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浮雲

兒時的夏日,我躺在草垛上仰暮天上的白雲-- 多好哇,隨心飄馭. 沒想到日後我的人生竟象浮雲般飄流,不知下一站,沒根...
個人資料
正文

《爸爸和媽媽 矛盾的統一》

(2011-05-07 21:36:36) 下一個
(我借用泰戈爾詩人的套路:)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是父母親節說聲“我愛你!”,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不隻是在是父母親節說“我愛你!”,
                                                   而是,天天經常讓他/她知道“我愛你!”;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不是天天經常讓他/她知道“我愛你!”,
                                                    而是,要告訴他/她在你心中的重要位置;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不是對他/她說“你的偉大,慈愛,優秀”,
                                                   而是,回憶出他/她對你做的點點滴滴;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不是回憶和感恩父母對你做的點點滴滴,
                                                   而是,你可以真切報道出父母的出身生平;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不是你了解和歌頌父母親的事跡和功名,
                                                而是,你理解他/她的喜愛,弱點和遺憾及其背景;
兒女給父母親最好的禮物,不是你完全理解了你的父母親,
                 而是,在你理解他/她之後再把那張雖然麵貌普通的照片擺放出來,
對著全世界的人宣布“他/她是最美麗的!”
                                                                                                    
我知道我並沒有做到所有以上,特別是在父母在世的時候,但是,我努力,我一下子跳到最後,貼出來我爸爸媽媽的照片說:“他們是最美麗的!”。----------------------

爸爸大媽媽八歲,他們相識結合於中國抗日戰爭那個特殊時期,相濡以沫五十餘載,共同走過了戰爭,建國,政治運動和洗劫,及改革開放的新興一係列中國近代史上最密集的風風雨雨。作為兒女,卻是在他們過世以後才開始靜靜的回憶,品位他們的人生。

我眼裏的爸爸媽媽,是一對矛盾和統一的結合體,他們身上幾乎包含著所有不利於婚姻的矛盾因素,卻又在相同的信仰和價值觀及人性品格下和諧互補的創造了幾近完美的婚姻,子女,家庭。

爸爸出生於湖南一個山溝裏的地主家庭,從小私塾嚴教,一路讀書出色,從 “小神童”到考進錄取率鳳毛麟角的南京中大藝術係,是家中獨子肩負重望。媽媽的父親是當年武漢商會會長,大城市資本家的最小女兒,嬌生慣養,最不愛的就是讀書上學。

抗日戰爭把這對出生環境南轅北轍的青年連到了一起,兩人都背叛拋棄了自己的富裕家庭,義無反顧的走上以天下人為己任的革命路。

爸爸接觸革命在大學時期,思考觀望再三,才逐漸從一個藝術家轉變成職業革命者;
媽媽參加新四軍宣傳團才十四歲,抗日和進步,新奇加逃學混搭著懵懵懂懂的獻身於革命。
但這都不影響他們日後的風風雨雨艱難困苦中同樣的對自己選擇的堅定,信仰的純粹。

爸爸是大學生,藝術家,博覽群書,文理精通,一生崇尚知識;
媽媽小學都沒畢業,除了愛文藝看小說幾乎沒有別的科學知識。
可是爸爸對媽媽一見鍾情,一生再未移情別戀。媽媽對爸爸有欣賞崇拜,卻絲毫沒有畏懼或自卑,文化水平天上地下,在他們身上卻不構成矛盾。

記得爸爸的一個老戰友說過:“你爸爸當年可是多才多藝,文化水平最高,又是我們最年輕的區長,多少女孩子仰慕的對象啊!”而爸爸給我講過他和媽媽初遇的一件事,那時抗日戰爭進行到異常艱苦的時期,媽媽的演出團不得不臨時解散,隱蔽到根據地。媽媽和另一個女團員分散到爸爸任區長的地方。爸爸說:“兩個女孩子,非常不同。那個阿姨像個漂亮女生,把房間收拾布置的幹淨雅致,連窗戶都拉上素花窗簾。。。很好看舒服,老鄉見了傾慕但不敢進去。而你媽媽,放下背包就出門去到老鄉家裏,和姑娘嬸子聊天拉話的立即打成一片,老百姓很快就把她當成了自家人。。。”。

爸爸說出了媽媽的精華,說出他選擇媽媽的亮點。
的確,媽媽雖然出身嬌貴,卻有著天然的純樸隨和,不用努力就可以順應各種環境和人物,這一生,媽媽都是個好人緣兒。媽媽這一生的好人緣後來成了幫助和平衡爸爸事業人生的無價寶。

爸爸情趣比較高雅,文藝體育,琴棋書畫;媽媽顯得通俗簡單,愛好乏善可陳;
但這並不扼殺爸爸玩樂和享受藝術的興致,也不影響媽媽通俗生活的熱情。媽媽從不批評爸爸花錢買藝術品,反正不懂,連爭論那一步都省了;爸爸從不譏諷媽媽的審美錯位,也不輕視媽媽的油鹽醬醋,他知道生活離不了她。

有著美學眼光的爸爸即便是在那個穿著最灰白的文革時期也會常給媽媽買回來一件獨特,令人驚豔的衣服或布料。而媽媽始終不遺餘力的把我們和家裏都打扮的花紅葉綠的... 兩極分化統一到了在對生活的熱情之下,況且爸爸媽媽都劃出他們各自的領地,創建各自的成就--爸爸裝扮媽媽,媽媽折騰我們。

最記得的,爸爸那一手漂亮的鋼筆字,人見人讚,不但寫的好,還懂得評,常給我講解如何寫字,看字... 我不服氣把媽媽那小學肆業水平的字拿來叫爸爸評—秀氣的媽媽寫字有些像莽張飛,不規矩,一個字出格撇腿的分家成兩三家…

可爸爸怎麽說:“寫字關鍵是要放鬆不拘謹,好字要自成一體:你媽媽的字就很好,符合這兩個特點…?”這何止是互相欣賞,簡直就是“吹捧”!就那麽講我也沒看出媽媽的字好在哪裏,看到的是爸爸眼裏的媽媽有多麽的好!可媽媽信啊,在爸爸過世後那些年,媽媽竟然多了一項習字愛好,還把那龍飛鳳舞的大字送我,爸爸在地下怕是笑開懷呢!

爸爸謙和矜持,喜怒不形於色,說話斟酌,話不投機半句多;
媽媽熱情直率,喜怒了然,自來熟,酒不逢知己也可以醉成知己。
性格對比鮮明,為人卻是一樣的誠摯,沒有心機沒有叵測,或開朗或內向,都老實的有些犯傻。
爸爸欣賞和依賴於媽媽的開朗好人緣兒;而媽媽信任理解爸爸的人品誠信,當然有時也恨爸爸太內斂。這樣性格的“不合”沒造成婚姻危機而給生活帶來互補。

爸爸退休前一直是領導,在家裏單位都是中心;媽媽始終相隨,沒有自己的事業,家庭和子女就是媽媽的中心。爸爸過去有時批評媽媽“革命意誌不堅決”,因為媽媽每當遇到工作革命和子女衝突時,會首先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在那個火紅的年代裏,要有多大的勇氣和意誌才能這樣做呢?我特別佩服感激媽媽的!

可是爸爸媽媽一生都沒有以權謀私,他們那個年齡段的幹部更別提受賄貪汙了。而媽媽的為孩子也都是身體力行奉獻,沒有濫用爸爸,或是自己的職權,更沒有侵犯他人的利益。爸爸媽媽可以說從投身革命至死,公私分明,於國家於小家都同樣的問心無愧,都受到應有的尊重。

爸媽老了,爸爸變得沉默遲鈍,更大程度上的在生活上依賴媽媽,而媽媽對爸爸體貼照顧,自己晚年卻多出許多愛好,好學愛動;所有以前那些婚姻中爸爸領先於媽媽的特質,接連兒三的到了轉折點,媽媽是爸爸生活中上帝!

爸媽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竟仍然那麽的兩個極端:

爸爸老年患了奧氏海默症,且發展很快。最後的三年時間,沒有記憶沒有意識,不能自主活動,完全靠媽媽和保姆料理,直到逝去,媽媽幾乎沒有一天離開過爸爸。

在爸爸走後十年裏,我們看到媽媽的衰老,但是她健身養生,身心健康樂觀,笑聲開朗。沒人料到,在那麽一個美好的清晨,媽媽的心髒瞬間驟停,連搶救的機會都沒留下,媽媽走了!

從腦細胞壞死到心髒停止,三年是個漫長的過程,而媽媽的過程隻有或許不足三秒。

殊途同歸...歸的都是那麽安然黯然:
爸爸幸運,有他鍾情一生的媽媽陪伴送護他的最後日子。媽媽最怕的是臨終的累贅他人,身受痛苦,而她也就“如願”“輕盈”的神話般仙逝了,再一次追隨了爸爸,沒給她最愛的孩子們帶來任何麻煩,隻是悵然般的心被掏空!

殊途同歸!爸媽的那麽多的矛盾,差別都統一在他們誠實正直的人生價值觀,統一在他們在婚姻家庭中的互愛互補,兩個如此不同的人攜手和睦的走完同樣精彩美麗的人生!

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現在相聚在天堂,仍然攜手為伴。你們在期望著孩子們的幸福生活,你們一定也在保佑我們,保佑你們最為驕傲和心愛的大兒子戰勝病魔!
我敬仰你們,敬仰你們的一婚姻,一生!

重貼兩年前製作的母親Video:




子夏浮雲 版權所有 轉載請聯係 zixiafuyun@gmail.com zixiafuyun copyright©201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閑閑客 回複 悄悄話 讚歎你令人敬佩的父母。尤其是你媽媽,聖母一般!從流壇看到你美麗幸福的倩影,追過來,你美得自然健康勇敢。祝福你節日快樂!
古典 回複 悄悄話 幸福的一對,家庭的和睦才造出你們不凡的人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