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14)
2016 (141)
2017 (106)
2018 (72)
2020 (45)
今天是外婆90大壽的日子,我知道我那個快遞的大花籃沒有辦法完全表達我此刻的心情,我想送她一件禮物,一件能把我和她連在一起的東西。
那就做這個她原來經常做給我們吃的菜,這個我一想她就要吃的菜,這個幾乎所有朋友和教會的朋友都吃過的上海“四喜烤麩”!
原料:主料幹烤麩(新鮮冰凍的更好)、香菇、黑木耳、黃花菜、無皮花生米等四種配料適量,天熱,我加了點白果,算是五喜。:)
調料:鹽、醬油(再加一點點老抽上色)、黃酒、香油、白糖、八角、雞湯,桂皮少許。
做法:
Tip:
這樣才醬汁濃鬱,鹹甜香醇,勁道彈牙。
原來登在僑報的舊文:
我的外婆
其實這個外婆並不是我真正的外婆,嫡親外婆是外公的結發妻子,在母親五歲的時候就病故了。這之後外公又娶了一位富家女,但在我年幼時也過世了,所以沒有什麽印象。外公的第三任妻子,雖是明媒正娶,但並不和二太太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外公和二太太住著洋房,開著洋車,這位三太太卻獨自住在上海的霞飛路上。雖然過去也有下女伺候,但生活遠不如二太太來得奢侈。我所說的外婆就是這個住在亭子間裏為外公生育了四個子女的三外婆。
印象中的外婆總是穿著考究但並不顯眼的衣服。七十多歲的人還是一頭烏發,一口軟軟的吳語, 眉眼中透著一股雅致。她笑起耒的時候漂亮的丹風眼稍稍眯起,竟然還帶著一些少女的羞澀。歲月的磨損似乎並沒有帶走她太多的風韻,反到讓人有一種看不夠,讀不盡的感覺。她知書達理,善解人意,不但人長得好看,唱一口好歌,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難怪風流倜儻的外公一頭墜入了情網。
但對於小時候的我們耒說,最難忘的還是她燒的一手好菜,不僅好吃而且好看,她的上海四喜烤麩是我的最愛。每次我和父母回上海,她還總會從大老遠的西餅店買我們愛吃的鮮奶水果蛋糕,那裏的外賣數量有限,每天隻在規定的時間出售,可不知怎麽她總能買到,然後一路上抱著那碰都不能碰的蛋糕坐公車從城市的這一頭到那一頭給我們送耒。
上次回國去,她又買了我最愛吃的上海老店的糟雞,糟鴨翅,冒著38度的酷暑,頂著炎炎的夏日,給我送了過耒。母親急得直埋怨,說您這麽大年紀怎麽能自己跑過來呢?再說理當小輩耒探望老人,怎麽能倒過來了呢?要是萬一有個閃失,我可怎麽向九泉之下的父親交代?!看著外婆被性急的母親象孩子一樣地數落,而她卻隻是笑迷迷的一聲不吭,我真是又感動又難過,心中十分過意不去。臨走時替外婆叫了輛出租,硬塞了100元讓她做車費。
我身體有些不適,美國醫生要求動手術。我決定先聽聽國內專家的意見再決定。不知怎的這個消息傳到了外婆那裏,她便連著好幾天早上五點鍾排隊為我去看專家門診,還不斷打國際長途耒尋問病情。經常是外婆頂著刺骨的寒風在大冬天排三小時的隊,到未了連醫生的詢問都難以招架,有些病情連我自己都說不清,可憐的外婆怎能道得明白?
外婆為外公一共生育了四個子女,他們承襲了他們母親清高,但不倨傲,自尊但不自大的秉性,各方麵都不比二太太幾個養尊處優的子女們差。
他們四個人都讀了大學,其中三個還擁有碩士學位,兒孫們也都在美國和澳洲留學。我想這一切都和外婆悉心的教誨是分不開的。要說她一個婦道人家,培養四個子女成材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盡管外公一直承擔養育他們的義務,但文革中被抄了家,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所以在那以後外婆的日子非常艱難。
外婆看似柔弱,其實非常剛強。有一次從二樓的樓梯上摔了下去,腳骨折,背也受了重傷,大夏天連澡都不能擦。但她一點都不怨天尤人。看見她的時候還是那付寧靜的樣子,沒有一絲悲苦的表情。
外婆開通且對人寬容,小輩們有什麽心事都願意向她傾述。我的嫡親外婆為外公留下了三個子女,二太太也為外公生育了四個子女,再加上外婆的四個子女,總共應該隻有十一個子女。可是在外公八十六歲高齡突然腦溢血過世後不久,不知怎麽又突然冒出了兩個從未見麵的舅舅,說是外公在無錫的女人所生。
外公解放前在上海開紡織廠,和榮毅仁他們的榮家及另一大戶人家唐家也有著不錯的交情。他年輕時確實儀表堂堂,穿著西裝,係著領帶,戴著金絲邊的小眼鏡,舊式的三七開一絲不苟,很是讓女人著迷。
記得八十歲為他做大壽時,仍然是直挺挺的腰板,硬朗朗的身子,洪鍾式的聲音。十桌酒席,他在房間這一邊能聽清另一邊酒席上的人講話,看上去隻象七十多歲的老人。大家隻曉得他一共娶了三個太太,並不知道他還有其它的女人。小輩們有些不依不饒,不願認那另外兩個舅舅。
最後還是外婆出麵調解,讓他們參加了外公的追悼會。從此這兩個舅舅就稱外婆為母親,每年過年過節都耒探望她。因外公的墓地在無錫,所以他們反倒成了外公墓地上的常客了。
外公是外婆的最愛,外婆一生中唯一的男人。她和外公成親後一直單獨住在那個小亭子間,二太太去世後因種種原因也沒能和外公搬到一起,外公去世後,直到現在她還是一個人住在那裏。小亭子間裏永遠掛著外公年輕時的相片。曾聽母親說,外公生前隻在每周的周一去那個小亭子間,這是他們成親時所訂下的協議。
今年九月份是外公的百年誕辰日,外婆又忙著和小輩們商議如何紀念外公的事宜,並說去世後一定要把她和外公葬在一起。可是葬在那邊呢?外公的墓地左右兩邊已分別有了我的嫡親外婆和外公的二太太。
哎,我的外婆!
美菲兒這篇寫的太好了!把對外婆的愛和外婆對儂的愛描述的淋漓盡致,感動!老人為儂排隊掛號那段讓我淚奔!外婆希望葬在儂外公身邊,不知如何安排了。我太希望外婆如願以償!美菲兒寫的生動流暢,感人至深,好文筆!
四喜烤麩也是我的最愛!我在康州的上海閨蜜常常給我做,帶到波士頓。
得到外婆真傳了,恭喜。
菲兒菜做的地道,文寫的精彩,饞人啊!
祝福你外婆!
祝福菲兒的外婆,健康,壽比南山!
祝福外婆健康長壽!
菲兒的烤麩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
菲兒這篇文章寫得真好,祝福菲兒外婆健康長壽!
好像外婆/外公子女的數字有點亂。
祝老人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
恭祝菲兒的三外婆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給你外婆祝90大壽
身體健康,壽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