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3)
2016 (141)
2017 (106)
2018 (72)
2020 (45)
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宣告了一個新國家的誕生。從那一刻起,美國人民憑借智慧與勇氣,曆經風雨,逐步建立起一個多元、包容、充滿創新精神的社會。兩個多世紀以來,我們見證了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也深切感受到團結的力量與民主的價值。
今天,我們懷著激動與自豪的心情,共同慶祝美國建國249周年。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不僅是在紀念一個國家的誕生,更是在致敬一種信念——那就是每個人都享有自由、平等與追求幸福的權利。無論我們的背景、出身、族裔或信仰如何,我們都擁有追夢的機會——這正是美國精神最動人、最鼓舞人心的地方。
今天,讓我們不止是欣賞遊行、煙花、音樂和燒烤,更要思考:我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麽?
讓我們珍惜當下、銘記曆史、心懷希望,並肩負起建設更加美好未來的責任。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這片自由與夢想的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當年在現場聆聽Lee Greenwood激情演唱《God Bless the U.S.A》令人熱血沸騰,而今天再次聽起,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如往年一樣,國慶長周末徹底放鬆了一下,享受和平生活的美好。
轉眼間就到了周一,過完輕鬆的節日,一切回歸正常,要考慮掙麵包錢和稅收的大事了。:)
今年獨立節7月4日,川普總統簽署了一項名為《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的重磅法案,法案先是在參議院以51:50驚險通過,隨後在眾議院也以微弱優勢通過投票。這項法案對美國的稅收政策、福利製度以及邊境支出做出了很多調整,並預計會在未來十年內增加3.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今天這篇文章不談政治,隻聊實務,法案會怎麽影響你我的報稅表?未來幾年做稅務規劃時要注意什麽?
不同於1986年或2017年那種“推倒重建式”的大規模稅改,這次的改革對大多數個人納稅人的影響是“延續為主、小幅調整”。
但是一些新的抵扣和限製,對中產階級和高收入家庭會帶來實質影響,尤其在育兒、慈善捐贈、購車貸款等方麵。下麵我們一項項地來看:
主要稅務變化一覽(2025年起)
1. 個人稅率維持不變
稅率區間維持在2017年設定的 10%、12%、22%、24%、32%、35%、37%。其中22%與24%是很多中等收入者的主要稅階。
2. 標準扣除額(standard deduction)繼續提高
單身納稅人:$15,750
已婚共同申報者:$31,500
這項標準扣除會隨通脹調整。
3. 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提高
每名子女:$2,200(比原來多了$200),後續按通脹調整
注意:沒有社會安全號的申報人無法申領。
4. 遺產與贈與稅(estate-and-gift tax)門檻大幅提高
2026年起,每人免稅額度提升至$1,500萬(夫妻$3,000萬)。這對高淨值家庭是重大利好,能更輕鬆傳承資產。
5. 2017年取消的扣除繼續取消
無恢複的項目:個人免稅額(personal exemption)、雜項逐項扣除(miscellaneous itemized deductions)、搬家費用(moving expenses)
抵押貸款利息(mortgage interest deduction)扣除上限仍為$750,000貸款,不隨通脹調整
6. SALT扣除(state and Local Taxes deduction)大幅擴大(暫時)
每份報稅表從$10,000提高到$40,000,適用年收入≤$50萬的家庭,到2029年底結束。
7. 慈善捐贈新規
不列A表也可抵扣:$1,000(單身)、$2,000(夫妻)
A表逐項列出的慈善捐款,前0.5%部分不能抵扣. 例如,如果申報者MAGI為30萬美元,則A表上前1,500美元的慈善捐款將無法獲得扣除。
8. 新建兒童儲蓄賬戶:川普賬戶
2025~2028出生的孩子可得$1,000起始金。每年父母可額外投入$5,000,雇主也可加碼。
資金投資於股票指數基金,長期免稅增長。很像強化版的教育儲蓄賬戶,但不限於教育使用。
9. 電動車與節能抵稅優惠將提前結束
電動車抵稅:2025年9月30日截止
家居節能改造和清潔能源抵稅:2025年12月31日截止
計劃換車或做節能裝修的朋友,要趕緊行動了。
10. 529教育賬戶用途擴大
將涵蓋更多K-12開支,以及暖通空調(HVAC)工作的認證和執照費用。自2026年起生效。
11. 匯款稅(remittance tax)上線
2026年起,適用對象包括美國公民和非公民。對通過現金、匯票或銀行本票向國外匯款,將收取1%匯款稅。
但如果使用美國信用卡(credit card)、借記卡(debit card)或美國國內銀行賬戶轉賬,則免收。
12. 特別減稅條款(2025~2028年有效)
這些是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呼籲多項有針對性的減稅措施,包含幾個主要項目:
a. “社會保障免稅”(no tax on Social Security)條款現已改為每人額外扣除$6,000。適用於年收入低於 $75,000(單身)/ $150,000(夫妻)的老年人。
b. 小費收入免稅(no tax on tips):最多$25,000, 門檻同樣為年收入$150,000 / $300,000以下。僅適用於財政部列出的“經常性拿小費”的職業。
c. 加班費免稅(no tax on overtime):最多$12,500(單)/$25,000(夫妻), 門檻同樣為年收入$150,000 / $300,000以下。
d. 汽車貸款利息可抵扣(no tax on car loan interest):允許扣除最高$10,000美元的購車貸款利息。
小結:
你的稅務策略可能不用大改,但也不能不管。雖然這次改革沒有顛覆你的稅務架構,但一些變化可能會影響你的報稅策略、儲蓄方式和資產轉移計劃。
大家可以估計一下你的稅務狀況在未來的幾年會有什麽樣的影響?建議從現在開始評估你自己在2025~2029這段時間內的稅務節奏。總之越早規劃,越能省錢。祝大家好運!
你們獨立日活動豐富多彩,我今年哪裏都沒去:)
菲兒新周愉快!
感謝菲兒對政策的解讀,我等遲鈍者還在學習消化中,文章很有幫助!
誒,一出門看到了沈香,趕緊追兩步,在菲兒的家門口嘮嘮嗑~~
——哈哈,菲爾,前半部好有激情,也把俺看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旋即又像坐了過山車似的,一下子俯衝下來,進入數字爆表的現實生活。。。認真記了筆記,這樣明年報稅時,就有了最權威的參考範本,估計會計師也唬不了俺了,哈哈~~~
也多謝激情在線也專業在線的菲兒。問好!
關於BBB,我在台灣一直還沒有搞懂,美菲兒的解釋很清晰,我平時不管家裏報稅這檔事,我把美菲兒的信息轉發給先生,讓他去理解:)謝謝美菲兒給我們發知識福利,給我們上了BBB一課。
美菲兒新周愉快。
讚菲兒這句話:“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這片自由與夢想的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共勉!
我理解的是收入低於列出標準的,最先的$6000免稅。等菲兒了確認。
-------------------------------------
在原來擁有的收入扣除(deduction)的基礎上, 每個老年人有額外$6,000 的收入扣除(deduction)。 適用於年收入低於 $75,000(單身)/ $150,000(夫妻)的老年人。
“提供公平的環境,讓人人可以靠辛勤工作安居樂業是政府的責任”,同意你這個觀點,政府通過各種機製確保公平,包括維護法治、確保問責、頒布公平立法、鼓勵公眾參與、實施社會項目以及促進教育。具體而言,這涉及創建透明公正的程序,提供平等機會,並保護正當程序等基本權利。 該法案有不少爭議,並不奇怪。
國慶節聽到你的《今夜我們舉杯》歌聲,正好在看遊行,真是太應景了!
建國249年來,美國走過風風雨雨,驚濤駭浪,在建國先賢製定的精巧平衡憲法框架下,山巔之城(hopefully)依然屹立不倒!”
------------------------------
多謝XYZ一如既往的的悉心點評,鼓勵謬讚。謝謝你的分享,好感動。我也認為,把第一代移民簡單地歸結為“為了經濟利益而背井離鄉、遠赴新大陸”,是不夠準確的。大多數人的移民動機其實非常複雜,經濟因素固然重要,但更多人是在追求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試圖開辟屬於自己和家人的未來。這種選擇,遠不是幾個金錢數字就能解釋清楚的。。。。。
美國政府的赤字和欠債是一個大問題,我個人財政上較為保守。:)
我理解的是收入低於列出標準的,最先的$6000免稅。等菲兒了確認。
-------------------------------------------------------------------------------
a. “社會保障免稅”(no tax on Social Security)條款現已改為每人額外扣除$6,000。適用於年收入低於 $75,000(單身)/ $150,000(夫妻)的老年人。
-------------------------------------------------------------------------------
有人說這法案是“劫貧濟富”, 富人得大頭,中產得小頭,窮人受剝削。
事實是美國一直在劫富濟貧:
收入在頂層10%的人承擔了美國72%的個人稅收
收入前50%的人貢獻了美國97%的個人稅收
而收入在底層50%的人隻承擔了美國3%的個人稅收。
窮人不交稅,享受這個大環境,還得到各種政府補助。還有人騙取medicaid補助。
人要努力工作,不能做不讀書不工作幹吃福利的滾刀肉。
提供公平的環境,讓人人可以靠辛勤工作安居樂業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搶富人/中產的錢養懶人。
這正是大批人拚死來美國的主要誘因。
本法案對各個年齡層都有稅務的好處,尤其對收入不太高的退休老人,社安金收入可能會全免聯邦稅。
正如菲兒所說,俺的報稅率每年大概都在22-24%之間浮動,不管是民主黨或共和黨上台,損失的和得到的也就是三瓜兩棗,有它不多,無它不少。倒是第一次知道遺產與贈與稅的門檻。以前一直不清楚,遺產稅到底從多少開始算起,“每人免稅額度提升至$1,500萬(夫妻$3,000萬)”!
俺將以最快的速度告訴俺女兒,俺和她媽死後能留下的,肯定比這門檻低多了,免得她老是惦掛著。她和她老公掙得比俺們多得多,卻時不時惦記著俺和她老媽賬號下那麽一點點。一想起來,俺就不痛快。:)
以前,俺每次和太太開車出遠門,總是要寫一張遺囑擺在家裏,囑咐俺們賬號下的多少留給女兒。那時的女兒,首先想到的是她能得到多少,夠不夠花。俺這一輩子,上一輩中的老爹小氣(俺上大學的四年中,一塊手表都沒有:)),下一輩中的女兒,現在看來,肯定大氣不了。這輩子裏隻有俺太太,從一開始談朋友時,就對俺百般關懷和照顧,給俺買新羊毛衫新滑雪衫,將給她爸織好的毛衣拿給俺穿,把她的新棉絮帶到俺的寢室......。
前天俺還對著太太說,談朋友時,她給俺的溫暖,讓俺手足無措,沒想到,人世間還有這樣的溫暖!:)
對不起,菲兒,俺在你這裏滿嘴跑火車。:):):)
菲兒這篇感性和理性完美結合的博文,像及時雨,撒向迷茫幹涸的心田。
在充滿人間煙火氣的BBQ氛圍裏,在獵獵招展的星條旗下,我們
“致敬一種信念——那就是每個人都享有自由、平等與追求幸福的權利。無論我們的背景、出身、族裔或信仰如何,我們都擁有追夢的機會——這正是美國精神最動人、最鼓舞人心的地方。“
菲兒這句話高度概括了俺們到美國來的初心!當第一次在海澱影劇院聽到徳沃夏克“自新大陸“交響曲,時而氣勢磅礴、摧枯拉朽,時而溫婉細膩、柔情似水,它給我們一眾青澀的大學生帶來的震撼與渴望,至今難忘,也引導我們來到這個“自由和夢想“的新大陸。
建國249年來,美國走過風風雨雨,驚濤駭浪,在建國先賢製定的精巧平衡憲法框架下,山巔之城(hopefully)依然屹立不倒!
如今大而美法案驚險通過,圍繞它的爭論喋喋不休,各種歇斯底裏的抹黑。。。
菲兒條理清晰的概括,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框架—-讓人們思考:當初是什麽吸引我到美國來,是在這裏從無到有,艱苦奮鬥,落地生根?還是東食西宿,投機取巧地占盡所有的便宜?
無論處在什麽樣的政治光譜位置,我們知道:至少我們不是衝著“獎懶罰勤的大鍋飯製度“來到美國的。正如菲兒所說:
“讓我們珍惜當下、銘記曆史、心懷希望,並肩負起建設更加美好未來的責任。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這片自由與夢想的土地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standard deduction 比去年多了$1500, 實際就省了不到$200的稅。 遠遠比不上通脹。
現在的政策明顯是向富人傾斜。 我們州正討論取消房地產稅的事情。 對於中產階層,就是省了一萬左右,但對於那些富豪們,一年省的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還有新能源,不支持反而限製。當然我這普通老百姓看不懂這大而美的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