年劃界塵埃落定

文/特約撰稿員 蕭方 

“自碼頭出發後不到1小時,記者便見到一艘灰蒙蒙的家夥蹲坐在黑龍江中,漸漸看清那是一艘俄羅斯炮艇。它的身後便是黑瞎子島。俄方便是以這種方式顯示著對黑瞎子島的占有。”一名中國記者在中俄邊境采訪時,曾寫下這樣一段話。

2004年10月14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北京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兩國之間的邊界爭議終於塵埃落定。

日前,據香港《明報》報道,雖然協議內容至今秘而不宣,但各種途徑的消息顯示,中國在東段劃界中,要回了300多平方公裏有爭議的土地,其中包括一直由俄方管轄的黑瞎子島(俄方稱為“大烏蘇裏斯基島”)的一半,麵積達174平方公裏。而另一有歸屬爭議的阿巴蓋圖洲渚(俄方稱為“大島”)的具體劃分,則未見報道。

中俄在隨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說,兩國就中俄邊境兩塊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達成協議,這是一個“政治雙贏的均衡合理的方案”。

中國和前蘇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舉行邊界談判,40年來已經解決了98%的邊界線,隻有上述兩島是未解決的2%。《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加上數年前簽署的兩個國界協定,標誌著長達4300多公裏的中俄邊界線走向已經全部確定。

據香港《明報》報道,黑龍江省官員對中俄邊境劃界給地方發展帶來的機遇寄予了極大期望,有官員甚至表示“20世紀看廣東和香港,21世紀看黑龍江和俄羅斯”。

由於港台主要報紙曾報道“解放軍將會於明年10月登島駐軍”,《明報》記者就此詢問黑龍江一位廳局級高官,該名官員回答:“駐軍?你以為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呀?現在撤軍還來不及呢。”而一位地方海關官員對記者說:“和平利用黑瞎子島,將該島建成一個自由貿易島,是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最大願望。”

中俄“冷處理”劃界問題,原因複雜

雖然有關消息在海外成為熱炒的話題,但大陸至今沒有以任何形式公開協定的具體內容,包括有關領土、領水的劃分情況。有消息說,《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明年將提交全國人大會議批準,屆時協定將會全文公開,到時候人們對協議的所有疑問將會全部解開。

俄羅斯通訊社塔斯社10月14日的報道略為詳細,稱俄羅斯和中國當天簽署了一攬子關於邊界問題的文件,包括:俄羅斯和中國關於俄中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關於俄中船隻在塔拉巴羅夫島和博利紹伊烏蘇裏斯基島地區(黑瞎子島地區)周圍水域航行的議定書;關於對界河中個別島嶼及其附近水域進行共同經濟利用的協定;關於兩國間現行有效協定適用於新劃定國界地段的備忘錄。

據海外媒體報道,中俄雙方都對此事低調處理,有較複雜的考慮。一方麵,相對曆史上俄國從中國搶去的15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而言,拿回的土地隻能算九牛一毛,中國內地許多網民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令劃界成為敏感話題;另一方麵,俄國國內則有人指責普京“喪權辱國”,強烈要求俄國杜馬“拒絕批準”該協議。

10月15日,香港《文匯報》在中俄簽署《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後報道,在任何一部二十萬分之一的地圖上,黑瞎子島都能清晰地顯現出來。準確地說,它並不是一個江中島嶼,而是由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以及兩江之間的一條細細的汊道圍起來的一塊三角形地塊。

黑瞎子島麵積約為350平方公裏,而中國當年與蘇聯浴血戰鬥守衛的珍寶島,麵積不過0.7平方公裏。黑瞎子島整整是珍寶島的500倍,幾乎與上海市的崇明島一般大小。

但就是這樣一塊在版圖屬於中國的土地,在現實中卻成為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的一部分,上麵不但建有集體農莊,還留有駐軍。橫架在主城區與島之間的一座浮橋,中間可以開合,目的是為了通行船隻。而中國人要想登島,必須先出國到達哈巴羅夫斯克市,然後再經橋上島。

中俄邊界問題的另一個焦點——額爾古納河的阿巴蓋圖洲渚則是一個約50平方公裏的小島,實際意義並不大,小島一旦遇到額爾古納河漲潮便會被淹沒。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俄中兩國40年來關於邊界問題的談判和努力終於劃上了完滿句號。這是兩國300多年交往史中首次全線標定邊界線,在邊界問題上達成百分之百的共識,具有“突破性”的意義。

美聯社對此評論說,中俄兩國解決了曆時數十年的邊界糾紛,並同意共同開發能源,標誌著這兩個一度是冷戰時代的敵對國家已經完全轉變為經濟與政治合作夥伴。

黑瞎子島的特殊戰略意義

黑瞎子島位於黑龍江和烏蘇裏江匯合處,因其位於黑龍江省撫遠縣境內,由黑龍江和烏蘇裏江衝擊而成,又被稱作撫遠三角洲。1929年,前蘇聯政府強行占領黑瞎子島,驅逐島上的中國居民。

從1987年的那輪中蘇邊界談判開始,黑瞎子島就成為中蘇之間最有爭議的地區:蘇聯方麵一方麵承認以主航道中心線劃界的原則,一方麵則認為兩江匯合處的主航道在該島西側而不是東側,堅持認為該島屬於蘇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該島的歸屬問題上仍堅持原蘇聯的觀點。

黑瞎子島的主權問題之所以長期懸而不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緊扼烏蘇裏江口,控製著兩江的主航道,距俄遠東重鎮哈巴羅夫斯克僅2公裏,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01年7月9日,俄遠東的《新聞時間》日報刊登文章,對大烏蘇裏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中方稱為“銀龍島”)的戰略意義有這樣一段敘述:
“對於沿阿穆爾河(即‘黑龍江’)延綿40公裏的哈巴羅夫斯克來說,這兩個島嶼具有戰略意義。在大烏蘇裏斯基島上部署著一個專門的防區,該防區在中國人發動進攻的情況下,可在45秒鍾之內把敵人遏製在哈巴羅夫斯克跟前。在塔拉巴羅夫島上橫貫著部署在哈巴羅夫斯克的空軍及防空部隊第11軍戰鬥機的航線。在遠東最大的哈巴羅夫斯克機場上起飛的民用飛機也在該島上空飛過。如果此島轉歸中國所有,那麽所有的飛行都要得到中方的同意,而且利用鄰國的領空需要付費。”

俄羅斯地理協會成員戈特萬斯基2002年9月23在《自然資源公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則描寫了這樣一個場景:戈氏向站在身旁的一位公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您看可否把這些島嶼交給中國人?”而那個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誰占有這些島嶼,誰就占有了阿穆爾河,而誰占有了阿穆爾河,誰就占有了遠東。”

在俄羅斯媒體圍繞著上述主題不斷進行宣傳的同時,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地方當局則采取了一些更為實際的措施—在大烏蘇裏斯基島上設立和修建標誌性建築。先是1998年在島上安設了一個十字架,後來在1999年9月、10月間以創紀錄的速度建起一座小教堂。教堂是本著對岸的中方看得越清楚越好的原則修建的,教堂上題有“獨木也成林”的字樣。

2002年7、8月間,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當局又修建了一座連接黑瞎子島和哈巴羅夫斯克郊區的長750米、承重達60噸的浮橋。俄《消息報》在分析建橋原因時說:“俄與中之間圍繞阿穆爾河上的兩個島嶼進行的領土爭論進入了新的階段。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杜馬代表們認為,建這座橋可為俄羅斯留住存有爭議的300平方公裏的領土,並最終使領土糾紛得到調解。”

盡管1992年3月中俄國界東段協定開始生效,兩國政府成立聯合勘界委員會,一邊確定界河的主航道中心線、河流中心線或主流中心線的確切位置,確定國界河流中島嶼的歸屬,一邊勘定陸路邊界,豎立界標,起草勘界文件,但黑瞎子島地區的爭議卻被擱置起來。

對黑瞎子島研究,中方冷清,俄方熱門

10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出席邊界協定簽字儀式後強調:“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用了40年時間,兩國展現了國家智慧,終於作出了符合雙方利益的決定”。但在解決邊界問題的過程中,中俄雙方學術界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的於曉麗在《中俄“爭議島嶼”問題論析》中說,由於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已宣布勘界完畢,中俄邊界問題已少有中國學者問津。從事中俄邊界問題研究的中國學者從來沒有條件到邊界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中俄邊界問題談判的資料又不公開,也給研究工作增加了難度。

於曉麗說中國國內對阿巴蓋圖洲渚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對黑瞎子島已有人做過研究,但出版部門怕引起麻煩,研究成果尚未能出版。於曉麗以“黑瞎子島”為關鍵詞,在中國期刊網上進行過搜索,但隻查到4篇內容雷同的文章,均係一人所寫。

與中國對黑瞎子島研究的“冷清”相比,在俄羅斯尤其遠東的政府官員、學者及新聞記者那裏,這些有爭議地區近年來卻是絕對熱門的話題。他們的談話、論述及報道時常出現在有影響的報刊、雜誌和書籍中。在互聯網上,隨便找一個俄文的搜索引擎,打上關鍵字“大烏蘇裏斯基”,就能找到一大堆相關網頁。

在這些政府官員、學者及記者的談話、論述和相關報道中,中國往往被描述成不講“夥伴”情誼的鄰國,在勘界中已經占了便宜,但仍處心積慮妄圖得到對於俄羅斯尤其哈巴羅夫斯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島嶼。

而隨著近年來俄中兩國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俄方有些人士出於地緣政治方麵的考慮,對中國的擔心更是日甚一日,“中國威脅”、“人口擴張”、“經濟擴張”、“爬式擴張”等提法也充斥媒體。更極端的是,俄國內某些人甚至對“中華民族”、“走出去戰略”這類字眼也感到不安。

一名學者告訴《鳳凰周刊》:“目前協議隻是在政府層麵簽署了,還有待於兩國立法機構的審議、批準。但即使是兩方都批準了,這些地區在交接時還有許多細致的工作要做。”

在《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簽署後,俄羅斯總統助理謝·普裏霍季科對俄塔社記者說:“這次訪問可以不誇大地說是曆史性的,因為簽署了徹底解決邊界剩餘部分問題的一攬子文件。”他同時強調,“中國如何發展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中國仍將像今天這樣穩定而且信守義務對我們來說也是重要的。”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05-10/18/content_3637364.htm

中俄劃界,為何以不平等條約為基礎
 新華網 ( 2005-10-18 10:16:26 )來源: 《環球》雜誌
 

    目前,中俄完成了兩國絕大部分國界的勘分工作,兩國都對發展邊境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充滿憧憬。不過,對於劃界這樣的敏感問題,雙方有關人士中存在一些不滿情緒也十分正常。比如,如何看待沙俄與清政府之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就成為中方部分人士不滿的主要原因。也許,隻有在真正了解曆史後,人們才會更加的理智。

    也許,中俄國界全線劃定的成果和經驗,能為中印尋找公平合理的邊界解決方案提供一些參考。

薑長斌

令人遺憾的不滿

    2005年夏天,在已經完成勘分兩國東西兩段98%國界的基礎上,中俄兩國政府、立法機構對剩餘部分——主要是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銀龍島——的勘分,也相繼完成了全部立法程序,兩國外長互換了相關的法律文書。

    據悉,中俄兩國在當地的劃界工作已經啟動,我邊防部隊明年夏季可能登島並建立哨所,2007年中國居民即可從中方撫遠一側自由登島,從事開發經營活動。

    中俄國界全線劃定是中俄關係史上最重大、最具積極意義的關鍵事件,不僅為兩國的國家環境和經濟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而且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理應得到兩國各界的珍視。

    但令人遺憾的是,至今中俄兩國都有一些人士對劃界表示不滿。

    中國部分人士的不滿主要表現在兩點上:


    一是對19世紀中俄簽訂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懷有積怨,想不通,一提起那些條約就心氣不順,憤懣不平,認為既然是不平等條約,為什麽還要“以這些條約為基礎”解決兩國邊界問題;

    二是對中俄“平分”黑瞎子島(俄稱“大烏蘇裏島”)想不通,認為該島位於黑龍江主航道中方一側,理應劃歸中方才是。

    而在俄羅斯,相當多的人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俄勘界也是異議多多:
一是擔心中國正在崛起,未來會否憑借實力“收複失地”——這是“中國威脅論”在俄羅斯一直喧鬧不止的主要根源;

    二是擔心中國會否利用“和平邊界”大搞“非法移民”,即進行“無硝煙的收複失地”;

    三是認為,按照1991年《中蘇國界東段協定》和2004年《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劃界,俄方讓步太多,“有損俄羅斯國家利益”。

    俄羅斯有關人士對俄方放棄實際控製的土地懷有不滿,對中俄“平分”黑瞎子島尤其反對。黑瞎子島位於黑龍江主航道中方一側,麵積約為350平方公裏,屬未開發土地,但在軍事上一直被沙俄——蘇聯——俄羅斯所嚴格控製,中國軍民無權涉足。

盡管曆史條約是不平等的……

    目前看來,在兼顧中俄兩國人士的想法基礎上理順民眾心態,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19世紀中俄簽訂的一係列領土邊界條約,確實是不平等的,是沙俄強加於清朝政府的。但是,按照國際法公約,那是中俄兩個主權國家的政府行為。

    以1860年《北京條約》為例,當時國力強盛的沙俄抓緊中國國難臨頭之機,以“調停有功”為借口,以“兵端不難屢興”相威脅,強迫清廷就範。但是從國際條約公法看,所訂條約都經過了雙方“談判”、“最高權力機構批準”、“換文”、“履行條約管理職能”等程序。

    清朝被推翻後,中華民國曆屆政府對19世紀中俄條約沒有提出異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製訂的《共同綱領》則宣布:“對於國民黨政府與外國政府所訂立的各項條約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應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

    這裏沒有提及兩國曆史上的不平等條約。當時,中蘇處於友好時期,不可能提及。再說斯大林也決不會允許中國提及的。隻是到了19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兩國開始邊界談判時,才不得不正視、尊重曆史事實問題。是中蘇邊界的不合理,才導致衝突的,因此曆史問題無法回避。

    1964年2月23日開始第一次談判前和談判過程中,中國一再明確宣布,中國不會要求歸還根據不平等條約割占去的土地;盡管曆史條約是不平等的,但是中方還是願意本著“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方針,以條約為基礎,對現有邊界線進行合理調整。

邊界問題談判內幕

    為什麽要“本著‘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方針‘進行合理調整’”?

    第一,當時蘇方根本不承認那些條約是不平等的,堅持“目前蘇聯‘實際守衛’的邊界線”就是“以平等條約為基礎的”,是“曆史形成的”,因而是合理的;兩國之間沒有“邊界問題”可談,存在的問題隻是雙方看法不同,雙方不是進行“邊界談判”,而隻是就“個別地段”進行“協商”。

    第二,蘇方之所以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在蘇聯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軍全麵越過“條約線”,占據有利地勢,把邊界向“條約線”中方一側推進了1000餘公裏,這樣中蘇之間就存在著兩條“邊界線”,一條是“條約線”,另一條則是超越不平等條約的“蘇方實際控製線”。

    第三,蘇方不僅堅持說19世紀的條約是合理的,而且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掀起一股大肆篡改曆史的運動,這股浪潮直至近期在俄羅斯知識界仍未平息,這在俄民眾中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1989年5月16日,鄧小平再次明確宣布:“後來中蘇進行邊界談判,我們總是要求蘇聯承認沙俄同清王朝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承認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侵害中國的曆史事實。盡管如此,鑒於清代被沙俄侵占的150多萬平方公裏是通過條約規定的,同時考慮到曆史的和現實的情況,我們仍然願意以這些條約為基礎,合理解決邊界問題。”

    1986年7月28日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講話中,一改蘇聯當局以往立場,承認兩國存在邊界問題,表態願意按照國際公法,合理解決邊界問題,建設一條和平邊界。同年9月2日,我國領導人鄧小平做出了積極的回應。此後,中蘇(俄)邊界談判才走上正軌,組建了中俄聯合勘界委員會。

    參加委員會的俄方無任所特命全權大使、首席代表、團長吉列耶夫撰文委婉地說明了曆史真相,承認了《尼布楚條約》之後俄中《璦琿條約》、《北京條約》以及斯大林時期兩國領土邊界變動的事實。也可以說,1991年的《中蘇國界東段協定》和隨之而來的8年勘界,以及2004年10月14日簽訂《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都是俄方接受中方一貫立場的結果。

    我國有人認為,中俄現在全麵劃定國界為時過早,應該把領土問題作為懸案擱置起來,等待將來伺機解決。如果問他們將來怎麽解決,他們卻又回答不出。

    等中國強大起來用武力奪回嗎?或者使用其他辦法逼迫俄羅斯交出那些領土嗎?須知,“和平發展”、同周邊國家永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是我國長遠的基本國策,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不得已而采取的“謀略”。它反映的是我國外交方針的本質,是我國社會性質的必然延伸。因此,中俄邊界問題越早解決越對我國的和平建設有利,而不是相反。

對列寧的一種誤讀

    有些讀過中國近現代外交史的人中,由於沒有從事專門研究,還存在另外一種意見,即認為,十月革命後列寧曾經主張廢除沙俄時期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這些同誌認為,既然連列寧都主張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那我們為什麽還要以“不平等條約為基礎,解決邊界問題”呢。

    其實,這是對列寧的一個誤解。列寧對舊俄與中國“不平等條約”的主張,首次見諸於1919年7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對中國人民和中國南北政府的宣言》(通稱《加拉罕第一次對華宣言》)。

    《宣言》中寫道:“蘇維埃政府把沙皇政府從中國人民那裏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給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協議及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訂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

    請注意,以列寧為首的蘇俄政府在《宣言》中所指要“廢除”的條約隻是1896年以後的各項條約,並不包括1896年以前的一係列不平等條約。

    列寧所指的條約是:1896年6月3日有關俄日爭奪中國東北利益的《中俄密約》、1901年9月7日“八國聯軍”政府迫使清廷簽訂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1907年3月30日簽訂的重新瓜分在中國東北、外蒙及朝鮮勢力範圍的《第一次日俄協定及密約》、1910年7月4日,日俄確認第一次密約之各自在華特權的《第二次協定及密約》、1912年7 月8日俄日的《第三次密約》、1916年7月3 日俄日簽訂的《第三次協定及第四次密約》。

    1920年9月27日蘇俄《加拉罕第二次規劃宣言》第一條寫道:“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宣布,以前俄國曆屆政府同中國定立的一切條約全部無效,放棄以前奪取中國的一切領土和中國境內的一切俄國租界,並將沙俄政府和俄國資本家階級從中國奪得的一切,都無償地永久歸還中國。”

    這裏可能產生誤解是,“一切條約”包括了《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割占領土的條約。但是,1924年5月30 日《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第三條規定:“兩締約國政府……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則,暨1919年與1920兩年蘇聯政府各宣言之精神,重訂條約、協約、協定等項。”第四條規定:“蘇聯政府根據其政策及1919與1920年兩年宣言,聲明前俄帝國政府與第三者(按,主要指日本)所訂立指一切條約,協定等項,有礙中國主權及利益者,概為無效。”

    這裏指明的是“1919與1920年兩年宣言”,當然,有效範圍僅為1896年及1896年後所簽的各項條約,並不包括1858年至1896年之前的那些不平等條約。

    《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簽訂後的第二天,即1924年5月31日,中蘇正式建交。

    至於黑瞎子島、銀龍島,即使按照不平等條約也理應屬於中國,但是19世紀那些條約簽訂之後,一直處於俄方控製之下,中蘇關係惡化之後,蘇方在島上加強了島上的軍事設施。

    此外,黑龍江主航道緊臨俄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城下,近年,俄羅斯邊防軍和地方當局更在“哈巴”與黑瞎子島之間架設了人工操縱的開合浮橋。
據俄方報道,根據2004年10月《補充協定》,俄方已經在拆除設施,計劃搬遷島上居民了。

俄方人士的新擔憂

    從曆史上看,現在這樣劃界對於中、俄兩國來說,都是最佳、最合乎理性的選擇。中俄複雜的邊界形成史已經結束了。當前和今後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務,是如何共同致力於建設友好、和平、合作、繁榮的邊界地區。

    隨著中俄國界問題全線解決,俄國內的“中國威脅論”有所減弱。但是“威脅論”仍有市場,還在重複宣傳。俄羅斯某些人擔心中國有朝一日“收複失地”或者通過“非法移民”占領曆史上失掉的領土,固屬“杞人憂天”,但是我們也應給予“理解”。

    中俄東段邊界長4000多公裏。邊界兩側的居民人口數量極不對稱:

    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州以東)和烏蘇裏江以東濱海區人口總數僅為700-800萬人,而且每年還在減少,遼闊的麵積達1000餘萬平方公裏;
經濟欠發達、基礎建設相對薄弱而與之毗鄰的中國黑龍江省居民為3700餘萬人、吉林省為2600餘萬人,內蒙2300餘萬人,三處總人口近9000萬人,麵積總共為174萬平方公裏。

    正是人口和經濟發展的不對稱,使俄羅斯一些人士擔心中國可能“威脅”俄羅斯領土安全,或者可能會有大量“非法移民”流向邊界另一側。

如何更好地開發中俄邊境地區

    前不久在哈爾濱舉行的“中俄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上,與會者達300餘人,中俄雙方代表都對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充滿希望,都設想了種種經濟互補計劃和樂觀的展望,甚至出現了一種“大幹快上”的情緒。人們確實有理由相信,中俄區域經濟合作正在步入一個新階段。

    黑瞎子島的開發,具有特殊意義。今後在相當長時期內,黑瞎子島的政治意義要遠遠高於經濟意義。我們一定要以事實證明,中方人員登島從事經濟開發,定能使中俄雙方共同受益,特別是會給對岸的哈巴羅夫斯克帶去更好的發展環境。
中俄民貿、邊貿經曆已有15年之久了。這一期間的正麵經驗和反麵教訓——如初期假冒偽劣商品大量湧入俄方,近期久拖不決的“灰色清關”問題、非法越境漁獵、經商等,都應納入我們的研究視野。

    另外,在建設邊境開發區時,必須把評估、優化生態環境放在首位。決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實際上,如何治理鬆花江、烏蘇裏江、黑龍江的河水汙染問題,已經提上了日程。對此,俄方媒體已有大量報道和怨言。單純追求“自動化生產線”已經不能適應環保要求了,必須建設集約化、資源可循環利用的“自動化生產鏈”。

    在開發中俄邊境全線地區時,應該給予投資基礎建設的項目以一定的政策優惠,使中俄邊境地區成為基礎建設——鐵路、公路、水運、橋梁、通訊發達,環境汙染最少的先進地區。



   

http://euroasia.cass.cn/2006Russia/Data/data124.htm
中俄關係 >> 邊界問題
黑瞎子島歸屬問題塵埃落定 劃界後遺留開發懸念


2005年06月06日 《環球》雜誌

 

黑瞎子島劃界已經塵埃落定,下一步是合作開發,鑒於黑瞎子島的特殊位置意義,專家普遍建議要從長遠著眼,不能破壞性開發,要可持續發展,使中俄東段邊界成為“和平、友好、合作”的邊界。

記者 章文 呼濤 王一如

6月2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交換了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和俄國家杜馬剛剛批準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至此,中俄之間長達4300多公裏的邊境線全部確定。

“我在邊境地區生活了幾十年,每天都麵對著一江之隔的黑瞎子島,看著俄國的艦艇在江上來回巡邏,心裏真不是滋味”,黑龍江撫遠縣一位姓吳的環保工作者說,“現在黑瞎子島終於回家了,我真想馬上上去看看。”

雖然領土回歸(一部分)乃舉國幸事,但感受最強烈的還是當地邊境居民。據吳先生講,當年帶領俄軍占領黑瞎子島的哈巴羅夫將軍的銅像就矗立在邊境上,麵對著中國方向,“這是我們多少年來被迫接受的現實,我們每天都得麵對曆史的恥辱”。

隨著中俄雙方對《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的批準生效,留在像吳先生這樣的邊境居民心頭的恥辱得以清洗,而代之以光榮感的升起。

妥協下的雙贏

圍繞黑瞎子島的歸屬問題,中俄兩國民眾情緒反應激烈。中國民眾普遍認為從曆史上看,黑瞎子島本是中國領土,解決這一問題理所當然。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所長李傳勳對《環球》雜誌記者說:“雖然黑瞎子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但此次中國的讓步還是值得的。”

俄方則是讚成和反對聲兼有。一些地方民眾過去幾個月內曾搞過一些小規模的請願活動。

俄羅斯史學專家亞曆山大—維什涅夫斯基在接受俄《共青團真理報》時說:“這些島嶼還真就不是俄羅斯的。”在他看來,俄羅斯已經非常幸運了,因為“在島嶼的俄羅斯部分,有俄羅斯居民的別墅,還有整個邱姆卡村。這些我們都保留下來了。”

而另一位俄社會活動家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沃弗克則表示了反對的意見,“一個國家隻有遭遇慘敗之後才會將曆來屬於自己的部分領土割讓出去。但是,普京沒有經曆過任何失敗”。

據吳先生講,撫遠邊境當地人士和對岸城市哈巴羅夫斯克的交往由來已久,也有當地人和俄羅斯人合夥做生意以至成為很好的朋友,但每當中國人提起“黑瞎子島本是我們中國領土”的時候,俄羅斯人的反應就會比較強烈,甚至發生爭執,轉身離開。

李傳勳所長說,俄羅斯此次歸還被自己占領的中國領土,在俄羅斯曆史上也是首次,俄國內各界意見不一很正常。

在兩國敲定談判之前,普京就曾說過,“我們(俄羅斯和中國)將達成符合俄聯邦利益的、可接受的解決方案,但解決這一問題,需作出妥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問題專家、《環球》雜誌資深記者盛世良據此認為,這是中俄雙方妥協下的雙贏結果,“從俄方看,根據國際規則,邊界劃分是以主航道中心線為準,主航道中心線在中國一側,但俄羅斯還是占領了黑瞎子島的一半及相關領土。對中國而言,我們拿回了長久被俄方占領的領土,這在近代還從沒有過,是劃時代的。在中俄簽訂的70多個條約中,這一次真正體現了平等協商、互信互諒”。

李傳勳所長分析說,當前中國周邊地緣政治環境不是很好,台海問題、中日問題、中亞問題、南海西沙群島領土爭端等,對我國和平發展造成困擾,“因此,中國同俄羅斯這樣一個北方大鄰居的關係非常重要,4000多公裏的邊界問題處理好了,中國就沒有了北部之憂”。

李傳勳還認為,中國同日本、韓國、印度都存在領土爭議,此次同俄羅斯和平解決領土爭端也為以後解決同類事件提供借鑒,也有助於消除“中國擴張論”和“中國威脅論”。

合作開發懸念

黑瞎子島歸屬問題已經塵埃落定,隨後就是如何共同合作開發諸事宜了。俄哈巴羅夫斯克市國防俱樂部主任康斯坦丁·奧什金說:“這是既成事實,現在沒有什麽可遺憾的了,我們還是要生存。我想,在這些島嶼上可以進行聯合開發活動。”

奧什金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數俄中兩國人民的心聲。黑龍江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郭力教授說,雖然黑龍江省周邊地區已經有了黑河、東寧、綏芬河、滿洲裏等邊境互市貿易區和交通樞紐,但由於在中俄兩國曆史和經貿關係發展的進程中出現的一些隔膜和曆史問題,導致自由貿易區對岸的俄方對中方商品和人員形成一定偏見。而“黑瞎子島則不存在這些問題,附近雙方交流不多,這樣就既有尚未開發的市場,也不會因既往的誤解而影響新的交往”。

李傳勳則認為,由於黑瞎子島特殊的政治意義,對其開發不能過分強調經濟價值,而要當作展示中國與鄰友善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窗口,“黑瞎子島既能讓國人的愛國情結得以抒發,也是一個給世界在曆史變遷中尋覓和平發展之道的地方。”

奧什金提出一個更為大膽的構想,“我建議給予這兩個島嶼(黑瞎子島和銀龍島)類似新加坡的國際地位,要在那裏建設自由貿易區”。

郭力由此建議,政府在對黑瞎子島進行規劃時,一定要遵循並堅持高起點的原則,從中俄兩國經貿、文化長遠發展著眼,將其發展成為旅遊、商貿物流集散地和有高科技含量的“品牌”產品生產地。

郭力說,黑龍江現正著力打造“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三地工業產業帶),可通過黑瞎子島,將黑龍江的輕工、石化、農產品、紡織品、機電產品乃至高科技產品運往其對麵的俄遠東重要城市——哈巴羅夫斯克,在通過俄國內發達的鐵路網絡運往俄羅斯腹地、獨聯體國家甚至其他歐洲國家。

社科院經濟所林躍勤博士進一步分析認為,黑瞎子島的合作開發與中俄貿易關係是“樹木和森林的關係”,目前中俄貿易額已達到200億美元,作為橋梁,黑瞎子島的合作開發將會為中俄經貿關係大發展提供一個支點,創造更多更廣泛的交流通道,“需要格外慎重的是,如果黑瞎子島的開發沒經過深思熟慮和長遠規劃,陷入一些蠅頭小利之中,那麽它的負麵影響將造成更多的雙邊糾紛和爭端”。

李傳勳也有此擔憂,“在這一中俄雙方都十分敏感的地區,不能進行破壞性開發,否則將給兩國人民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麻煩。”

據了解,黑龍江省政府和撫遠當地有關部門正在進行相應的規劃準備,具體方案還未出台。

林躍勤希望這次規劃中,能夠允許中俄兩國的民營企業參與黑瞎子島的開發。據他講,5月中旬,一項重要的合作協議在中俄邊境上達成,來自兩國的民營企業將共同修築一條鐵路,“政府負責長遠規劃和監管,審批要公正透明,避免暗箱操作,但在具體運作過程中,鑒於民企更豐富的經驗,應該讓民企來唱主角,並且給與它們在稅收等方麵一些優惠政策。”

據了解,中俄一直致力於開辟更多通道促進兩國經貿合作的“戰略升級”,但限於政府財力不足等原因,設想未能付諸實踐,交通問題成為主要瓶頸。而民營資本的介入,無疑可以舒緩此困境。

此前,黑龍江省長張左已表示,在對外貿易方麵,黑龍江將賦予更多的民營企業外貿經營權。

中俄邊界40年4次談判   1964年2月23日,雙方開始了持續半年之久的第一次談判,無果而終。

第二次談判始於1969年10月20日,又因珍寶島事件終止。

僵局一直持續到1986年7月,蘇中領導人重新開始第三次國界談判,雙方同意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合理解決邊界問題。

之後1991年5月和1994年9月,中俄兩國分別簽署了兩國邊界東段和西段協定。到1998年為止,兩國完成了包括西部54公裏和東部全部國界線勘界任務的98%,並在實地樹立了界碑。

第四次談判開始於2001年7月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2004年普京總統訪華,兩國簽署《中俄關於兩國國界東段的補充協議》,標誌著中俄之間長達4300公裏邊界線的走向全部確定。







 
 

中俄邊界問題的十個事實

──回應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岡察洛夫等人文章

⊙ 嚴家祺

 

*本文刪節本〈對岡察洛夫文章的回應〉刊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5年2月號,總第87期。

  2001年7月16日,江澤民、普京在莫斯科簽訂《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條約第六條涉及中俄邊界問題。在這一條約簽訂前半個多月,6月29日在洛杉磯出版的《新聞自由導報》刊出了我在6月19日寫的〈中俄邊界和不平等條約〉一文1。在條約簽訂前夕,香港《動向》雜誌刊出了我寫的〈中俄邊界:退讓三百年〉一文2。這兩篇文章,我提出,中俄兩國如果簽訂「新條約」,「有必要遵守『三不』:不承認中俄歷史上一切不平等條約;不承認中俄歷史上不平等條約強加在中國頭上的『邊界』,不能從這些不平等條約為基礎劃定中俄之間的正式邊界;不與俄國締結任何『軍事同盟』或『準軍事同盟』」。

  2002年11月,我在香港《動向》雜誌上發表了〈中俄邊界問題必須再議〉一文,重申了上述有關不承認不平等條約問題。

  2004年10月,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發表了岡察洛夫(Sergey N. Goncharov)、李丹慧的〈俄中關係中的「領土要求」和「不平等條約」〉一文(以下簡稱「岡文」)。岡文引述了我在《動向》雜誌上的文章中的內容後說:「遺憾的是,類似的見解立即見諸俄羅斯和中國的有關報刊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兩國的社會輿論,並造成了相互間不信任和疏遠的氣氛。」3

  岡察洛夫在刊登這篇文章時,註明了「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的官方身份。岡察洛夫以俄羅斯官方身份在香港發表的文章,也許看不到中國官方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得不作出回應,不僅為我遭受岡察洛夫片麵引證的文章中的觀點辯護,而且,以「中俄邊界問題」的十個事實為基礎,遵循國際法和正義的原則,為我的祖國──中國作說明和辯護。

第一個事實:毛澤東認定中俄割土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

  岡文引用了毛澤東在1964年7月至10月會見日本、法國、朝鮮和阿爾巴尼亞人士的幾次談話。毛澤東表示,他並不要收回沙皇政府時俄國割走中國的150多萬公裏的領土,但毛澤東始終堅持,當時為割走這些土地而簽訂的中俄兩國之間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

  1964年2月25日至8月22日,中蘇兩國在北京舉行了第一輪邊界談判。由於蘇聯方麵拒不承認俄國據以割去中國領土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反而要中國方麵承認它侵佔的和企圖侵佔的中國領土都是屬於蘇聯的,因而談判未獲得結果。

  對俄國沙皇政府時代割去中國領土的條約,是否承認是「不平等條約」,這是毛澤東時期中蘇邊界談判能否成功的關鍵。赫魯曉夫(Nikita Kruschev)在1964年9月15日在與日本議員代表團會談時說,在歷史上,「中國各個時代的帝王,是並不遜於俄國沙皇的掠奪者」,中國統治者「侵佔了蒙古、西藏和新疆」,而蘇聯的領土「是歷史上就形成了的」4。赫魯曉夫拒不承認沙皇政府時代割去中國領土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1969年3月,中蘇在珍寶島發生流血衝突。1969年10月7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說:「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要求收回沙皇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走的領土,相反,是蘇聯政府堅持要違背這些條約的規定,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並且還蠻橫無理地要求中國政府承認這種侵佔是合法的。」1969年10月20日,中蘇在北京恢復邊界談判,由於蘇聯仍堅持不承認造成中蘇邊界現狀的歷史上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而中國堅持要求蘇聯承認這些條約是不平等條約,談判未能取得任何進展。

第二個事實:《尼布楚條約》在平等基礎上劃定了中俄邊界

  俄國歷史的曙光乍現於公元九世紀,國土僅限於基輔一帶。當時,中國處於唐朝時代,庫頁島已在唐朝黑水都督府管轄下。1406年,中國明朝永樂帝時在烏蘇裏江以東建立了雙衛城,後稱雙城子,也就是俄國人所稱的「烏蘇裏斯克」,當時作為俄羅斯人的中心的莫斯科公國,限於莫斯科一帶,還沒有台灣大。在俄羅斯擺脫蒙古統治後,到十七世紀中葉,擴張到西伯利亞,當時,中國領土包括外興安嶺一帶地區,向東直至庫頁島。十七世紀下半葉,俄國僱傭兵哥薩克一再搶掠侵犯中國北方領土,1650-1660年,中國軍隊將侵佔的雅克薩和竄犯鬆花江口一帶的俄國哥薩克擊退。1665年,俄國再次侵佔雅克薩,1685-1686年,中國清王朝的康熙帝下令清軍分水陸兩路進攻雅克薩,重創俄軍,俄國要求和談並締結邊界條約。

  1689年,中俄兩國代表團在尼布楚舉行談判,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以格爾必齊河和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國界,外興安嶺以南為中國領土。在外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的土地未及劃分,待兩國查明後,再作決定。條約還規定,俄國在雅克薩所建城堡一律撤除,俄國人全部遷回。《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額爾古納河以東、外興安嶺直到鄂霍次克海以南的黑龍江流域及烏蘇裏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領土,都屬中國疆域。

  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Leften S. Stavrianos)在他著的《全球通史》中說,《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歐洲一大國簽訂的第一份條約;由於中國代表團有耶穌會會士任譯員,條約用拉丁語擬定。邊界確立在沿阿穆爾河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的流域地區撤走」,「以後170年中,俄羅斯人一直遵守條約規定,停留在阿穆爾河流域以外的地區。」5

  《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中俄兩國之間的一項平等條約,條約未及中國西北部邊界,因為當時俄國勢力未及中亞,也未及黑海北岸。在中國清王朝雍正帝時期,中俄之間又簽訂了幾個界約,劃定中俄在蒙古一帶的邊界。這些條約把貝加爾湖一帶和唐努烏梁海以北的葉尼塞河上遊地區原中國領土,劃入了俄國版圖。

第三個事實: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中俄邊界條約是不平等條約

  中俄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後171年,俄國首次破壞條約。1850年,俄國侵佔了中國領土──位於黑龍江口的廟街。

  1853-1856年,俄國與英國、法國、土耳其等國為爭奪近東霸權,爆發了克裏米亞戰爭。1854年,俄國以防英法海軍進攻為藉口,出動七十餘艘艦船武裝航行黑龍江,橫穿中國領土兩千多公裏,佔領黑龍江下遊地區。俄國在克裏米亞戰爭中遭到慘重失敗,1856年通過的《巴黎和約》,使俄國在巴爾幹和黑海方向長期侵略、擴張的成果全部喪失,封死了俄國從黑海出入地中海「兩海峽」的大門。當俄國從歐洲大陸霸權頂峰上被推下來後,俄國立即把侵略、擴張的矛頭轉向中亞和遠東。1857年底,俄國非法在中國領土黑龍江流域設立以廟街為中心的「濱海省」。1858年,俄國用武力恫嚇中國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條約規定,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中國60多萬平方公裏領土割給俄國,但居住在黑龍江北「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人照舊「永遠居住」,仍由中國管轄,俄國「不得侵犯」。條約還把烏蘇裏江以東直至海邊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之地。

  俄國早期是一個像阿富汗一樣的「內陸國」,為了奪取出海口,可以說是不顧一切。為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在第一次失敗後,等待160多年再次用武力奪取,終於如願以償。為了實現南出地中海的宿願,在長達二個世紀的時間內,一次又一次發動戰爭。海參崴一帶(包括納霍德卡)是中國北部海岸唯一不凍港區域,1860年夏,俄國人卻強行侵佔,並把海參崴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統治東方」。這一年,在英法聯軍攻到北京時,俄國又用武力威脅,迫使清政府簽訂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簽訂後,當時清政府並未批準,到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確認了《璦琿條約》,同時,把烏蘇裏江以東40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在劃分邊界時,俄國把中國的圖們江和圖們江以北的數千公裏海岸線全部劃歸俄國,完全封死了中國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中俄北京條約》還涉及中俄西段疆界。1864年,沙俄又迫使中國清政府簽訂條約,割去中國西北44萬平方公裏的國土。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與中國簽訂的多個邊界條約,都是不平等條約,俄國割去了中國140多萬平方公裏的領土,相當於今天兩個法國與一個波蘭麵積的總和。

第四個事實:十月革命後俄國曾宣布放棄帝俄在中國侵佔的領土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蘇聯政府多次宣布廢除沙皇政府強加給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宣布放棄帝俄在中國侵佔的領土。

  1919年7月25日,蘇俄政府發表了《至中國國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宣言表示「廢除沙俄與中國、沙俄與第三國所締結的旨在奴役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和密約。」

  1920年10月,蘇俄政府發出《致北京政府外交部備忘錄》,提出「八點建議」,其中一點是「蘇俄政府廢除俄國各前政府與中國所締結的一切條約,放棄帝俄在中國侵佔的領土與租界」。蘇俄政府希望以這些建議,作為締結中俄新條約和建立正常關係的基礎。

  1924年5月21日中蘇兩國正式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規定,協定簽字後一個月內,雙方舉行會議,商訂解決所有懸案的詳細辦法。兩國政府同意在上述會議中,將中國政府與前帝俄政府所訂一切條約概行廢止,根據相互平等原則及蘇俄兩次對華宣言的精神,重新訂約6。這裏所說的「兩次對華宣言」,就是1919年7月25日的「宣言」和1920年10月的「備忘錄」。

  這裏要指出的是,蘇俄政府先是提「廢除不平等條約」,後來提「廢除一切條約」,但蘇俄政府在這樣說時,都沒有改變「放棄帝俄在中國侵佔的領土與租界」的說法

第五個事實:北洋軍閥政府沒有放棄索回被帝俄侵佔領土的權利

  在中華民國歷史上,1912年到1928年,北洋軍閥的各個派係先後控製著北京政府。這一時期,中國政局極端混亂,北京政府內閣總理更迭頻繁,1916年至1928年間就有三十八屆內閣。《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是在「賄選總統」曹錕時期的北京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的。蘇聯談判代表是代理外交人民委員卡拉漢(Leo Karakham),中國的談判代表是中俄交涉督辦王正廷。王正廷主張先解決中蘇兩國間的「懸案」,然後承認蘇聯。卡拉漢則表示,在中國未承認蘇聯前,不能正式談判。1924年2月,王正廷與卡拉漢進行「非正式談判」。談判中,蘇方同意先簽訂一項「草約」,其中詳細規定日後商訂「正約」的原則,並規定中國立即承認蘇聯。1924年3月16日,王正廷以北京政府「全權代表」的身份會同蘇聯代表,簽訂了《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十五條等草案。王正廷簽字後,遭到當時擔任外交總長的顧維鈞的強烈反對。顧維鈞認為,草案未聲明取消蘇俄與外蒙所訂條約,指責王正廷未經政府同意擅自在草案上簽字,拒絕承認草案有效,要求懲辦王正廷。1924年3月16日後,北京政府撤銷了王正廷職務和「中俄交涉督辦公署」,由外交總長顧維鈞直接與卡拉漢交涉和會談,1924年5月21日正式簽署了《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

  《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是中俄、中蘇兩國間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簽訂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後的一個「平等條約」。協定規定在簽字後一個月內,雙方舉行會議,並在這一會議中「將中國政府與前帝俄政府所訂一切條約概行廢止,根據相互平等原則及蘇俄兩次對華宣言的精神,重新訂約」。協定規定,「蘇聯廢除帝俄政府與第三國訂立的妨礙中國主權及利益的一切條約與協定,雙方聲明以後任何一方均不訂立有損對方主權和利益的協定。」

  《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簽訂後,蘇聯不僅沒有遵守,而且作出協定禁止的行為。1925年5月20日,蘇聯日本簽訂建交協定時,違背《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承認日俄雙方踐踏中國主權的1905年日俄和約(《樸茨茅斯和約》)仍然有效。中蘇為解決懸案的會議也沒有按規定準時召開,會議拖到1925年8月16日才召開,在開幕後第二天,蘇聯代表卡拉漢即離開會場並離開北京。1926年3月,一度重開為解決懸案的會議,但無結果。《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許多條款事實上遭到蘇聯方麵破壞,可以認定,該協定所說「將中國政府與前帝俄政府所訂一切條約概行廢止」並未發生實際效力。中俄之間在平等基礎上簽訂的《中俄尼布楚條約》並未因《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而廢止,而根據國際法原則,《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依靠武力或武力威脅強加中國的,並因此侵佔了中國150萬平方公裏的條約,中國有權不承認,有權要求廢除。

  1924年《中蘇解決縣案大綱協定》簽訂後幾個月,「賄選總統」曹錕在軍閥混戰中倒台,接著,段祺瑞任「臨時執政」,一年半後,北伐戰爭爆發。中蘇兩國邊界的「懸案」實際上並未解決,這不僅與蘇聯不遵守《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有關,而且,與中國局勢不斷變動有關。1949年後,就是在毛澤東作出「一邊倒」決策,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時,毛澤東也沒有承認沙皇俄國侵佔中國領土的合法性。岡察洛夫等人引述毛澤東1964年幾次有關中俄邊界問題的談話,不能證明毛澤東不再堅持「不平等條約」的說法,毛澤東隻是從現實政治考慮說他並沒有要求蘇聯歸還150萬平方公裏土地,但毛始終認為沙皇俄國把「不平等條約」強加中國、割去中國大片國土是不合法的。連「賄選總統」曹錕和北洋政府都堅持認為十九世紀後半葉中俄邊界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毛澤東始終認定中俄之間的割土條約是「不平等條約」。

第六個事實: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是斯大林一手促成的

  蒙古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正如烏克蘭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一樣,這些都是歷史事實。烏克蘭獨立是蘇聯解體的自然結果。中國不會對他國乘火打劫,從來沒有去策動俄國、蘇聯哪一部分獨立,而蒙古的獨立,與俄國與蘇聯策動和對中國要挾分不開。

  中國已承認蒙古獨立。分析蒙古獨立的過程可以看到,斯大林和沙皇一樣,對中國不存好心,在把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11年,在沙俄策動下,蒙古脫離中國清朝中央政府管轄。在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時期,在中俄談判時,俄國承認蒙古是中國領土,條件是中國容許蒙古(指外蒙地區)自治。1921年,蘇聯紅軍進入蒙古,蒙古人民黨與蒙古上層王公共同建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在俄國慫恿下,中國的外蒙地區宣布獨立。接著,蘇俄不斷增加駐蒙軍隊規模,竭力阻撓中國收回外蒙主權的行為,1921年11月5日,簽訂了《俄蒙友好條約》。

  1924年5月21日正式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蘇聯政府承認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尊重在該領土內中國的主權。協定規定,在商定撤兵期限和保障邊界安寧的辦法後,蘇聯在外蒙的軍隊全部撤回。

  《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的外蒙條款也未得到執行,1924年11月26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在二、三十年代,直至四十年代,由於軍閥混戰、日本入侵和國共內戰,中國一次又一次喪失了收復外蒙領土的機會。然而,直到1945年,中國並沒有放棄收復外蒙領土的權利,中國沒有承認外蒙獨立。

  1945年2月,在雅爾塔會議上,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關於日本的協定中,秘密規定,將「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現狀須予維持」,作為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第一項條件。

  1945年6月30日起,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在莫斯科同斯大林、莫洛托夫舉行談判。宋子文說,《雅爾塔協定》中規定「外蒙古現狀須予維持」,應該是維持1924年《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斯大林說,《雅爾塔協定》在「外蒙古」後有一括弧,內有「蒙古人民共和國」,這意味著獨立。宋子文堅持認為外蒙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斯大林說,中國與外蒙古已有很長時間沒有聯繫了,中國不可能失掉它本來沒有的東西。最後,宋子文根據蔣介石指示,提出戰後在外蒙進行公民投票7

  1945年8月14日,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王世傑與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正是日本宣布投降前一天,王世傑聲明在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公投證實蒙古人民獨立之願望,中國政府承認外蒙獨立。1945年10月,外蒙古舉行公投。1946年1月,根據投票結果,中國政府承認了外蒙獨立。由於1950年2月14日,中國的共產黨政府與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的國民黨政府在1945年8月與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因當事方蘇聯一方違約而終止,所以後來退居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仍然堅持「外蒙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蒙古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61年10月,蒙古加入了聯合國。1962年12月26日,中蒙兩國簽訂了邊界條約。2000年12月3日,外電報道說,蒙古國的大呼拉爾日前討論了一項提議,提出把蒙古併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以及蒙古與中國建立聯邦國家。在二十一世紀,蒙古是否會與中國合併或組成聯邦國家,完全取決於中蒙兩國人民的意願,從國際法上說,中國已無權要求收復外蒙的土地。

第七個事實:《五‧一六協定》主動放棄「索回國土權利」

  毛澤東時代,中國有一個《五‧一六通知》,江澤民當政時,中國有一個《五‧一六協定》。《五‧一六通知》引發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五‧一六協定》喪權辱國,使中國失去索回北方100多萬平方公裏國土的權利。

  在蒙古以東的中國北方領土有三大塊,一塊是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裏的「外興地區」,另一塊是烏蘇裏江以東的「烏東地區」,有40萬平方公裏,還有一塊就是庫頁島。這些領土雖然被俄國侵佔,但歷屆中國政府沒有放棄索回權利,就是毛澤東說不要收回沙皇佔領的土地,但也隻是毛澤東自己說的「講空話」、「放空炮」,毛澤東非要蘇聯承認沙皇俄國據以侵佔中國領土的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毛澤東自始至終沒有主動與蘇聯人簽約放棄索回國土的權利,他嘴上講講,並未簽約。然而,江澤民一上台,第一條大事就是跑到莫斯科,在1991年5月16日簽訂了主動棄權的《五‧一六協定》,即《中蘇國界東段協定》。

  《五‧一六協定》第一條說,「締約雙方同意,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本著平等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並根據中蘇邊界談判過程中達成的協議,公正合理地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中蘇邊界問題並明確和確定兩國間的邊界線走向。」

  《五‧一六協定》第二條列出了三十三個界點,規定了中蘇之間國界東段邊界的走向。第三條則指明,第七界點至第八界點之間、第十界點至第十一界點之間的走向未定。這未定邊界,就是黑瞎子島少數地段,不到全部東段邊界的3%。

  《五‧一六協定》第二條劃定的97%的中蘇國界東段邊界,與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兩個不平等條約沙俄政府強加在中國頭上的邊界一致。《五‧一六協定》完全不分歷史是非,沒有指出上述兩個條約是不平等條約,卻以這兩個條約為基礎,「明確和確定兩國間的邊界線走向」。岡察洛夫的文章中也指出,這一協定中「沒有關於『不平等條約』的字樣」。

  《五‧一六協定》第一條所指「以有關目前中蘇邊界的條約為基礎」,在一個獨立自主的中國政府心目中,這些條約,不應當是以往歷屆政府不承認的「不平等條約」,而應當是中俄兩國間、中蘇兩國間有關邊界問題的平等條約。宋子文在1945年在莫斯科與斯大林討論蒙古問題時,他首先想到的還是1924年《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這一平等條約。從字麵上講,《五‧一六協定》第一條所指「中蘇邊界條約」應是在平等基礎上簽定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和《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

  《五‧一六協定》第二條中三十三個界點所明確的邊界,正是中國滿清政府與沙皇俄國在簽訂不平等條約時定下的邊界。當時,沙俄奪去中國北方領土時,絕不給中國留下一點「出海口」,使中國失去了海參崴和俄國今日為日本建輸油管道的納霍德卡等不凍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與俄國談判和簽訂《五‧一六協定》、正式確定兩國國界時,仍然對「出海口」無動於衷。《五‧一六協定》第九條隻是爭到中國船隻在「第三十三個界點以下的圖們江通海往返航行」的權利。

  1991年的《五‧一六協定》放棄了索回中國「外興地區」和「烏東地區」等大片國土的權利,這與1945年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時放棄「外蒙地區」主權一樣,不同的是,1991年蘇聯沒有逼迫中國,1945年時蘇聯逼迫、要挾中國,中國還以外蒙公投作為條件。按照國際法,條約可以因當事方共同同意而終止,也可以如1945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那樣因一方違約失效,條約也可以因出現當事方意誌以外的事件而終止。

第八個事實:江東六十四屯在蘇聯解體前夕正式劃歸蘇聯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北麵、黑河(舊稱璦琿)對麵。1858年《中俄璦琿條約》把黑龍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割讓給俄國,但同時規定「江東六十四屯」仍屬中國,「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人「永遠居住」,由中國官員管轄,俄國「不得侵犯」。江東六十四屯附近的一個城市叫「海蘭泡」,一半以上住著中國人。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過程中,俄軍對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人進行了一場大屠殺,接著俄軍又焚燒璦琿城,數千中國居民被燒死。在這樣的情況下,俄國佔領了「江東六十四屯」。

  「江東六十四屯」有3,600平方公裏大,相當於三個香港大。俄國佔領後,歷屆中國政府,從清政府到北洋軍閥政府、國民黨政府都不承認這種佔領的合法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直也未正式承認這種佔領的合法性。1991年5月,江澤民訪問蘇聯時,在到莫斯科第二天簽訂的《五‧一六協定》第二條中,按照第八至第十界點之間的邊界線走向,正式把《璦琿條約》所指的中國領土──「江東六十四屯」劃歸了俄國。這正是在蘇聯解體前七個月發生的事。   

第九個事實:歷史上俄國對鄰國從來不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

  中國向俄國提出,中俄兩國要「永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8。歷史事實是,俄國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其他鄰國幾乎都不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

  俄國為追求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自己簽署的條約、協議和自己的承諾,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對外政策,一處失敗了,立即到其他地方尋找好處以獲得補償。1700年7月14日,土耳其與俄國簽訂為期三十年的和平條約,當簽訂條約的消息傳到莫斯科的第二天,俄國為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立即向鄰國瑞典宣戰。1772年、1793年、1795年,俄國又與普魯士、奧地利三次瓜分鄰國波蘭。俄國為了向黑海、巴爾幹方向擴張,與奧斯曼土耳其斷斷續續進行了十次戰爭,歷時二百年。十九世紀後半期,竭力向中亞擴張,侵佔、吞併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當俄國在克裏米亞戰爭中戰敗後,立即調過頭來在遠東威脅逼迫中國,強迫中國政府簽訂了多個不平等條約,割去了中國北部、西北部大片國土。

  當中國簽署了《五‧一六協定》、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條約》,主動放棄了索回100多萬平方公裏國土的權利後,中國的領導人向俄國表示要永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後,中國滿以為俄國會答應簽訂《五‧一六協定》後從1996年以來的承諾,會從俄國的安加爾斯克修建一條長達2,400公裏的油管,通往中國的大慶(即「安大線」),但在日本遊說下,俄國決定從泰舍特修建一條通往海參崴附近的納霍德卡的石油運輸管道(即泰納線)。2004年12月31日,俄羅斯總理弗拉德科夫(Mikhail Fradkov)簽署了修建泰納線的文件,該管道建成後,每年的輸油能力為8,000萬噸。為了安撫「好鄰居」中國,在作出不修建安大線的同時,決定在泰納線的中間段修一條通向中國的支線。查一下海參崴附近的地圖可以看到,納霍德卡在海參崴東邊,如果還沒有簽訂《五‧一六協定》,如果中俄對海參崴、納霍德卡的主權歸屬仍有爭執,俄國在「能源合作」上,是難以不顧中國這個「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的要求,作出不利於中國,而有利日本的決定的。

第十個事實:俄國至今未洗除侵佔中國北方領土的不法性

  《聯合國憲章》規定: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中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侵害任何會員國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按照這一原則,一國使用威脅或武力取得他國領土不得承認為合法。然而,現代國際法承認為恢復國家的歷史性權利或收復因不平等條約割去的土地,是合法的。

  在人類歷史上,因戰爭、武力、武力威脅造成了無數次國界變動。在傳統國際法裏,割讓、征服、先佔、時效等都是國家取得領土的方式。當一個國家長期並安穩地佔有他國領土一部分,當有關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承認佔領者對領土的權利時,佔領者國家佔領他國領土的不法行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是可以洗除的。例如,1848年,墨西哥在美墨戰爭中失敗後,與美國簽訂了《瓜達盧普‧伊達爾戈條約》,墨西哥正式把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割讓給美國。這一割土條約是不平等條約。美國佔有墨西哥大片國土的這一「不法行為」,因多種因素起作用,經歷了一個半世紀已經洗除。

  然而,儘管中國與解體前夕的蘇聯簽訂了放棄索土權利的《五‧一六協定》,儘管2001年的《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第六條肯定了《五‧一六協定》,儘管根據這一第六條又簽訂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沙俄侵佔中國國土的「不法性」依然存在,至少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麵:

  第一,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多次宣布廢除沙皇政府強加給中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宣布「放棄帝俄在中國侵佔的領土與租界」。

  第二,對鴉片戰爭後中俄兩國間簽訂的割讓150多萬平方公裏中國領土的條約,中國歷屆政府,包括北洋軍閥政府,「賄選總統」曹錕、國民黨政府和毛澤東,都認為是不平等條約,岡察洛夫的文章引用了毛澤東1964年多次談話,卻沒有指出,毛澤東自始至終要求蘇聯承認歷史上的割土條約是不平等條約。《五‧一六協定》雖然未提到歷史上中俄之間有那些邊界條約,但不能根據《五‧一六協定》來否認一個基本事實,即《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是不平等條約。

  第三,在中蘇兩國簽訂喪權辱國、主動放棄索土權利的《五‧一六協定》後,海內外大批中國人在報刊、廣播、電視、電腦網絡上發表大量文章、講話和聲明,仍然不承認俄國侵佔中國北方大片國土的合法性。中國人無法在自己頭腦中清除海參崴、伯力、尼布楚、廟街、外興安嶺、庫頁島這些中國地名。2004年8月22日從北京出發、穿越俄羅斯前往巴黎去的中國車隊,在行駛上黑龍江以北的一些地方時,車隊上的人說:「我真希望它還是屬於我們的地方」,另一人說:「當年俄羅斯從清朝奪走的土地麵積相當於三個法國。」9

  沙俄侵佔中國國土的「不法性」在一些原屬中國的城市中,在俄國人的心理上也有所表現,對中國商販、中國企業和中國文化採取了種種有意排斥的做法。伯力市(哈巴羅夫斯克市)離黑瞎子島很近,有許多中國人在這裏居住,這個城市中使用英文、日文、韓文,在所有店舖的招牌上一處中文都不許使用,儘量抹掉中國的痕跡。   2004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外長簽署了《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說,俄中兩國四十年來關於邊界問題的談判和努力,今天終於寫上圓滿句號。以上事實表明,隻要沙俄侵佔中國國土的「不法性」沒有洗除,中俄兩國的邊界問題就不能像俄羅斯外長說的那樣「寫上圓滿句號」。我相信,中俄兩國在二十一世紀一定會有辦法、有能力來糾正《五‧一六協定》給中國帶來的損害。

(寫於2004年12月31日至2005年1月4日,紐約)

 

註釋
1

嚴家祺:〈中俄邊界和不平等條約〉,美國洛杉磯《新聞自由導報》,2001年6月29日,第3版。

2嚴家祺:〈中俄邊界:退讓三百年〉,《動向》,2001年7月號,頁30-33。
3岡察洛夫、李丹慧:〈俄中關係中的「領土要求」和「不平等條約」〉,《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4年10月號,頁110-11。
4轉引自註3,頁113。
5斯塔夫裏阿諾斯(Leften S. Stavrianos):《全球通史:1500年以後的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92),頁204。
6參見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四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頁331-38。  
7參見朱瑞真、單令魁:〈1945年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蘇聯東歐問題》,1984年第2期;吳景平:〈美國與1945年的中蘇會談〉,《歷史研究》,1990年第1期;王繩祖主編:《國際關係史》第六卷,頁556-57。
8江澤民在莫斯科大學的演講:〈共創中俄關係的美好未來〉(2001年7月17日),紐約《明報》2001年7月18日論壇版。
9〈在這裏失去的生活〉,紐約《星期天僑報》,2004年10月10日,A5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