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Introduction):
假設論點(Hypothesis):
照片主人曾經有個從軍的夢,他有意或無意的窮其上下三生去實現這個夢,但是終不得圓,空留撼。
背景 (Background):
人類的近代史幾乎就是一部戰爭史,歐洲輪回著羅馬帝國的興衰,沙俄的東征西戰,大英帝國無落日的終結,法蘭西革命的覆滅,德意誌王朝的起落。特別是經曆了世界一戰,二戰,西方人權民主新興表率的美利堅借原子彈威力一擲定乾坤,東方古老儒雅的中國跟著領袖毛氏振臂高呼“槍杆子裏麵出政權”!人們變得越加崇尚軍事武力,國家依賴強大有戰鬥力的軍隊,世道流行著成則王敗則寇的潛規則。
在意大利北方海濱有一個美麗如畫的小城,城中心的廣場旁住著一戶殷實人家,父母恩愛,子女雙全,有著自己的小生意。按著那年代的貴族沿襲下來的習俗,男人總是要戎馬幾年才成就榮耀的一生,年壯的父親在軍隊服職官拜大尉。
那一日父親休假回家說,隔天要去羅馬參加全國大典閱兵式。四歲的兒子聽見,蹦著高的要跟著去看熱鬧。這種事怎麽可以帶孩子?但是這家的兒子非同小可,做媽媽的妊辰六懷六掉,絕望之際得了這個種還差點被當成子宮瘤切除。且不但這個兒子如期而至,還又順瓜落棗的帶來了兩個妹妹。
想想也知道,這樣的兒子家裏還不是呼風喚雨,風調雨順。像胳膊擰不過大腿似的,爸爸拗不過媽媽的磨嘰,最終答應帶兒子去羅馬,但是三方對誓:小家夥在閱兵時禁足軍營內,完事再隨父親出來玩。
羅馬的清晨,晴空萬裏,集合號響,爸爸把兒子安頓室內:“老實兒呆著等我,別出來”,“放心吧,ciao!”對答響亮。父親前腳走,兒子後腳就跟著溜出來,遠遠的追隨部隊前行。廢話,不出門來羅馬幹嘛?
方隊移動著,發現後麵有個孩子尾隨,報告隊頭,頭兒一看是自家兒子,鼻子氣歪了。轟回去不行,走這麽遠了,羅馬街頭走失了怎好?想罵人,可罵誰呀?
思量權衡,把兒子拎過來,扔到方隊正中“你小子老老實實給我在這裏跟著走,再亂跑,我。。。!”眼裏噴火。小兒又“乖乖”的點頭稱是。
裹在四周高大的士兵當中,方隊規整了,爸爸放心了,頗得意自己的應變能力。小兒不樂了,什麽也看不見啊!用他自己的話敘述“走著走著,我就不是我了,爸爸的話早就丟在腦後”東竄西竄,鑽出了方隊,待士兵們發現時,早已蹤影全無。
而這時,方隊也正好進入了主要閱兵街道,觀眾歡呼,鼓樂齊鳴,媒體混響一片,這哏節上,為爸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兒子被這氣氛場景鼓舞的興奮異常,在人腿中鑽來鑽去,衝向噪音。
巡邏發現方陣中怎會有個小家夥,趕緊捉拿驅逐。小兒撒腿快跑,一頭撞上個大塊頭保安,揪住就要扔出去。。。知道撞上誰的保安了嗎?意軍總統!他正停於隊首,欲擺姿勢拍親民照,見保安拿住小男孩,順勢接過,高高抱舉,群眾歡聲雷動,小兒咧嘴傻笑,記者燈光大閃:好一幅國強民安的宣傳畫。
第二天這幀照片登載全國的報紙頭版,爸媽都借光出名了。小男孩還不理解上報紙及與統帥合影的榮耀,但是那軍隊,那軍官,那威武給他懵懂的小腦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謝謝高子,問好!