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圖版《中國通史》被指為學術垃圾(圖) |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07 月01 日 | 文章來源:新京報 |
有曆史學學者批評學術腐敗,稱《中國通史(彩圖版)》是“空頭主編與南郭先生合作的等外品”
“學術腐敗已經越出學術圈,開始危害到廣大讀者了。《中國通史(彩圖版)》不僅是曆史學者不負責任的產物,由於它獲得了2000年度的第12屆‘中國圖書獎’並把版權賣到了國外,所以它的危害更大。”中國社科院曆史所研究員王曾瑜說。此前,他的一篇文章《空頭主編與南郭先生合作的等外品——評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通史(彩圖版)》已經發表於《曆史學家茶座》第1輯,但被刪去了關於榮獲中國圖書獎等內容。 近日,王曾瑜將全文發布到網上,稱該書“分明是學術垃圾,卻加之以中國史學會編和榮獲中國圖書獎的金色包裝,也足見目前的學術腐敗進展到何等地步。” 沒有人具備對自先秦到清的古史進行貫通的實力 王曾瑜是宋史的研究專家,宋史研究會會長,他是著名曆史學家張政烺的學生。談到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史學會編的《中國通史》時,他說,“現在的學者都是做斷代史研究,憑我對學界的了解,六七十歲上下的學者中沒有一個人具備對自先秦到清的古史進行貫通的實力,戴逸、龔書鐸是做清史、近現代史的,怎麽能夠勝任大部頭古代通史、專史等的主編?”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鄧小南說,“現在六七十歲上下的學者中沒有一個人具備對自先秦到清的古史進行貫通的實力。”王曾瑜在文中稱,“…… 有一些參加對此書提意見的中年學者向我敘述了情況。據他們說,其實就是一位主編所在單位的人民大學也全然不知此書出版的經過,隻知出版社臨時找了一些未經過嚴格史學訓練者,將今存的各種通史之類胡亂傳抄,拚湊成書。 但他們的一致看法是此書豈止錯誤百出而已。至此我才完全明白,原來此書是空頭主編和南郭先生輩合作之結晶。” “使用中國史學會名義,個人不應該做出決定” 本報記者打通了戴逸家的電話,一位女士先說戴先生不在家,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然後又說他很忙,身體不好,經常去醫院。當記者問他在哪家醫院時,該女士不願意透露。 另一位主編龔書鐸對本報記者說,“我不能保證書裏麵沒有錯誤,錢鍾書先生的著作也有不少人批評。”當本報記者問他如何看待王曾瑜的批評時,他說,“我沒有任何意見,別人有批評的權利。”然後就掛斷了電話。 中國史學會的黃春生稱,中國史學會掛靠在中國近代史所科研處名下,歸中國社科院領導。從上世紀50年代起,史學會就開始編書讓出版社出版。他說,動用中國史學會的名義一般會經過主要負責人商量認可,2000年的時候,戴逸、龔書鐸分別是中國史學會的正、副會長。他還說,使用中國史學會的名義很慎重,個人不應該做出決定。 《中國通史(彩圖版)》中的史實錯誤 在《空頭主編與南郭先生合作的等外品》中,王曾瑜指出了該書中的史實錯誤,現摘錄如下: 就在王曾瑜的文章在網上發表之後,北京大學曆史係副主任張帆也作為一個知情人,透露了該書的一些情況。2001年6月,他曾為參評某獎項(記不清是不是“中國圖書獎”了,也可能是“五個一工程獎”)的海燕出版社《中國通史(彩圖版)》寫審讀意見。“教研室的幾位老教師反複推讓,最後一直推到我頭上。我將任務接了下來,寫了一些意見上呈。除基本肯定外,也提出若幹不足。後來還拿到幾百元審稿費,至於書是否得獎,就沒再關心。”在張帆當年對《中國通史(彩圖版)的審稿意見中,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錯誤: 張帆還認為,該書文字內容有些薄弱,未能充分地體現出曆史的深度。對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製度闡述失之簡略。例如周朝宗法製、國野製,漢朝察舉、征辟,隋唐租庸調、北宋募兵製度,明朝一條鞭法、市民暴動,清朝密折製、文字獄,明清督撫製度、鄉紳、宗族製等重大問題,或寥寥數語,或竟未言及。相反卻述及一些較為次要的人物(如五代朱友裕)、事件(如隋太子爬樹喊冤),有輕重失衡之感。 此外,該書以大事記編年的形式敘述曆史進程,固然有方便之處,但也有零碎之弊,人為地割裂了一些重大曆史問題和現象。如魏晉士族政治、唐後期藩鎮割據、北宋積貧積弱等問題,都缺乏全麵係統的總結。經濟文化重心南移、從佃客製到租佃製的演變、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消長等重要曆史線索,也很難在書中看到反映。張帆認為,該書作為一個通俗讀物來看還可以,有些地方值得肯定,作為嚴肅的曆史著作顯然不合格。他還認為王先生所揭示諸項錯誤,自己當年作為審稿人未能指出,也難辭其咎。 《中國通史》的圖片問題 王曾瑜稱,“此書插了不少人物畫,但作畫者顯然沒有各個時代的服裝、兵器之類的史學常識,不管哪個朝代,多半竟是明朝服飾。”張帆也認為,《中國通史(彩圖版)》所配圖片不注明出處,使讀者不便使用,亦不敢完全相信。如第四卷38頁“李文忠像”,其人戴皇帝冠,至為可疑。王曾瑜表示:“這套書我沒有全部細讀,但從這些發現的問題來看,此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低劣產品。”對於兩位學者的疑問,該書策劃人兼責任編輯之一、海燕出版社副總編輯喬台山稱,“像寫楊宗保、穆桂英的《楊家將的故事》是加框出現的,就表明是傳說。”然而,在《中國通史(彩圖版)》第一冊的體例介紹中,卻並無這樣的說明。在該書的衍生產品———《中國通史(插圖版)國民讀本》第三冊104頁中文字則已經改為“楊家將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但有很多情節和人物(如楊宗保、穆桂英)都是虛構的。”對於書中的文字與圖片,喬台山說,“這套書的文字內容是由戴逸、龔書鐸負責的,圖片是一家文化公司負責的,但是,主編肯定看到過一些。”龔書鐸稱,“這本書的圖片是出版社配的,有的與文稿一起拿到北京審稿,有的圖片我都沒有見到過。” 寫作者究竟是誰 喬台山還說到了該書具體的寫作者。他說,“每一個朝代都有兩個以上的專家領頭,負責具體寫作的是這些專家的學生。戴逸、龔書鐸的研究生也參與了編寫。隻有宋史部分是河南社會科學院的任崇嶽先生帶領他的學生在河南寫的,其餘的都是在北京。”他還說,“這套書出來後有一些數字、出土文物上的錯誤,2002年前開始大規模修訂,當時,出版社出錢,史學所出麵組織了很多專家、學者探討修改,這項工作今年剛完成,”喬台山還透露,“我們以後還要出修訂本。”提到該書的修改,鄧小南教授說,“我曾兩次參加關於該書修改的會議。第一次是關於大綱的討論,我對宋史部分提了很多意見,中國史學會的人曾經要求我來做新版的主編,讓我和學生一起來操作。一來因為我教學、科研很忙,二來我一向反對學生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沒有答應。”她還提到,當時參加會議的有北京大學曆史係、社科院曆史所、近現代史所的一些專家。後來她又參加了一次會議,當時有龔書鐸、李文海、林甘泉等人參加,河南社會科學院的任崇嶽還與她就該書涉及的問題有過交流。 據了解,該書修改的時候想搞一個負責修改的學術委員會,想讓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前所長林甘泉先生負責。當時,林甘泉對該書提了一些意見,指出裏麵有一些硬傷並建議他們找一些負責任的人修改,沒必要搞學術委員會。龔書鐸聽取了這些意見,林甘泉此後也就沒有參與此事。 各種版本累計銷售15萬套(冊) 目前,該書在圖書市場上至少可以見到4種版本:一、全本的《中國通史(彩圖版)》,一套4本,大16開,定價990元(記者所購為2001年10月第二版第二次印刷);二、縮編本,大16開彩印,定價98元,2002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三、《中國通史(插圖版)國民讀本》,一套5冊,32開,定價38元,2003年5月第二版第五次印刷;四、《中國通史(少年彩圖版)》,大32開本,10冊精裝,外套彩色包裝盒,共30個印張。180元一套,附贈CD-ROM光盤一盒。喬台山說,第一種銷量有兩萬多,第二種銷量有3萬左右,第三種銷量有六七萬,第四種銷量有3萬。 喬台山稱,《中國通史(彩圖版)》是2000年1月出版的。1999年12月底,中國史學會與海燕出版社還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中國通史(彩圖版)》首發式,並向百所高校贈送了此書。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中國史學會會長金衝及、海燕出版社副總編喬台山以及本書主編戴逸、龔書鐸等人參加了首發式。該書出版後,《人民日報》、《工人日報》、《新聞出版報》與《解放軍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等媒體都對本書的推出予以了關注。 該書在版權貿易中也獨領風騷,香港中華書局購買了它的中文繁體字版權,韓國原野出版社購買了本書的韓文版權。它還獲得了2000年第12屆“中國圖書獎”。 對於該書進入評獎程序並獲得“中國圖書獎”的情況,中國圖書獎評委會負責人之一伍傑介紹說,該獎的評選程序是:地方出版社把參選圖書報給新聞出版局、省版協,然後再報給評委會。 評委會篩選之後交專家評審,提出初步意見後再次篩選,然後轉交審讀、提出意見,之後進入終評,投票產生結果,評選時間一般是半年左右。 伍傑說,參加評選的圖書事先應該符合新聞出版總署對圖書質量的規定。他說,如果圖書中的問題比較專業,而且專家評審沒有發現問題,那麽有硬傷甚至不合格圖書也有可能獲獎,這樣的例子以前也有過。伍傑說,如果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通史(彩圖版)》有很多錯誤,那麽主編、責任編輯應該負主要責任,他們不應該送不合格的圖書來參評。 他說,由於時間比較長,他已經記不得當時負責曆史書評選的是誰。 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辛德勇證實,該書曾參加中宣部“五個一工程”評獎。當時,專家組由他和北京大學某教授以及另一位女老師組成。“當時,我們認為這本書錯誤很多,而且我認為,用中國史學會的名義編很不妥,因此沒有推薦該書。後來,金衝及先生擔任史學會會長後,曾找到我,我與愛人(她也是曆史學學者)都去了,為這本書修訂提了很多意見。”辛德勇說,“這些意見是我就自己所知所見而發,因為我對整體工作不負責任,所以要求不署名。” ■學者說法 何茲全(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學術批評是一個好現象,但批評人的時候要注意態度。過去,中國曆史學界的批評很少,以後應該多一些。 葛兆光(曆史學學者、教授):我曾經對該書提過一些意見,但我不想評論這件事。 鄧小南(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我基本同意王曾瑜先生的觀點,反對某些學術名人掛名出版不負責任的圖書。 以前,人們覺得學術界很幹淨,但是現在已經有很多問題了。我相信很多史學界的領頭人物應該有良知,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孫曉(中國社科院曆史所):我認為做學問應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王曾瑜先生的看法可能是對的,但是批評方式有待商榷。 李學勤(《話說中國》叢書總顧問):我知道這一套書,與這兩位主編也都認識。我剛從歐洲回來,還沒有讀到王曾瑜先生的文章。因為我主要是做考古和古文字學的,我隻能從做學術的角度來說。 我也做過一些叢書的主編,我認為,主編的職責就是在體例上把關,稿子盡可能完善,另外就是對書稿仔細審讀,盡量避免出現錯誤,當然不能保證完全沒有。我猜想戴逸和龔書鐸一定有一個很大的班子,可能因為比較忙,兩人沒有細讀。對於圖書的錯誤,其他人有責任提出來,因為它不是專家讀的,而是大眾讀本,做這樣的事情應該更謹慎、更嚴格。 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通史》至少有以下4種版本: 一、全本《中國通史(彩圖版)》,一套4本,大16開,定價990元 二、縮編本,大16開彩印,定價98元 三、《中國通史(插圖版)國民讀本》,一套5冊,32開,定價38元 四、《中國通史(少年彩圖版)》,大32開本,10冊精裝。18 0元一套,附贈CD-ROM光盤一盒。(本報記者 張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