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近代名人成為“大漢族主義”的四個原因

(2007-05-12 22:59:59) 下一個

近代名人成為“大漢族主義”的四個原因

四個原因:
1。馬克思對中國曆史無知
2。毛等是馬克思的信徒,gcd 的愛國主義者首先是民族主義者,而民主主義者通常是大漢族主義者。而毛時代的知識分子基本是跟風。中國知識分子是最沒骨頭的一群。
3。魯迅等等曾經參加過革命黨,而革命黨的綱領基本是納粹的種族清洗。毛等也在國民黨任高官,官比老蔣還大,自然決定了其觀點。
4。中國的知識分子基本是儒教信徒,或多或少,程度不同。而儒教在宋朝變異,不再是孔子時代的寬容了。這點很悲哀,西方的基督教卻是越來越寬容,中國的儒教卻越來越狹隘。錢穆之流的自然貶低清朝和元朝,而對所謂的儒教朝代大肆吹捧。

-----------------------------

近代以來都有哪些名人是“大漢族主義”

首推馬克思。馬克思他老人家不懂得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統一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戰爭都是內戰,都是“兄弟鬩牆”。漢族做得皇帝。少數民族也做得皇帝。馬克思他老人家不明白這些道理,犯了古人常犯的“大漢族主義”錯誤 。竟然如此評價我大清:
馬克思說:滿清王朝實行這種閉關鎖國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國人會支持很多的中國人在十七世紀的大約前半個世紀裏即在中國被韃靼人征服以後所懷抱的不滿情緒。由於這種原因,外國人才被禁止同中國人有任何來往。
馬克思還說:這些販賣“秩序”,企圖扶持搖搖欲墜的滿洲王朝的列強恐怕是忘記了:仇視外國人,把他們排除在帝國之外,這在過去僅僅是出於中國地理上、人種上的原因,隻是在滿洲韃靼人征服了中國以後才形成為一種政治原則。

馬克思難道不知道國務院不許說“滿清”二字,竟然提到“滿洲王朝”,應該叫“我大清”或者中國政府,馬克思的大漢族主義錯誤在於不承認“我大清”的正統地位。給後人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清史專家李治亭批判道:其“根據就是滿族不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清朝不該建立,更不該向中原奪權,爭當皇帝。 ”“實則仍視清朝為“敵國”,視滿族為境外入侵的“異民族”因此,滿族建一代王朝,就是對明朝的“背叛”,爭當皇帝,亦屬“大逆不道”的行為。同理可證,洪承疇降清,自然應否定。這是什麽邏輯?這是哪一家的理論? 引自《再辨洪承疇降清問題》

以下我們看到,這個李治亭夠凶的,一個人的話,頂得上馬、恩、孫、毛、周、魯所有的人。


恩格斯指出:“每一次由比較野蠻的民族所進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礙了經濟地發展,摧毀了大批生產力”。恩格斯:《反杜林論》(1876年9月-1878年6月)。
看來恩格斯對於民族融合的偉大意義認識不足,不懂少數民族給我們帶來的“新鮮血液”,有“了不起”的偉大意義。

孫中山:
孫中山更了不得,要“驅逐韃虜,恢複中華”。不光是大漢族主義,而且是“民族分裂主義分子”。

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
“我們的敵人大概還在那裏做蒙元滅宋、滿清滅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係國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夢。這等夢在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現實的價值,因為今天的中國比之上述曆史多了一些東西,頗為新鮮的遊擊戰爭就是其中的一點。假如我們的敵人少估計了這一點,他們就一定要在這一點上麵觸一個很大的黴頭。”   
(《****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我們不準備評論成吉思汗的曆史作用,也不準備評論蒙古、俄羅斯、中國等民族發展和國家形成的過程。我們隻提醒蘇共領導一下,當你們造這種謠言的時候,溫習一下曆史還是必要的。成吉思汗是當時蒙古的汗,中國和俄國,都是遭受侵略的。成吉思汗在一二一五年侵入中國的西北和北方的一部分,一二二三年侵入俄羅斯。成吉思汗死了以後,他的繼承者在一二四○年征服了俄羅斯,過了三十幾年以後,一二七九年征服了全中國。”   
(《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四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社論)  

李大釗說“先哲朱舜水,身丁亡國大痛,間關出走,飄零異域,無時不以恢複中原為念。雖至勢窮力盡,曾無灰心挫誌,直至死而後己。……釗生當衰季之世,愴懷故國,傾心往哲。每有感觸,輒複淒然”(1913年《言*》月刊 )

陳毅(1938年)
彎弓射日到江南,終日喧呼敵膽寒。
鎮江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樓蘭。

好啊!我們敬愛的陳毅元帥竟然把樓蘭國比喻成日本鬼子,宣揚民族仇殺,典型的大漢族主義。

董必武副主席遊崖門詩 1958年10月25日
  漁村奇石已無碑,國母官衝舊有祠。
  往事海天何處問,隨潮上下隻歐知。
  又:
  罵名留得張弘範,義士爭傳陸秀夫。
  大是大非須要管,華人愛漢恥崇胡

董老簡直是嚴重的大漢族主義。

田漢崖門紀遊詩
  雲低嶺暗水蒼茫,此是崖山古戰場。
  帆影依稀張鵠鷂,濤聲仿佛鬥豺狼。
  艱難未就中興業,慷概猶增百代先。
  二十萬人齊殉國,銀湖今日有餘香。
  又:
  宋末三忠異代尊,豐碑十丈聳崖門。
  將軍屢敗猶能戰,丞相臨危不幸存。
  鐵戟有時埋岸草,血波千古打漁村。
  摩挲奇石斜陽裏,應將精神教後昆

田漢同誌把“兄弟鬩牆”說成是鬥豺狼,有如此大漢族主義思想的田漢,所作的國歌肯定也滲透了大漢族主義的細胞。

周總理一次到崖山視察工作,總理看到《崖門覽古詩》中的“萬裏窮何路,雙崖壯此門,籲天惟決戰,航海豈圖存”時,轉過身來與在場的群眾評說這場海戰,他說,我看,陸秀夫不應該跳海,他應該帶兵到海南島去,帶兵到台灣去,在那裏搞根據地,還可以再打嘛。周總理站起來邊走邊指著海南島和台灣島的海麵方麵,說這些地方退可守,攻可擾,打下去是大有前途的。當地幹部向周總理講述流傳民間的南宋滅亡逸事,周總理聽後動情地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曆史古跡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民族氣節。”

周總理不懂統一是中國人“最大的利益”,“最大的要求”,是人民“最大的願望”。周總理也該批判。

  至今還是思想家的魯迅:
魯迅說:不能說話的毛病,在明朝是還沒有這樣厲害的;他們還比較地能夠說些要說的話。待到滿州人以異族入侵中國,講曆史的,尤其是講宋末的事情的人被殺害了,講時事的自然也被殺害了。所以,到乾隆年間,人民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

好,膽敢汙蔑滿洲人是外族,膽敢攻擊“康乾盛世”不敢說話。
魯迅還說: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裏,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汗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的。”
《魯迅全集》第六卷,第一百零九頁。
魯迅是不是漢網的鼻祖?竟然要分裂中國。


再來看那些過時的曆史學家。這些曆史學家可知道,中國不是漢族的中國,少數民族也是中國人,他們都是大漢族主義者。
吳晗所著《300年前的曆史教訓》說:
“300年前,從官僚到地主,從將軍到文士,都隻顧自己的享受,兒女的幸福,看不見國家民族的前途;個人的腐化,社會的腐化,宣告了這個時代的毀滅,雖有史可法,黃道周,劉宗周,張煌言,李定國,鄭成功,瞿式X等一些代表民族正氣的人們,卻都無補於國家的淪滅,民族的被奴役。”範文瀾說:“滿族人口少,文化低不能滅亡中國,可是中國竟被滅亡了,其主要原因顯然是抗滿力量不能團結,小人排斥正人,爭權奪利。漢奸的窮凶極惡”《中國曆史簡編》2002年版
翦伯讚說:嶽飛和史可法都曾經忠誠地、英勇地保衛過祖國,都曾經企圖使祖國從外來地侵略者地進攻中得到拯救,並且都曾經為了這樣的目的而貢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就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業績在客觀上就已經超過了他們偏狹的階級利益而被提高到了種族國家利益上了。
郭沫若說:“要就中國來說吧,就在清朝統治的二百六十年間一直都沒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鬥爭一直都是沒有停止過的。 ”


最令人不解的是從49年到現在,國名沒變、國體、政體沒變、憲法基本沒變,也沒有新的憲法解釋,怎麽這些老一輩革命家、曆史學家忽然一夜之間都成了大漢族主義者,或者說“漢本位主義者”。當年還是這些人發起批判的大漢族主義,到今天自己也成了大漢族主義,這真是曆史的玩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