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rule of law)是個重要的政治概念。 查了下WikiPedia:“法治(rule of law)是與人治(rule of man)相反之概念,亦很容易與以法而治或依法而治(rule by law)這個概念混淆。後者著重於製訂及執行法律條文,但法治則指以人權保障,和自由保障為前提和基礎立法,以嚴格依法管治國家為核心,以製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製、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最近抖音在美國的分公司TikTok將被美國法律禁止運行,也因此中國的小紅書App在美國市場突然變得紅火起來,很多美國人去那裏注冊發言。原來就聽說過小紅書這個中國大陸的網絡購物和社交平台,經常有旅遊達人,網紅在那裏發帖,大多是關於怎麽出國遊,怎麽吃喝的,搞得有些美國的華人朋友出遊前也開始關注。我偶爾也會去看一眼。但不知道小紅書會不會像原來文學城的海外博客一樣,最後被中國block,最早中國的朋友是可以通過海外博客讀文學城的。
感覺中國政府對言論控製得這麽緊,小紅書上應該也不會太寬鬆,不然會和中國政府一貫的理念不符。小紅書的海外部分尤其是英語內容也許會被進一步審查和刪除。畢竟真正的言論自由在中國可能隻是嘴上講講的憲法詞語。
說到民主自由的來源,我原來寫文講過羅馬共和國對美國政治製度的深刻影響,但其實英國文明和文化對美國立國的思想和精神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美國的憲政相當程度上來自憲政最重要的起源國家--英國。今天就來聊聊大名鼎鼎的《大憲章》。
英國的《大憲章》是英國憲政乃至全世界憲政的起點,曆史地位不可低估。
大憲章(英語:The Great Charter;拉丁語:Magna Carta)是英國曆史上一篇最重要的文獻,標誌著現代法治和人權的雛形,對世界文明的進程影響深遠,對民主和法治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1066年,諾曼人於入侵英格蘭,在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成為英國的國王後逐漸強大,這個集權政府使英格蘭國王在1199年成為歐洲最有權力的國王。英國王理查德 (Richard I ,Richard the Lionheart) 在與法國的戰爭中死於弩傷後, 他弟弟約翰繼承王位。1215年,當時英格蘭國王約翰(King John)因征稅過重、對貴族的壓迫以及失去領土,導致許多封建領主們對他專製統治的不滿。他們向國王約翰施加壓力,迫使他6月15日在Runnymede簽署了一份限製王權的文件,那就是大憲章。
(這張網圖)
在大憲章出現之前,英國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法治、基本上獨裁專製的國家, 國王可以任意終止任何司法條例。而大憲章有許多條款,包括限製國王任意征稅的權利、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審判權。尤其重要的是確立了“無代表不納稅”,即征稅之前必須經過人民代表同意的原則。還規定了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如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等。
大憲章標誌著權力製衡開始形成,為後來的民主製度奠定了基礎,影響了全世界對法治和自由的追求。現代社會法治(“the Rule of Law”)的最根本性原則、沒有任何人能超越法律的概念就來自這個史無前例的文件。 大憲章並不是一般的法律文件,而是一種理念。
第一次《大憲章》的發布隻維持了幾個星期,在約翰國王死後多次重新發布,1225年首次成為法律。1297年的英文版本至今仍然是英格蘭、威爾士之有效法律。1642至1688年,成為立法權和行政權相結合獨特的英格蘭“君主議會內閣製度”。
現代英國政治製度的特點是議會主權,也就是說議會立法的能力是沒有任何法律限製的。英國議會由上院(貴族院)、下院(平民院)、和英國國王組成,行使國家的最高立法權。上院由貴族組成,掌握最高司法權,無任期限製。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下議院擁有絕對多數的政黨的領袖被國王任命為首相,第二大黨的領袖就成為反對黨領袖。國王是權力的源泉和國家的化身,不過隻是象征意義上的,並沒有實權。真正議會主權是在1832年選舉改革後實現的,議會和內閣真正擺脫了英國王的控製。
去年秋天在倫敦去的哥德複興式建築的代表作的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的所在地,名字源自鄰近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大本鍾(Big Ben)是世界公認的英國文化的標誌,英國議會製的象征,大鍾音色被認為是倫敦代表性聲音。大本鍾所在的塔樓名稱原為鍾樓(Clock Tower),更名為伊麗莎白塔(Elizabeth Tower)。幾乎所有有倫敦外景的電影電視節目中都出現過這座建築。
鍾聲悠揚,憑欄遠眺。。。。
在橋上除了可以看到威斯敏斯特宮,大本鍾外,還可以看到倫敦眼等著名景點。
大名鼎鼎的唐寧街10號(10 Downing Street),也在不計其數的電影電視劇中出現,包括“The Darkest Hour”, “Where Love Actually”, “He Who Dares: Downing Street Siege”。英國的蘑菇,弄弄肯定比我知道得更多。
這個喬治時代的建築,現是英國首相官邸。黑色木門加上白色的阿拉伯數字“10”,成為了大家共識的英國首相府的標記,英國政府的中樞。撒切爾說過,唐寧街10號已經成為英國的遺產中最珍貴的珠寶。曆史上大多數時間公眾可以接觸唐寧街10號, 但在撒切爾夫人擔任首相時,為防止恐怖分子在唐寧街兩處街口加裝了大型鐵閘,嚴格的安全檢查。2003年進行了鐵閘加固工程後,一般公眾被禁止進入唐寧街範圍,所以我們這次隻能在唐寧街街口張望,哈哈。
(這張網圖)
英國首相丘吉爾
至於英國國王的官方住宅,那就是著名的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英國君主位於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
跟著天涼好秋去了這裏,人山人海,等看換崗儀式,感受一下皇家的氣氛。
白金漢宮換崗儀式
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是一座大型哥特式建築風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國君主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方,也是達爾文,狄更斯,牛頓,亨德爾等人安葬之地。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和現在查爾斯三世國王的加冕儀式都是在這裏舉行的。
英國作家Daniel Hannan說:“大憲章的精華之處就是法律淩駕於政府之上。法律已不再是國王或酋長的意願。在他們之上的是你無法看見、聽到、觸摸和品嚐的東西,就是這個東西控製著國王和國王之下的臣民。它就是讓統治者不能為心所欲地製定法律,這是確保我們所有人的自由的基石。”
約翰國王簽署的第一份《大憲章》並未被保存下來,但有四份同時期的抄本。 其中一份就在我們去過的大英圖書館中,是我們特意要去看的東西之一。
大憲章
《大憲章》所確立的自由,不僅是英國人的權利,更是美國和世界人民與生俱來的權利。倫敦大學的曆史係教授Kathleen Burk說:“大憲章從一開始就對美國曆史具有重大的影響。因為美洲大陸的第一個殖民地是在弗吉尼亞。而弗吉尼亞憲章是由愛德華·庫克爵士幫助起草的。庫克是極力推崇和兜售大憲章理念的領導人之一,在他看來大憲章是英國司法的精華和基石,比任何法律文件都重要。”
許多北美殖民地的立法者都參考過《大憲章》來撰寫當地法律。大憲章在美國獨立戰爭和建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大憲章一直在美國憲法思想的核心中。
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Antonin Scalia說:“美國人抱有神聖想象的許多理念,都起源於或者被寫在800年前的《大憲章》裏……《大憲章》每天都與我們同在。”
2015年6月15日, 英國首相卡梅倫和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都出席了《大憲章》800周年的紀念儀式。卡梅倫說:“《大憲章》激勵了後代的無數人以及全世界的人們。”“隻要回顧一下曆史就不難看出《大憲章》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它為推動司法和自由起到了促動作用。”
800多年前,中國南宋寧宗嘉定八年,金宣宗貞祐三年的時期,英格蘭民眾和國王就簽署這一超曆史的重點文獻,實屬政治智慧非凡,遠遠超越了時代的期望。
大憲章維護個人財產,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確保了言論自由,推動了議會民主。它是世界曆史當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大憲章》的精神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後的《人權宣言》、《法國憲法》、德國的《魏瑪憲法》、和其他各國的憲法,並影響了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
1688-89年沒有流血的“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的憲政革命更是英國憲政勝利的最偉大豐碑。當時的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 1689),取消了君權神授論,讓議會成為英國最高的權力機構,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傳統。 “光榮革命”終結了獨裁君主體製之惡,開啟了英國君主立憲製度(Constitutional monarchy)。
由此可見,英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對人類的政治文明有著巨大的貢獻。
這是近現代漢語借詞的一大問題
小紅書以前沒有海外版,我看到評論過的帖子被刪,或者我的評論被刪過。有些國內的評論讓我一窺現在國人的想法,很多真是很國際脫節太多,比如有不少年輕人驚訝外國地鐵沒有安檢的。
rule by law是隻限製和懲罰統治之下國人的法,現在精準套用各種法,例如“不準惡意討薪法”,滑天下之大稽。在美國敢拖欠一天工資看看,用工公司還不得給罰死。
======================
哎,又一個rule of man的精準例子。謝謝梧桐兄!
從來沒有人認為民主製度是完美的,丘吉爾有一句名言:“民主是最壞的製度,但其他人類已嚐試的製度更壞。”
美國崇尚言論自由,自然也包括總統的言論自由。總統們也是人,而不是什麽“偉大領袖”,更不是神。無論人們的政治信仰如何,可能早就對政治家(Politician)得出了一個結論:盡管他們喜歡聽自己講話,但他們中的許多人並不擅長說話。1946年, George Orwell寫道: “is designed to make lies sound truthful and murder respectable, and to give an appearance of solidity to pure wind.” 至於美國是否是真正的法治國家,應該美國人民才是真正的裁判吧。
那都屬於病毒和寄生蟲,也就是魯迅老先生筆下的“蟲豸”。
==================
哈哈哈:)
rule by law是隻限製和懲罰統治之下國人的法,現在精準套用各種法,例如“不準惡意討薪法”,滑天下之大稽。在美國敢拖欠一天工資看看,用工公司還不得給罰死。
現任美國總統特拉普和前任美國總統拜登,都痛斥美國司法係統對自己進行殘酷迫害。可見美國真沒有什麽法治
___________
美國司法政治化的確很嚴重,John Grisham 的小說 Appeal 裏有所描述。
那都屬於病毒和寄生蟲,也就是魯迅老先生筆下的“蟲豸”。
===============================
哈哈哈,我也看到了這篇,張又普博主寫得非常到位,形象,精辟,犀利。像司馬南一樣的“反美是工作、留美是生活” 之類的確實可笑,還到處上躥下跳,指鹿為馬,混淆是非,可悲啊。。。。
想了一下,菲兒和自由來到文學城的各位朋友,實在是幸運地在社會政治文明這個尺度上一下子跳過了800年還不止的進程。一步跨過某條無形的界線,就“彎道超車”,走過了被鎖在某些地方的人幾百年都沒有能走過的路程,何其幸運也!
=======================
哈哈哈。我們大多數人並非是為了“民主自由”移民北美大陸,但確實阿·享受到了“民主自由”給我們帶來的好處,非常幸運!悄悄話。:)
=======================
一刀說得太好了!憲政和法治的基礎是建立在公民道德水平和宗教信仰的基礎之上的,嚴守契約和拒絕造假的精神就是其中重要的環節。
想了一下,菲兒和自由來到文學城的各位朋友,實在是幸運地在社會政治文明這個尺度上一下子跳過了800年還不止的進程。一步跨過某條無形的界線,就“彎道超車”,走過了被鎖在某些地方的人幾百年都沒有能走過的路程,何其幸運也!
_______________
France equivalent of Westminster Abbey is basilica of St Denis
不列顛有《大憲章》,法蘭西有《拿破侖法典》,美利堅有《獨立宣言》。欲要“稱霸”世界,領袖群倫,腦子裏沒有點真東西怎麽能行?
然而,又不得不重提亞當斯總統的名言:“我們的政府不具備能力去對付不受倫理和宗教約束的人類情感,我們的憲法隻是為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民族製定的,它遠遠不足以管理任何其他民族。此憲法隻適合於有道德與信仰的人民。”適合英歐美的,未必適合奇奇怪怪未開化的地方和人群。反過來,這些人到了英歐美卻能上演孫悟空鑽到鐵扇公主肚子裏的把戲。
有網友感慨:要想維護和發展文明,你既得比文明的更文明,又不得不比野蠻的更野蠻。否則就必然變成東郭先生引蛇入懷,不作不死。
“the Rule of Law”最根本性原則、沒有任何人能超越法律 + 1
==============
多謝聖路易認同:)
“the Rule of Law”最根本性原則、沒有任何人能超越法律 + 1
你跟他講“大憲章”,他跟你講“全過程民主”,雞同鴨講,有種係差異。
所以,對Tiktok這類事情,誰要跟我聊,我既不談民主,也不談法治,也不談national security,我很生硬 — 當初就根本不該讓它進來,現在請他走完全合理。美國的google,X,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ChatGPT, 他哪個讓進了?要有基本的公平對不對?
=============================
唐兄說得在理。就國際交易公平公正來說,封閉在世界其它國家都流行的App,例如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的國家就無法對其它國家要求封閉你的App說三道四。
=========================
王妃太客氣了,辛苦你了,一回來就忙著開門,還來讀大家的文,謝謝啊!“在西方長大的一代,很少有人把民主掛在嘴上,我理解民主在這裏已經是一種自然的意識形態,人們以日常的言行和生活方式傳達,形成了民主社會的政治和風氣。”,非常認同,民主自由已經成為一種西方社會的共識和習慣,人民的覺悟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提高的。:)
謝謝美菲兒分享西方民主與法製的曆史。收藏!
===================
江歌親好,大憲章是我們這次旅的重點,LD早就寫在to do list 上了,哈哈哈。800年前,英國人民和國王就有限製王室的絕對權力和地位的法案,並且能共同簽署,這和那些自稱天朝大國的相比,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吃喝玩樂必須的。謝謝親,霧都,沒法!:)
我忘記是中國的那一位皇帝,他是與英國國王在同一天駕崩的啦,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一位生活在古代,而另一位則生活在現代,這就是差距,直到今天也同樣是如此,若是拿習包子與歐美國家領導人相比較的話,那他就是一個生產大隊的村支書,還總想為全世界指方向,真是一個笑話!
你跟他講“大憲章”,他跟你講“全過程民主”,雞同鴨講,有種係差異。
所以,對Tiktok這類事情,誰要跟我聊,我既不談民主,也不談法治,也不談national security,我很生硬 — 當初就根本不該讓它進來,現在請他走完全合理。美國的google,X,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ChatGPT, 他哪個讓進了?要有基本的公平對不對?
謝謝美菲兒分享西方民主與法製的曆史。收藏!
==================
同意藍山兄。全世界的憲政和法治國家的人民都是《大憲章》之下的受益者,都應該盡其所能地去捍衛人類政治文明的尊嚴。
回到主題:美國能有今天,要感謝英國!
=================================
多謝水星兄謬讚,啥家也不是。:)在英國,聽了不少老百姓對英國王室的看法。英國是君主立憲的典範,國王完全沒有實權,隻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的,戴安娜王妃是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查爾斯遠遠不如她流行。。。。
長周末愉快!
小紅書我看的最多的是做菜、編織,等,做的還不錯,能人挺多的,這世界這麽大,能人太多,看不完學不完。這下有湧進這麽多老外,拭目以待吧!照片裏的菲兒好氣質!
普通法的法治 1. 法官的政治中立,2 . 對議會成文法的獨家解釋權,法官對成文法的司法解釋,構成普通法的一部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成文法的準修改和補充。
======================
是的,英國的司法權在2009年之後就轉向最高法院了。法治的根本精神就是反對專製,反對特權,主張天賦人權,主張民主,自由,公平,正義,主張法律至上、人人平等。 在這一點來說,《大憲章》是曆史上第一次將國王的權力有所限製,並有人人平等,反對專製,反對特權的重大意義。
=============================
謝謝蘑菇分享,到底是老倫敦,Corfe Castle在當時保王派和議會派之間的鬥爭的故事很有意思。 英國人在那個年代就有超群的政治智慧,不得不讓人佩服和讚賞!:)
不說沉重的話題了。菲兒的倩影真美。能把豹紋穿好的,對身材氣場要求都很高。
=======================
謝謝可可作家的鼓勵,你之所以可以寫出特別大氣,宏觀的巨作,是因為對時事,曆史都特別的關注。健全的法律和製度是人類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基石,但是人類品德和教育程度,社會成熟,宗教信仰等等在發展的因素也很重要。
謝謝可可總是鼓勵謬讚。:)
普通法的法治 1. 法官的政治中立,
2 . 對議會成文法的獨家解釋權,法官對成文法的司法解釋,構成普通法的一部份,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成文法的準修改和補充。
==========================
多謝雲台兄的認同。英國廢除了奴隸製,是比美國早很多年,在這一點上是更先進了。但美國作為現代第一個民主自由的共和大國,製度的建立和發展給全世界也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握手雲台兄。是呀,聽說唐寧街原來是可以的,現在不行了。:)
我在小紅書上學了好多美食,我的酥粒麥芬就在小紅書上學的。
文學城的自由平等也在慢慢被“白蟻化”。
看菲兒的博文就海闊天空熟知天下大事了(*^_^*)
謝謝菲兒好氣質的美照,知識佳作!
==============
我是原來偶爾去看看,出遊的時候,因為朋友介紹。:)
哈哈哈。
謝謝瀟瀟美才女謬讚。讚你最近的幾篇佳作,瀟瀟有大愛,值得尊敬!
文學城的自由平等也在慢慢被“白蟻化”。
看菲兒的博文就海闊天空熟知天下大事了(*^_^*)
謝謝菲兒好氣質的美照,知識佳作!
不說沉重的話題了。菲兒的倩影真美。能把豹紋穿好的,對身材氣場要求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