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發的帖多多少少都和精致扯上了邊,今天小編我想換個方向,來談談精致的對頭——黑暗料理,上海新肇周路上的耳光餛飩。
相信大家第一次聽到後的反應是:為什麽叫耳光餛飩?
我想應該是從這句上海話來的,“東西好切得來,打耳光都不放”。據傳新肇周路的“耳光餛飩”裏的薺菜肉大餛飩是打著耳光都不放!還有辣肉麵,炸豬排,都是他們家的當紅菜。
下麵轉帖:
台風過境,秋意漸濃,轉眼就是貼秋膘的日子了,對於魔都吃貨而言,最近和吃有關的大事兒可不少。
米其林上海榜單新鮮出爐,有人笑有人鬧。縱覽榜單,以三星餐廳唐閣為首,大部分星星都頒給了粵菜館,上海本幫菜館寥寥無幾。從小吃著草頭圈子、油爆蝦、紅燒肉長大的上海小囡內心是不服的。
還有個不咋地的消息,自銅川路的海鮮、永康路的酒後,被全國吃貨奉為魔都黑暗料理聖地的肇周路也即將搬遷了。要知道,在不少吃貨的心目中,阿婆豆漿和耳光餛飩帶來的味蕾滿足可絲毫不遜於星星餐廳阿!
真是SO SAD……
在此之前,多少個夜幕到次日拂曉的日子裏,肇周路是上海小囡深夜覓食的第一食堂。
夜歸的年輕人在這裏找到了最佳“助眠”良方;海派的阿姨爺叔,來這回味昔日舌尖上的大上海。真是,白天不懂夜的黑,肇周路的黑夜卻懂吃的心。
昏黃色的路燈下,一道道屬於“老裏八早”的美味,熱騰騰上桌。盡管桌椅簡陋,有時還不得不選擇沿街而坐,但,這從來不會壞了吃貨們的興致。
氤氳的熱氣,讓普通食器中的平民食物,頓時嬌俏起來。猶如熨鬥一般,把波瀾壯闊了一天的身心和漫漫長夜無心睡眠的胃,打點得平整而柔軟。
然而,記憶中的肇周路已不複存在。這兩天再去看,原先煙火氣十足的一條街,隻剩下搬家公司大卡車忙碌地將舊家具、舊家電一車一車往外拉。
猶記得,從建國東路起到拐角處這百米長的距離中,散落著近二十家餐飲鋪。
其中,一首一尾的阿婆紹興豆漿店和耳光餛飩,奠定了肇周路在黑料界的花魁地位。
一年四季,每天生意雷打不動的好,好到老板都忍不住要跟一片“吃”心的食客抱怨,“忙色特勒,從來麽休息辰光額。”
介個門牌號眼熟伐? 儂還記得坐在門口,喝著用那把祖傳大銅勺從大木桶裏打出來的甜漿和鹹漿嗎?
放白糖是甜的,放油條、榨菜、蝦皮和蔥花是鹹的,淋上辣油是必須的。
用大碗裝,用瓷勺吃,還有四邊香脆的粢飯糕,包著油條的粢飯團,香噴噴的麻球。明明是黑夜,卻總感覺吃完就要被大人抱上自行車的後座,抹抹嘴就要去上學了。
這裏每天晚上的情景都差不多是這樣的——從短袖薄衫,到羽絨服UGG,從奔馳寶馬,到老坦克電瓶車。人們褪下白日裏的麵具、心深處的標簽,聚在小小的食譜裏,隻想著吃一口溫暖人心的美食。
介個破敗的“妖泥角落”……額,實在讓人無法和美味聯係起來。
可的確是在這麵牆前,每晚必會出現的餛飩、燜肉、鹹菜、辣肉、大腸……安慰了多少帶著“餓”意,在難以降息的夜裏“無處安放”的靈魂。
這裏的經典畫麵是,老板娘用飯勺,麻利地把一隻隻特製的餛飩挑進碗裏。
淋上特製的花生醬和醋,再加上一勺辣肉後。
成為走遍全球無同款,刷遍大半娛樂圈,打耳光也不肯放下的“耳光餛飩”。
雖然“耳光”做的都是上海人口味的薺菜餛飩、花生醬冷餛飩和裹麵包糠的炸豬排等,但錢老板夫婦卻並非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22年前,錢老板夫婦從無錫和家人一起來到上海。男人們做裝修隊,老板娘除了燒飯,不願意閑著,帶著剩下的家眷們開始包餛飩賣餛飩。
因為純屬“試營業”,也沒正經申請執照,在上世紀90年代,魔都夜生活剛剛興起的時候,“耳光”就這樣誤打誤撞進了黑暗料理界。
這一闖,就是十幾年。一開始都沒招牌沒店名,後來餛飩實在好吃,應廣大回頭客要求,有個名字好傳播。於是,取意“好吃到打耳光都不放手”,就有了“耳光餛飩”這個很彪悍的店名。
據老板說,平常一個晚上,能賣掉100斤皮子,約2000個餛飩。高峰時可賣3000個,120塊左右炸豬排。
隨著拆遷推進,肇周路(單號邊)很快就會成為一片廢墟,那麽這兩麵黑料大旗何去何從?
阿婆豆漿肯定不做了,實在可惜。
但好消息是,耳光餛飩不僅搬到了不遠的新店繼續生意,還和多年的老食客,一拍即合,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從原先純家庭作坊店,向公司化運作轉型,開更多分店,吃貨們就不必跨區討“吃耳光”,或許家門口就有了。
新店現在開在離老店1公裏左右的黃家厥路上。巧得很,兩個門牌號都以“9”結尾。新店每天開到淩晨3點半,停車條件比肇周路大有改善!
新店麵積比老店小,但整潔許多,也終於掛上了老板夫婦“夢寐以求”多年的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
餛飩、豬排……統統還是老價格。新店廚房有條件,老板新開了菜單,現炒澆頭和澆頭麵。無論是豬肝、腰花還是鱔絲,依舊走的是濃油赤醬的老上海米道。
依舊有熟悉的2塊頭玻璃瓶裝飲料和4塊頭的豆奶,喜歡喝這種包裝的,是不是都要暴露年齡了?
說到開分店,有人說耳光老板“太矯情”,也太“後知後覺”。走紅不是一兩年了,娛樂圈沒有半個,也有3/4個的明星來吃過,可店裏至今連張“賓主雙方熱烈交談並合影”的照片都沒有,牆上掛的,除了菜單就是空氣。
有開幾百萬的豪車來吃十塊錢的餛飩,然後把幾百萬現金堆在老板麵前要求合作的。
還有更加膩害的世界級土豪迪士尼,先後兩次上門遊說“耳光”想請他們加入餐飲餐單,且給出了“非常優惠”的條件。可老板一算,同樣一碗餛飩,隔開20多公裏,價格要翻了差不多5倍,立馬就拒絕了。
“這是我做了22年,一勺一瓢的心血,哪能為點錢,就隨便給人了?”這口氣,就像阿爸姆媽要嫁女兒一樣。
“阿拉不會開加盟店的,要麽不開,要開就像像樣樣開。阿拉一定是大股東,要有最終話語權。絕對不會做加盟,收了加盟費,做好做壞都沒法管理。把牌子做坍,這不是請自己吃耳光嘛。”
“靠兄弟姐妹幾個做到現在,基本到頭了,也需要換換經營思路,不進則退。現在這個合作夥伴談得蠻好,大家有分工,發揮各自特長,誠誠心心把餛飩做下去。隻有真心實意,講誠信,生意才做得長久。”
個麽,各記“耳光”米道到底好在哪裏?重點來了,以下涉及到老板娘的心水秘方。
【薺菜肉餛飩】
主打產品,皮子由老板娘親自試出來,
加了雞蛋加了油,餛飩久煮不爛,
皮厚不沾牙,特別有嚼頭。
【冷餛飩】
點睛之筆的特製花生醬,是供應商每天現磨加油和水調配好的。
不稀不稠,剛好能“掛”住餛飩的“耳朵”。
裹著辣油的油花,恰如其分的鹹香幼滑,
襯托出薺菜肉餡“鹹淡正好”!
【炸豬排】
香脆鮮嫩,從外麵裹的麵包粉
到蘸料泰康辣醬油,
絕對正宗上海口味。
光是出自DownTown馬路牙子的地段,
這塊豬排絕對是屌絲中的土豪。????????
【大腸和蔥油】
大腸沒異味,不是很脆,是因為沒有發製過。
淩晨收攤後,老板娘都是親自洗幹淨。
做法不追求重口,簡單的醬油八角桂皮
就能把但括約肌和橫紋肌被,
收拾得軟糯適中,不肥不膩。
蔥油熬得很妙,
晚了有焦糊味,早了沒蔥香味。
就算沒澆頭,照樣把一份光麵
打扮得秀色可餐 有內涵。
當然,比食物更吸引人的,還有“彪悍”店名下的人情味。
老板每天閱人無數,但帳不會算錯,人不會記錯,有時還會主動拉掉零頭。不經意就讓你覺得,哎喲,我來吃過一次,老板就記牢我了鬧!
耳光,以及像耳光這樣再平凡不過的“草根美食”,之所以能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不僅是因為他們價廉物美,更重要的是,他們非常自律,非常珍惜自己這身打拚而來的羽毛。
就這一點,錢老板和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般無二。不過,後者要比前者“霸道”多了,吃飯不但要收手機,還要規定你在一定時間內,吃完走人。
鼓勵的話不多說,來點托底話,寬寬錢老板的心。哪怕初次商業計劃沒達到預計效果,討“耳光”吃的一片吃心終不改,至少,還有黃家厥路109號嘛。
話說回來,肇周路黯然退出黑暗料理界,無疑是魔都吃貨們的一大遺憾。因為尋遍市中心,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如此上海市井氣十足的夜宵民間勝地了。
從臨汾路到肇周路,在夜市這件事兒上,魔都始終顯得拘謹有餘,自信不足。因此,台灣美味與熱鬧並存的N多夜市,東京新宿午夜後鱗次櫛比的飯館鋪子,總是那麽讓人念念不忘,卻難有回響。
一座城市,若是無法讓深夜饑餓的靈魂得到溫暖又平價的安撫,又怎能讓人有力氣去愛呢?
坐上新貼的沙發:)
喜歡菜肉餛飩!
回國我更喜歡吃接地氣小吃,咪道有時比大飯店的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